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羅森伯格 頁數(shù):255 譯者:曾虎翼
Tag標簽:無
前言
雖然我力求精確,但也無法做到詳盡周全。在任何關(guān)于博客崛起的史料中,本書所提到的先鋒、創(chuàng)新者,以及他們的故事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至于我提到的其他相關(guān)的、有價值的例子,你也可以輕松地找到很多與之相類似的故事。我曾經(jīng)想從博客的當代史中挑選一些故事:它們必須是第一次在本書中得到完整的概述,同時也還要兼具教育意義。但是網(wǎng)上的博客圈太多了,每個圈子里都有說不盡的好故事,而一本書能講述的內(nèi)容卻非常有限。 本書橫跨了前后15年的網(wǎng)絡發(fā)展史。這段歷史匯集了網(wǎng)絡所有的精粹,并將以一種美麗而又強大的鏈接網(wǎng)絡的形式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其中有些鏈接依然存在。由于一些鏈接和頁面已經(jīng)失效了(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的鏈接和頁面),故本書所記錄的很多歷史都難以考證。為了摸清楚一些逐漸被人忘卻的老故事,我翻閱了很多Internet Archive上的資料,這個網(wǎng)站實在太了不起了!Internet Archive上收集的那些老網(wǎng)頁是一種寶貴的社群資源,其價值只會與日俱增。我對它及其創(chuàng)始人布魯斯特·卡爾(Brewster Kahle)的高瞻遠矚深表敬佩——在人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有朝一日會需要它們的時候,布魯斯特·卡爾就已經(jīng)開始為這些網(wǎng)頁拍快照了。 很多人我都沒有在本文中一一歷數(shù):他們有的坐下來接受過我的長時間采訪,有的與我分享過很多舊的文件和其他信息,還有的通過電話或郵件幫我核實過一些比較復雜的事實。這些人不下數(shù)百個。我衷心地感謝他們貢獻的每一分鐘。
內(nèi)容概要
博客給了每個人一臺印刷機,其釋放的社會推動力可以與印刷機相媲美?!墩f一切》便講述了那些推動社會進步的人物、文化與科技的故事。斯科特·羅森伯格從一個親歷歷史之人的角度,向我們指出了社會進步的方向。本書精彩講述了博客的歷史,有力地證明了博客的歷史意義。羅森伯格完美融合了個人與概念性的東西,與網(wǎng)絡有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簡介
斯科特·羅森伯格 是《夢斷代碼兩打程序員,三年,4732個缺陷,只為打造超卓軟件》的作者。他也是Sa on com的臺伙創(chuàng)始人,先后在SaIon COm任科技欄編輯和總編。在創(chuàng)辦Sa{0n COm之前,他曾為《舊金山觀察家報》寫過劇評、影評和科技婁評論。他的評論還獲得過“喬冶·吉恩·內(nèi)森獎”。同時,他還在《紐約時報》、《連線》以及其他刊物上發(fā)表過文章。如今,他與妻子以及兩個兒子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卅l伯克利
書籍目錄
引言 新鮮事物第一部分 先鋒 第一章 坦誠相見 第二章 原汁原味的聲音 第三章 窺其鏈接而知其人第二部分 博窖興起 第四章 推波助瀾 第五章 政治博客運動的興起 第六章 寫博生財 第七章 博客圈大爆炸 第八章 真實的代價第三部分 博客干的好事! 第九章 記者與博客寫手之爭 第十章 人手一博 第十一章 未完待續(xù)尾聲 犬儒主義者的終曲后記與致謝
章節(jié)摘錄
科斯發(fā)現(xiàn)他的核心讀者是一群這幾年來輾轉(zhuǎn)于各個網(wǎng)站的熱心評論者。這群人最開始常常去一個早期的政治博客,名叫“政治連線”(PoliticalWire),博主是特甘·戈達德(Taegan Goddard)。戈達德最開始是歡迎這群話癆的,但后來他漸漸覺得這群人無休止地嘰嘰喳喳影響了他的網(wǎng)站氣氛,所以他就把評論功能給關(guān)了。于是這群人又移師到My DD,結(jié)果很快就“悲劇重演”了。在阿姆斯特朗關(guān)掉My DD的評論后,他們便輾轉(zhuǎn)到了“每曰科斯報”上??扑乖诿绹婈牬^幾年,所以早就準備好了一個強硬的調(diào)控政策。他不想當騎墻派,于是在口水仗中選了一邊,然后刪除了所有的右翼評論,封掉了那些“大老黨”(GOP)①的賬號。后來,他如此解釋道: 從“政治連線”和My DD在建設社群的失敗案例上,我汲取了教訓。因此我果斷地將那些共和黨評論員拒之門外了,因為前兩個網(wǎng)站的社群氛圍就是被他們破壞掉的。我十分積極地為自由政治愛好者營造了一個“安全地帶”,盡管自由派和保守派都有人指責我搞“審查機制”,但我的社群依然在日漸壯大。2003年年底,科斯又采取一步措施,鞏固了他的博客在新自由博客中的精英地位:他將“每日科斯報”的軟件后臺從Movable Type轉(zhuǎn)移到了一個叫Scoop的系統(tǒng)上。他后來寫道,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看中了Scoop強大的評論管理功能。Scoop還允許訪問者發(fā)表“日記”——也就是在“每日科斯報”的二級頁面上寫他們自己的博客?!捌鋵嵨也]有料到會有人寫這種日記的”,科斯寫道,誰知道他的讀者們竟然接受了這種形式?! 【枚弥木W(wǎng)站在自由博客中的大佬地位便愈發(fā)牢固了。在2002年中期選舉后,杰勞姆·阿姆斯特朗就把,My DD雪藏了起來;由此,“每日科斯報”作為自由派和民主黨人聚集中心的地位便又得到了加強。而在戰(zhàn)爭時期,莫里薩斯的軍隊履歷更是讓他的威信大增。雖然他有時候?qū)懙囊恍┛跓o遮攔的帖子會招來批評(例如2004年,黑水公司雇員在伊拉克費盧杰市被焚尸后,又被掛出來示眾。對于此事,他的回應竟然是“讓他們?nèi)ニ腊伞保?。但卻并無大礙。就像2005年科斯在一次采訪中說的那樣:“我雖然是一名戰(zhàn)爭抨擊者和左翼博客寫手,但由于我是一名實實在在的老兵,因此人們也沒法說我是什么反戰(zhàn)者、偽善的人等等?!薄 ?/pre>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斯科特·羅森伯格是博客最有力的捍衛(wèi)者。他從不夸大事實,也無意拆穿假象。他對歷史了如指掌,他的故事冷靜異常。他是最適合評價博客、界定博客的人。他用詩意的語言點出了博客的本質(zhì)——民主的產(chǎn)物。如果你想了解博客的起源和意義,我會告訴你:從《說一切》讀起?! 芤痢ち_森(Jay Rosen) Press Think.org的創(chuàng)始人、紐約大學新聞系教授本書精彩講述了博客的歷史,有力地證明了博客的歷史意義。羅森伯格完美融合了個人與概念性的東西,與網(wǎng)絡有異曲同工之妙?! 痔亍ぐ_克森(Walter Isaacson),《愛因斯坦:他的人生、他的宇宙》 ?。‥instin: His Life and Universe)的作者、亞斯本研究所的CE0博客給了每個人一臺印刷機,其釋放的社會推動力可以與印刷機相媲美?!墩f一切》便講述了那些推動社會進步的人物、文化與科技的故事。斯科特·羅森伯格從一個親歷歷史之人的角度,向我們指出了社會進步的方向?! 巳鸶瘛ぜ~馬克(Craig Newmark) Craigslist的創(chuàng)始人可讀性強、歷史權(quán)威性高……羅森伯格清晰地向我們闡述了為什么博客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問題。毫無疑問,本書將成為經(jīng)典。 ——霍華德·萊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聰明的暴民》(Smart Mobs)的作者、斯坦福大學的客座教授,講授數(shù)字新聞學。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