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德)克里斯托夫?蘭多,安東?埃希巴赫 著,劉開君 譯 頁數(shù):119 譯者:劉開君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達到目標就意味著成功,一位成功的領導者應該能夠引領團隊按照他的意愿努力工作,并達到此前事先設定的發(fā)展目標;一位成功的領導者往往還會因為其高效的執(zhí)行力,而備受大家的稱贊?! ∽髡呃萌瞧胶猓═riBal)模型,創(chuàng)造了一種方法論,該方法論與所有的人以及所有的人所期望的目標都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 ∪瞧胶膺@個名詞是由‘Tri’和‘Bal’兩個音節(jié)組成,前者代表的是三個因素,即:“目標”、“自我”和“他人”;后者表達的則是平衡的意思。三個因素之間能實現(xiàn)恰當?shù)钠胶猓瑢_到目標意義重大?! ”緯牡谝徽?,將闡述三個因素之間如何相互產(chǎn)生作用;第二章,將討論各種不同的情境以及三角平衡模型在企業(y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M管我們可以將三角平衡模型的應用限制在企業(yè)管理的領域,但事實上,它還可以被應用到其他更廣闊的領域關系中,如行業(yè)協(xié)會、政黨、社區(qū)中的職業(yè)關系,甚至是夫妻關系中等等。
作者簡介
克里斯托夫·蘭多,外交官、生物學家、項目管理專家和領導學專家。他曾教授過管理學、團隊領導學、項目管理學等多門課程,所收學員多達1000名。
書籍目錄
概述第一章 三角平衡模型 三個因素 目標 自我 他人 三個因素之間的關系 “自我”與“目標”之間的關系 “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 “他人”與“目標”之間的關系第二章 三角平衡模型的應用 三角平衡模型應用情景的決定因素 四種目標類別 六種“他人” 不同應用情景間的比較 四種目標類別的應用情景1 四種目標類別的應用情景2 四種目標類別的應用情景3 四種目標類別的應用情景4 三角平衡模型的應用形式 應用基礎——交流 談話 會議 研討會 述職報告 書面報告結束語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三角平衡模型 三個因素 下面將論及“目標”、“自我”和“他人”三個因素。這三個因素,在不同的視角和結構中,有著不同的存在理由。因此,這三個因素既與客觀事實相關,又與主觀心理相關;既存在客觀性(從行動者的角度看),又存在主觀性?! 南到y(tǒng)學的角度來看,我們首先注意到的是這三個獨立的因素,而不是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它們之間的關系將在下面的章節(jié)里進行闡述)?! ∧繕恕 ]有目標的人,看不清前進的道路,他終將在渾噩中耗盡自己的一生?! 死锼骨佟つΩ诡D 第一個因素就是行動者要竭盡全力達到的“目標”。其內(nèi)容應該包括具體的目標涉及誰;其規(guī)模和難易程度如何;目標對組織和所涉及的人群有何意義以及達到目標的具體的時間限制?! ∧繕艘蛩卣Э雌饋?,似乎簡單明了;但是,達不到目標的絕大部分原因在于目標的設定存有缺陷,不夠科學。有些企業(yè)制定了許多目標,然而,細究起來,絕大多數(shù)的目標卻都很不明確,容易被人誤解或者所謂的目標根本就不是目標,而只是達到目標的一些手段。正確的目標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并能體現(xiàn)優(yōu)先選擇的優(yōu)勢;不正確的目標將使行動者感受到無助感甚至壓抑感。那么,什么才是正確的目標呢?正確的目標應該如何進行設定呢? 目標的定位過程 如圖3所示,目標所追求的是相對于當前而言,可能會有所改變的未來的狀態(tài)。即當我們制定一個目標時,描述的是一種未來狀態(tài),而不是已經(jīng)到達的一種狀態(tài)。目標好比一個探測器,會為行動者指明前進的道路;幫助行動者持續(xù)定位,進而促使行動者將行動專注于重要的事情之上。 有了目標,就意味著行動者明確了自己的需求。達到目標就意味著需要創(chuàng)造一系列的條件,從而使行動者提高效率,最終獲得成功——誰最有效率,誰就能獲得成功。
編輯推薦
企業(yè)的所有行為,都必須服務于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這些行為被歸納并分成三類,即,三個因素:“目標”(想要達到的結果);“自我”(行動者本人);“他人”(與達到目標有關系的其他人)?! ∵@三個因素彼此之間并非孤立的,它們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賴、并會對彼此產(chǎn)生影響,相互作用,甚至相互制約。三個因素之間可以實現(xiàn)恰當?shù)钠胶?,這對于達到目標而言意義重大——積極地塑造三個因素之間的平衡,就能有效地達到目標。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