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發(fā)生的未來

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美] 彼得·F. 德魯克  頁數(shù):204  譯者:許志強  
Tag標簽:無  

前言

在過去20年中的某個不經意時刻,我們悄然走出了“現(xiàn)代”,進入了一個新的無名時代。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改變了,我們獲得了新認識并隨之具備了新能力。充滿機遇、危險和挑戰(zhàn)的新領域出現(xiàn)了。這里有人類存在的新精神內核。僅僅幾年前,舊世界觀、舊任務和舊中心還自詡為“現(xiàn)代”或“先進”,但現(xiàn)在已是明日黃花。不論在政治或科學還是國內事務或國外事務中,它們仍為我們提供華麗的言辭。雖然所有派別的標語和戰(zhàn)斗口號還能在狂熱和激情中區(qū)分開來,但都不再有助于合作行動,不管它們是政治的、哲學的、審美的還是科學的。我們的行為已經開始用“今天”——“后現(xiàn)代世界”的嚴苛要求來衡量,而我們卻還沒有關于這個新現(xiàn)實的理論、概念和標語——沒有真實的知識。實際上,對任何一個40多歲的人來說,在一個異于其成長環(huán)境的世界中生活,就像是移居到一個新鮮而陌生的國度。自17世紀中期以來的300多年里,西方一直生活在“現(xiàn)代”之中;在剛剛過去的一個世紀中,現(xiàn)代西方在哲學、政治、社會、科學和經濟方面都是全球的典范。然而今天這已不再是現(xiàn)實。新世界尚未確立,盡管它是真實的,當然對我們來說還不是那么明顯。因此,我們生活在一個轉型的時代、一個重疊的時代。昨日的舊“現(xiàn)代”已經不能有效發(fā)揮作用,但仍舊為我們提供著表達方式、期望標準和管理工具,而新“后現(xiàn)代”依舊缺乏定義、表達和工具,但卻有效地控制著我們的行為并實施著它們的影響。本書僅是對我們所生活的新后現(xiàn)代的一份報告——別無其他。它只分析有形的當下,并不關涉未來。我的確嘗試不去臆測未來可能的樣子,更不要說預測。我甚至沒有嘗試將那些依舊是單個碎片的觀念和認識整合成一種秩序。當然,在此之前我們不可能有一個具備本身清晰特征和世界觀的真正新時代,充其量我們只是在某些事情的“之后”而已。就我看來,我們要做的是理解而非創(chuàng)新,是描述而非想象。當然,這只是我們要做工作的微不足道的部分;我們仍然需要新整合體的偉大設想家、新哲學的偉大創(chuàng)造性思想家和新機制的偉大改革家。本書視野廣闊卻不夠完整。從本質上講,我想涵蓋三大領域,每個領域代表著人類生活和經歷的一個主要范圍——新世界觀、新觀念和人類的新能力:本書的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概述了從笛卡兒的機械世界觀向模式的、目的的和過程的世界觀的哲學轉變。我也有意識地從技術和社會層面探討了我們創(chuàng)新的新力量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新機遇、新風險和新責任的出現(xiàn)。本書討論了把有知識和高技能的人組織起來并通過負責任的判斷達成協(xié)同努力的新能力。這一討論給我們提供了大型組織的核心新機制和理想的社會新秩序,其中社會和個人成為人類自由和成就中相互依賴的兩極。新領域、新任務和新機遇: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九章)概述了四個新現(xiàn)實,每一個都是挑戰(zhàn)。第一個是知識型社會的出現(xiàn)——在這個社會中,只有受過教育的人才真正有生產力;在這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至少在學校的幾年里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在這個社會中,一個國家的教育狀況成為國際競爭和生存的決定性因素。對社會和個體來說這意味著什么?對教育來說這意味著什么?第二個是經濟發(fā)展——“應對貧困”——成為人類新的普遍愿景和目標,但國際的和種族的階級戰(zhàn)爭成為新的威脅。第三個是民族國家政府——昔日的“現(xiàn)代政府”——的衰弱,它在國內外事務管理中變得越來越無能為力。第四個是“東方”的變化這一新現(xiàn)實。一個簡短的結論——只有幾段話——發(fā)問道:對西方國家及其政府和政策的方向、目標和原則來說,這一切到底意味著什么?人類的境遇: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第十章)主要關注人類生活的新精神實在——或許有人更傾向于使用形而上學一詞。事實上,知識和權力都變成了絕對的,獲得了無以復加的絕對破壞力。自文明誕生以來,這第一次迫使我們去思考知識和權力的本質、功用和如何控制它們。盡管我試圖對事實深信不疑,但是就像任何一個身處陌生國度的新來者注定被誤解一樣,我確信我還是經常誤解它們。盡管我努力做到客觀公允,但我仍然覺察到自己的西方背景和偏見,這種偏見是歐洲的特別是盎格魯一美利堅的保守主義傳統(tǒng),它信奉自由、法律和正義,強調職責和工作,認識到人的獨特性和不可靠性。我也同樣意識到自己的知識和理解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創(chuàng)造性藝術方面的弱點。然而,我依舊希望本書的目標——報告和提供理解——至少達到了這一點:傳達給讀者一種認識的震驚——那些不熟悉的新事物已經變得如此之明顯,和一種疏遠的震驚——昨日所熟知的現(xiàn)代事物已經變得如此毫不相關。

內容概要

本書預見了人類生活與經歷的三大主要領域之變遷。第一部分論述了“后現(xiàn)代”新世界的思想轉變。第二部分闡述了世界面臨的四個現(xiàn)實性挑戰(zhàn):知識型社會、經濟發(fā)展、政府的衰弱和東方文化的變化。最后一部分關注人類存在的精神實質。這些都被視作“后現(xiàn)代”社會的基本元素。

作者簡介

彼得·F·德魯克,社會思想家,集作家、顧問、教授于一身。1909年11月19日生于奧地利維也納,1937年移居美國,一生著有41部巨作。1939年出版《經濟人的末日》,受到丘吉爾高度贊賞。1954年的《管理的實踐》則奠定其大師級的不朽地位。之后的一系列著作構建了現(xiàn)代管理學的根基

書籍目錄

新版序言——明日的里程碑序言——后現(xiàn)代世界導讀——一位“社會生態(tài)學家”的罕見洞察力  1.“自由而有功能的社會”愿景  2.創(chuàng)新與21世紀的管理  3.知識型社會與中國第一章 新世界觀  1.“整體是各部分之和”  2.從起因到完整形態(tài)  3.有目的的世界觀  4.走向新哲學第二章 由進步到創(chuàng)新  一、對秩序的新認識    1.研究的大爆炸    2.人類與變化    3.創(chuàng)新和知識    4.組織未知領域的力量  二、創(chuàng)新的力量    1.開放的技術    2.由改革到社會創(chuàng)新  三、創(chuàng)新——新保守主義嗎    1.創(chuàng)新風險    2.規(guī)劃還是無規(guī)劃    3.局部規(guī)劃還是無規(guī)劃    4.創(chuàng)新是一種責任第三章 超越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  一、新組織    1.組織能力    2.個體工作和團隊工作  二、從巨頭到管理者    1.專家和管理者    2.組織中的權力和責任    3.組織人    4.管理學    5.組織的原則  三、超越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    1.中產階級社會    2.動態(tài)秩序中的自由第四章 新領域第五章 知識型社會  一、教育革命    1.擴展的范圍    2.對社會的影響    3.教育競爭  二、社會資本投資    1.經濟學上的分析    2.教師與教學    3.何以支撐教育  三、教育的對象    1.社會風險    2.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    3.從實踐中學習    4.教育是一個整體    5.教育的社會責任第六章  “應對貧困”  一、發(fā)展的新領域    1.變革的機構    2.希望和風險    3.經濟發(fā)展可能嗎    4.“起飛危機”    5.農業(yè)問題    6.分銷與信貸    7.“社會資本”支出    8.態(tài)度問題    9.終極資源  二、建設工業(yè)社會    1.資本的角色    2.領導范例    3.我們面臨的問題第七章 危急關頭的現(xiàn)代政府  一、自由國家的終結    1.現(xiàn)代政府的含義    2.自由國家的興起    3.自由國家的衰退  二、新多元主義    1.新大都市    2.政府危機    3.多元主義和共同利益第八章 變化的東方  1.西方:勝利還是失敗  2.東方的變化  3.西方和新東方能夠交匯嗎第九章 未競之業(yè)  1.新領域  2.新任務第十章 人類今日之境遇  1.控制權力  2.知識和人類存在  3.生活在重疊的時代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新世界觀幾年前,兩兄弟去紐約大劇院觀看戲劇《向上帝挑戰(zhàn)》,當時他們20多歲,是聰明而博學的研究生?!断蛏系厶魬?zhàn)》改編自1925年臭名昭著的斯科普斯“猴子”案件。在這一案件中,田納西州一位鄉(xiāng)村老師因教授達爾文進化論被宣告有罪。此案標志著19世紀科學和宗教之間的重大沖突達到了一種荒謬的高潮。兩兄弟回家后說他們對表演的印象非常深刻而對戲劇情節(jié)卻困惑不解。他們想知道是,所有的促成因素是什么?他們的父親在他們這個年齡時深受此案影響,因此放棄了牧師職業(yè)轉而做了律師。但當他試著向兩兄弟解釋其意義和促成因素時,他們大叫道:“你在杜撰。為什么?這已毫無意義?!边@一故事的關鍵在于,兩兄弟其中一個是遺傳學研究生,而另一個是長老教派和嚴格的加爾文教派神學院的神學理論研究生。然而,父親甚至都不能向他們中的任何一位解釋“科學與宗教之間的沖突”。讓人驚駭?shù)氖?,昔日明顯的事物競如此之快地變得不可理解。在現(xiàn)代世界的第一代人如牛頓、霍布斯(Hobbes)和洛克(Locke)的時代,一個聰明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仍有可能做到理解二戰(zhàn)前的世界并被世界所理解。但是,僅僅過了20年,他們已經不可能與今天的世界進行交流。畢竟,我們自己已經在目前的選舉中看到,最近一段時期的問題、標語、關注點和各種力量的結盟已經如同30年代一樣變得與現(xiàn)在毫不相關,如果不是真的難以理解的話。然而,對我們——后現(xiàn)代世界的第一代人來說,最緊要相關的是基本世界觀的轉變。我們依然承認和教授著過去300年的世界觀,但我們已經不能很好地理解它。對于我們的新世界觀,我們尚且還沒有名字、工具、方法和語匯。一種世界觀最重要的是經歷,它是藝術鑒賞、哲學分析和技術語匯的基礎。忽然之間,我們已經在過去的15年到20年間具備了這種基礎。1.“整體是各部分之和”現(xiàn)代西方的世界觀可以稱作笛卡兒式世界觀。而在回答系統(tǒng)哲學的主要問題方面,過去300年里幾乎沒有專業(yè)哲學家承襲17世紀早期的法國人笛卡兒(Rene Descartes)。但對“現(xiàn)代”的先見之明卻源于他。他為其后的300年確定了哪些問題是重要的或相關的,確定了現(xiàn)代人視野的廣度,確定了關于自身和宇宙的基本假設,特別確定了理性和合理的概念,這些都超越了伽利略(Galileo)、加爾文(Catvin)、霍布斯、洛克和盧梭(Rousseau),甚至遠遠超越了牛頓。他的理論是一個雙重矛盾。首先,笛卡兒為現(xiàn)代世界提供了關于宇宙本質和秩序的基本原理。最熟知的原理是法蘭西學院在笛卡兒去世后約30年對科學的界定:“科學是由事物動因引發(fā)的對事物確定而明顯的知識”。如果說得不那么優(yōu)雅和細致,也就是“整體是各部分之結果”——這是給既非科學家也非哲學家的普通大眾的過分簡化的說法。其二,笛卡兒提供了使其理論可以有效地組織和探究知識的方法。不管他的解析幾何對數(shù)學的意義如何,它建立了概念之間相互關系的普遍量化邏輯,成為普遍應用的符號和語言。200年后,凱爾文勛爵(Lord Kelvin)給笛卡兒主義世界觀的再次界定是:“我只知道我能量化的東西”。幾乎在笛卡兒之前的兩千多年里,整體等于各部分之和就已經成為算數(shù)公理(盡管這已經不再是今天所有算數(shù)的公理)。不過,笛卡兒的原理也意味著各部分決定整體,因此我們只有確認和知曉部分才能認識整體。它還暗指各部分的運動決定整體的行為。最重要的,它暗示著脫離了不同的總和、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整體”就根本不存在。這些理論在今天可能是顯而易見的。盡管它們在第一次被提出時是最極端的創(chuàng)新,但它們已經在300年的時間里被視作理所當然的事情了。盡管我們多數(shù)人依然對這些理論有著熟悉的條件反射,但今天幾乎沒有科學家再認可法蘭西學院對科學的界定——至少在他們自身研究領域中的所謂“科學”的界定上是這樣的。今天的每個學科、科學和藝術都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礎之上,這些概念與笛卡兒的理論和自那時以來的現(xiàn)代西方世界觀格格不入。2.從起因到完整形態(tài)每一門學科都已經由起因轉向了完整形態(tài)。當今,每一門學科都有一個作為核心的整體概念,它不是各部分之結果,也不等于各部分之和。如果只是通過辨別、認識、衡量、預測、轉移和理解各部分,整體則是不可辨別、不可認識、不可衡量和不可預測的,也是沒有效果和意義的。每一門現(xiàn)代學科、科學和藝術的核心概念都是模式和完整形態(tài)?;蛟S,生物學在這方面比其他任何學科都表現(xiàn)更鮮明。過去50年里,生物學驚人的發(fā)展是應用嚴格的笛卡兒哲學方法——古典機械學、分析化學和數(shù)學統(tǒng)計的方法——來研究現(xiàn)存有機體的結果。然而,生物學越是“科學”,生物學家就越多趨向于討論諸如“免疫”與“新陳代謝”、“生態(tài)學”與“綜合癥”、“自我平衡”與“模式”之類的術語——每個術語就像是協(xié)調的秩序,并沒有如此多地描述事物性質和數(shù)量,因此必然是美學術語。今天的心理學家經常討論“格式塔”、“自我”、“個性”和“行為”——這些詞在1910年以前的嚴肅著作中尚未出現(xiàn)。社會科學則討論“文化”、“整合”和“非正式群體”。所有這些人都在討論“形式”。這是整體、模式和完整形態(tài)的概念,只有作為整體才能夠被理解。研究各部分實現(xiàn)不了對完整形態(tài)的認識——就像耳朵只靠傾聽單個音符是絕不能欣賞到旋律的。實際上,任何模式和完整形態(tài)的各部分只能在整體中存在,只能通過理解整體才能被認識。正如我們的按鍵決定了我們聽到的是曲調中的相同聲音而非C音或A音,任何完整形態(tài)中的各部分——不論是人性中的“驅動力”或新陳代謝中化學、電解和機械運動的復合體,還是文化中的特殊禮儀和傳統(tǒng)或抽象畫中的顏色和形狀——只有通過其在整體也就是完整形態(tài)中的位置才能被理解、解釋甚至辨識。同樣,我們經濟生活的中心,即企業(yè),也是一個“格式塔”模式?!白詣踊眱H僅是一個把物質生產新觀點描述成一個完整形態(tài)和真切實體的相當丑陋的詞。相似的,“管理”也是一個完形術語。就像神學家討論“實在”一樣,今天我們政府在討論“行政管理”和“政治過程”,經濟學家也在討論“國民收入”、“生產力”或“經濟增長”,甚至從起源和基礎概念來看在所有學科中最笛卡兒式的物理科學和工程技術也在討論“體系”或者“定量”——最不笛卡兒式的術語。在“定量”論中,物質與能量、時間與距離、速度與方向被同樣的衡量方式加以表述,而所有這些都被聚合于一個不可分割的單一過程中。最突出的變化可能出現(xiàn)在我們學習說話和語言的方法中,那是人類最基本和最熟悉的符號和工具。不顧教師和父母的苦口婆心,我們越來越少地談論“語法”——對說話的部分學習。我們在越來越多地談論“交流”。正是說話的整體——不僅包括說出來的單詞也包括聽說的情境——才能夠交流。在交流中,只有這種整體才真實存在。人們不僅必須獲知整體信息,還必須將其與行為方式、性格、情境甚至是交流所處的文化聯(lián)系起來。這些術語和概念都是全新的。50年前沒有一個術語有科學含義,更不用說它們在學者和科學家詞匯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部術語都是定性的,數(shù)量絕非它們的特質。文化并非通過從屬于它的人數(shù)多少或任何其他數(shù)量因素來界定;企業(yè)也并非通過規(guī)模大小來評價。只有當量變發(fā)展為質變時——用一句希臘諺語來說就是聚沙成丘,量變才會在這些完形結構中發(fā)揮作用。這一轉變并非連續(xù)的而是非連續(xù)的,是在質變的關鍵時刻進行的突然一躍。正是在這一刻,聲音轉變成可識別的美妙旋律,語言和運動轉變成行為,規(guī)劃程序轉變成管理哲學,抑或是一種元素的原子轉變成另一種元素的原子。最后,這些完整形態(tài)本身不能通過傳統(tǒng)的符號和數(shù)量關系定量地衡量、表現(xiàn)或闡釋,除非以最扭曲的形式。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新概念沒有一個遵循整體是各部分之結果這一公理。相反,它們都遵循一種新的但又絕非公理性的觀點,即部分存在于整體之中。

媒體關注與評論

讀者會發(fā)現(xiàn)德魯克對經濟增長的分析清晰易懂。他對當今政治思維的無能為力所給予的評述是嚴厲而公允的……這不失為一部充滿智慧和挑戰(zhàn)但又絕非聳人聽聞的著作。  ——路易斯·M·哈克,《紐約時報》德魯克是一位出色而富有激情的思想家,他闡釋了許多重大社會問題。他的著作富有智慧且洋溢著基本的道德觀?!  邪骸ぬ仄章?,《管理評論》

編輯推薦

《已經發(fā)生的未來》為東方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已經發(fā)生的未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6條)

 
 

  •   本書預見了人類生活與經歷的三大主要領域之變遷。第一部分論述了“后現(xiàn)代”新世界的思想轉變。第二部分闡述了世界面臨的四個現(xiàn)實性挑戰(zhàn):知識型社會、經濟發(fā)展、政府的衰弱和東方文化的變化。最后一部分關注人類存在的精神實質。這些都被視作“后現(xiàn)代”社會的基本元素。
  •   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一位趨勢大師,雖然他的主導方向是在管理上,但是在無形中德魯克卻為整個人類提供了一個新世界的預測與構建,在之前有史蒂芬柯維的“未知時代的偉大管理”,同樣論述的是在人類極速發(fā)展的心時代,在面臨過速發(fā)展帶來的各種危機和未知狀態(tài)下人類的應對措施。一直以來更多的人以能夠從過去的經驗中發(fā)現(xiàn)改善的智慧而高興自許,可是人類的眼光不可能僅僅停留在歷史的整理與思考中,而偉大的先驅者總是在某種想象的爭議中為人類的前進描畫著理想的生存狀態(tài)。而在這樣的智者中,德魯克的偉大是毋庸置疑的,正是有了他們的智慧,我們才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空間快樂的去生活,去追求,看著他們的作品,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下一個時代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提升應對新世紀的認識,在新的環(huán)境中可以更好的生活下去,而這個生活是有信心的的,是充滿勇氣的。
  •   涉及的不僅僅是管理學,如果沒有廣闊的視野和知識背景,這本小書并不是太容易讀。對于那些希望從這本書中學到即刻能加以應用的管理秘訣的人,這本書可能會使他們失望。但如果沉靜地邊讀邊思考,相信所獲良多??赡芪磥淼陌l(fā)展并不如德魯克所推斷的那樣,但無論如何,這本薄薄的書是可以讓你對未來有自己的思考,并調整自己的一些思想和行動。此外,東方出版社的定價過高。這本書的行距恢復正常的話,可能只是150頁左右的篇幅,賣32元高了些。
  •   看彼得德魯克的書,理解大師的思想,將大師思想進行傳承,更好紀念大師!
  •   德魯克的管理學書籍相當多,但這本書所描述的與其他書確實存在著不同的地方,值得一看
  •   德魯克?據(jù)說是管理大師,看看
  •   德魯克的書不用說的,非常好,尤其書中關于專業(yè)教育、通識教育的思考很有價值,結合當下中國的教育模式,無論是高校、家長都應該值得深思,每個人還是從自己做好吧,關于教育、讀書、學習,可以結合向莊子借智慧這本書中一起思考一下,很有價值
  •   德魯克的書,需要反復實踐和體會!
  •   值得深度閱讀的書籍,德魯克精髓之一。。。
  •   好書,向德魯克致敬。
  •   終于被我搶鮮到手了,哈哈
  •   季鍇源先生擅長心理學管理、營銷應用、具有多年的管理實踐及集團型客戶銷售經驗,在管理培訓、管理咨詢方面多有建樹,多服務于通訊行業(yè)、電子行業(yè)、金融行業(yè)等領域。
  •   我們去可以把握當下,使未來能從容面對
  •   德老對未來的靈感是從現(xiàn)實出發(fā)的,很有指導價值,讓人眼前一亮,好。
  •   所謂管理,就是尊重事物本身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讓其沿著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去發(fā)展!不限制,不強求!
  •   該是最好的管理書吧
  •   大師經典書籍,值得收藏!
  •   大師的書基本都沒讀懂,以后需要精讀才行
  •   經典,大師看世界的眼光真準。
  •   大師的書不能錯過!
  •   確是大師之作。。
  •   給本人一個不錯的思維方式,這本書不錯
  •   收到這本書,就了一下,值得一讀。。。
  •   看了三遍,很受益,還準備看一遍!
  •   幫領導買的,書的質量挺好的,具有參考性
  •   質量不錯,就是古老了一點,09年的了。
  •   包裝完整,準確
  •   認真研讀!
  •   這是我很敬重的人寫的書,喜歡~
  •   是本好書,但可讀性沒有原版的強,翻譯的有些生澀。
    但無論如何,還是本不容錯過的好書啊~
  •   包裝完好,書的質量很好,應該是正版
  •   書依舊很愛的啊,書好,價錢雖然不是特別有優(yōu)勢,但是使用優(yōu)惠券就十分劃算
  •   真快,昨天下午訂,今天中午就收到貨。。先表揚一下速度,書要等慢慢細讀后才能評價
  •   內容還沒怎么看,大體翻了下,挺能拓寬視野的
  •   很好很好,很有預見性
  •   書,很好,很好,很精彩。喜歡
  •   未來主義者往往會衡量他們對未來的預測和實現(xiàn)預測的幾率,從而來計算平均成功率。為此,哪怕發(fā)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但如果它們不在未來主義者的預測范圍之中,他們對此也不會在意。然而,預言家所預言的每一件事情皆有發(fā)生的可能。但是預言家有可能并未關注到已經發(fā)生的事實中的要義,更糟糕的是,他們有可能對此根本不曾留心過。在預言的過程中這種偏差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價值、觀念和目標的轉變才是最為重要的,而這些要素都只可領會而不可預言。對于管理者而言,他們更重要的工作是要把握住已經發(fā)生了的變化。在社會、經濟和政治領域,管理者都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就是洞察已發(fā)生的變化,并從中把握機會。關鍵就在于把握住“已經發(fā)生的未來”,并采用一套系統(tǒng)的策略來觀察并分析這些變化。在德魯克看來,未來并非變幻莫測,而是在逐漸演變之中到來。把握住身邊發(fā)生的蛛絲馬跡,也就把握住了未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弊釉唬骸耙暺渌裕^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只要仔細探尋,就能認清一個人的品性和潛質,而不用等待蓋棺論定的那一天。組織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消亡,肯定有一些偶然因素,但更多的是必然。作為管理者,需要有遠見卓識,才能駕駛好組織這艘船,穿越迷霧、繞開暗礁,到達終點。遠見卓識,不是天生的才能,而總是需要管理者收集盡可能多的信息,抽絲剝繭、去偽存真,才能做出判斷。毛澤東說過,指揮員的正確部署來源于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于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于周到和必要的偵察,以及對各種偵察材料聯(lián)貫起來的思考。未來正在發(fā)生,未來就在眼前。組織的未來,您發(fā)現(xiàn)了嗎?
  •   因為崇拜德魯克所以就買了關于他的書,這位管理大師的思想先進性真的是普通人無法趕超的,這本書我還在研讀中,有些地方比較深奧,我還不太能理解。雖然這本書對我的真正用處不大,但是這確實是一本很有啟發(fā)作用的書!值得一讀。
  •   德魯克的書,總是讓人獲益匪淺
  •   已經發(fā)生的未來,剛看一半,就深深被吸引
  •   探討整個世界之間的關系,作為管理者,必須掌握整體與部分,領導與組織的關系,要知道每個部分還是由部分組成,一個部分是多個小部分的整體。
  •   一遍離大師的思想太遠了
  •   看了很有收獲,的確不虧是社會生態(tài)學家。
  •   他的理論很透徹,很理性。他對世界的理解真的很透徹。
  •   不愧為大師之作,值得精讀
  •   對于他人家的大部分著作,都看過了,對于機械出版社也非常信任,現(xiàn)在換了出版社,有點不適應,雖然內容一樣經典。
  •   翻閱一下,感覺尚好。就是有美國人寫書的習慣--啰嗦。
  •   看了這本書學到許多
  •   書看過一遍了,不是特別懂。呵呵,莫名而買的。
  •   包裝不錯,書的質量很好,應該是正版
  •   還沒看
    書還不錯
  •   看的感覺不算大,但還算值得
  •   老頭子的書就是不錯
  •   總體感覺翻譯的不是特別好,期待東方出版社能引進相應的英文影印版。
  •   老師介紹的書,要求大家看的,還是不錯的~
  •   書還沒有看完,覺得還不錯。就是快遞的速度有點慢
  •   包裝完好,書的質量也不錯,應該是正版。
  •   讀了一遍,難懂是必然的,但是作者的翻譯很生硬也是一個原因。隨便找出兩句:p131,“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強調衡量經濟發(fā)展的真正標準不是物質----即更高的生活水平,而是人類----即人們的日益增長的選擇和活動的自由?!眕176,“我們需要政治理論給與我們有效的強大政府和公民對抗政府的本質上的自主和自由”。
  •   你要是想快點看完,覺得你買了是浪費錢,
    這是真的,這書需要慢慢看,
    真一下子消化不了,
    但是能通過書里的東西,看見一些未來的商機,
    但是有些東西根據(jù)實際,有點不符合了點點。
  •   還不錯寫的有些抽象,純哲學上的較多不過看到后來就好些總體上說是一本西方哲學思想的范疇管理的內容也談及較大范圍
  •   書寫的比較早,很多內容已經沒有讀的必要
  •   經典原本
  •   在火車上實在無聊才看完得
  •   文章讀起來有些費力,結構也不怎么好。
  •   飛機上看的,來回都睡著,比較費解的書。
  •   送貨速度真是令人火
    慢的要命
  •   高人寫的書就是不一樣,沒有一定的知識底蘊看不懂,是不是買來看,您先看看目錄,掂量一下自己就行了。
  •   有些內容不是很懂,要靜下心來看
  •   讀了德魯克先生的很多作品,先生的智慧在作品中依然清晰可見。
    但是由東方出版社出版 許志強翻譯的《已經發(fā)生的未來》真的很讓我失望,語言翻譯不到位,邏輯混亂,整體缺乏體系……,建議德魯克管理學家們,今后能否對引進國內的大師作品在翻譯上做更嚴格的質量監(jiān)督呢?
  •   沖著德魯克去的,但內容好像經過了選擇,排版也不舒服,么有看經典的那種感覺。
    看來出版商很重要!這類經濟管理類的還是機工版和中信的更好些!
  •   標題黨作品,看書名還以為是寫預測未來即將發(fā)生的社會經濟重大變化,實則不知所云?,F(xiàn)在發(fā)生的事對于以前是未來,這種書寫的有何意義?無新觀點,無新內容,簡直就是浪費資源。眾多名家推薦的書,也不怎么樣,想必要么名家為名所累、人云亦云;要不就是名家的腦子被驢踢了,進水了吧!
  •   翻譯得太生硬,影響閱讀。
  •   看了上面很多的好評我才買這本書,但是看過后,只有兩字形容“枯燥”。而且這本書理論性太強。我想可能更適合專業(yè)人士。
  •   快遞速度還可以,但是書皮有明顯破損痕跡。
  •   有沒有英文版的?看中文版的看得我滿頭大汗,一句話要看半天。估計還得再看一遍才能看明。
  •   此著無聊
  •   說實話,本人水平有限,基本沒有看懂。
  •   現(xiàn)在能看懂hello,OK的的人就敢翻譯,翻譯的太爛了,還不如看英文版的
  •   這是一本承前啟后的佳作,翻譯本身也沒很多的過錯,但是很不理解評分竟然是這樣的低!當然,第一章“新世界觀”需要多次研讀才能理順,書中告訴我們“要做的是理解而非創(chuàng)新,是描述而非想像?!薄澳切┎皇煜さ男率挛镆呀涀兊萌绱酥黠@,和一種疏遠的震驚-昨日所熟知的現(xiàn)代事物已經變得如此毫不相關?!?/li>
  •   一本好書, 但被翻譯糟蹋了, 語法不通, 大量的錯別字。 如此對待對一本經典書籍, 只能讓人憤怒!
  •   網上有人推薦. 就買了. 結果看不進去. 還在床頭放著. 有空再看吧.
  •   德魯克的這本書實際上并非是專業(yè)管理學方面的,而是通過一種哲學思辨來分析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作出某些預示,本書的框架本身并不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德魯克在有些章節(jié)闡述過于簡單,只是點到為止,譯者還比較認真,只是直譯較為明顯;有錯字出現(xiàn)與該書責編的疏忽不無關系,不能只怪譯者;現(xiàn)在的譯者只是低廉的打工仔而已
  •   發(fā)貨速度也很快~
  •   可能是我不是學管理的,所以看不懂
  •   如題,對我這種本科還沒畢業(yè)的來說,看得不是很明白。以后再看。
  •     在德魯克其他著作中多處看到“已經發(fā)生的未來”的概念,大致知道含義。于是希望在這本書中看到較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已經發(fā)生的未來”的方法。
      結果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德魯克看到的“已經發(fā)生的未來”,并非方法,并且是在1959年寫的。
      想看的東西不多,不過這個原因應當完全歸于自己。
      作為把握未來的著作,應該當說準確性高于形形色色的同類目的作品,而且能感覺到背后的方法論。就其描述,并不過時,其中很多觀點,對于思考現(xiàn)實的世界、現(xiàn)實的中國都有很強的啟發(fā)作用。
      翻譯實在不怎么樣,對以精讀為習慣的人,大概會難于忍受。
      中國歷史上的兩次大規(guī)模文化引進,翻譯著作都是重要的形式和渠道??纯船F(xiàn)在大量暴殄天物式的翻譯作品,實在不知道引進這碗飯會怎么吃下去。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