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實的孟小冬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許綿文  頁數(shù):368  字數(shù):35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孟小冬,一九零八年(清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九日(農(nóng)歷十六日)生于上海,名若蘭,字令輝,乳名小冬,后藝名即用小冬。梨園世家。    五歲隨父孟鴻群練功,習唱老生唱段。九歲寫給姨夫仇月祥為徒,并首次登臺演出。之后幾年演出于無錫、上海、南洋、漢口、天津等地,嶄露頭角。十八歲首演于北京前門外大柵欄的三慶園,以全本《探母回令》打炮。一炮而紅,名震京城;同年與梅蘭芳合演堂會戲《四郎探母》、生旦對兒戲《游龍戲鳳》,臺上陰陽顛倒,引起轟動。二十歲與梅蘭芳結(jié)為伉儷,洞房設(shè)在東四九條馮耿光公館里,金屋藏嬌,婚后脫離舞臺。二十一歲天津沙大風撰文捧孟為“冬皇”。二十三歲時梅蘭芳祧母逝世,小冬擬以兒媳身份戴孝,受阻,與梅失和。二十四歲正式與梅分手。三十歲在金蘭姐妹、杜月笙的第四房小妾姚玉蘭的撮合下,委身于杜。三十一歲正式拜余叔山石為師,并喜得琴師王瑞芝輔佐。之后五年直至余師逝世,小冬立雪余門,共學(xué)會《洪羊洞》、《搜孤救孤》等近三十出余派戲,其中約十二出戲最為拿手,余師生前給小冬打分為:唱工得七分,做工五分,念白只得三分,但這是余門弟子中獲得最高的得分。四十歲參加杜壽賑災(zāi)義演,連演兩場《搜孤救孤》,盛況空前,演畢即宣布告別菊壇。四十三歲在香港與杜月笙補行婚禮,正式成為杜的第五房小妾,次年杜月笙病逝,分得遺產(chǎn)二萬美元。之后定居香港,其間周恩來總理曾托人盛邀小冬回大陸觀光,未果。六十歲遷居臺北,在家靜養(yǎng)。一九七七年病逝,享年七十虛歲。

書籍目錄

一、冬皇出世二、梨園世家三、童年時代四、拜師學(xué)藝五、初登氍毹六、無錫挑簾七、梅開二度八、三蒞無錫九、加盟大世界十、登上共舞臺十一、漢口之行十二、搭白玉昆班十三、獻藝泉城十四、北闖津門十五、名震京城十六、定居北京十七、不速之客十八、梅孟對戲十九、梅孟結(jié)合二十、金屋深藏二十一、命案始末二十二、梅孟仳離二十三、大亨斡旋二十四、皈依佛門二十五、緊要啟事二十六、重返舞臺二十七、三美剪彩二十八、立雪余門二十九、姐妹伴學(xué)三十、繼續(xù)深造三十一、師徒永訣一二十二、杜壽義演三十三、廣陵絕唱三十四、[冬皇]由來三十五、隨杜遷港三十六、補行婚禮三十七、在港授徒三十八、孟小冬與張大干三十九、總理重托四十、十年臺北四十一、冬皇仙逝附錄一  冬皇遺音附錄二師承與弟子附錄三  同時代人物年代對照孟小冬年表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這期自1919年7月16日始,至同年11月3日結(jié)束.共演110天,其間風雨無阻,無一天中斷,也無一天休息對一個11歲小女孩來說真夠辛苦的了。若用今天的標準來看,不啻是對童工的虐待摧殘!  在一年當中,孟小冬兩次應(yīng)邀赴無錫演出營業(yè)戲前后竟達半年之久,把師傅仇月祥在三年中所教的約三十出戲,翻來倒去演了多遍,鞏固所學(xué),舞臺實踐得到很好鍛煉,這無疑是為她今后整個一生的京劇事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其實,11歲的孟小冬所會的戲又何止就這三十出呢?  孟小冬在無錫演期愈長,她的名聲也愈傳愈大。錫地城中有一大戶人家,主人姓薛,酷愛皮黃,鑒賞水平極高,一般戲院里的角兒,他是沒眼看的,常有友人前來向他敘說:有個小妮子叫孟小冬在我們無錫演出,唱譚派須生,很有味道,不能不聽;您雖然從京城來,見過大角兒,可是您一定得聽聽孟小冬,真非同小可。主人想,小姑娘唱譚派,那怎么學(xué)得像呢?似信非信。恰巧薛某老母六旬壽誕.于是借祝壽舉辦一次堂會。11月5日,特邀孟小冬去演了《武家坡》和《捉放曹》雙出。這是主人親自點的戲。  這天,小冬隨師傅和當?shù)氐男【┌嘁黄饋淼綗o錫西溪下薛宅。只見壽堂紅燭高燒,中間懸掛一斗大“壽”字兩旁布滿皆用錦繡綢緞制成的壽屏壽聯(lián),琳瑯滿目。堂內(nèi)還陳列各種銀具及景泰藍瓷.顯得五彩繽紛,光耀奪目,更表現(xiàn)出堂會主人家的闊綽富有?! 〉冗@位主人高興地欣賞完小冬的兩出戲。時已午夜一時。主人興致愈發(fā)高漲,一面讓人通知耀明電廠,電燈需延長兩小時.迨戲演畢始息;一面讓小京班王福英墊一出武戲,接下來競要孟小冬再加演一出《黃鶴樓》。加戲,當然也加銀子。小冬兩次在無錫演出的劇目中.沒有這出戲,也就是說不會這出戲,故面有難色,而師傅卻一口答允,讓小冬現(xiàn)“鉆鍋”,立馬登臺,飾演劉皇叔。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結(jié)識十余載的同道錦文君是一位耕耘勤謹、收獲豐盈的戲曲音樂專家讀者可以從這部具有“信史”價值的讀物中,準確地認識傳主、體味傳主。迄今為止,海內(nèi)外尚未有一部較為完整翔實的孟氏傳記。錦文君這部書稿無疑是雪中送炭之作?!  袊鴳蚯鷮W(xué)院教授,丑行表演藝術(shù)家、教育家 鈕驃  我讀這部稿子的另一一收獲,是覺得這部稿子,不僅僅是孟小冬傳,簡直可以說是半部民國京劇史。作者對于京劇藝術(shù)的熟嫻程度和理解深度,也是一般戲曲愛好者所難以達到的,所以這部書還可幫助京劇愛好者理解京劇?!  袊嗣翊髮W(xué)教授、中國戲曲學(xué)會副會長 馮其庸  是怎樣一個謎一樣的女人讓國際巨星章子怡放下身價,甘心出演只有六場戲的配角?

編輯推薦

  是怎樣一個謎一樣的女人讓國際巨星章子怡放下身價,甘心出演只有六場戲的配角?2008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大片《梅蘭芳》即將上映,陳凱歌導(dǎo)演,黎明飾演梅蘭芳,章子怪傾情演繹梅氏夫人孟小冬?! ∵@個女人是很堅韌的,她對愛情的態(tài)度是非常偉大的?! ∥矣X得我不是在演人物,我覺得我找到了她的個性,她的靈魂,她的血脈?! ∥覐臎]有演過一個人物,她會有如此燦爛的笑容,我從來沒有為一個人物笑過那么多?!  伦逾。ㄕ逾而P凰時尚》)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一個真實的孟小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9條)

 
 

  •   讀完此書,真是唏噓不已,感慨良多。在沒有讀此書之前,確實不知道“冬皇”的由來,更不知道孟小冬在藝術(shù)上有如此高的成就。十二歲登臺,一炮而紅;正值妙齡,便已享譽“冬皇”;兩場“搜孤救孤”,上海灘上萬人空巷的盛況,今天已難以想象。但伊人在鼎盛時期,雙十年華,為了愛情,遠離舞臺。四年短暫的纏綿恩愛之后,卻過早地留下了一副病體、一顆傷心。立雪余門五年,卻從此反而再次遠離舞臺,四十歲即成“廣陵絕唱”。以至后來的委身于杜,客死臺灣?!靶愿窦疵\”,這句話在傳主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xiàn)。就象她在《紀念先師余叔巖先生》中所說,“成功不是偶然,大名不是幸致,必有其獨特的優(yōu)點為他人所不及者”。孟小冬的聰慧、勤奮、執(zhí)著成就了她的藝術(shù),但同樣是她的孤傲、狹隘、偏執(zhí)導(dǎo)致了她的人生悲劇。且不說她“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的兩次婚姻,就連她的兩個女兒,親生女兒“生下不久,因有氣,不喜歡,便送人了?!鳖I(lǐng)養(yǎng)的女兒因自由戀愛遭到她的反對,隨戀人去了美國之后,便再無音訊。在她的晚年,完全可以象馬連良、俞振飛一樣,回歸大陸,度過一個安穩(wěn)而輝煌的暮年。但是她沒有,從生活到藝術(shù),在人生的緊要關(guān)頭,她一錯再錯,令人嗟嘆!看孟小冬的照片,男裝英氣逼人,女裝嬌柔溫婉,真乃一代奇女子也。
  •   書里談到大家讓孟小冬出唱片,但她考慮到會影響師傅余叔巖的唱片銷量,就沒答應(yīng)。我看了章子怡演的冬皇,影片里她說話很快,在其他電影里她也是這樣。書里有幾張孟小冬年輕時候的照片,那種神情和氣質(zhì)是任何一個影視圈里的女星都沒有的。
  •   趕在電影《梅蘭芳》檔期面世,以為是本記實性質(zhì)的書,可看后倒有些似小說。但寫得是不錯的。我看作者絕對是個冬皇票友,對孟小東的戲介紹得比較細??创藭L了不少見識!對孫元老這個人物產(chǎn)生了興趣,孫經(jīng)歷豐富,是個有故事的人,值得挖掘。建議作者和出版社可以搞本寫他的書!
  •   之前一直沒有關(guān)注過孟小冬,從看了《梅蘭芳》就對這個女人十分的好奇,總覺或許他們之間不是那樣的~~感覺寫的很好,很是喜歡,或許因為描寫的是我喜歡的樣子吧~
  •   你知道梅蘭芳,但還必須知道孟小冬,她的喜怒哀樂,她的一顰一笑,讓人難忘。
  •   了解了真實的孟小冬,她特立獨行,傲然立于梨園,似一枝寒梅,暗香襲人卻不媚俗,可嘆造化弄人,與梅大師有緣無分。
  •   書很厚,照片豐富,詳細介紹了梨園冬皇孟小冬的曲折人生及其同時代的京劇黃金時代,文字描述客觀真實,作者個人臆想的內(nèi)容很少。
  •   一種敘事的平靜,現(xiàn)出了一個女人的一生,作者沒有傾注過多個人感還必須,只是以當時的狀況平時的語言來寫……應(yīng)該可以讓讀者有自已的想像有自己對孟小冬的一生是怎樣的感情。值得看。
  •   這是我看的第一本關(guān)于孟小冬的書。其實她是孤獨的、寂寞的。其實我們很難知道她心里到底愛的是誰?對于一個名聲很紅的女人其實有時是一種悲哀,她們得到一份真愛真的很難很難!我們看到的都是她們?nèi)A麗的外表,可誰了解她們的內(nèi)心呢?平凡就應(yīng)是幸福的!讓我們每個守住這份平凡、這份幸福吧!
  •   正如說中所說:在感情上,她是第一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錯則是“再回首已是百年身”!感嘆唏噓,好一個亂世冬皇也。。。。
  •   若你與京劇有緣,若你沒能趕上冬皇的時代,此書便不可不讀。
  •   愛情與親情,事業(yè)與家庭,無論是近代還是現(xiàn)代,都是困惑著我們女性的兩大難題.
  •   生動樸實的寫照,把讀者拉回到7、80年之前的歷史場景,使人為傳主坎坷不平的一生唏噓不已,同時也對中國京劇的歷史及其魅力感嘆不已。很值得一讀的書!
  •   我喜歡這本書,值得一看。
  •   很喜歡這本書,內(nèi)容很不錯
  •   非常棒的一本書噢推薦給大家閱讀。
  •   代同事買的,同事很喜歡。
  •   要不是看來梅蘭芳這部電影,還不知道孟小冬。讀了這本書,才更深地了解了她。
  •   不想寫關(guān)于孟小冬的感概了,簡單說說這本書:
    1、內(nèi)容翔實,絕對專家級評述。
    2、描述略顯學(xué)術(shù),甚至會列出某時段內(nèi)孟小冬的演出場次和劇目。
    3、相應(yīng)學(xué)術(shù)的特質(zhì),對應(yīng)人物的描寫略顯單薄,也沒有更多內(nèi)心世界的探尋與情感空間的宣泄。
    4、如果是茶余飯后的消遣,繞過此書!
  •   算是不錯的有關(guān)孟小冬的書
  •   終于看完了,一開始覺得不好看,因為覺得文學(xué)性不高。但是很客觀,很真實。想了解歷史的話值得一看。如果看重文學(xué)性的話就不太適合。
  •   資料翔實,分量很足,因愛王佩瑜而愛京劇,更因孟小東而愛女老生。
  •   還行,也不是太好
  •   不平凡的女子,不平凡的一生。
  •   故事還行,寫得一般,不像傳記也不像小說,有時有點紀實,看起來感覺奇怪。就是孟小冬本身的故事還算精彩,可以一讀。但是就價錢而言,性價比不高。這種書買個盜版或者借著看看就行,不值得一買
  •   這本書還行吧,里面有太多與孟小冬無關(guān)的東西。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作者介紹的比較詳細 沒有什么個人情感 就這樣。
  •   每個行業(yè)都是江湖。史料比較實,也比較客觀,遺憾在文字一般,需要閱讀動力。好處是,竟開始看京劇了,有點意思
  •   看了電影《梅蘭芳》,然后買的這本書,買來后很失望。
  •   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已經(jīng)借給朋友看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