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與謬誤

出版時間:2005-7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恩斯特·馬赫  譯者:洪佩郁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提起恩斯特·馬赫(Ernst Mach,1838-1916)的名字,不論學科學的還是學哲學的,對這位奧地利的智者恐怕都不會感到陌生。作為物理學家,他關于沖擊波的實驗研究使他聞名于世,“馬赫數(shù)”等術語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尤其是,他對經典力學的敏銳洞察和中肯批判,是物理學革命行將到來的先聲也使他成為相對論的先驅。在生理學和心理學領域,他的研究是圍繞感覺的分析進行的。其具體貢獻有:關于運動引起的音調和顏色的變化,即多普勒效應;肉耳迷路的功能和運動感覺;視網(wǎng)膜各點的相互依賴及其對亮度知覺的影響;關于空間和時間的心理學研究;探究心理學分析;格式塔心理學、精神分析和發(fā)生認識論的先見之明。

書籍目錄

譯者前言前言第二版前言關于第三版的說明一、哲學思維與自然科學思維二、心理生理觀察三、記憶,再現(xiàn)和聯(lián)想四、反射,本能,意志,我五、個體在自然環(huán)境和文化環(huán)境中的發(fā)展六、表象生活的豐富七、認識與謬誤八、概念九、感覺、直觀,幻想十、思想對事實的適應以及思想的互相適應十一、論思想實驗十二、物質實驗及其主導動機十三、相似和類似是研究的主導動機十四、假計十五、問題十六、研究的前提十七、研究方法例證十八、心理學闡述的演繹和歸納十九、數(shù)與度量二十、生理空間相對于米制空間二十一、論心理學與幾何學的自然發(fā)展二十二、自然科學觀點下的空間和幾何學二十三、生理時間相對于米制時間二十四、從物理學上觀察的時間和空間二十五、自然規(guī)律的意義和價值名目索引人名索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認識與謬誤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認識與謬誤》是馬赫的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最清楚、最集中、最綜合、最成熟的闡述,是馬赫科學哲學的創(chuàng)新卷。馬赫希望,“這將激勵年輕的同行、尤其是物理學家作進一步的反思,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向某些毗鄰的領域,他們傾向于忽略這些領域,而這些領域卻向任何探究者提供了許多關于他自己思考的闡明?!碑斔研鲁霭娴臅慕o威廉·詹姆斯時,詹姆斯回信說:“您的《認識與謬誤》使我充滿歡樂——當我能夠接觸到它時,我將貪婪地讀完它。”美國科學史家E.N.希伯特在評論該書時說:“這些文章中所接觸的觀點時時給讀者留下下述印象:馬赫的學識淵博,他的深刻的、有價值的、第一手的實驗敏感性,當然還有他傾注在文字材料中的杰出的、詼諧的、批判的氣質,……科學的洞察,豐富而中肯的警句,對習俗和權威的漠視。”我想,閱讀《認識與謬誤》的讀者肯定會有同感。該書的確不時閃爍著思想的珍珠。例如,馬赫多次強調,科學理論是暫定的、不完善的嘗試,其結果依然是成問題的,需要用研究和經驗來修正或矯正;任何觀察都已受到理論的影響;一些人的錯誤也往往在它們的結果方面比另一些人的發(fā)現(xiàn)更富有成效等等。尤其是,馬赫的下述論斷更具有淪肌浹髓的震撼力:科學家的觀念是否符合某個給定的哲學體系,則是完全次要的事情,只要他能夠利用它們作為研究的起點就行;不要尋求救世的根本教義,更不必說唯一的教義了;……至于各章的具體內容,我就不多此一舉評說了,相信讀者會見仁見智,自有一番品味在心頭。
  •   還可以,對于至于研究哲學的人,可以看看。一般人,建議就算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