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03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作者:蘭芳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人生如舞臺,只在啟幕落幕間。梅艷芳清楚這一點,她因此常說“人生只是夢幻”。 在這人生的舞臺上,個人不過是“過客”似的演員,匆匆上場,又匆匆下場。你可以認認直真去演好自己的角色,你也可以玩世不恭地不以為然…… 梅艷芳屬于前者。她知道人生的虛無,但她努力把它變得實在;她知道人生的殘缺,但她努力把它變得圓滿;她知道人生的無常,但她努力把它變成就恒…… 她似乎可參透生死。她生在舞臺,死在舞臺。她知道這舞臺是惟一的,認真是它,玩世也是它。不如就認真吧!把上天分配的這個我色,認真地去演好……
書籍目錄
扉頁 舞臺風采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舞臺風采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十二少和如花 專輯“I'm so happy”的封面 性感梅艷芳 梅艷芳的激情造型 與張學友深情相擁 《胭脂扣》劇照 身穿婚紗的梅艷芳 阿梅手棒歌迷祝福語 舞臺風采 舞臺風采 與陶吉吉一起 深情一吻 好友成龍與梅艷芳擁抱為其打氣 開懷大笑 手持獎杯 舞臺情侶 舞臺風采 舞臺風采 梅艷芳生前的最后一本寫真集 百變梅艷芳 性感梅艷芳 古典婚禮 百變梅艷芳 永遠懷念您 靈堂布置素凈 內(nèi)地追思會上梅艷芳的唱片封面 簽名售書 勇敢面對記者第一章 梅艷芳前經(jīng)紀人王敏慧 香港傳媒大幅報道梅艷芳生前身后事 香港傳媒大幅報道梅艷芳生前身后事 契弟謝霆鋒與梅艷芳擁抱為其打氣 好友蘇永康與梅艷芳擁抱為其打氣 好友鐘鎮(zhèn)濤與梅艷芳擁抱為其打氣 “攜手走向婚姻之途” 貝克漢姆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舞臺上的梅艷芳第二章 小小歌女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第三章 草蜢隊到場給梅艷芳打氣 純情時代 百變梅艷芳 《現(xiàn)代女人心》 在運動場上觀望 梅艷芳與米高當年拍攝某手表廣告 性感梅艷芳 憂郁的梅艷芳 趙文卓送的花牌 和男友趙文卓在一起 性感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與趙文卓一起 與趙文卓一起 性感梅艷芳 傾聽梅艷芳的演唱會 牽手 劉德華 性感梅艷芳 劉德華 梅艷芳和張國榮出席香港金曲獎頒獎禮 與張國榮出席活動 哥哥張國榮 百變梅艷芳 演繹舞臺情侶 哥哥張國榮 哥哥張國榮 懷念梅艷芳第四章 崛起的新星 歌壇新秀 舞臺風采 性感梅艷芳 可愛的造型 舞臺風采 舞臺風采 百變梅艷芳 舞臺風采 舞臺風采 一位Fans 傷心欲絕 好友楊紫瓊與梅艷芳擁抱為她打氣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梅艷芳《歌之女》造型 百變梅艷芳 好友鄭秀文與梅艷芳擁抱為其打氣 情緒激動的歌迷 謝霆鋒步入向梅艷芳致祭的殯儀館 阿梅遺體運抵火葬場 Fans向梅艷芳獻花 百變梅艷芳 日本風情第五章 內(nèi)地梅艷芳哀思會 《胭脂扣》劇照 參加張國榮的追悼儀式 《男人四十》劇照 《男人四十》劇照 笑容無比燦爛 張揚的梅艷芳 《奇跡》 《川島芳子》 《殺妻二人組》 《金枝玉葉2》 《東方三俠》 《鐘無艷》 《愛君如夢》 《何日君再來》第六章 《純情少女》 《黑衣撩人》 悠閑時光 打電話的梅艷芳 小貝與阿梅的漫畫 韋佳現(xiàn)場獻唱梅艷芳代表作《女人花》 象牙旗袍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第一次到臺灣參加金馬獎頒獎典禮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胭脂扣》劇照 舞臺風采 舞臺風采 百變梅艷芳第七章 2003經(jīng)典金曲演唱會海報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最后一次日本之行 她的好友張學友第八章 母女情深 梅家姊妹花 舞臺風采 舞臺風采附錄 舞臺風采 舞臺風采 百變梅艷 舞臺風采 舞臺風采 舞臺風采 百變梅艷芳 百變梅艷芳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小時候的不幸經(jīng)歷不曾使她墮入風塵之中,相反,自始至終,她都是一位珍惜自己的名譽和聲望的女人,也就可以大膽地說一聲,想到她,怎不會想到《紅樓夢》中的尤三姐,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趟過紅塵俗事,歷盡人間真情假意,在梅花尚未凋謝的冬季,她匆匆地離去。 想到她又如何不會想到張愛玲的小說,那一種蒼涼的手勢,有幾個人可以體會得出來,一部《半生緣》,一個徐曼璐,把一個女人內(nèi)心的孤寂那么真實地詮釋出來,可以恨她,因為她是那樣刻薄,但也會理解她,因為她也不過是想抓住一點微茫的幸福,哪怕這份幸福要以傷害自己的親人去獲得。那么多人虧待了她,她索取一點回去有什么不可以? 最讓人難忘的當然還是2003年11月6日,在她的最后一場“梅艷芳金曲演唱會”上,她穿著劉培基親手設計的雪白婚紗,在她摯愛的華麗舞臺上。 盈盈轉(zhuǎn)身,無數(shù)歌迷當場流下悲喜交集的眼淚。演唱會比預定時間晚了半個小時,但當梅艷芳在臺上喊出“我把20年的青春全部交給了你們……”的時候,紅館內(nèi)是沸騰的掌聲。 只是,她還是難免傷感地說出:“為了這場演唱會,很多朋友都表示隨時準備幫忙,那時讓我覺得,我在這個圈里二十多年,贏得最多的不是名利,而是友情,以及歌迷的支持,朋友的鼓勵。惟一的遺憾,就是四十多歲了還沒能嫁出去,但這種事不能強求,我想我要放棄了。生命很無常,我也相信命運,相信大家能夠抱緊眼前人?!? 而在她最后穿起她華美的準備了多年的婚紗,戴上她準備了太久、看了太多次的嫁妝的時候,所有的珍惜和悲傷,所有的感嘆和遺憾,可不都當場在眾人面前暴露無疑?“我是個歌手、演員。其實,婚紗在拍戲的時候我已經(jīng)穿過很多次了,相信在真實生活中,我沒有機會穿了,真的很想有一次機會,一次就夠了,我能夠穿婚紗給大家看,于是就決定在這場演唱會中穿給大家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相信命運,也許到我肋歲的時候,我能等到生命的另一半。唉!還要等20年。黃昏、夕陽很美,但是一眨眼就要過去了,送給大家最后一首歌《夕陽之歌》”——“斜陽無限,無奈只一休間燦爛,隨云霞漸散,逝去的光彩不復還。遲遲年月,難耐這一生的夢幻,如浮云聚散,纏結這滄桑的倦顏。……”聽著這樣傷感的歌,她的歌迷們?nèi)滩蛔牡乜蕹雎晛?,只有堅強的阿梅,拖著長長的裙擺,徐徐走上舞臺上鋪滿紅地毯的階梯,一步步地邁向為她而開的“教堂大門”,她不時回頭向歌迷揮手告別,而長長的婚紗裙擺也隨著她步伐的遠去而逐漸拉長,最后,裙擺從舞臺中央直拖下來,垂下阿梅美麗的夢。長長的裙擺就像無窮的連綿思念一樣,一直長存在每一個看過這場演唱會的人的心間,那一刻她美麗絕倫,卻也最寂寞無助,可以想見,她,背過身去,一臉淚水。 所有的這一切,難道不是一個既美麗又決絕的預言? 當大幕落下,她美麗的一生也就這樣完美地謝了幕,她的好朋友都在她的身邊,劉德華、陳亦迅、謝霆鋒、何韻詩、蘇永康等等,他們真的是來給予她一份安慰的,但也更加重了這場演唱會的悲涼氛圍。舞臺仿佛變成了一個探望她最后一面的醫(yī)院,至少對于那些無法在養(yǎng)和醫(yī)院送別她的歌迷而言。 一切即將結束,一切還要開始,她美麗的生命之花會否還在另一個世界憤怒地綻放,不再為愛情而傷感,哥哥正靜靜地等她在路上。 她平靜地離開,正如她靜靜地來到這個世界,不覺間,她隨風逝去,把美麗的清香永留人間。 多年后,也會像鄧麗君那樣獲得越來越多的回顧和懷念吧!更為重要的是,梅艷芳并非一個和鄧麗君走同樣音樂道路的天后。她是一個特異的存在,她的歌聲和形象使人們眼界大開,盡管對她的接受需要時間,需要適應,但終于人們慢慢地發(fā)現(xiàn),女歌手原來可以不像鄧麗君、徐小鳳,女歌手也可以表現(xiàn)得很放肆,可以中性化,可以打扮得很帥,可以面無表情。原來,不以柔情、華貴和纏綿標榜的女人也可以很有魅力。梅艷芳的地位越來越不可動搖,媒體和歌迷漸漸習慣了她的冷漠、她的豪邁、她的妖艷、她的百變,還有她熱力四射的性感、她永遠空茫永遠等待的眼神…… 她的美麗無人可以媲美,像是一顆璀璨的照亮夜空的星,盡管短暫,但光輝無限。二、永遠,她都是哀怨的? 梅艷芳1982年成名,歌影兩方面均有出色的成績,累積身家過2億元。多年來梅艷芳共推出過近30張唱片,銷量逾30萬,而全部唱片總銷量逾1000萬,以每張80元、分紅15%計算,梅艷芳唱片收入約1.2億元。 演唱會方面,梅艷芳在香港已舉行過百場演唱會,以巨星價60萬一場計算,收入約6000萬,巡回演唱會尚未計算在內(nèi)。至于電影方面,她拍過約40部電影,如《胭脂扣》、《金枝玉葉2》及《男人四十》等,以片酬150萬計算,收入約6000萬。再加上其他外地演唱會、登臺及拍廣告等,粗略計算身家逾2.4億元。 擁有這么多的金錢卻沒有給她帶來她最想要的快樂,因為在她的一生中,親情和愛情總是屢屢受挫,這無疑減弱了她對這個世界的留戀,而最終,她摯愛的老師羅文和與她最有默契的哥哥張國榮又先她而去,也許,她的離開不僅僅是疾病的原因,也包含了她對這個世界的厭倦。尤其是在新情和愛情這樣人的生命中格外重要的領域中,她收獲的總是那些無奈和失落…… 父親過早地去世,對于一個本來就經(jīng)濟拮據(jù)的家庭無異于雪上加霜。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全部落在了梅媽媽身上?!澳莻€時候,媽媽要獨立撫養(yǎng)兩個哥哥、姐姐和我,真的非常、非常的辛苦!”梅艷芳與母親一直是那種沒有太多交流的母女關系,她非常孝順這個早年受了太多苦的媽媽,但也一生之中與她保持著淡淡的略顯疏離的母女關系,今天再來爭論誰是誰非,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意義。而今,斯人已逝,留下多少讓人可以記憶的點點滴滴,大概只有梅媽媽一人可以懂得了。 梅艷芳這樣說:“我是老幺——家里最小的孩子,但沒有被寵壞的特權。因為家境清苦,我四歲半就登臺唱歌了?!逼渲斜厝灰舶鴮τ谀赣H的一絲不快吧,但更多的還是這個女孩子過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艱辛,過早地體驗到了生活的磨難,所以在她未來的生活里才愿意把自己的愛盡情地給予別人,讓別人不再像她當初那樣缺少溫暖。 梅媽媽當時開了一個粵劇訓練班和一支歌舞團,一方面教授音樂方面的知識,同時也組織學生外出表演,以維持整個家庭的生計。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演唱水平和音樂素養(yǎng),梅媽媽經(jīng)常請一些有經(jīng)驗的校外老師過來授課,這個時候,梅艷芳就會在旁邊津津有味地觀看,這也許是出于梅媽媽的遺傳,也許還因為受到家中音樂氛圍的熏陶,也就無怪乎有評論說阿梅是“一個天生的歌手。一個天生的演員。一個天生的全能藝人。一個華人的音樂神話。一個無人能及的亞洲天后”了,她的成功毫無疑問帶有一種天分的因素。 隨著跟隨訓練班的各位老師的學習,阿梅的歌漸漸唱得有板有眼了,梅媽媽當然為這個小女兒的天賦而驚喜萬分了,重要的是只要稍加調(diào)教,小小的艷芳就可以登臺演出了。就這樣,剛剛四歲半,她就和姐姐梅愛芳開始了無奈的“舞臺生涯”。 對于梅艷芳來說,快樂的童年短暫而又暗淡,自從四歲半和母親以及姐姐一起登臺演唱,開始為生計奔波的時候,她的童年,就算是結束了。她回憶第一次登臺時的情景,便會眉飛色舞。她說:“你們肯定不知道,我第一次登臺唱歌,和誰同臺嗎?”別人當然猜不出來,她于是興奮地說:“鄧麗君。那時候,鄧麗君有多紅,你們不知道吧。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聽到鄧麗君的歌。沒想到,我可以和鄧麗君同臺演唱,真是太意外太興奮了。那一個晚上,我激動得睡不著?!? 固然梅艷芳一開始就表現(xiàn)出了與眾不同的表演欲,很喜歡那種受人矚目的感覺,更為可與名人同臺演唱而狂喜,但相信每一個從童年走過來的人都明白,如果只是一時的新鮮,當然誰都會感興趣,一旦成為每日必須完成的“功課”,就難免產(chǎn)生厭倦甚至厭惡的感覺了。但有些時候卻無法選擇逃避。 每日非常刻板地度過上學、放學、練歌、登臺、睡覺,然后明早起來……睜開眼睛開始重復同樣的生活。梅艷芳就是這樣度過了自己童年的時光。 最難受的并不是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而是自己沒有朋友。因為每天都要登臺演出,其他同學在課間休息玩耍的時間,卻是她努力趕作業(yè)的時間,因為她沒有其他同學那樣充裕的時間。時間長了,她與其他同學之間的關系就愈來愈疏遠了。 但令她尷尬和難受的還在后面。在阿梅的童年,那個時候香港的社會風氣和現(xiàn)在有很大的不同,人們普遍地看不起唱歌的人。這種風氣我們可以通過梅艷芳主演的電影《胭脂扣》獲知,十二少在戲班里唱戲被他父母發(fā)現(xiàn),幾乎把他父親氣個半死?!皯蜃印痹诋敃r實在不是一個表達羨慕之情的詞匯,不像今天,演藝人員的身份地位極大地提高,于是有了很多好聽的稱呼,比如歌唱藝術家,比如歌星,再普通一點,也可以稱為藝人。可在當年,人們的觀念帶著舊時代的烙印,將這類人統(tǒng)統(tǒng)稱為戲子。如果這類人自我介紹的話,他們會說,出身于梨園之家,梅艷芳便是一位出身于梨園之家的“歌女”。所以那些希望孩子好好讀書,將來找一份好工作的父母自然有意無意地讓自家的孩子離梅艷芳遠一些了。 家人們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跟著阿梅學壞,會“不務正業(yè)”,走上歧途。因此他們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離梅艷芳遠一點,否則便會像她一樣“不成器”,只能靠“賣唱”維持生計。 年幼的孩子尚沒有什么分辨力,既然是自己父母交代的事情,去遵守就是了。所以,無論在學校里,還是在學校外,那些與她同齡的女孩子們都不肯與她一起玩。 多年以后,梅艷芳還一直為別人對她的“區(qū)別對待”而耿耿于懷:“以前唱歌的人不被尊重,被稱呼為‘歌女’,家人們都阻止同學和我來往,看到同學玩耍,我卻永遠孤單一人?!卑⒚窂男【兔鎸Ω鞣N復雜環(huán)境,又要承擔家庭重擔,故思想較同齡的孩子成熟許多,但她終究只是一個孩子啊,她像其他孩子一樣渴望友情,渴望身邊有朋友共同分享快樂。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剝奪了她本該享有的權利,她本來是個外向活潑的女孩,卻要忍受沒有玩伴的寂寞。 母親忙于養(yǎng)家也顧不上兒女們的教育問題,也顧不得她在學校里的遭遇和感受,她根本就想不到自己的女兒一點也不愿意在沒有朋友的學校呆下去。她更喜歡跟著母親的戲劇班里的老師學一點音樂和文化知識,她更愿意跟比她大不了多少的舅父、表哥以及哥哥們在一起玩耍。男孩子們打架,她也去沖鋒陷陣,男孩子們玩打仗一類的游戲,從來都不會少了她。就是自己的穿著,也十分男性化,留短發(fā),穿男孩的衣衫。從小在男孩群中逐漸長大的梅艷芳,性格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非常男性化,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性格呈現(xiàn)強化的趨勢。和諸多的男性朋友在一起,她和他們稱兄道弟,搭肩摟背,絲毫沒有性別的概念。對待朋友,她俠義忠心,對待錢財,她慷慨大方。她自己也一貫地稱自己更像是一個男人,盡管有著女性的完美身軀。 但,她的大多數(shù)時間畢竟還是要在學校之中度過,可以想見她與其他小朋友是多么格格不入了。她說: “其實我的個性是很喜歡交朋友的??墒牵甑奈揖拖窆治镆粯?,小朋友及同學都不愿跟我玩,也許是我與他們有分別吧,他們就只需要上學,專心讀書便行,而我還得要兼顧工作……也許他們認為我配不上跟他們玩吧。那時的我,有時望著別的小朋友圍在一塊兒玩,不知有多羨慕。而我,永遠只孤零零的一個?!? 最終,她不堪忍受讓她恐懼、讓她生厭的學校而選擇了退學,而梅媽媽也看到了潛藏在這個小女兒身上的歌唱天分,如果說得刻薄一點,梅艷芳根本就是她眼中最紅的臺柱子,既然她不愿意讀書那就退學吧,卻不曾為女兒的未來作長遠的打算,設若當初她不曾退學,堅持著把學業(yè)完成也許該是另外一種她所憧憬過的平凡人生了吧。只是,生活從來都沒有重復這一說。 她度過的是多么殘酷的童年啊,但也許正是因為她在童年時期就受到了別人的傷害,她才更懂得寬容和善良的價值、意義,才會把自己的一顆心全部捧現(xiàn)出來給予愛她的每一個朋友和親人。 無法在學校里獲得老師和同學的愛,她就更加希望能夠在媽媽那里多獲得一些寵愛:“愈是孤單,就愈想有人關懷自己,身邊沒有小朋友,就更渴望母親的愛護,尤其看著別的小朋友的母親對他們既關懷,又疼愛的,自己就更是企盼母親能常常陪伴自己?!? ……
媒體關注與評論
序論女人花 要強的、堅韌的、明朗的梅艷芳;暗自憔悴的、陰郁的梅艷芳,她的眼神、她的身影就這樣以不同的兩極左右著人們對她的理解。因為美麗而哀愁嗎?世界上并沒有這種邏輯,但美麗的她的確比很多凡人多了一些哀愁。 按照大多數(shù)人的喜好,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她的形象和她的歌,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觀念,一個女人最好能夠安靜、賢淑一些,就像《胭脂扣》里面的淑嫻最好,不是嗎?她沒費吹灰之力就最終戰(zhàn)勝了一個貌美如花、癡情哀怨的女妓。聽她的歌也是這樣,大多人還是喜歡那種看上去斯斯文文,有點優(yōu)雅,有點脆弱,能夠寄托自己的浪漫人生幻想的女子。而梅艷芳的歌就和麥當娜一樣,太娛樂化,或者說有點風塵氣。 但哪一個歌手是真正在為藝術而唱,最終不還是在制作公司的包裝下成為一個娛樂明星。能夠根據(jù)歌手自身的特征進行相應的包裝已經(jīng)是大幸了,還有一些違背歌手的心愿只顧追求商業(yè)利益的行為就更加讓人氣憤不已了。 梅艷芳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而又能根據(jù)自己的心境和時代環(huán)境的變化不斷改換自己的風格,對于她所從事的職業(yè)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最真誠的愛與敬。正是這種敬業(yè)精神足以贏得更廣泛的尊敬,需要向她致以敬意的又豈止娛樂圈的藝人們,任何一個普通人都需要認真領略她那種寶貴的對事業(yè)無比熱愛的精神。 昔日夢里繁花煥彩的偶像,最終不還是現(xiàn)實中寂寞收場的人生?真正把她留存在記憶中的有多少?她在舞臺上無論多么光彩照人,卻最終難免像普通人那樣離去,是的,大家都說她走得很安詳、很美麗,那只是因為她天生屬于舞臺,就是走這么一件最宿命的事情,她也要使之帶上一點文化新聞的意味,讓別人知道她最終也沒有為了自己的悲慘命運而掙扎,而其靈魂深處的掙扎不依然可以通過她在生命最后時刻寫下的那些文字透露出一些痕跡? “親愛的,今夜又再失眠了,想起了一首詩送給你?;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定要做,不做就沒得做了!” “如果我現(xiàn)在不工作,我就會胡思亂想……你知否我做完化療有多辛苦?我想,事情如果發(fā)生在你身上,要是面前有一碗毒藥,我相信你一定喝下去,如果是我,我也會這樣做?!? 梅艷芳給劉培基的最后一封信: ……人生在世只是夢一場,一切皆有天意,我只希望我能和我的好朋友歡度可能是短暫但多姿彩及豐富的時光。當我向你說了這件事(罹癌),我好后悔,令你這樣為我費神,心情低落,真對不起,可否答應我不管將來會如何,都請不要難過和傷心,只要我感覺不到痛就已好,更有可能我完全好呢……” “親愛的,無論月圓月缺,我也祝福你,心常滿足。念你的人?!? “有人說,人生如舞臺,不必太認真,但每一次我的演出都會全心全力,佛經(jīng)說:生又何嘗生,死又何嘗死,人世間一切是無常,早日脫離苦海。愿上凈土懺悔心?!?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