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 作者:葉小綱 等主編 頁數(shù):53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集輯了和聲學界近年來老一代以及中青年專家、學者、教授所撰寫的具有代表性的有關和聲的研究論文。其中包括和聲理論學術研究、和聲教學研究以及對近現(xiàn)代作曲家創(chuàng)作中的和聲思維與技法運用的研究三個方面。本書較全面地反映了我國和聲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學術研究動態(tài),應該說,這無論是對于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理論教學人員還是對于理論研究的人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書籍目錄
一 理論探索篇 欣德米特的調性觀念 二十世紀和聲的基本結構成分及其衍生的音高關系體系 論調性邏輯系中的和聲游移態(tài) 大小調和聲的解體與新的調性思維的發(fā)展 霍華德·漢森的現(xiàn)代和聲理論和應用 “干支合樂論”之二——聲論 縱向十二音結構數(shù)組控制二 教學研討篇 和聲——源于音樂、用于音樂——教學實踐點滴 突破二元雙向擴展——兼論多元終止式的和聲理論構架 對音樂院校本科作曲專業(yè)和聲教學改革的思考 由和聲教學引發(fā)的思考 寫出音樂的“色、味、香”——談和聲習題的寫作 和聲塑形與和聲分析 論和聲分析 主科和聲課程的合理定位及教學構想 關于縮短和聲練習與創(chuàng)作實踐距離的思考 淺談中國民族特點和聲三 作品研究篇 恢復和聲音響的自然屬性——索·古柏杜麗娜的和聲與風格之 尹依桑作品中的反和聲手法——《大提琴協(xié)奏曲》(1976)簡析 里蓋蒂的和聲語言 多元音樂風格的沖撞與整合 喬治·羅奇伯格鋼琴組曲——Carnival Music,IV.“Sfumato”之解析 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融匯的詩情樂意——黎英?!短圃娙住返暮吐暦治? 勛伯格《鋼琴曲五首》中的序列技法研究 論拉威爾鋼琴作品中印象主義和聲的技法特征 斯克里亞賓早期與中期作品和聲研究 江文也鋼琴小品和聲的現(xiàn)代技法研究 《偃月賦》“核心音組貫穿”技法解析
章節(jié)摘錄
一 理論探索篇 欣德米特的調性觀念 一、欣德米特調性觀念的基礎 首先要探討的問題是欣德米特為何要堅持調性觀念,他的理由何在? 在欣德米特的三卷《作曲技法》中,都曾專門闡述調性的問題。在第三卷出版者所寫的序言中還提到:“由于欣德米特將此書(指第三卷)作為他調性觀點的核心著作,因此具有文獻的價值?!保ńぷg本)我們如將這所有三卷著作中有關調性的論述,稍加瀏覽,就能了解欣德米特為何要堅持調性的理由。 首先,欣德米特認為調性是一種自然力,存在于自然之中。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欣德米特是如何敘述的。在第一卷第四章第10節(jié)“無調性和多調性”中,他寫道:“調性關系是存在于自然中的,是存在于發(fā)音物質和聽覺的特性中的,并且也存在于純粹的數(shù)理關系中。”“調性正如重力一樣,是一種自然力?!保ㄖ凶g本第一卷第153頁) 這些論點,說明欣德米特認為調性是一種存在于自然的力。欣德米特特別重視音的自然特性,他從物理、生理、數(shù)理等方面說明在音的世界中,調性關系的存在。他在論述三和弦時,也表明了與大、小調有密切關系的三和弦的意義和作用:“在音的世界中,三和弦便相當于地心引力。它是我們永久的向導,是我們衡量的單位,并且是我們的目標,甚至在避免了它的那些樂曲段落中也起著這樣的作用。”(中譯本第一卷第22頁)。欣德米特雖然反對三度疊置構成和弦的原則,不以三和弦為和弦結構的基礎,但三和弦是欣德米特和弦分類中屬于第一組的和聲價值最高的和弦。正因為這種觀點,我們可以在欣德米特的作品《調性游戲》中,在許多段落的結束處,看到三和弦形式的終止和弦?!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