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 作者:舒莉萍 頁數(shù):182
前言
7年前的2001年7月13日夜晚,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先生在莫斯科莊重而清晰地宣布:第29奧運會舉辦城市為“北京”。從這一刻起,我們就擔起了把實現(xiàn)民族百年夢想和向世界奉獻一屆“有特色、高水平”奧運會的雙重承諾。也就是從7年前那個舉國歡騰的夜晚開始,北京奧運踏上了積極務實、緊張有序的籌辦之路。現(xiàn)在,第29屆奧運會的圣火已經(jīng)熄滅,信守諾言的中國人民為歡聚在中國的奧林匹克大家庭奉獻了一曲“和平、友誼、進步”的激情樂章.演繹出了一部奧林匹克運動史上的顛峰之作。北京奧運會就象會徽“中國印”充分體現(xiàn)出來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內涵一樣,誠實信用、踐行承諾,取得了圓滿成功。作為它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我們?yōu)榇烁械綗o比的欣慰和自豪。我在北京奧組委工作了700多天,據(jù)說在籌辦剛開始的時候奧組委總共才100多人,以后逐年增多,到賽會期間已發(fā)展為有數(shù)千人規(guī)模的浩蕩團隊。在奧組委的這些日子里.我深感到我加入的這個團隊.是一支朝氣蓬勃、充滿生機活力的團隊;是一支想做事、能做事的高素質的團隊。在這支奧運籌辦團隊中,有的來自中央各部委和北京市政府機關,有的來自社會各企事業(yè)單位,還有許多屬“海歸”人員。從一開始,這個團隊的人就懷著一種不辱使命、不負重托、為國爭光的神圣使命感和強烈的責任感。今天,我們完全有理由這樣說,奧運籌辦工作的每一項成果,北京奧運會的圓滿成功,無不凝聚著北京奧組委工作人員的智慧和汗水。作為他們其中的一分子,我利用工作之余,將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進行整理,收集成冊,取名《我在北京奧組委》以作紀念。
內容概要
北京奧運會,讓我們從容不迫地呈現(xiàn)出一個更加開放自信的中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是我們對奧林匹克內涵的深刻理解,更是北京面向世界的真誠告白:奧運不僅屬于北京、屬于中國,更屬于全世界、全人類。
作者簡介
舒莉萍,江西人,2006年進入北京奧組委國際聯(lián)絡部工作,現(xiàn)為民航華北局干部。
本書是作者繼《凝住的時空》之后的又一本專著。
書籍目錄
序 光榮與夢想 ——寫在前面的話走進北京奧組委第十九期上崗培訓班NOC處 天安門倒計時一周年慶祝晚會北京奧運會代表團團長會泛美運動會代表團團長會“好運北京”和摔跤世青賽北京奧運圣火中華世紀壇 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村在奧運村綜合測試演練預開村綜合診所鳥巢水立方奧林匹克憲章現(xiàn)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薩馬蘭奇何振梁及他的奧運志愿者情懷志愿者一代羽毛球女王李玲蔚在鳥巢看開幕式彩排開幕式“美麗的奧林匹克”之夜閉幕式殘奧會再見,北京奧運大廈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大事記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走進北京奧組委2006年3月16日,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簡稱北京奧組委)官方網(wǎng)站發(fā)布公告說,按照《北京奧運行動規(guī)劃》關于要選拔、培養(yǎng)和使用一大批高素質、國際化、復合型人才,為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可靠人才保障的要求,北京奧組委面向全國和中國籍留學人員公開招聘180名T作人員,其中管理崗位120個;專業(yè)技術崗位60個。公告特別強調,此次公開招聘側重于有工作經(jīng)驗的人員,應聘人員需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較扎實的外語基礎和一定的外語運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等基本素質要求。奧組委國際化程度高,籌辦工作具有挑戰(zhàn)性,對我們年輕人來說,能夠進入北京奧組委工作,不僅僅是一次奉獻奧運、報效國家的機會,更是我們個人鍛煉成長的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寶貴的人生經(jīng)歷。那時,我剛從南京航天航空大學離職學習回京不久,在單位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同事們的鼓勵下,我和其他踴躍報名的人一樣參加應聘。從此便融入了我們中華民族實現(xiàn)百年奧運夢想的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開始了我在北京奧組委700多天令人終生難忘的心路歷程……奧運大廈位于學院路區(qū)域北四環(huán)中路的奧運大廈,是一座l9層高的現(xiàn)代化綜合智能型寫字樓,毗鄰奧林匹克運動中心,交通十分便利,它能夠滿足北京奧組委越來越繁重的籌備工作需求,在奧運會期間它還承擔著指揮中心的任務。這座現(xiàn)代化大廈不僅為工作人員提供了較好的工作環(huán)境,也為一些北京奧運會合作伙伴駐場服務提供了相應條件。
后記
2008年,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奧運會)和第13屆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殘奧會1先后在我們偉大的首都北京順利舉行。一個奧組委舉辦兩個奧運會。在奧林匹克史上是第一次。奧運會上,全世界的運動精英們在“更快、更高、更強”的旗幟感召下,在力與美的展示中,詮釋了人類昂揚向上的奮斗精神;殘奧會上,殘疾人從殘缺肢體中進發(fā)出的力量同樣震撼人心,讓人感慨,他們用不完美的身軀實踐著“超越、融合、共享”的殘奧會理念,同樣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百年奧運,中華夢圓。從1894年6月23日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正式誕生到現(xiàn)在,100多年間它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成為了凝聚人類社會體育思想和體育實踐經(jīng)驗精華的知識寶庫。如今,我們只要一提起奧林匹克,眼前就會十分自然地浮現(xiàn)出一幅幅充滿希望、活力四射的圖景:圣火熊熊燃燒,五環(huán)旗迎風招展。和平鴿騰空而起,健兒們龍騰虎躍。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奧林匹克意味著自強不息,剛健有為,敢于行動,勇奪勝利;奧林匹克象征著生命、青春和美麗……而我更以為,奧林匹克并不僅僅是一個體育比賽的大賽場,她還連接著通往這個賽場的道路,一如人生:那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奧運英雄,用自己活生生的榜樣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在逆境中奮起,怎樣光明磊落地拼搏,怎樣善待他人,怎樣健康愉快地生活。舉辦奧運會是我們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是世界各國人民團結友誼的盛典。伴隨著兩個奧運會的精彩腳步漸行漸遠,我們喜悅而激動的心情依然難以平靜,溢于言表。
編輯推薦
《我在北京奧組委》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