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7 出版社: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 作者:何志鈞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為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魯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項目“消費文化與馬克思主義文藝美學的學理創(chuàng)新”的成果。
該書對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從經(jīng)典到當代的發(fā)展脈絡從學術史、理論范疇史的角度進行了學理考辨,將對馬克思的美學思想、馬克思主義文學反映論、藝術生產(chǎn)理論、文學典型理論、藝術悲劇論等理論問題的審視、清理、闡述放置在了從經(jīng)典馬克思主義直到當代文化的富有歷史縱深感的理論背景中,對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語言論轉向、文化轉向和馬克思主義與后殖民批評,后現(xiàn)代批評、接受反應文論、身體美學、形式批評與唯美主義批評、解釋學批評、符號學批評、精神分析批評、原型批評、新歷史批評
作者簡介
何志鈞(1971—),男,漢族,河北張家口人,文學博士,2005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文學院,現(xiàn)為魯東大學漢語言文學院副教授、山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在站文藝學博士后、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理事、煙臺市作協(xié)副主席。從事文藝理論、審美文化與文化傳媒研究。
1996年以來連續(xù)為本科生講授文學概論、馬克思主義文論、文藝心理學、西方文論、文藝批評等主干課和選修課。近年在《文藝報》《中華讀書報》《內?古大學學報》《河北大學學報》《河南大學學報》《當代文壇》《社會科學家》《中南大學學報》《海南大學學報》《劇本》《四川戲劇》《電影評介》等報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70多篇,其中10余篇被《光明日報》、《高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第—副主編《文學理論新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一部。參編《網(wǎng)絡傳播與社會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文學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等教材多部。曾獲山東省劉勰文藝評論獎、煙臺市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等獎勵。
其他作者為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南昌大學、山東師大、安徽師大、浙江師大等校的數(shù)名青年博士、博士后。
書籍目錄
序言
上編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思想的理論來源
一、馬克思主義文藝學與古希臘文化
二、馬克思主義文藝學與德國古典美學
三、馬克思主義文藝學與英國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
四、馬克思主義文藝學與空想社會主義
五、馬克思主義文藝學與歐洲基督教文化
六、馬克思主義文藝學與其他文化傳統(tǒng)
第二章 《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美學
一、《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的意義與評價
二、《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美學思想
三、《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對中國當代美學研究的影響
第三章 文學反映論:從馬克思恩格斯到現(xiàn)在
一、反映論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中的萌芽與發(fā)展
二、文學反映論在中國現(xiàn)代的嬗變和發(fā)展
第四章 文藝與意識形態(tài):從特拉西、馬克思到伊格爾頓
一、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中的藝術與意識形態(tài)問題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論文藝與意識形態(tài)
第五章 藝術生產(chǎn)理論:從馬克思恩格斯到現(xiàn)在
一、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藝術生產(chǎn)問題的見解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藝術生產(chǎn)思想
三、馬克思藝術生產(chǎn)思想在當代中國
第六章 文學典型理論:從馬克思恩格斯到現(xiàn)在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理論
二、馬克思主義典型論在前蘇聯(lián)的傳播
三、馬克思主義典型學說在中國的發(fā)展
第七章 藝術悲劇論:從馬克思恩格斯到現(xiàn)在
一、馬克思主義悲劇理論的建立
二、馬克思主義悲劇理論在中國的嬗變
第八章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標準與方法
一、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標準與方法的演變:從五四到四十年代
二、中國當代關于文藝批評的標準與方法的新探索
第九章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審美教育觀的嬗變
一、馬克思主義審美教育觀在中國現(xiàn)代的嬗變
二、中國當代關于文藝教育與審美教育的新探索
下編
第十章 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從西方到中國
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發(fā)展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基本格局和流變狀況
三、西方馬克思主義?藝學的特點和方法
……
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