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榮與童祥苓

出版時間:2000-10  出版社:中國文聯(lián)  作者:童祥苓  頁數:232  字數:15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該書為中國著名京劇藝術家童祥苓的自傳體回憶錄。童祥苓自四十年代拜師學藝,初涉利園,與其二哥童壽苓、四姐童芷苓、小姐童葆苓一起使“童家班”揚名京劇界。    童祥苓的一生可謂與中國現代京劇的興衰緊密相連,這注定了他在中國現代京劇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童祥苓因在江青大樹特樹的第一個現代京劇樣板電影《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一角而大紅大紫、家喻戶曉,從此童祥苓與楊子榮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使人們對童祥苓與江青“四人幫”的受害者,請看童祥苓自己怎樣直面這段歷史。

書籍目錄

1  險到人間2  貧困家庭3  進入梨園4  艱難忍辱5  遷居北京6  初到上海7  搬家轉家8  慈母嚴教9  頑皮受懲10  我要學戲11  啟蒙老師12  初嘗苦頭13  初登舞臺14  盼子成龍15  水銀燈下16  不為誘惑17  職業(yè)道德18  解放前后19  新舊感受20  巧思朱總21  崇拜余派22  考插班生23  拜馬連良24  失去初戀25  看未婚妻26  鞍山結婚27  字鞍返京28  藝術愿望29  得予回京30  方各不易31  決心落戶32  “反中”運動33  前途渺茫34  表現時代35  拜周信芳36  總理情深37  見到偉人38  拍《尤三組》39  演《白蛇傳》40  國外感受41  昂揚斗志42  國內消息43  看望陳毅44  減去工資45  演少劍波46  演韓小強47  演《紅燈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京劇演員在啟蒙老師傳藝之后,就得取決于自己如何走這條路。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藝時除了艱苦練和勤奮學之外,還要看。俗話說千學不如一看,要看別人,特別是前輩有名的藝術家的演出,他們有深厚的功底,加上多年的豐富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技巧和藝術風格,看他們的演出,簡直就是一部立體學戲教材。看得多、見得多,肚子中的玩意就裝得多,演員一旦藝術成熟后,在其日后的發(fā)展中演員便可借此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獨特風格來。當時的北京是全國絕大部分名角居住和演出之地,年輕演員都必須在北京歷練一番。因此在天津發(fā)水之后,1940年左右,我們全家就遷居到北京,在宣武門外教場二條租了三間房。父母均不工作,專心扶持四姐成名成家。當時葆姐在宣武門內春明學校讀中學,后來我六歲時也在那兒讀小學一年級。經荀慧生先生介紹他的管事(那時也叫經理科,似現在的經紀人)王松齡先生幫忙,使二哥四姐得以加入北京梨園公會,后來二哥四姐又辦了執(zhí)照,班名叫“苓社”,這個班名一直沿用到解放后,直到“苓社”參加國家劇院。

編輯推薦

《"楊子榮"與童祥苓》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楊子榮與童祥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