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研究

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王云中、 等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0-10出版)  作者:王云中  頁數:384  

前言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馬克思資源配置理論研究》的最終成果。本書注重對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邏輯體系的構造,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個有機系統。與有關馬克思經濟學或政治經濟學著述相比,本書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其特點:1.是從資源配置視角研究馬克思經濟學,是闡發(fā)馬克思的資源配置理論而不是一般地解說馬克思經濟學原理是本書的一大特點。2.從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視角,對馬克思經濟學中的相關理論進行深化研究、整合研究、拓展研究以及與西方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和模型的比較研究等,提出若干有關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問題的創(chuàng)新性的理解、觀點和建立起相關模型,構建起一個有系統的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這在馬克思經濟學的研究上尚屬嘗試。本書對于馬克思經濟學的市場經濟資源配置機制和具體方式問題、貨幣和利率及其對于經濟運行的影響問題、再生產和經濟增長問題、信用和經濟周期問題,就業(yè)量的決定問題、地租和土地資源配置問題等所做出的理論闡釋,力圖為馬克思經濟學在這些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問題上搭建一個理論平臺。

內容概要

  《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研究》的撰寫,在對馬克思經濟學中既有的、現成的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和需要通過研究、創(chuàng)新才能形成的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的處理上,主要致力于理論創(chuàng)新方面。有些內容,例如,馬克思的資本循環(huán)和周轉理論、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等,本身就是現成的、最重要的、有系統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或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源配置理論。如果撇開這些內容,就難以稱得上馬克思經濟學中有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這些內容是本課題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但由于這些內容已為馬克思系統闡述并為眾所周知,所以,在寫作上,只是做了簡要的概括?! ●R克思經濟學中蘊涵著廣泛大量的市場經濟資源配置問題或理論。其中,有的內容是專門的、系統的,并能夠獨立撰寫成章;有的內容則是零散的、散見的和隱含的,這些內容有的經過發(fā)掘、整理、組合能夠成章,有的則難以形成一章。這樣,為了給出一個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的全貌,《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研究》在寫作上,安排了“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概論”一章;該章從總體上概括了課題組對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恶R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研究》雖然構建起一個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的框架,但由于馬克思經濟學的博大精深和我們的水平所限,《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研究》的研究還只是初步的,只是搭建起一個平臺,該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化研究。

作者簡介

王云中,男,1954年生,吉林雙陽人,現任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1978年在東北師范大學政治系畢業(yè);1988年在中共遼寧省委黨校經濟學研究生班畢業(yè);1992年在吉林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比較研究;所有制和國有企業(yè)改革研究;收入分配問題和理論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經濟浮論》、《吉林大學學報》、《當代經濟研究》、《江漢淪壇》、《經濟體制改革》、《經濟縱橫》等期刊發(fā)表論文60多篇。主持并完成國家社會??茖W基金項目《馬克思資源配置理淪研究》等項目。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概論一、馬克思經濟學提出和研究資源配置問題的依據二、馬克思經濟學認識和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問題的層面三、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的內容舉要四、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的特點第二章 文獻綜述:從資源配置視角闡釋馬克思經濟學一、國內馬克思資源配置理論研究已取得的成果二、研究和闡發(fā)馬克思資源配置理論的意義三、馬克思資源配置理論研究的方法四、進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三章 馬克思的市場經濟資源配置機制理論一、馬克思經濟學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資源配置的規(guī)律和機制二、馬克思關于供給、需求、價格作為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理論三、馬克思的競爭作為市場機制調節(jié)資源配置的理論第四章 馬克思的市場經濟資源配置具體方式或形式理論一、對本章所研究問題的說明二、資源配置方式或形式視角下的馬克思產權理論三、資源配置方式或形式視角下的馬克思資本積累理論四、實現生產規(guī)模擴大的形式或方式視角下的馬克思擴大再生產理論五、資源配置方式或形式視角下的馬克思信用和虛擬資本理論六、資源配置方式或形式視角下的馬克思股份公司和證券市場理論第五章 馬克思的資本運行及其效率理論一、資本的循環(huán)及其條件二、資本的周轉及其速度三、流通領域與資本運行效率四、商業(yè)資本對于資本運行的作用第六章 馬克思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及其宏觀動態(tài)研究一、馬克思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概述二、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的宏觀經濟分析性質和特點三、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的兩部門均衡增長研究四、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的總量增長研究第七章 資源配置視角下的馬克思貨幣理論一、馬克思貨幣理論的資源配置視角深化研究二、馬克思貨幣理論的資源配置視角拓展研究三、馬克思貨幣需求理論與西方經濟學若干貨幣需求理論的資源配置視角比較研究第八章 資源配置視角下的馬克思利息和利率理論一、馬克思關于利息和利率的一般理論及其特點二、馬克思利率理論視角下的銀行信貸資金和利率及其政策含義三、馬克思利率理論與凱恩斯和薩繆爾森利率理論的比較第九章 馬克思的信用和經濟周期理論一、馬克思的信用理論二、馬克思的經濟危機周期理論三、馬克思的信用和經濟周期理論的啟示第十章 馬克思的就業(yè)理論一、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就業(yè)量決定的一般理論二、馬克思就業(yè)理論的模型化研究三、馬克思就業(yè)理論對我國今天解決就業(yè)問題的啟示第十一章 馬克思的地租和土地資源配置理論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土地被耕種的社會方式和前提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不同等級土地可能被耕種的順序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土地集約經營的規(guī)律四、決定和影響土地耕種規(guī)模和耕作方式的因素五、馬克思的地租和土地資源配置理論對我國當前土地流轉和糧食生產的啟示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社會生產的一種特殊形式,必須以社會生產的一般要求和規(guī)律為基礎。從反映的關系上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社會生產的一種形式,雖然它是社會生產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卻不可能否定社會生產的一般要求和特征。因為它同時也是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社會化商品生產。物質資料的生產、社會化商品生產、資本主義生產,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同時包含的三個層次的關系和內容。作為物質資料的生產,資本主義生產不可能脫離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結合問題,它要首先表現為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相互結合,使用生產資料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方式。例如,簡單協作勞動,以分工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yè)勞動和以大機器為工具的工廠勞動等。同時,它仍要遵循社會勞動在微觀生產單位的有機組合的規(guī)律。例如,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在質上相互適應;在量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的規(guī)律,仍要遵循社會勞動在宏觀經濟領域的社會生產各部門按一定比例分配的規(guī)律。作為社會化商品生產,資本主義生產不可能離開成本和效益的比較,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收益;不可能離開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關系和規(guī)律。例如,價值規(guī)律和市場機制對于社會勞動或社會資源的分配和調節(jié)等。相對于資本主義生產這個特殊來說,物質資料的生產和社會化商品生產屬于一般層次的問題,但如果離開這些一般性的東西,資本主義生產也就無從存在,資本主義生產必須同時遵守這些一般規(guī)律和要求。馬克思把這些一般規(guī)律和要求概括為“生產一般”,指出:“生產一般是個抽象,……其中有些屬于一切時代,另一些是幾個時代所共有的,……沒有它們,任何生產都無從設想?!?/pre>

后記

本書作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研究》的最終成果,是在我本人和本書其他作者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內一些學者從市場經濟運行視角來研究和闡發(fā)馬克思經濟學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我本人就有趣于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比較研究。1997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易風老師發(fā)表在中國社會科學上的《論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一文,提出馬克思經濟學包括對資源配置問題的研究,并對相關問題做了論述。受此啟發(fā),本人開始思考馬克思經濟學中的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問題,并專注于該問題的研究。在此后的幾年里,發(fā)表了幾篇有關該問題研究的文章。2004年本人發(fā)表在《經濟評論》上的文章《馬克思資源配置理論的依據、內容和特點》對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的內容做了提綱式的概括。2005年該問題的研究獲得了國家社科基金立項資助。在課題立項和撰寫及本書的出版過程中,南京財經大學科研處、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支持和資助;南京財經大學楊益民教授、尹敬東教授、郭存芝教授、王庚教授、張運峰博士、葉林祥博士、李春吉博士等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中共江蘇省委黨校李炳炎教授、南京財經大學何干強教授作了初步評審并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經濟科學出版社王東崗編輯等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編輯推薦

《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研究》是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馬克思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理論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