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馬洪范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8-08出版) 作者:馬洪范 頁數:170
內容概要
本書是基于信息視解開展政府績效預算研究的一次濃度,在他的博士論文基礎上經答辯委員會各位專家的指點后修改而成。全書基于對政府預算行為人及政府行為特征的基本假設,循著“提出問題一分析問題一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提煉概括出政府績效預算所需要的信息理論的基本框架,并從信息視角詮釋了政府績效預算管理的內容與特征,為我國績效預算管理與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而后通過對美國、英國及我國政府績效預算管理的實證分析,驗證本書所提出的理論體系,最終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基礎上提出我國政府績效預算管理與改革的戰(zhàn)略與對策?! 殛U明全書的選題立意,作者采用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案例分析與比較研究的方法,定性分析與模型、圖表分析相結合的方法,觀點的概括性強,內容的直觀性好,語言的邏輯性強,具有很高的可讀性,并在諸多方面具有特色和新意。首先,從信息視角對政府績效預算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政府預算研究的一項空白,大大拓展了政府預算問題的研究視野;其次,根據政府績效預算管理需要,從龐雜的信息學理論要點基礎上提煉與概括出信息理論分析框架,推導出預算信息系統(tǒng)的四種應用模型;第三,從信息視角分析政府績效預算管理活動,總結出績效預算的信息需求與信息供給、信息約束與信息實現(xiàn)等內在的運行規(guī)律;第四,根據美、英等國的實踐經驗,揭示出信息與績效之間的互動關系,提出破除信息約束的主要途徑與方法;第五,根據信息、權力、績效等要素之間的關系,為我國政府績效預算管理與改革提出了明確的戰(zhàn)略與對策,可以滿足不同地區(qū)、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現(xiàn)實需要,可以實現(xiàn)近期、中期、長期不同著眼點改革與發(fā)展的客觀需要。
作者簡介
馬洪范,1974年5月出生于山東省兗州市,經濟學博士,現(xiàn)供職于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近年來主要從事政府預算、債務及現(xiàn)金管理,財政信息化建設,財政金融的關系協(xié)調,比較財政發(fā)展史等領域的研究。2002-2008年,在《中國財政》、《中金融》、《經濟日報》、《經濟參考報》等報刊上發(fā)表論文、隨筆90余篇;參與執(zhí)筆全國人大、財政部、人民銀行等委托的各類重點課題40余項;撰寫著作主要有:《中國穩(wěn)健財政政策研究》(合著,2005年),《合理避稅實務操作與案例解析》(專著,2006年),《統(tǒng)籌管理與財政信息化》(專著,2007年)。
書籍目錄
序第1章 導論:從信息視角看政府預算1.1 問題的提出1.1.1 來自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1.1.2 制度的局限1.1.3 信息時代的“財政革命”1.2 文獻綜述與概念界定1.2.1 政府預算及績效預算改革1.2.2 信息理論及其應用1.2.3 主要概念界定1.3 研究范圍、方法和結構安排1.3.1 研究范圍1.3.2 基本假設1.3.3 研究內容1.3.4 研究方法1.4 創(chuàng)新及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的問題1.4.1 主要創(chuàng)新1.4.2 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第2章 信息理論:基于績效預算研究的分析框架2.1 信息的特性與功能2.1.1 什么是信息2.1.2 信息的特征2.1.3 信息的功能2.2 信息系統(tǒng)的一般模型2.2.1 信息接收與加工2.2.2 信息創(chuàng)生2.2.3 信息實現(xiàn)2.2.4 政府預算信息系統(tǒng)2.3 引人權力變量的修正模型Ⅰ2.3.1 組織運作的基本要素2.3.2 信息與權力的關系2.3.3 信息公開、透明與披露2.4 引入利益變量的修正模型Ⅱ2.4.1 私有信息與公共信息2.4.2 委托代理與非對稱信息2.4.3 激勵與監(jiān)督2.5 引入信息技術變量的修正模型Ⅲ2.5.1 前信息時代的信息處理技術2.5.2 信息技術的產生與發(fā)展2.5.3 政府預算信息化本章小結第3章 政府績效預算:基于信息理論的詮釋3.1 績效預算的內涵與特征3.1.1 政府績效及其影響因素3.1.2 績效預算的概念與特征3.1.3 績效預算的內容3.2 績效預算的信息需求與供給3.2.1 績效信息的類別與內容3.2.2 績效信息的需求與供給3.2.3 衡量績效信息的基本標準3.3 績效預算的信息約束3.3.1 信息不完全3.3.2 信息孤島問題……第4章 信息與績效的關系互坳:以美、英為案例第5章 中國政府預算:信息視角下的問題剖析第6章 中國政府績效預算改革:戰(zhàn)略與對策第7章 結論與展望:信息改變預算參考文獻后記圖目表目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導論:從信息視角看政府預算1.1 問題的提出1.1.1 來自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引發(fā)了財政制度的深刻變革。從1978年以來,雖然我國在財政收入分配、增加基礎設施建設以滿足發(fā)展需要和改善預算管理機制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進一步深化財政改革的任務依然很艱巨。廣東陽東縣東平鎮(zhèn)東平漁港工程,是1998年原國家計委批準的國債建設項目,投資1800萬元國債轉貸資金,由陽東縣東平鎮(zhèn)鎮(zhèn)政府負責建設,于2002年6月竣工。據審計署廣州特派辦2003年披露,作為國家計委批準的第一批國債建設項目——全國十大漁港之一,該工程存在嚴重違法違規(guī)行為,95%以上的已完成投資都是用現(xiàn)金支付。1800萬元的國債資金,白條入賬和無賬可查的竟然有1300多萬元。中央領導做出批示查處,陽東縣16名官員為此落馬。
編輯推薦
《績效預算信息論:信息視角下的政府績效預算管理與改革》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