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與能源經濟學手冊(第1卷)

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經濟科學  作者:阿蘭·V·尼斯  頁數:44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中數理分析內容較多。研讀本書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本書中有大量的模型和計量分析。本書涉及多學科。這本手冊像一本百科全書,涉及的學科范圍非常廣,除了經濟學術語之外,我們遇到了大量生態(tài)學、法律、地質、資源學、礦物學、倫理學、哲學等方面的詞匯,可以說天文地理、人文百科,無所不有。

作者簡介

作者:(美)阿蘭·V·尼斯 譯者:李曉西 史培軍 等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第1章  福利經濟學與環(huán)境卡爾·戈蘭·馬勒  1.引言  2.福利經濟學  3.環(huán)境  4.一般市場均衡模型    4.1 消費者    4.2 生產者    4.3 可行性狀態(tài)    4.4 均衡概念    4.5 帕累托有效    4.6 林達爾均衡    4.7 對林達爾均衡與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的解釋  5.消費者理論    5.1 緒論    5.2 效用最大化    5.3 補償與等價變化  6.社會福利函數    6.1 社會間接效用函數    6.2 福利標準  7.度量環(huán)境服務的偏好    7.1 直接方法    7.2 間接方法    7.3 資產價值  參考文獻 第2章 可再生資源利用的生物經濟學詹姆士·E·威倫   1.引言   2.經濟學和可再生資源利用     2.1 作為資本存量的可再生資源     2.2 資本理論——基本結論     2.3  自然資源的最優(yōu)利用——邏輯斯蒂(Logistic)模型   3.天然種群的生物機制     3.1 r和K的選擇     3.2 生物體和增長過程的特點     3.3 種群的動態(tài)行為   4.自然種群的生物經濟模型     4.1 來自自然資源的價值     4.2 生物生命史     4.3 非交疊世代模型     4.4 世代交疊模型     4.5 堆積參數模型  5.總結和結論  參考文獻第3章 環(huán)境經濟學的空間特征霍斯特·西爾伯特  1.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空間維度    1.1 視為柵格系統(tǒng)(a gIid system)的空間    1.2 環(huán)境區(qū)域(environmental regions)的界定    1.3 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空間范圍  2.轉移函數的作用    2.1 空間擴散的介質和形式    2.2 研究擴散的方法    2.3 空氣    2.4 水…… 第4章 自然保護的經濟分析 第5章 倫理和環(huán)境經濟學第二部分 解決環(huán)境問題的經濟學方法及應用 第6章 評估環(huán)境項目收益的方法 第7章 環(huán)境經濟學、工業(yè)生產過程模型和區(qū)域—剩余管理模型 第8章 投入—產出模型、國民經濟模型與環(huán)境第三部分 環(huán)境政策的經濟分析 第9章 環(huán)境政策的分配效應及宏觀經濟效應 第10章 不同政策措施的比較分析索引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福利經濟學與環(huán)境1.引言卡爾?戈蘭?馬勒(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本章的目的是從新古典福利經濟學(neoclassical welfare economics)的角度來概述環(huán)境經濟學。作為一個概述,本章并不涉及理論的具體應用。不過,本章的后半部分提供了一個度量環(huán)境變化對福利影響的理論框架。這一框架建立在對環(huán)境問題所做的“一般均衡方法”(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的基礎上。本章第一節(jié)介紹了這種方法。這一方法能夠并且已經被用于討論選擇環(huán)境政策工具的框架,但我們在這一章里將不進行深入研究(本書第10章將探討環(huán)境政策)。因此,本章的基本目的在于為環(huán)境經濟學提供一個概念性的理論框架。這一框架將以數學形式表述。盡管這可能使一些讀者望而卻步,但數學方法的便捷性在我們的研究中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它使得以邏輯的方式來發(fā)展理論成為可能(當然需要假設所使用的數學方法是正確的)。其次,它提供了一個途徑,顯示了建立的那些概念不是空洞的,而是理論上存在的。這在討論林達爾均衡(Lindahl equilibrium)概念和科斯(Coase)定理之間的論爭時尤其重要。再次,因為要陳述的大多數模型都太復雜而難以做簡單的文字分析,這就意味著必須運用數學來討論。

編輯推薦

《自然資源與能源經濟學手冊(第1卷)》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自然資源與能源經濟學手冊(第1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作為現代社會科學,經濟學也是近代以來西學東漸后傳入中國的。我們在這個領域的研究水平,極大地受制于全球范圍內思想視野的拓展。在自然資源與能源經濟學研究方面,中國幾乎還是空白。但見過據說這方面的知名專家后,才知道井底之蛙的幸福,以及欺世盜名的風險。中國的經濟學研究若要跟上時代步伐,需要一代代經濟學家盡快獲知全球同行的研究動態(tài),并有能力融入同行的思想河流之中。幸好,二次大戰(zhàn)后經濟學的最前沿、最有份量的思想進展,都反映在這套《經濟學手冊》中。當年讀博士時導師強烈推薦讀它,說是要“善于與大師對話”,“盡快掌握自己的最前沿動態(tài)”。中國出版界每年很累,但也在經濟學方面也生產了成千上萬噸的印刷垃圾。經濟科學出版社選擇引進這套手冊,對中國經濟學的進步,真是干了件功德無量的事。而且看得出該社的眼界和手筆不同凡類。這套手冊45卷,中文翻譯工作才開了個頭,盡管因為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員水平限,有的翻譯還不盡如意,但畢竟邁出這一重要一步,而且經濟學科學出版社的這一舉措,說不定還順便帶起一支高素質的經濟學翻譯隊伍來。果真如此,更是中國經濟學界一大幸也!
  •   這一套經濟學手冊的權威性無需贅言了。本冊對于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經濟學截止到1990年代中后期的學術成果,給出了極為系統(tǒng)性的綜述。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經濟學,涉及到公共資源的配置問題,這是經濟學的難點之一,而且在這方面,中國學者的成就近乎于為負數(即不是澄清問題,而是把問題搞亂)。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是一個亟待開拓的領域,無論是從學術發(fā)展的角度,還是從經世致用的角度。盡管本書英文版是在1998年出版的,這一領域在國外十五年來已經日新月異了,但是本書作為研究的基礎,還是極有價值的。
  •   很系統(tǒng)的給你開了一扇關于環(huán)境經濟學的門。
    翻譯有點生澀,總的來說還行吧。
  •   本書為世界著名學者編纂,對我在國外學習幫助很大!
  •   zhiliangzhenhaoshizhengba
  •   集齊了1.2.3冊,書挺貴的,剛開始看。
  •   填補國內空白
  •   在此之前已經借閱過,是好書!就是這一本封面很臟,又懶得換!
  •   書質量挺好,適合研讀,要有數學基礎。買高了,有的地方啃不動!
  •   價格有點高,但內容還可以
  •   這套書非常有用,比中國很多類似教參都好
  •   此貨真是貨真價實,值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