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話財政

出版時間:2002-7-1  出版社: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  作者:翁禮華  頁數(shù):555  

內(nèi)容概要

  財政是公共權力的產(chǎn)物。氏族社會沒有設立公共權力,因此也不存在財政。財政是國家產(chǎn)生和公共權力設立以后才有的。恩格斯說:“這個公共權力,在每一個國家都存在著;構成這個權力的不僅有武裝隊伍,而且還有實體的附屬物,如監(jiān)獄以及其他種種強迫機關……為了維持這種公共權力,就需要公民繳納費用——捐稅。捐稅是以前氏族社會完全沒有的。他強調:“官吏既然掌握著公共權力和征稅權,他們就作為社會機關而凌駕于社會之上?!币磺姓针x不開經(jīng)費,財政是政府運作的前提條件。因此,財政是國家為實現(xiàn)其職能,在參與一部分社會產(chǎn)品的分配過程中,與各方面發(fā)生的分配關系。從財政的職能觀點來說,財政工作是分配;從分配的形式來看,中國古代戰(zhàn)國以前是搖役,戰(zhàn)國以后主要是實物,現(xiàn)代主要是貨幣;財政分配的主體是國家,所以說,財政的本質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系。在這里,財政本質僅僅回答了“什么是財政”的問題,它并沒有回答一定歷史條件下財政的類型。財政類型是特定經(jīng)濟體制下的財政模式,它與財政本質之間的關系是特殊與一般的關系。

書籍目錄

財稅與官吏(代序)財政鼎革溯源今人未可非商鞅王安石及其“熙寧新政”明代張居正改革之反思智利阿根廷財稅考察西歐稅政考察散記美洲四國財稅考察散記水的尋求——埃及、土耳其訪問散記四兩撥千斤  推進城市化進步的階梯——關于開放、競爭與地方財源建設的思考千年之交的財稅改革歷史不能假設——我國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回顧消逝的烽煙編后把財政文化放歸社會系統(tǒng)中來認識——翁禮華的財政學術思想評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古今中外話財政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