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鑒賞十六講

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中國友誼  作者:鄭昶//陳師曾  頁數(shù):330  
Tag標簽:無  

前言

  進入21世紀,中國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經(jīng)濟的崛起,要求中國文化、精神的復興?;仡檸浊甑氖澜缥拿魇?,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想、科技等一直領先世界,直到19世紀末?!≡?9世紀末年以來興起的以戊戌變法、清末新政、“五四”新文化運動為代表的民族振興運動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遭遇了“世界末日”,幾乎被徹底否定。然而,全盤西化并沒有帶來民族的復興。  痛定思痛之后,一些西化的代表人物紛紛回歸,用比較理性、客觀的態(tài)度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19世紀20年代,國內興起了“國學”熱潮。一時間,大批研究傳統(tǒng)文化的書籍得以出版?! 〗裉欤覀兠媾R千年不遇的大變局,民族文化的復興,是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需要,是中國成為世界性大國的思想文化基礎??梢哉f,沒有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和熏陶,中國很難在文化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Υ耍醒腩I導同志有著清醒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胡錦濤同志多次要求重視中國歷史文化的學習,并堅持主持政治局集體學習,帶頭示范。溫家寶同志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醇厚中和、剛健自強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標準,不僅對中國的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發(fā)揮著巨大影響,也為中國人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它的影響一直延續(xù)至今?!绷暯酵菊f:“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書籍作為古今中外文化精華的傳世之作,思考和表達了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根本問題,其智慧光芒穿透歷史,思想價值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內容概要

  國學愛好者的國學普及讀本,機關干部和管理者的治國理政參考、修身養(yǎng)性指南。國學經(jīng)典,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傳世之作,思考和表達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根本問題,其智慧光芒穿透歷史,思想價值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財富?! ¢喿x國學經(jīng)典,是一種以一當十、含金量極高的文化閱讀;  閱讀歷史經(jīng)典,可以看成敗、鑒是非、知興替;  閱讀文學經(jīng)典,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  閱讀哲學經(jīng)典,可以改進思維、把握規(guī)律,增強哲學思考和思辨能力;  閱讀倫理經(jīng)典,可以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  閱讀國學經(jīng)典,可以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jīng)驗,養(yǎng)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

作者簡介

  鄭昶(1894-1952),字午昌,浙江嵊州人。1929年編著出版了三十五萬言的《中國畫學全史》,蔡元培譽之為“中國有畫史以來集大成之巨著”。他是當時海派畫壇的活躍人物,曾發(fā)起組織“蜜蜂畫社”、“中國畫會”等社團。他山水、人物、花卉兼長。20世紀30年代,畫譽已遠播四海,作品參加過在英、德、日、比、美和蘇聯(lián)等國的國際展覽。

書籍目錄

出版前言第一講 繪畫第一節(jié) 緒論第二節(jié) 雕塑第三節(jié) 建筑第四節(jié) 繪畫第五節(jié) 陶瓷第二講 漢之畫學第一節(jié) 概況第二節(jié) 畫家第三節(jié) 畫論第三講 魏晉之畫學第一節(jié) 概況第二節(jié) 畫家第三節(jié) 畫論第四講 南北朝之畫學第一節(jié) 概況第二節(jié) 畫家第三節(jié) 畫論第五講 隋之畫學第一節(jié) 概況第二節(jié) 畫家第三節(jié) 畫論第六講 唐之畫學第一節(jié) 概況第二節(jié) 畫家第三節(jié) 畫論第七講 五代之畫學第一節(jié) 概況第二節(jié) 畫家第三節(jié) 畫論第八講 宋之畫學第一節(jié) 概況第二節(jié) 畫家第三節(jié) 畫論第九講 元之畫學第一節(jié) 概況第二節(jié) 畫家第三節(jié) 畫論第十講 明之畫學第一節(jié) 概況第二節(jié) 畫家第三節(jié) 畫論第十一講 清之畫學第一節(jié) 概況第二節(jié) 畫家第三節(jié) 畫論第十二講 清代山水之派別第十三講 清代花卉之派別第十四講 中國人物畫之變遷第十五講 文人畫的價值第十六講 書法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雷特這本書,扼要地發(fā)揮藝術的本質、諸相以及發(fā)展的輪廓,精語甚多,為最近一本值得諷誦的好書。不過說雷特論中國藝術千真萬確,那也未免過分。  雷特要把中國藝術納人世界關系里,第一就著眼中國藝術之域外影響,由此點而咬定中國藝術是超越國境的。誠然,中國自先秦迄于唐代的纖瑣藝術指工藝美術品之類和佛教輸入后的造型美術,在長時期中不斷地和外域發(fā)生交涉。然此種交涉有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有容受性寬狹的限制;往后反推進了向“中國的”獨特境地而拒絕了超越國境的發(fā)展。我們一究唐以后的歷史,充分可以明白這一點。雷特但注意到交涉的炫耀情形而忽略了歷史的全潮流,所以他下了這杌隉不安的斷語。中國藝術的全潮流,自然是整齊而有系統(tǒng)的;但因搜集材料的不完備,在發(fā)展的諸階段中不容易看出建筑、雕刻、繪畫等中間的連鎖狀態(tài)。這個難點在中國人尚且如此,在外國人更無論了,因此我們不能過于責備雷特。雷特往下就提出建筑無偉大氣度以及建筑不如雕刻繪畫那么完善,就是停滯在上述的難點中。雷特談起偉大的建筑時,頭腦中就浮起希臘神廟與哥特式教堂。他把這先入的尺度來繩墨中國建筑,自然說它無偉大的氣度了。本來這“偉大”是飄忽不定的贊辭,這里我也用不到硬說中國建筑具有何等可和希臘與哥特式相似的偉大。不過說中國建筑和雕刻繪畫不相稱,則忘記了這三者的連鎖性了。中國的宮廷寺宇與所有的石刻雕塑,有什么不相稱?中國的園亭別墅和山水畫,有什么不相稱?在雕刻繪畫上的變化而不可捉摸的Phantasie,同樣在建筑上存在著。這一點,雷特似乎有些外行?! ∮秩缱詈罄滋刂^宗教勢力決定了中國藝術的命運,所謂宗教勢力尤其是佛教和儒家。佛教因堅執(zhí)教義而使藝術頑固不化;儒家因崇拜祖先而使藝術流于粗野的傳統(tǒng)主義。此種觀察又是似是而非的。宗教勢力在某一時期可以左右藝術,如儒家之于兩漢,佛教之于六朝外,在其他時代里的作用就很微弱了。反之,道家和禪宗的思想助長了后來的發(fā)展。此等思想實在已不是字義上的宗教,而是士大夫社會之美的宗教;而且和佛教與儒家的實踐有很厲害的沖突。正因這一點,中國藝術在往后的歷史上未流于頑固不化和粗野的傳統(tǒng)主義。如此,雷特當中國藝術處于初期哥特式的階級。

媒體關注與評論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tǒng)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xiàn)代文明相協(xié)調,保持民族性,體現(xiàn)時代性。  ——胡錦濤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醇厚中和、剛健自強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標準,不僅對中國的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發(fā)揮著巨大影響,也為中國人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它的影響一直延續(xù)至今。  ——溫家寶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書籍包括歷史經(jīng)典、文學經(jīng)典、哲學經(jīng)典、倫理經(jīng)典等多個方面。領導干部要通過研讀歷史經(jīng)典,看成敗、鑒是非、知興替,起到“溫故而知新”、 “彰往而察來”的作用;通過研讀文學經(jīng)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通過研讀哲學經(jīng)典,改進思維、把握規(guī)律,增強哲學思考和思辨能力;通過研讀倫理經(jīng)典,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yǎng)健全的道德品格??傊?,要通過研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書籍,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jīng)驗,養(yǎng)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  暯?/pre>

編輯推薦

  本書分為十六講,基本按時間順序編排,輯錄了鄭昶和陳師曾兩位大師的書畫研究成果,提綱挈領地闡述了中國書畫史上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以及一些代表性畫家、書法家的風格,以及中國書畫發(fā)展歷程中內在的淵源關系。內容出處已于每講文后詳細注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書畫鑒賞十六講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