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作者:陳立夫 頁數(shù):500 字數(shù):375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我中華民族之所以能集結十二億余人民為一家,持續(xù)五千余年光榮歷史而不墜者,以吾祖先及早發(fā)明人類共生共存共進化的原理,垂裕后人,遵守弗渝,此一原理,稱之日“道”,于理而言,稱之日“公”;于己而言,稱之日“誠”;于人而言,稱之日“仁”;于事而言,稱之日“中”;于功而言,稱之日“行”;綜合此五者的應用而言,稱之日“德”;其見諸日常生活的適當言行,稱之日“禮”。孔子承吾祖先自堯、舜起一千七百余年所遺下的偉大事功而予以全部整理,使之成為一有系統(tǒng)的人文科學體系,其原理見諸《易經(jīng)》及《中庸》,其應用見諸《大學》。
內容概要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集結十幾億人民為一家,持續(xù)五千余年光榮歷史而不墜者,以我們擁有久遠的文化傳統(tǒng)為首要原因。而《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即是承載此文化傳統(tǒng)的典籍。陳立夫先生國學基礎雄厚,在耄耋之年,仍以弘揚民族文化、激勵民族精神為己任。本書名為《四書道貫》,是取孔孟之道“一以貫之”之意,作者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篇歸納講解,使之成為有系統(tǒng)的整體。
作者簡介
陳立夫(1900~2001),原名祖燕,中國國民黨元老,浙江湖州人。1923年北洋大學礦科畢業(yè),后獲美國匹茲堡大學碩士學位。1925年回國。作為一位政治人物,陳立夫為大陸讀者所耳熟能詳;但作為一個學界人物,大陸讀者對陳立夫卻知之甚少。1969年,陳立夫從美國回到我國臺灣
書籍目錄
中華文化將廣受世人之崇敬(再版代序)序言凡例一 總論二 格物篇三 致知篇四 誠意篇五 正心篇六 修身篇七 齊家篇八 治國篇九 平天下篇十 結論
章節(jié)摘錄
人類生活,雖千端萬緒,但概括言之,不外知與行?!吨杏埂匪v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此五段功夫,給予后人以深切著明之啟示。茲特逐段詳細解釋之。(二)博學 何謂博學?博學者,關于知識材料之搜集,力求其周遍也。孫中山先生有云:“知之范圍甚廣。宇宙之范圍,皆為知之范圍?!庇衷疲骸拔崛酥谑澜?,其知識要隨事物之增加而同時進步?!贝思粗^宇宙間所有事物,皆為知識之材料。此等材料,逐日增加,不僅須多加搜集,且須廣為搜集。多與,一之意義,合即為博??鬃蛹聪挡W之第一人?! ∵_巷黨人日:“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弊勇勚^門弟子日:“吾何執(zhí)?執(zhí)御乎?執(zhí)射乎?吾執(zhí)御矣。”——《論語·子罕》 魯國達巷地方的人說:“偉人呀孔子!學問廣博,卻可惜不得成為一技一藝的名家?!笨鬃勇牭搅诉@話,對他的門弟子說:“我該專心干些什么技藝?專心駕車呢?專心射箭呢?我看,還是專心干那駕車的事吧?!薄 注]這一章是孔子聽到別人稱譽,自已謙虛的話?! ∵_巷黨人,乃里巷之人,只知執(zhí)一藝以成名。然博學之人,則非徒拘于一技一藝?! √ㄒ籼┰讍栍谧迂暼眨骸胺蜃邮フ吲c(音余)?何其多能也!”子貢日:“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弊勇勚眨骸按笤字液酰∥嵘僖操v,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崩稳眨骸白釉疲骸岵辉?,故藝。’”——《論語·子罕》 有一個做太宰的人問子貢說:“夫子是個圣人吧?怎么會有這么好的才能!”子貢說:“原來是上天放任他要使他成為圣人,而且多才多能?!笨鬃勇牭搅苏f:“太宰知道我呀!我少年時微賤,所以學會了很多鄙細的事。至于在位的君子,要不要這么多的才能呢?不要這么多的??!”弟子琴牢,字子開,一字子張。他說:“夫子曾經(jīng)說過:‘我因為不能為世所用,所以學會了這些技術?!薄 注]這一章是決太宰不知圣,子貢知圣,孔子不居圣,只居多能,卻又不以多能為可貴?! 】鬃佣嗄埽瑸槠洳W之證。但以天資優(yōu)異,不欲自囿,故對已成之技藝,亦常習之?! ∽尤眨骸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同悅)乎?”——《論語·學而》 孔子說:“要學習,而且要時時溫習。這豈不亦是一件高興的事嗎?” 知識之范圍既如此之廣,學問無止境,亦可以想見。惟有對于宇宙現(xiàn)象勤于觀察,對于書籍盡量閱讀,對于日常所接觸之人物事理,不任其輕易放過,而予以認識領會。至于已得者毋使遺忘,時加溫習,從舊知識中領略新心得,如此則愈求愈博,愈博愈精?! ∽尤眨骸皩W如不及,猶恐失之?!薄墩撜Z·泰伯》 孔子說:“做學問,好像來不及的樣子,還怕會失去什么似的?!薄 ∽酉娜眨骸叭罩渌觯ㄒ魺o),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去聲)學也已矣?!薄墩撜Z·子張》 子夏說:“每天要知道自己所不知的,每月要不忘掉自己所知的,可以說是喜歡研究學問的人了?!薄 ∽尤眨骸皽毓识拢梢詾閹熞印!薄墩撜Z·為政》 孔子說:“能夠溫習從前所知的,而且又能夠知新的、從前所不知的,就可以做人的師長了?!薄 。祝┯^察宇宙間之現(xiàn)象,以了解自然界的法則?! 〗穹颍ㄒ舴觯┨?,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去聲)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音全,通拳)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去聲)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对姟吩疲壕S天之命于穆不已。蓋日,天之所以為天也。于(音烏)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日,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吨杏埂返诙隆 ‖F(xiàn)在先講那天,不過是那么多的小小的光亮,可是說到它的大,是無窮的大,日月星辰都懸系在這上面,萬物都覆蓋在這下面。現(xiàn)在再講那地,不過是一小撮泥土,可是說到它的廣和厚,是廣到?jīng)]有邊際,厚到?jīng)]有底止,它卻載著華山那樣大的山不覺得重,收容了河,又收容了海,亦不會泄漏什么,萬物都載在那里。現(xiàn)在講那山,不過是拳頭那么大的石塊,可是說到它的廣和大,草木生長在這上面,禽獸居住在這上面,寶物儲藏在它那里?,F(xiàn)在更講那水,不過是一瓢水,可是說到它那不可測量的深和廣,黿鼉蛟龍魚鱉都生長在這里面,多多少少的貨財,都繁殖在這里邊?!对娊?jīng)·周頌·維天之命》這首詩上說:天的吩咐,永久是這樣的嚴肅。這就是天之所以成為天的道理。它又說,他的功業(yè)是這樣的顯赫,文王的品德,是這樣的純一不雜。這就是說文王的所以成為文的道理。永久是這樣的純一不雜?! ∮捎谟^察所得,知天之明麗而又高大無窮,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地為土積而成,極為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山為石所積成,動物植物與礦物皆生于其中;水中亦有動植物,一切生長之物,皆有賴于水?! ∫陨舷稻挽o的方面觀察所得,再進而就動的方面加以觀察,深感宇宙間有動能之存在,否則天體何以運行不息?水何以亦川流不息?由此獲得如下之認識與推論: 誠者,天之道也?!吨杏埂返诙隆 ∵@誠字,乃是動能的常存與無患,是天地自成,萬物化育的道理。
媒體關注與評論
孔子承吾祖先自堯、舜起一千七百余年所遺下的偉大事功而予以全部整理,使之成為一有系統(tǒng)的人文科學體系,其原理見諸《易經(jīng)》及《中庸》,其應用見諸《大學》,其詳釋見諸《論語》,及孟子復從而闡揚之。至于《詩》,所以道志;《書》所以道事;《禮》,所以道行;《樂》,所以道和;《易》,所以道陰陽;《春秋》,所以道名分;《孝經(jīng)》,所以道人類生命延續(xù)的大本;皆所以弘道與明德者也。 ——陳立夫 《四書道貫》取孔孟之道“一以貫之”之意,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篇歸納講解,使之成為有系統(tǒng)的整體。立夫先生國學基礎雄厚,講解詳盡,考證有據(jù);又諳熟西方文化,對比中西以觀異同,因而對現(xiàn)代讀者尤其青年讀者了解孔孟學說,增進其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甚為有益?! 趟歼h
編輯推薦
《四書道貫》名為《四書道貫》,是取孔孟之道“一以貫之”之意,《四書道貫:陳立夫解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作者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篇歸納講解,使之成為有系統(tǒng)的整體。立夫先生國學基礎雄厚,講解詳盡,考證有據(jù);又諳熟西方文化,對比中西以觀異同,因而對現(xiàn)代讀者尤其青年讀者了解孔孟學說,增進其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甚為有益。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