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婦

出版時間:2002-4  出版社:第1版 (2002年1月1日)  作者:格麗芬  頁數:356  譯者:張玞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情婦:關于女性第三者的歷史神話與釋義》作者目光敏銳地觀察著情婦們出現的每一個場所……王公貴族的情婦、政治家的情婦、文學家的情婦、藝術家的情婦……通過審視她們的各種令人困惑的結局,研究妻子和情人角色的關系。

作者簡介

  維多利亞·格麗芬是一個作家和詩人,在倫敦靠寫作和翻譯生活。這是她的第一部著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情婦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把八卦拿走就是這本部書的精華,絮絮叨叨的案例很多都一再重復某些主題。
      本書中把“情婦”看成擁有經濟與思想上獨立性的女性,作者作為一個情婦,斷言一個真正的情婦不需要婚姻,亦在時時逃離著家庭——故這本書中的情婦的定義與“小三”之類并不能劃上等號。作者甚至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情婦們最終是會離那些妻子們的丈夫遠去的。我所強調的是,那些優(yōu)秀的情婦是不會存心搶占妻子的地位的,如果一位情婦愚蠢到和做妻子的女人爭奪同一個男人,獲勝的那方通常都是妻子?!薄灾髁x者可看。特別是不想結婚生子的女性,做一個獨立自主的情婦并不是必然的道德問題,只是非世俗罷了。
      但是、這也就意味著經濟獨立才有資格當情婦,經濟不獨立最多只是正妻地位的爭奪者?【或說“壞的情婦”】——按作者的話大體如此,不過就算經濟獨立,情婦也可能會謀求正妻地位。類似情況不能總往“壞情婦”這個大筐子里扔。另外,這個觀點只可能在現代有意義。交際花就算保持了形式上的獨立性,最終經濟還是不獨立的。
      粉飾也好,扭曲也好。某倒認為本書中另一句話頗有意思“當一個男人娶了他的情婦,情婦的位置就出現了新的空缺”。
  •      婚姻是社會最普遍、最廣泛的聯(lián)系;然而,婚姻并非總能以最誠摯的方式使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結合在一起。 ——盧梭
      
       在12世紀的法國發(fā)生過一個偉大的真實的愛情故事,這個偉大的愛情故事也被拍攝成了電影《天堂竊情》。男主人公是個天才的哲學家和神學家叫阿比拉德,女主人公則美貌外,更是有著發(fā)達的心智,她們雖相愛,但女主人公愛洛伊絲卻拒絕了婚姻,因為愛洛伊絲知道,婚姻也與自由而狂野的愛情不相容的。對哲學天你才的阿比拉德來說,婚姻會扼殺他的才智。
      
       這個也許出生于1100年的女子,早就洞悉了婚姻與愛之間的本質區(qū)別——在復雜的處境和高強度的感情張力中生存——這往往是創(chuàng)造力的搖籃,她追求愛的勇氣和方式以及高度使得今日的女性也難以匹敵。因之她寫下了:“上天作證,我寧愿做阿比拉德的情婦,也不愿做世界君王的正妻”的毒誓。
      
       《情婦—關于女性第三者的歷史、神話和釋義》這本書則是作者維多利亞·格里芬獻給愛洛伊絲的。在現實生活里作者本身就是一個情婦的角色。在她這本嚴肅的學術作品里,就和作者自己說的,這本書不是關于她個人經驗的寫實,也沒有什么暴露性情節(jié);更不是要討論女性的性行為。作者寫這本書是因為她發(fā)現自己不斷重復的偷情已經不是一件偶然事件了,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了,她不打算審判或者不想譴責這種生活方式,也不想貶低妻子或者情婦這兩種不同的角色,因此這本書只是從一個被法律、社會和習俗所譴責和不容許的角度來談論第三者渴望愛和被愛的這個恒久的主題,追問的是一種內心真實的感受。
      
       雖許多女人都說她不會卷入與已婚男人的關系里,但現實里,許多人還是無形中卷入了,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也是一個如婚姻制度一樣古老的現象,當墜入與有婦之夫的情網中,還要看到,秘密和謊言也是這種甜蜜關系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何謂情婦?就和作者說的,“情婦”這個稱呼就意味著其是個第三者,她與一個在法律或者其他意義上屬于另一個女人的男人墜入了情網不可自拔。牛津字典在說:一個不合法地占據了妻子位置的人。親密關系的持續(xù)性和彼此沒有實現婚姻可能性是情夫—情婦之間最起碼特征。
      
       作者從神學入手,分析了圣經故事里的亞當、亞當第一個情人利莉絲、和夏娃之間的關系;特里斯坦與伊休爾特之間的激烈而悲劇的愛情故事;古希臘的神話宙斯的妻子——一個憎恨情婦的赫拉對宙斯諸多情人的野蠻報復;古羅馬的神話丘比特和賽姬之間的愛情因惹怒了丘比特母親維納斯而被給了潘多拉盒子,引來諸多苦難;以及荷馬史詩里諸多女神與凡人中的俊杰之間的情愛故事,比如愛神的奴仆海倫帕里斯;奧德修斯回家路上被諸多女神強求歡愉以及給予他的幫助。
      
       作者敘述歷史上諸多名人的故事,有小說家喬治·艾略特幾乎一生的情婦生活,在諸多男人里,就有著名哲學家斯賓塞,她的熱烈與大膽明顯嚇壞了幾乎不近女色的哲學家?;始业膭t有亨利二世、凱瑟琳與迪安;和當代英國查爾斯王子、戴安娜和他的情婦卡米拉,著名的還有路易十五和蓬巴杜夫人。政治家的則有1983年英國貿易和工業(yè)大臣帕金斯公開承認的其和他私人秘書吉伊絲小姐之間的特殊關系;1993年被克林頓任命為駐法大使的哈里曼,具有貴族血統(tǒng),丘吉爾首相兒媳,但她不是以才干而是以“顯赫的情人們”知名;藝術家則敘述了羅丹、不是羅丹正式妻子的羅絲與克羅岱爾之間悲慘的故事,作品《成熟的年齡》雕畫了克羅岱爾欲求占有羅丹的絕望之舉。作家敘說了威爾士、福特、威來恩等于他們的情婦糾葛。孟德斯鳩這樣的哲學大家竟然也被克勞迪安這樣的交際花所資助過。
      
       讓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對亞當第一個情人利莉絲的分析,她是一個要求平等的女人,以拒絕亞當在做愛時永遠在她上面而著名,因此在后來的宗教經文里,她是邪惡,妖媚的化身。而另一個故事夏娃則被塑造為亞當的一部分,必須依附于亞當。神話不僅鼓勵男人持續(xù)的懲罰女人,而且還假定女人犯了大罪,還允許男人把自身所有的缺陷和弱點懲罰到女人身上,事實上這一切產生的原因則是男人難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在一夫一妻制被強化的過程,也就是男權被確立的過程,女人的地位與角色被男人的語言書寫。
      
       作者通過這些歷史上、神話里、文學里典型的情婦生活,讓我們看到了她們中的一些人毀滅了自己也毀滅了身邊的人,一些人則做的盡善盡美堪做樣板。這些命中注定的、非議的、無望的、必死的戀情,都是由愛和欲求占有引起的,可以說理智難以控制。
      
       情婦們玩的之所以是危險的游戲,一則情婦本就是超越或破壞婚姻制度的,但其角色決定了又從屬于婚姻制度。不僅法律和道德或者習俗不容和反對,還在于愛常常與占有是等名詞,一旦一方被傷害,報復常成為第一要優(yōu)先考慮的手段。作者的結論認為,角色的混淆,即情婦想取代妻子的想法,往往會給彼此帶來麻煩,從而葬送了情婦與他情人之間的關系。
      
       這些悲歡離合,只能怪罪阿芙洛狄特,作為愛和欲的女神,她唯一而神圣的職責就是制造愛情。
  •      手邊沒有這本書,大概10年前讀的,和著渡邊淳一的《男人這東西》,當時立即有撥云見日,恍然大悟的感覺,進而進階讀了而《通往奴役之路》,然后感覺七竅皆通,無一個毛孔不清明。
      
       10年后,已經忘了這本書講什么,只記得那位作者,因為自己為人情婦的經歷,順便將這一主題透徹研究一番,從奧林匹亞的眾神,到知名的歷史名人,到不知名的小民,林林總總,上下幾千年,她作為旁觀者、研究者、當事人捧出的這道大菜,簡直可以作為社會學博士的畢業(yè)論文,然而讓我感觸最深的卻是,這么聰明的一個人,看的如此通透,整本書里又充滿理性、自嘲、戲謔,但底子里卻彌漫著說不出的寂寞和傷感。這本書也許在無限的等待中寫成的作品吧,不識字的女人織毛衣,識字的女人寫論文,但是懂這么多,又有什么用呢?
      
       盡管如此,我仍舊力薦這本書,女性感情教育實在滯后于時代,如果我是教育部長,一定把這本書列為大學女生必讀書籍。過去古代,為了女子結婚做準備,還有諸如《烈女傳》這樣的必讀書,而現在,反而一片荒蕪,我們的教育部實在沒有與時具進。
      
       總之,還沒有當過情婦的人,當過情婦的人,正在當情婦的人,被丈夫情婦騷擾的人,甚至擁有情婦的人,都應該讀它。讀了這本書后,對情婦生涯基本就沒有什么要知道的知識了。不論是職業(yè)教育,還是情感教育,都是一本難得的情婦之旅的《寂寞星球》的旅行指南。
      
  •      李孟潮是上海林紫心理咨詢中心的主任咨詢師,專攻人格障礙和焦慮障礙,要預約他等要排隊。我周末也在那里做咨詢工作,我不認識他,但是非常欣賞他在《心理月刊》上的專欄。7月號他寫的是“情婦動力學”:有婚姻就有情婦,一個女人之所以認同情婦這個身份,首先在于她對“母親”身份的不認同,尤其是父親很不欣賞母親,“母親”只不過是一個掃地做飯的女人的時候。
       這個觀點我在維多利亞格麗芬Victory Griffin的書《情婦》里讀到過,這本書是前幾年出的中文版,不知道現在網上還有沒有賣,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找找。GRIFFIN本人就是一個終身不婚一直當情婦的女人,她探索自己的心理動機就是從小看到父親對母親的不欣賞,婚姻不和諧,而她的乖巧獲得了充分的父愛,長大后她對婚姻一直有恐懼,害怕走她母親的老路。
       我接過的個案里也有類似的女性,當情婦很安心,她們不會嫉妒對方男人的大婆,但是一旦知道男人還有小四小五時就崩潰了。我跟她們分析說,那是因為她們把“情人”這個身份看得比“老婆”高,她們認為男人真正愛的是“情人”,記得不久前有位女網友發(fā)貼“想做那個男人老婆以外唯一的女人”,就是這個心理。什么樣的人最適合做情人呢?李孟潮說,就是那些現實生活中有一個缺席的父親的人,比如郁達夫,張愛玲,小說里的寶玉和黛玉。
       當情人成癮是對婚姻-道德體制的反抗,就跟孩子的網絡成癮一樣,是對教育體制的反抗,而且調查一下那些網絡成癮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很多處于離婚的邊緣或者情人成癮。
      
  •     截止目前,6個評價,全是4星,[推薦].
      既不算[力薦],也不是[還行].
      
      說明作者已經達到目的了,譯者也達到目的了.
      譯者 譯得還是達意, 至于能讓我們讀明白.
      
      作者并非針貶 情婦, 反而是采取旁觀者態(tài)度來研究 情婦這一社會現象.
      更有意思的是, 作者本人也是女性.
      
      這個世界上 人口最多的, 就是男性與女性了.(人妖在泰國算第三性,不管了.)
      兩性關系,向來是 個話題.
      
      對于現代中國來說, 一些官員 有情婦幾乎 是人所周知.
      普遍而無意外.
  •   能找小三的男人,自然就會找小四小五,說到底是變相的一夫多妻制
  •   中國的第三者和作者書中的有很大區(qū)別@_@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