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xiàn)代史正論

出版時間:2002-1-1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作者:李敖  頁數(shù):26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先生,是海內外文壇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治學嚴謹,學貫中西,著述豐富多彩,作品獨樹一幟,豪放兼婉約,風趣而幽默,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為海內外讀者所注目。本書節(jié)選的內容有:青年黨的歷史教訓;從國民黨秘件看青年黨;晚節(jié)不何的青年黨;陳立夫,你為什么不早說?;陳立夫不是CC嗎?;黨與法;《黨與法》的重要附記;跋孫銘九給張學良和李敖的照片;何柱國兩篇《西安事變前后的張學良》書后;王家楨回憶張學良兩篇文章書后;西安事變五十二年了!;張學良心事探微;別窩囊張學良了??;張學良關于西安事變的談話;張學良不該再含蓄了?。挥跽垙垖W良先生;張學良欲說還休了哪些話?;“揚眉”不夠,“吐氣”才算——送張學良序;張學良為楊拯民題詞;長嘆猶憐張先生——電視捧蔣不談兵;赴美居然一矯情。別有怪言謝時望,長嘆猶憐張先生;龔忠武的《少帥紐約行有感》;國民黨的三通前科;《獨立評論》疑案質疑。

作者簡介

  李敖,1935年出生于哈爾濱,14歲隨父母到臺灣。著名作家、評論家和歷史學家,是海內外文壇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學貫中西,著述豐富多彩,作品獨樹一幟,豪放兼婉約,風趣而幽默,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愛打官司,口誅筆伐,告人無數(shù)。對收藏古字畫也有興趣。一共有九十六本書被禁,創(chuàng)下了歷史記錄。李敖善罵,經他抨擊罵過的形形色色的人超過3000余人,在古今中外“罵史”上,大概無人能望其項背!李敖居住臺灣50年,至今未曾離開臺灣一步。在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掌政的年代,他因發(fā)表抨擊當政者言論而在1970年入獄五年八個月。談起李敖,無論是他的敵人還是朋友都不得不承認他是一位奇人!

書籍目錄

青年黨的歷史教訓從國民黨秘件看青年黨晚節(jié)不保的青年黨陳立夫,你為什么不早說?陳立夫不是CC嗎?黨與法《黨與法》的重要附記跋孫銘九給張學良和李敖的照片何柱國兩篇《西安事變前后的張學良》書后王家楨回憶張學良兩篇文章書后《張學良研究》前言《張學良研究續(xù)集》前言西安事變五十二年!張學良心事探微附錄最長的軟禁(汪榮祖作‘孟絕子譯)別窩囊張學良了!張學良關于西安事變的談話張學良不該再含蓄了!吁請張學良先生張學良欲說還休了哪些話?“揚眉”不夠,“吐氣”才算——送張學良序張學良為楊拯民題詞長嘆猶憐張先生——電視捧蔣不談兵;赴美居然一矯情。別有怪言謝時望,長嘆猶憐張先生龔忠武的《少帥紐約行有感》國民黨的三通前科《獨立評淪》疑案質疑

章節(jié)摘錄

  康寧祥的刊物亂拍馬屁  陳立夫的文章上市后,不但國民黨黨內的刊物為之鼓吹,黨外的刊物也一路跟進。一再向國民黨大員致敬的康寧祥,在他的刊物《亞洲人》第三卷第四期里,就登出一篇《廖仲愷——生平及其死亡》,一開始就說:  前不久,廖仲愷的獨子廖承志以一封公開信致函蔣經國總統(tǒng)。雖后先總統(tǒng)夫人蔣宋美齡女士亦以信還信,致函廖承志,以上一輩的口吻,殷殷勸告他“盡早醒悟,投誠來歸”。隨后,陳立夫(這位西山會議派的人士)亦以一篇《追念廖仲愷先烈——希望廖承志能‘承’其父‘志’覺悟來歸》,大談廖仲愷的生平與死亡“真相”。  于是廖仲愷成為雙方互相統(tǒng)戰(zhàn)的一張牌,并且是討論的核心。這里把陳立夫稱做“這位西山會議派的人士”,實在是一種亂拍馬屁?! 槭裁茨??因為這是完全與史實不符的造謠。參加西山會議的人,據(jù)鄒魯《回顧錄》,實際如下:此次會議既然是第一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開會來謀挽救黨國,所以到會的人,只有中央執(zhí)監(jiān)委員,計第一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二十四人,除胡漢民先生在俄,熊克武先生在禁,李大釗、譚平山、于樹德、林祖涵系共產黨不許出席外,實際上只有十八人,這十八人中出席西山會議的,有我和林先生(森)、居正、覃振、石青陽、石瑛、戴傳賢、沈定一、邵元沖、葉楚倫先生等十人(正式開會時,戴、邵兩先生沒有參加)。李烈鈞先生雖未出席,卻來電表示贊成。所以沒有出席也沒有表示贊成的,只有譚延閻、柏文蔚、王法勤、于右任、恩克巴圖、丁惟汾先生和汪兆銘。監(jiān)察委員共五人,出席西山會議的有謝持和張繼兩先生。吳敬恒先生署名通電召集西山會議,并于西山會議第一次預備會議出席,且做主席,所以吳先生說他是西山會議派,就是這個原因。鄧澤如先生雖沒有到會,卻暗中出過錢。這樣,監(jiān)察委員五人中,只有李石曾先生和西山會議沒有關系罷了。候補執(zhí)行委員出席者,則有茅祖權、傅汝霖先生等,這些是西山會的腳色?! ≡谶@些“西山會的腳色”里,又何來“陳立夫”呢?何況,西山會議是一九二五年十一月揭幕的,第二個月,陳立夫才從美國回來,他那時候二十六歲,是學采礦工程的,他有什么資格跟西山會議的許多革命先進一起反共呢?康寧祥的刊物這樣亂拍馬屁,不是捏造歷史嗎?  陳立夫的捏造歷史  陳立夫自己,當然是喜歡自己被康寧祥的刊物如此捏造的,因為這樣一來,他不但變成了早期的元老,并且變成了反共的先覺,這種雙重效果,又何樂而不為呢?  陳立夫是什么樣的人,在這個島上黨內黨外的宣傳下,人民是會發(fā)生錯覺的。在國民黨的報章的吹捧里、在康寧祥的刊物的馬屁里,陳立夫被描繪成滿像那么一個正人君子似的。其實這個人,在主持“中統(tǒng)”(中央調查統(tǒng)計局)特工的時候,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兇手,多少國民黨的異己分子,都被他下令裝進麻袋,丟到黃浦江里喂魚了。陳立夫今天在臺灣寫《追懷廖仲愷先烈》,對廖仲愷被暗殺的說明,是很可疑的。他說:  廖公每日必到農民部及工人部辦公。他輕車簡從,夢想不到他會在辦公處所遇險。他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暴徒狙擊于中央黨部的大門內;現(xiàn)在事隔五十七年,講起來還是覺得駭人聽聞,不可思議。最奇怪的,就是兇手陳順當場被捕,口里還叫著“廖仲愷是共產黨”,而他跟著就莫名其妙的突然死亡。這顯然是有人要利用他的口號來作文章,而又殺他以滅口的,事后共產分子一口咬定廖公是被國民黨的右派所謀殺?! ∧俏缓退文懴嗾盏睦嫌押珴h民,競被他們誣為刺廖的主謀,胡公的堂兄胡毅生和林直勉等多人,競被他們毫無法律根據(jù)的指為廖案的嫌犯,而由當局下令通緝。他們恨不能把一切不肯附和共黨的所謂國民黨右派,全部株連,一網打盡。那時好在有聲譽日隆的蔣公在那里坐鎮(zhèn);否則他們真不知會如何無法無天的為所欲為了。  廖公究竟是被何人所刺殺?這是半世紀以來一個不易答解的疑問。我們不能和共黨一樣的撒謊、胡說、不講理、不顧法;但是,我們可以斷定廖公絕對不是胡漢民、胡毅生、林直勉等有見識的人所謀害。因為胡漢民與廖公為摯友,廖公的反共態(tài)度已極為明顯,胡毅生和林直勉等難道會不知道而去做出對胡公漢民不利的愚行?除了共黨有計劃的陰謀外,更沒有理由可以把他們卷入廖案的漩渦。相反的,我們卻有許多顯而易見的事實,可以反證廖公的慘被殺害,的確是鮑羅廷及其中共爪牙所精心策劃的,也是他們嚴密執(zhí)行的?! ≌諊顸h陳立夫的說法,廖仲愷被暗殺,“許多顯而易見的事實”,可以證明是“鮑羅廷及其中共爪牙所精心策劃的,也是他們嚴密執(zhí)行的”。這種歷史真相在他口里終于大白,是俄國人“鮑羅廷及其中共爪牙”干的,自為喜歡得知真相的人所樂聞。但是,我們不能明白的是,既然“有許多顯而易見的事實”,當時何不早說?因為五十七年來,我們從國民黨黨方的歷史上,知道的廖案兇手,顯然是與陳立夫所說不合的。這又是怎么回事呢?誰暗殺了廖仲愷?  現(xiàn)在,我們看看國民黨黨方過去是怎么說的。我舉四個抽樣?! ∫試顸h居正的書為例。居正在《居覺生先生全集》上冊《紀念廖仲愷先生》講詞中,明明說:  廖先生以一身兼任幾種要職,努力于團結真正革命的同志,掃除一切反革命假革命的黨員,努力訓練真正革命的黨軍,削除一切反革命的假革命的軍隊。職此之故,革命的同志和革命的黨軍,愛廖先生如手足:同時反革命的人們和假革命的軍隊,乃恨廖先生如仇讎。于是一般反革命假革命的軍閥官僚,都被淘汰到國民革命的敵人帝國主義者的卵翼之下了,尤其是與廖先生處于勢不兩立的地位了。十四年八月二十日。廖先生偕夫人乘車赴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中途遏監(jiān)察委員陳秋霖,便同車而去。到黨部下車后,將升級時,突來暴徒五六人,猝起狙擊,中要害,遽卒。這不是明明點出,暗殺廖仲愷的,是“反革命的人們和假革命的軍隊”、是“反革命假革命的軍閥官僚”。居正這篇講演時間是一九三二年八月二十日,也正是國民黨剿共期間,當時為什么不點明是共產黨干的呢?可見當時所說的“軍閥官僚”,顯然不是“鮑羅廷及其中共爪牙”了?! ≡僖試顸h張其昀的書為例。張其昀在《黨史概要》第二冊《廖仲愷遇害》一節(jié)中,明明說:  廖案各要犯先后被捕后,經特別委員會詳細審訊,確知一部分粵軍有謀叛政府的行動。許崇智既無統(tǒng)率粵軍的能力,而叉故意袒護不肖軍人??偛脼榍宄磦龋柟虖V州起見,不得已致書許崇智,數(shù)其過失,責以大義,促其釋去兵權。九月二十日,許遂離粵赴滬?! ∵@不是明明點出,暗殺廖仲愷的,是許崇智統(tǒng)率下的“一部分粵軍”嗎?這“一部分粵軍”,顯然不是“鮑羅廷及其中共爪牙”了。

編輯推薦

  年復一年的辛勤結果,使作者的資料,以個人收藏而言,天下第一。其間雖然被警總兩次抄家,但作者像只“大蟑螂”,歷經了“冰河期”的浩劫,還照樣幸存發(fā)展、照樣“春風吹又生”。潛心研究,深入考證,對比剖析,探討評判,對中國現(xiàn)代史正論定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現(xiàn)代史正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