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朝華出版社 作者:李軼君 頁數:203
Tag標簽:無
前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家庭是百年樹人的起點,母親則是子女們最早、最直接、最重要的教育者。因此,母親的素質關系著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影響孩子的一生。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說過:“必須有優(yōu)良的婦孺,才會造就優(yōu)良的城邦。”他把做好母親提高到治國安邦的高度,是頗有深意的??v觀歷史,偉人名士的背后,哪一位少得了眷眷愛心、循循善誘的母親呢?晉時期名臣陶侃年輕時,當過主管漁業(yè)的小官。一次,他利用職權之便給母親送去幾條腌魚,母親將魚封了退回,并責備他“以公家的財物送人,是不廉潔的表現(xiàn)”。當陶侃帶朋友到家里做客時,因家里貧窮,母親競剪下頭發(fā)賣錢招待,拆開床上的草墊給客人喂馬。這些事對陶侃觸動很大,他終身以母訓自勵,成為一代名臣。真正的教育專家不一定是擁有淵博學識、熟悉育兒理論的人,但必須是最了解孩子、深愛孩子的人。常言說:“知子莫若母”,最了解孩子的人無疑是孩子的媽媽,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優(yōu)點、哪些缺點、需要什么;從心底深處愛孩子的人當然也是媽媽,試問這個世界上還有哪一種愛比母愛更深沉、更偉大呢?所以,媽媽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人選,媽媽才是教育孩子最專業(yè)的專家!
內容概要
媽媽播種什么,決定孩子收獲什么! 猶如一句諺語所言:“那雙推動搖籃的手,也在推動著人類的未來?!币粋€人一生中最早接觸到的教育大都來自媽媽,媽媽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媽媽不經意的一句話就可能決定孩子的未來! 千萬別以為教育孩子要使用多么高難度的科學訓練,其實就是在“玩水”、“玩土”等游戲中教孩子怎么生活;千萬別以為教孩子一定要靠什么專家,其實最專業(yè)的專家就是媽媽自己!
作者簡介
李軼君,資深編輯,曾工作于教育一線多年,現(xiàn)從事兒童、青少年教育研究和文字創(chuàng)作工作,著有多部育兒、教子類暢銷書,如《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系列、《媽媽決定孩子的一生》、《3歲看大,7歲看老》、《7歲前是孩子一生的關鍵期》、《男孩窮養(yǎng),女孩富養(yǎng)》等。其作品思想成熟,視角獨特,為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媽媽才是真正的教育專家 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 潤物細無聲的“潛教育”大師 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良師益友 沒有比媽媽更專業(yè)的教育家第二章 天賦的教育資格 哺乳——母親的特權 神奇的母子心電感應 子宮心理,如影隨形 記憶中最深的母親印刻第三章 媽媽是教育行業(yè)的總舵手 家庭就是最好的課堂 學校只是媽媽的助手 孩子是媽媽的一面鏡子 媽媽的思想影響孩子的命運第四章 愛孩子,先要了解孩子 用童心開啟孩子的心門 以孩子的眼光看孩子 別再讓孩子繼續(xù)孤獨 蹲下看孩子的世界 耐心傾聽孩子的聲音 別忘記鼓勵孩子第五章 掌握與孩子交流的密碼 和孩子溝通是一門藝術 聽懂孩子的“潛臺詞” 多說“要”少說“不” 贊揚比批評多一點 心平氣和才好溝通 媽媽錯了也要道歉 給孩子申辯的機會第六章 謹慎使用獎勵與懲罰 獎勵和表揚也有時效性 治療孩子的“表揚依賴癥” 用表揚完成批評的任務 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不難 讓自然懲罰替你教育 掌握懲罰的六個原則 代替懲罰的新方法第七章 點燃天才的火種 注意力是心靈的天窗 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 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托起孩子想象的翅膀 每個孩子都有創(chuàng)造力 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方法和途徑第八章 做孩子良好習慣的訓練師 訓練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訓練孩子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習慣 訓練孩子注重細節(jié)的習慣 訓練孩子養(yǎng)成計劃的習慣 訓練孩子從不撒謊的習慣 訓練孩子改掉拖沓的習慣第九章 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身體 合理飲食靠媽媽 別給孩子穿太多 檢查孩子的睡眠 讓孩子體會運動的樂趣 讓孩子的心靈陽光燦爛第十章 磨礪孩子的意志 鼓勵孩子再試一次 培養(yǎng)孩子的吃苦精神 挫折是成功的階梯 苦難是人生的財富 讓孩子做一名探索者第十一章 健全孩子的人格 正直——做人的立身之本 愛心——連接世界的橋梁 寬容——海納百川的胸襟 獨立——尋找自我的途徑 責任心——健全人格的基礎第十二章 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樂觀自信 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保護孩子天性中的自信 體驗成功可增強自信心 小提琴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領導能力 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三個法則 不要在人前揭露孩子的缺點 積極的關注帶來積極的心態(tài)第十三章 讓孩子像野花-樣生長 尊重天性,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訓練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給孩子一個私密的空間 在自由中“創(chuàng)造”天才第十四章 好孩子的成功來自媽媽1%的改變 不合格的媽媽需要五項改變 真正的母愛在于撫養(yǎng)和教育結合 以身作則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為孩子做個道德上的榜樣 媽媽也要低頭向孩子請教 做個孩子喜歡的好媽媽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媽媽才是真正的教育專家如果說世界是由上帝創(chuàng)造的,一定會有很多人表示異議,但如果說世界是由母親締造的,相信大多數人都拿贊同。母親,是一切生命的給予者,是一切種族的延續(xù)者,更肩負著培養(yǎng)人才、推動文明發(fā)展的重任。世界上許多有重大成就的人,都得益于有位稱職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母親,是一切生命的給予者,是一切種族的延續(xù)者,更肩負著培養(yǎng)人才、推動文明發(fā)展的重任。世界上許多有重大成就的人,都得益于母親施予的教育。愛因斯坦對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影響,并給世界帶來嶄新的面貌。提到他的成就,就不能不感謝他偉大的母親,正是母親的悉心撫育使愛因斯坦健康成長起來,更是她的耐心教育為人類培養(yǎng)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母親是一位聰明、活潑、勤奮和充滿活力的婦女,而且是一個出色的鋼琴家。她非常重視學習,并鼓勵愛因斯坦和他的妹妹在學校勤奮學習。愛因斯坦說,他是通過聆聽母親彈奏鋼琴才開始喜愛音樂的。母親還鼓勵愛因斯坦要盡自己所能探究、質疑世界。5歲時,母親給了他一個指南針玩。他對針的擺動感到很好奇,對探究事物背后隱藏的世界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愛因斯坦小時候常常提出一些怪問題,如:指南針為什么總是指向南方?時間是什么?空間是什么?這些問題在很多人看來是無法回答也無需回答的,因此別人都以為他是個傻瓜,看不起他。但母親從不這樣認為,她給予了小愛因斯坦無限的愛和信任。有一次,母親帶他到郊外游玩,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一起嬉鬧,唯獨愛因斯坦一個人默默地坐在河邊。親友們不安地問道:“小愛因斯坦為什么總是一個人發(fā)呆?是不是神經有毛病???”可愛因斯坦的母親卻十分自信地對他們講:“我的小愛因斯坦沒有任何毛病,他那不是發(fā)呆,而是在沉思,他將來一定是位了不起的教授。”母親用她的雙手將愛因斯坦推上了科學的巔峰,愛因斯坦則用他的智慧將世界推向了一個新的時代。再比如毛澤東,他從小就樹立了救國救民的大志向,這無疑也是受了他母親的重大影響。如果我們要感謝毛澤東為中國帶來新生,就不能不感謝他的母親——這位以自身行動教育毛澤東要善良勤勞,并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對窮苦人建立深厚感情的女性。毛澤東的母親是家庭中最忙碌、最辛苦的人,而且她虔信佛教,心地極為善良,對貧苦人有著很大的同情心。她經常瞞著丈夫,送糧送米接濟那些貧窮的鄉(xiāng)親們,而毛澤東的父親是不贊成施舍的,因此家里經常為了這種事情爭吵。母親的這種美德,對毛澤東兄妹影響很深,他們都擁護母親的做法。父親給兒子毛澤東設計的生活道路,是要他到湘潭一家米店當學徒,將來成為一個能賺錢的人。可是,16歲的毛澤東卻渴望著走出韶山沖去讀書學習,去見大世面,去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為此,父子之間經常發(fā)生矛盾。而每當發(fā)生矛盾時,母親就站在兒子一邊,支持毛澤東的主張。她和毛澤東一起勸說父親,并請來親朋和鄰居說情,父親才答應了兒子的請求。從此,毛澤東走上了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并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志愿,解救了千千萬萬的窮苦人。這份功績中當然也包含了他母親的功勞——默默為他在心底種下對普天下的大愛,并支持他去完成宏偉的志向。受母親的幫助和影響而最終取得偉大成績的人數不勝數。有句話說得好: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母親的素質決定了世界的未來。在偉人們促進時代進步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更不能忽略那一雙雙在他們身后默默支持的手。潤物細無聲的“潛教育”大師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所實施的教育都是“顯教育”,而更貼近教育本質、更具重要作用的“潛教育”卻時常被我們忽略。孩子要學習說話、學習唱歌、學習騎車,我們可以手把手地教,詳細地解釋,具體地示范,這些都是“顯教育”所能做到的。 但孩子要學會做人,培養(yǎng)勇敢、責任等品質時,父母該怎么教?如果講一些書上的道理,那終究還是空泛的說教。孩子無法真正理解什么是道德品質,什么是勇敢和責任感。只有父母身體力行地實踐,孩子才能真正理解。 這就是“潛教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榜樣的力量”。童年是“潛教育”的最佳時期,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甚至能將他們所聽到、見到的東西分毫不差地“復制”下來;而媽媽則是最好的“潛教育”大師,因為她們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她們的一言一行無不成為孩子的模仿對象。如果媽媽的言行是適當得體的,那么孩子必將受益匪淺。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伙伴。如果要給孩子一個最好的伙伴,媽媽是最佳人選。有些人認為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身邊缺乏同齡的小伙伴,他們很孤獨,而那些雙胞胎或多胞胎則是幸運的孩子。但事實并非如此。著名教育家王東華教授曾經做過調查和研究,他發(fā)現(xiàn),在各行業(yè)的名人名單中都很難找到孿生子(多胞胎)的名字。雖然有一些著名的兄弟、姐妹名人,如格林兄弟、勃朗特姐妹等,但他們都不是孿生的。許多名人也曾生過孿生的孩子,如撒切爾夫人生了馬克和卡羅爾,但這些孩子都沒有取得大的成就。這究竟是為什么呢?而且王東華教授還發(fā)現(xiàn),孿生子比一般孩子精神發(fā)育要遲緩,智商也相對較低。一起生活的雙胞胎,平均智商僅為95.7;一起生活的三胞胎平均智商僅為91.6。經過進一步研究,王東華教授認為,孿生子智力發(fā)育遲緩的原因在于母親——她們以為孩子有了同齡的伙伴,就不需要和大人玩,因而忽略了和孩子的交流??梢韵胂?,兩個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能互相學到的一定極其有限,而且兩人生活中的各方面都極為相似,也很難給他們的大腦帶來應有的刺激。他們之間可以互相理解、互相補充,進而得到滿足,因此他們的精神發(fā)育只要去適應對方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花費很大的努力去適應成人、適應他人、適應社會。這樣的情況下,大腦的發(fā)育當然會變得遲緩。現(xiàn)實中確實有很多事例可以證明這一觀點。如:5歲大的孿生子照鏡子時,還無法區(qū)分哪個是自己,哪個是自己的兄弟;有的孿生子因為長時間生活在一起,最后都會說一種別人不可理解的語言,有些“術語”甚至保留到他們成年。所以說,孩子的好伙伴不見得是同齡人。適當接觸同齡人可以讓孩子鍛煉社交能力,但真正能給孩子帶來良好影響的還是成人,尤其是媽媽。媽媽對孩子的照看不僅讓孩子更健康,同時這種照看本身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潛教育”。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良師益友人的一生中要接受很多老師的指導和無數朋友的幫助,但最早遇到的一位老師不是別人,而是媽媽,媽媽同時也是孩子最親密的朋友。愛子女是連母雞都懂的事,但怎樣去愛卻大有講究,同樣,做孩子的良師益友是每個媽媽都明白的,但應該如何做老師,怎么和孩子交朋友,卻依然讓很多媽媽困惑。有些媽媽十分認同“媽媽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師”這個觀點,因此處處以老師的姿態(tài)和孩子相處,但卻忽略了做朋友的平等。她們總是像嚴格的老師一樣要求孩子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應該學這些,不應該學那些。孩子雖然會因此而學到一些知識或懂得一些道理,但可能只是表面明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為他們對媽媽更多的是像對老師一樣的遵從和敬畏,而少了一些親近和平等。有些媽媽甚至像“管教”一樣,事無巨細,什么都管。她們雖然自己工作了一天很辛苦,但依然要看著孩子穿衣吃飯、看著孩子洗手洗臉,甚至看著孩子玩玩具……而且在“看”的過程中,還不停地嘮叨、教訓。最后搞得不但孩子不開心、缺少自信,媽媽自己也很疲憊??v觀歷史上一些有成就的人,他們的母親總是有這樣一些共同的特點:喜歡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探討問題;精力旺盛,耐心細致,不會因孩子把東西搞得又臟又亂而大發(fā)脾氣,孩子一時做錯事,也能容忍寬??;孩子從事一些稍帶危險性的活動,她們一般能允許,甚至會和孩子一起“嘗試”;她們會風趣地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她們會在雨天和孩子一起玩雨,雪天和孩子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無一例外,她們都是孩子的朋友。她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孩子雖然幼小,但不要以為他什么都不懂,他們同樣有自尊心與想法。所以,在家里媽媽應盡量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與孩子多交流,經常聽聽孩子的心里話,也可以試著在一些事上采納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的心與媽媽的心就會更近,感情就會更好,媽媽說的話也,比較容易讓他接受。當然,有些媽媽過于偏重“做孩子的好朋友”這一觀點,并且簡單地把朋友理解為“玩伴”,力求能和孩子玩到一起。她們陪孩子一起游戲,一起玩耍。有些媽媽還向孩子吐露煩憂,真的像對待朋友一樣,但卻缺少必需的、正確的教導。她們認為只要和孩子平等相處,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開心地玩,孩子就一定能茁壯成長。但事實上,孩子雖然既開心又平等,但卻浪費了一些良好的教育時機,有時他們自己在游戲中得到的知識和道理是不完整或不正確的,他們的年齡決定他們本身尚不能做自己的導師,還需要媽媽的指點和教導。其實,無論是做朋友,還是做老師,媽媽都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人。熱愛孩子、教育孩子是媽媽的天職,媽媽應該把老師、朋友、母親這三種角色相融合,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忽視對心靈和情感的關愛,對孩子親切、平等的時候,不忘記教育的責任。另外,媽媽不但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經常與他溝通,更要做孩子的榜樣。比如要讓孩子養(yǎng)成某種良好的習慣,媽媽就應該也擁有這一良好習慣。通常孩子潛意識里的某些習慣就是向媽媽學的,所以媽媽更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媽媽的一生都在關注孩子的喜怒哀樂,把孩子的一點一滴都記掛在心頭。她不僅關心孩子的身體狀況、學習成績等,而且對孩子的心理、思想、品質、個性有足夠的了解,并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改掉缺點,引導孩子修身養(yǎng)性,做到自信自強、腳踏實地、發(fā)奮努力,走上健康而快樂的人生之旅。 沒有比媽媽更專業(yè)的教育家隨著早教觀念的不斷深入人心,很多年輕媽媽都聽取各種專家的意見,將孩子送進各式各樣的早教機構,接收五花八門的早教訓練。但事實表明,這些早教方式并未取得很好的成效。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不管是那些“小學化”式的超常教育,還是所謂的特長教育,既違背了嬰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又脫離了孩子的天性和興趣,不僅難以收到成效,還可能為孩子長遠發(fā)展埋下隱患。媽媽們不由得開始焦慮起來,一連串的疑問也隨之產生:究竟應不應該相信這些專家呢?什么方法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到底該把孩子送給誰去教育?誰才是真正的教育專家呢?正所謂當局者迷,其實這些問題并不難回答。真正的教育專家不一定是擁有淵博學識、懂得很多育兒理論的人,但必須是最了解孩子、從心底深處愛孩子的人。常言說:“知子莫若母?!弊盍私夂⒆拥娜藷o疑是孩子的媽媽,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優(yōu)點、哪些缺點、需要什么;從心底深處愛孩子的人當然也是媽媽,試問這個世界上還有哪一種愛比母愛更深沉、更偉大?所以,媽媽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人選,媽媽才是教育孩子最專業(yè)的專家!然而,有些媽媽可能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想把孩子送到別的地方去學習。其實,無論哪一家早教機構都不如家庭,無論哪一位早教專家都不如媽媽。孩子的家和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課堂,媽媽就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就在媽媽心中!所以,做媽媽的不該被外界的所謂專家、權威的理論所干擾,而應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身上,根據孩子的表現(xiàn),讓自己內心的母性直覺去幫助判斷。當然,我們也不是說所有的理論全部都是錯誤的、沒用的。而是說媽媽們應該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去學習別人的理論以博采眾長,并堅持適合自己家庭和自己孩子的正確原則,努力、謹慎地確立起自己的教育方法。正確的教育方法,是媽媽在對孩子的長期觀察和不斷理解的過程中確立起來的。換而言之,其實媽媽和孩子每時每刻交流共處的影響,就是給孩子提供了每一個環(huán)境細節(jié)的熏陶引導。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會算多少算術題、認識多少字,而是快樂地游戲、自立地生活。媽媽就是最好的老師,家庭就是最好的課堂,而生活則是最好的課本。媽媽們與其帶著孩子在幼兒園、特長班之間疲于奔命,不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戲,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言行,研究一下孩子在想什么,對什么感興趣,特長是什么,有什么不足……然后,通過這些觀察,總結出一個自己的教育框架,確立自己的教育方法。這其中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媽媽一定要具備準確的判斷力,能夠分辨哪些方法適合自己的孩子、哪些方法可取、哪些方法應該摒棄。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可估量的潛力和創(chuàng)造力,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和開發(fā),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錯誤的種子,那后果會非常嚴重。 千萬別以為教育孩子要使用多么高難度的科學訓練,其實就是在“玩水”、“搭積木”等游戲中教孩子怎么生活;也千萬別以為教孩子一定要靠什么專家,因為最專業(yè)的專家就是媽媽自己!第二章 天賦的教育資格雖然同樣是孩子生命的締造者,父親卻不能用自己的身體孕育孩子,不能像母親一樣為孩子哺乳,不能和孩子之間產生心電感應,不能在孩子的一生記憶中留下最深的印刻——這一切都是上天賦予母親的特權,證明母親先天具備的教育資格是不容置疑的。哺乳——母親的特權現(xiàn)在很多媽媽都知道母乳的營養(yǎng)成分大大高于牛乳,因此在親自哺乳和保持身材的抉擇之問徘徊,并發(fā)出抱怨:為什么英明的造物主不讓人類一出生就可以脫離媽媽的看護獨立生存,而要讓媽媽辛苦一兩年的時間為孩子哺乳呢?其實,現(xiàn)代醫(yī)學和教育界提倡媽媽應該親自哺乳,不僅在于母乳特殊的營養(yǎng)成分,更在于哺乳所提供的精神喂養(yǎng)。
編輯推薦
《媽媽決定孩子的一生》由朝華出版社出版。媽媽的愛,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媽媽的教育,決定孩子一生的成就,作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媽媽用智慧點亮孩子生命的輝煌。常青說:“知子莫若母?!弊盍私夂⒆拥娜藷o疑是媽媽,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優(yōu)點、哪些缺點、需要什么;從心底深處愛孩子的人當然也是媽媽,試問這個世界上還有哪一種愛比母愛更深沉、更偉大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