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紅旗出版社 作者:胡堅 頁數:231
前言
1.埃德加·格斯特,是1881年出生在英國的美國詩人,1959年辭 世。有那么幾年時間,他曾在《底特律自由報》上堅持每天發(fā)表一首宣 揚凡人道德觀念的詩作,影響日隆,一時成為歐美文化圈的佳談,廣為 人知,深受愛戴。這本書的作者胡堅,屬于跟埃德加相似的人。 2.我喜歡聰明的人,但從不愛他們,也不怕。我怕像埃德加或者胡 堅這樣的人,認準目標,一寸寸地接近,不放棄的人。我也愛他們。怕 和愛,就看他們是怎么對待我的:他們視我為友,就愛;反之,就怕。 怕其實是反轉的愛。當一個人讓你從骨子里認他,服他,你就會自動愛 他,或者怕。 3.有一天,在會議間隙,在上千人離席散場的鬧哄哄中,一個人走 到我身邊,遞給我一份會議材料,請我核一下上面有關我的介紹是否無 誤。我不認識他,好奇地打量他離去的背影。他背脊似乎略有些駝:是 那種更能負重的駝,走路抬腳很低,像個莊稼漢。我無法想象他就是胡 堅,司就是。 4.胡堅臉上沒有威嚴,待人接物,熱誠而認真。他的樣子很平民, 低調,謙和。他不抽煙,喝酒也是象征性的。他膚色黝黑,是不是經常 在戶外跑步?他的背真是有些駝,一定是長期伏案所致。他當然不種莊 稼,但我老以為他有莊稼漢的無瑕可擊的氣質,過著勤勞、樸實、健 康、堅韌不拔的生活。 5.這本書我已經讀了一年多了,他也寫了一年多了。他沒有出手不 凡,但慢慢地變得不凡了。我是說,如果單獨看似乎沒哪一篇特別有爆 發(fā)力,但看多了,你會發(fā)現一種整體的力量。他像鳥兒筑巢、地鼠打洞 一樣,用的是笨辦法,下的是苦功,采的是他人之長,挖的是自我之 深。 6.他記錄了尋常的生活、工作、趣味、知識,寫出了不尋常的記 憶、感情、覺醒、思道、念想、愛憎、懼怕……無所不包,卻又有清晰 的界線,就是自我:內心是圓心,耳目是半徑。他從心靈深地出發(fā),尋 找、規(guī)劃、耕耘、收獲。讀這本書,讓我領略到一個人竭力施展后的寬 度、廣度、長度、深度。 7.這本書適合四種人讀: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四十歲以上的中年 人,十八歲以上的青年和以下的少年兒童。別以為我在附炎趨勢,捏著 鼻子說話,我沒有這么庸俗低級。我真覺得這本書適合任何人讀,因為 它無所不包,也因為它很真實樸素:沒有高不可攀的懸崖和深不可測的 機關。 8.為了趕寫這篇東西,我四點鐘起床,現在是凌晨六點,炎熱還在 幾小時之后。我一直希望養(yǎng)成早睡早起、戒煙多動的生活習慣,但總是 做不到,偶爾為之而已。但我想胡堅一定早做到了,他是個超有定力和 毅力的人。此刻,我想象他一定迎著晨曦在某路行道樹下慢跑。是的, 慢跑,他擅長慢跑。 2011年9月2日
內容概要
《微語者:胡堅微博》記錄了尋常的生活、工作、趣味、知識,寫出了不尋常的記憶、感情、覺醒、思道、念想、愛憎、懼怕……無所不包,卻又有清晰的界線,就是自我:內心是圓心,耳目是半徑。胡堅從心靈深地出發(fā),尋找、規(guī)劃、耕耘、收獲。讀這本書,讓我們能領略到一個人竭力施展后的寬度、廣度、長度、深度。《微語者:胡堅微博》適合四種人讀: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十八歲以上的青年和以下的少年兒童。
作者簡介
胡堅,浙江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大學工科,碩士研究生文科,構成獨特的思維。 思想、人文、精神是他的追求。 親和、才情、美感是他的特質。 以心對待微博上的每一粒文字,把所有的廣播串成了一部通透的心靈史。 于是,微博上,擁有數十萬朝夕相處的粉絲。
書籍目錄
1.人生哲思2.以文化人3.甜蜜學習4.入在旅途5.走讀社會6.主流聲音7.人在現場8.見微知著9.美的慧眼10.感動與愛附錄:心待微博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謝謝這么多人的關注!讀了近20年的書,在學習上感悟:小學要解決學習態(tài)度,讓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可惜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一點,孩子們的壓力太大。中學要解決學習方法,方法才是決定過河速度的舟。大學要解決學習精神,如勤奮、鉆研、探索;研究生要解決學習境界,如視野、眼界、創(chuàng)新。你是否有同感?2011年3月8日人可怕的不是無知,而是對無知的無知?,F在知識爆炸,樣樣懂不可能,但對自身與之不相適應的問題,如知識缺乏、本領恐慌等問題認識不足就可十白了。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大師之言令人警醒!這是我參加學習型組織建設會議所感。2011年3月9日語文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周末了,說一下家庭教育?,F在很多人望子成龍,讓孩子學很多東西。我認為小學最重要的要學好語文。人的思維靠語言,語文不好,思維不會活躍。其實數學解應用題,也要語文基礎,其他各科也是如此。學了很多東西,卻不好好學語文,就丟掉大西瓜了。小學的語文基礎千萬別忽視。2011年3月11日寫作文的土辦法。我不是小學教師,但教孩子寫作文有土辦法。小孩寫作文,就怕沒題材,整天寫我?guī)蛬寢屜床说取5谝徽?,叫他觀察別人。一群孩子到鋼鐵廠,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從礦石到出鋼,作文都得到好分。第二招,借助資料寫。指導他翻資料,作文寫得很有歷史感,也易寫得長,必與眾不同。第三招,注意細節(jié)。請孩子觀察螞蟻搬家,蒼蠅飛翔,孩子有非凡想象力,作文會讓你大吃一驚。第四招,從小注意標題,還要指導作文內列小標題。好文章爛標題不如好標題爛文章。2011年3月11日世界變化太快。不學習真的不行。建設一個學習型組織的問題已引起很多關注,為此談四題:什么是學習型組織的本質?說法很多,我認為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本質就是要成為“與時俱進”的組織,就是通過學習,實現使自己組織的目標、責任、素質、合力、機制、形象能夠不斷地適應形勢環(huán)境的新變化。2011年3月28日學習型組織的特征。一要形成自覺學習的功能,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學習成為工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要形成終身學習、全員學習、全過程學習和團隊學習的理念與機制。三要崇尚思考、創(chuàng)新、探索的風氣。四要具有完備學習功能的組織結構和制度基礎。所以,學習型組織是很高境界的組織。2011年3月28日學習型組織要解決的問題。1.構建共同理想,這是組織最重要的基礎。2.承擔共同責任,強化每個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3.塑造共同精神,共同的文化價值觀極為重要。4.凝聚共同力量。形成強大向心力和整體合力是學習型組織的終極目標。5.樹立共同形象。組織的外在形象與品牌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條件。2011年3月28日建設學習型組織的主要方法。1.領導團隊的帶頭學習。2.各種學習小組。3.舉辦講座論壇。4.讀書會、培訓班。5.各種知識競賽、征文活動。6.組織學習節(jié)、讀書周。7.適時的主題教育。8.實地考察和調查研究。9.運用網絡開展遠程教育、網上學校。10.建立制度激勵個人自學。11.學習成果展示交流。2011年3月28日陽光的聲音。一文章說孩子寫作文,寫陽光的聲音,老師打叉。幾年后他讀到著名作家寫:我聽見陽光的聲音,苦笑。我教孩子寫作文,借英文說法:像蜜蜂一樣忙碌,老師打叉,說比喻不當,從此不敢借用外文。黑板上畫一圈,問是什么?幼兒能講數百答案,大學生只有十幾種。容忍聽到陽光的聲音,創(chuàng)造力定競相進發(fā)!2011年3月31日甜蜜的學習。說世界財富主要掌握在猶太人手中,因為他們是最愛讀書的民族,人均讀書量世界第一。猶太人教孩子,都用蜂蜜在石板上寫字,讓孩子邊識字邊舔石板上的蜂蜜,使他們從小感受學習的甜蜜,熱愛學習。佩服猶太人的智慧,把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學習都搞得如此誘人。給學習加點糖,可能是中國孩子的渴望。2011年4月20日讀書的日子。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始創(chuàng)者期望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能享受讀書的樂趣。據統計,去年全國人均讀書4.25本,但仍有四成以上的人沒有讀書。有的想讀沒條件,有的有條件不想讀。書是人類傳承文化的河流。勸學的格言很多,這一句可記:每讀完一本書,如同你把它墊在腳下,你將站得更高。2011年4月23日救命的書。唐山大地震一幸存者說:我一直很愛讀書。工作后宿舍很小,堆滿一箱箱書。地震發(fā)生,水泥板掉下來,剛好擱在我床頭書箱上,形成小空間,讓我活下來。從此對書特別敬重,從不把書墊屁股下。我想,書是看得見地救了他的命,其實書在無形中救了多少人的命?多少人生離得開書的托舉?真要好好敬重書。2011年5月5日孩子的視線。外國影星在中國接受孩子獻花,單腿跪下與孩子說話,臺下一片掌聲。我們與孩子常缺乏這種平等,打罵屢見不鮮。孩子從小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平等心態(tài),這是自信和尊嚴的開始。孩子旅游歸來寫“印象最深的事”的作文,他寫:印象最深是很多屁股在眼前晃動。你懂的,孩子的視線與我們不在同一水平線上。2011年5月21日你最優(yōu)秀。心理學家到班級做實驗,發(fā)智力測試卷,請全班做。第二天對班主任說,測試評卷,a、b、c三人智力超群。兩年后他回訪此班,果然這三人名列前茅。他說,其實當時根本沒有閱卷,只隨機點了三人。但此后老師對這三人特別留意,他們也特別自信,特別用功。高考或平常學習,信心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2011年6月7日敬書如賓。今天鳳凰臺播高考后學生撕書,場面驚人,我百感交集。一是同學們高考壓力如此之大,這制度要改。二是書伴隨我們幾年,上面有你的歷史印記,說撕就撕,能下手?有點過河拆橋之感。三是不環(huán)保,可轉給學弟學妹們用,低碳!四是減壓就沒有別的方式,要拿書出氣?為書鳴不平!我讀過的書基本都在,敬書如賓!2011年6月9日傾聽之一。某君,講話或即席發(fā)言,侃侃而談,聽者服之。討教秘訣,他說,過去不擅言辭,后注意傾聽,凡參會,常思如果讓我講我怎么講?凡精彩發(fā)言,細細品味。凡粗糙者,也思問題何在?參加非本人相關之會,也傾聽,常獲他山之石。勤記筆記已為習慣。啟示:多關注別人發(fā)言,你的發(fā)言一定多被別人關注。2011年6月8日傾聽之二。馬艷麗說,她從運動員轉為名模,又成服裝設計師,得益于傾聽。她曾是賽艇運動員,受傷,迷茫中商場售貨員說,你個高不當模特可惜,大悟!當模特獲冠軍。朋友說,模特干不了一輩子,可轉服裝設計。她憑著對服裝特別感覺注冊工作室,定制品牌時裝。啟示:善于將別人散落的思想之珠收取,將成就一串光彩!2011年6月9日傾聽之三。主持少兒節(jié)目,主持人問小孩:你長大后想干什么?他說我要當飛行員。問:你的飛機在天上熄火了你怎么辦?他答:我叫飛機上人綁好安全帶,我?guī)Ы德鋫闾?。全場哄堂大笑。小孩委屈的眼淚奪眶而出:我去拿燃料還回來的。笑聲止。啟示:完整傾聽才會完整理解,不完整傾聽將讓你止步于準確之前。2011年6月10日P50-55
編輯推薦
浙江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胡堅的微博精選集《微語者》聚焦生活各層面景象、洞察社會邏輯、思考社會話題,文字清雅優(yōu)美,寄予對人生、命運的哲理思考。作者的大學工科、碩士研究生文科背景構成了他獨特的思維,思想、人文、精神是他的追求;親和、才情、美感是他的特質。細細讀來,傳遞著真善美的正能量。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