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基礎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作者:高同彪 主編  頁數(shù):370  字數(shù):537000  

內容概要

  《高職高專經濟管理類“十二五”規(guī)劃系列教材·經濟管理類系列教材:經濟學基礎》以傳統(tǒng)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為基礎,以“理論必需、夠用”為原則,在教學實踐基礎上進行編寫。針對高職高專及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特點.對流行的經濟學教科書進行改進.在保持內容體系完整的同時擺脫了冗長的理論分析,充實大量生活案例、拓展閱讀和知識鏈接,增強了教學的實用性和教材的可讀性。《高職高專經濟管理類“十二五”規(guī)劃系列教材·經濟管理類系列教材:經濟學基礎》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大部分,每章后均配有復習思考題、案例分析、實訓項目等內容,幫助讀者逐步培養(yǎng)運用經濟學原理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高職高專經濟管理類“十二五”規(guī)劃系列教材·經濟管理類系列教材:經濟學基礎》既可作為高職高專經濟學、管理學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各類高等成人教育、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用書及社會人士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高同彪,男,1974年出生,吉林公主嶺人,東北師范大學經濟學博士,吉林大學工商管理學科博士后,東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現(xiàn)為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經濟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吉林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學科專家,吉林省社會科學重點項目成果鑒定組專家,吉林省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高校管理學科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吉林省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主講西方經濟學、市場營銷、市場調研、消費者行為與心理學等課程。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經濟學的產生及其研究對象
一、經濟學產生的根源——資源的稀缺性
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三、經濟制度
第二節(jié)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
一、微觀經濟學
二、宏觀經濟學
三、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聯(lián)系
第三節(jié)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一、實證經濟學與規(guī)范經濟學
二、實證分析方法
三、實證分析工具
四、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
第四節(jié) 經濟學發(fā)展簡史
一、重商主義:經濟學的早期階段
二、古典經濟學:經濟學的形成時期
三、新古典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的形成與建立時期
四、現(xiàn)代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建立與發(fā)展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拓展閱讀】
上篇 微觀經濟學
第二章 供求理論
第一節(jié) 需求理論
一、需求
二、影響需求的因素
三、需求規(guī)律
四、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
第二節(jié) 供給理論
一、供給
二、供給的影響因素
三、供給規(guī)律
四、供給量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
第三節(jié) 均衡價格的決定
一、均衡價格
二、供求規(guī)律
三、價格政策
第四節(jié) 彈性理論
一、需求價格彈性
二、需求收入彈性
三、需求交叉價格彈性
四、供給彈性
第五節(jié) 彈性的應用
一、需求價格彈性與總收益
二、彈性對賦稅分擔的影響
三、谷賤傷農——農業(yè)的好消息不一定是農民的好消息
四、蛛網(wǎng)理論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案例分析】
【拓展閱讀】
第三章 消費者行為理論
第一節(jié) 消費者行為理論概述
一、欲望與效用
二、基數(shù)效用論與序數(shù)效用論
第二節(jié) 邊際效用分析
一、總效用和邊際效用
二、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與貨幣的邊際效用
三、消費者均衡分析
四、需求規(guī)律與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
第三節(jié) 無差異曲線分析
一、消費者偏好的性質
二、無差異曲線
……
第四章 生產理論
第五章 成本與收益理論
第六章 市場理論
第七章 分配理論
第八章 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下篇 宏觀經濟學
第九章 國民收入核算理論
第十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一):簡單的凱恩斯模型
第十一章 貨幣市場的均衡
第十二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二):擴展的凱恩斯模型
第十三章 總需求一總供給模型
第十四章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
第十五章 宏觀經濟政策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需求是指居民(消費者)在某一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或勞務的數(shù)量。需求還可以用列表法、圖形法、模型法來表達。影響需求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的價格、相關商品的價格、消費者收入水平、消費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消費者的偏好、人口的數(shù)量與結構、政府政策、歷史傳統(tǒng)、風俗習慣、社會時尚、文化、氣候條件等。需求規(guī)律的內容:在影響需求的其他給定因素不變的條件下,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與其價格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化的關系,即價格高或提高,需求量少或減少;價格低或下降,需求量多或增加。需求量的變動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shù)量的變動。需求的變動是指在某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shù)量的變動。 供給是指廠商(生產者)在某一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夠出賣的商品數(shù)量。供給還可以用列表法、圖形法、模型法來表達。供給的影響因素包括商品自身的價格、生產要素價格、相關商品的價格、生產者從事生產的目標、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廠商對價格的預期、自然條件、廠商數(shù)量、政府政策等。供給規(guī)律的內容: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商品的供給量與價格之間呈同方向變動,即供給量隨著商品本身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商品本身價格的下降而減少。供給量變動是指其他因素不變,由某種商品價格的變動引起的廠商對這種商品供給數(shù)量的變動。供給變動是指某種商品的價格不變,由其他因素變動引起的供給數(shù)量的變動。 均衡價格就是指一種商品供給與需求相等時的價格,在均衡價格下的交易量稱為均衡數(shù)量。均衡價格是由需求和供給兩種力量的相互作用決定的。供求規(guī)律的內容: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變動分別引起均衡價格與均衡數(shù)量同方向變動;供給變動引起均衡價格反方向變動,均衡數(shù)量同方向變動。支持價格是指政府為了扶植某一行業(yè)的生產而規(guī)定的該行業(yè)產品的高于市場均衡價格的最低價格,即最低限價。限制價格是指政府為了限制某些物品價格上漲或抑制某些產品的生產而規(guī)定的低于市場均衡價格的最高價格。

編輯推薦

《高職高專經濟管理類"十二五"規(guī)劃系列教材?經濟管理類系列教材:經濟學基礎》既可作為高職高專經濟學、管理學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各類高等成人教育、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用書及社會人士的參考讀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經濟學基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