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中國物資出版社 作者:周文敏 編 頁數(shù):272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有女人問佛:為何不賜予我與別人一樣閉月羞花的容顏?你真不公平! 佛曰:你怎么不知?那些只是曇花一現(xiàn)的東西,是用來蒙蔽世俗眼睛的障礙物,沒有什么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偏偏有人對它不屑一顧! 于是,女人又問:世間為何有那樣多的遺憾? 佛曰:這原本就是一個娑婆世界。娑婆即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體會不到快樂! 女人再問: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害怕不能、把握時,應(yīng)該怎么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還是劫! 女人大驚,乞求道:如何才能如您一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我也曾如你般單純天真。 人人都與佛有緣。 佛說,清靜得福報。世人飽受塵世喧囂之侵?jǐn)_,遭受嗔怒怨恨之毒害,難以享受清靜之福。只有保持心中安寧,方能擺脫私心雜念,方能修身養(yǎng)性,得清靜之福。 佛說,慈悲為懷,福報自然來。拔除眾生的痛苦,給眾生以快樂,是為慈悲。寬容待人,以德報怨,懂得感恩,廣行布施,就是在修福。 佛說,放下得輕松之福報。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有痛苦和煩惱,是因為放不下很多東西。放下不是放棄,放下是放下不該有的惡念和貪欲,放下讓自己感到沉重的東西,放下不該屬于自己的東西。 佛說,懂寬容得和諧之福報。懂寬容知忍讓,和諧地與人相處,別人會因你的存在而生活得快樂順心,你也會因為有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而順風(fēng)順?biāo)? 佛說,保持平常心得快樂之福報。保持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面對人生中的坎坎坷坷、是是非非、悲歡離合,自能遠(yuǎn)離煩惱與痛苦。 你我相識皆有緣,面帶笑容結(jié)人緣,布施歡喜種善緣,你對我錯相惜緣,順我逆我消孽緣,生老病死了塵緣,果報好壞皆因緣,慈悲喜舍修佛緣。愿我們心中有佛,與佛結(jié)緣。 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內(nèi)容,僅僅活在世上并不值得稱道,值得稱道的是生活過得美好。 與佛結(jié)緣,以佛修心,可以使心靈得以平靜,智慧得以寬廣,境界得以提升,可以感受名韁利鎖之外的寧靜、淡然、幸福、圓滿…… 與佛結(jié)緣,福自然來! 編者 2011年10月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作者以佛教文化解答現(xiàn)實問題的一本圖書,針對人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從出世的角度解決入世的問題,起到心靈雞湯的作用。作者結(jié)合佛教小故事,針對當(dāng)代社會很多人的心理與文化需求,揭示佛教思想的當(dāng)代價值與實用意義,在表達(dá)方式上,通俗而不媚俗,淺顯而不淺薄,生動但不戲說。
作者簡介
周文敏,作家,在佛學(xué)、民俗學(xué)領(lǐng)域有著長期關(guān)注和深入研究,曾出版作過多部圖書,深受讀者歡迎。
書籍目錄
第1章:悟透人生——命由己造,福由心生
第2章:隨緣自在——萬事隨緣,得自在之福報
第3章:淡漠清心——清凈之心,幸福之源
第4章:自傘自度——命運在我,相信自己
第5章:懂得放下——愛恨恩仇,皆為福障
第6章:不出惡言——禍從口出,莫論是非
第7章:忍得耐得——小忍成仁,大忍成佛
第8章:心無妄想——不存妄念,安享太平
第9章:制心一處——用心做事,心自安然
第10章:慈悲為懷——心存善念,福報自然來
第11章:廣結(jié)善緣——造福他人,成就自己
第12章:寬恕眾生——以德報怨,修心是福
第13章: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14章:樂善好施——福,來自一顆懂得布施的心
第15章:虛心精進(jìn)——認(rèn)真做事,謙虛做人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來是偶然,走是必然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佛說:“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毙窃拼髱熣f:“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是自利利他的良方?!泵總€相逢相知,每個回眸顧盼,每個因緣了斷,每個得失聚散,每個生老病死都是定數(shù)。老天既讓你來到世間就要你享受快樂、承擔(dān)悲苦,所以來到世間是你的偶然,離開這個世界是你的必然?!菊劮稹ふf禪】夏天里,一位小和尚指著寺院里一片行將枯死的草地,對師父說:“你看,這些小草馬上就要死了,我們應(yīng)該撒些草籽,不然這兒沒草,太難看了?!睅煾赶蛩麚]揮手說:“隨時!”許多天過去了,終于到了中秋節(jié)。這天,師父交給小和尚一包種子,讓他撒到草地里。小和尚高興地拿著種子去撒。沒等他撒完,忽然間秋風(fēng)四起,種子隨風(fēng)飄走了好多。小和尚大叫起來:“不好了,不好了,種子被風(fēng)吹跑了?!薄皼]關(guān)系,吹走的大多都是空殼,種在地里也是不會發(fā)芽?!睅煾刚f,“隨性!”小和尚剛剛播完種,空中飛來了幾只覓食的鳥,在草地上不停地啄著。“不好了,種子要被小鳥吃光了!”小和尚急忙告訴師父?!皼]關(guān)系,種子多得很,吃不完!”師父說,“隨遇!”半夜里,天降暴雨。第二天清早,小和尚出去看,草地已被暴雨沖得面目全非。他急忙告訴師父:“種子都被暴雨沖走了!”師父微笑著說:“沖到哪里就在哪里發(fā)芽!隨緣!”第二年春天,草地上竟然冒出了許多嫩綠的草芽,就連一些沒有撒種的墻角也冒著綠綠的生機。小和尚高興得直蹦。師父含笑點頭:“隨喜!”【感悟·收獲】人生何處不相逢?人生何處不離別?王菲用空靈的聲音唱道:“有時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鼻О愕牟簧?,萬種的無奈,走到盡頭依舊兩手空空,結(jié)局還是一樣來臨。離別,永遠(yuǎn)是那么的傷斷人腸。一個年輕女子,在丈夫出國后的一段時間里,她陷入極度痛苦之中,幾乎不能自拔,甚至想到了死。她心里知道,他永遠(yuǎn)不會回來了。她整日郁郁寡歡,無精打采。鄰居們同她打招呼,她總是愛理不理,一時間,鄰居們對她糟糕透頂?shù)钠獠挥枥斫?,一個個只好敬而遠(yuǎn)之。一個青年,外公在81歲時去世,這個年紀(jì)已算高齡。應(yīng)該說外公去世的時候沒生什么大病,也沒臥病在床,這本身就是一種幸運,甚至有的人說這是外公前世修來的福分,也有人說這是外公一生為善得來的造化。話雖這樣說,可是他還是不能接受外公去世的事實。有時候哭泣,有時候淚在心里流。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也沒有人不會離開,包括死去。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生命里,有許多的驛站,有許多幻滅的場景。一切都會幻滅,然后歸于寧靜。莊子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來吊唁,見莊子正盤腿坐地,鼓盆而歌?;葑迂?zé)問道:“人家與你夫妻一場,為你生子、養(yǎng)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也就算了,還鼓盆而歌,豈不太過分、太不近人情了嗎?”莊子說:“不是這個意思。她剛死時,我怎會獨獨不感悲傷呢?思前想后,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來,也就不感悲傷了?!被葑尤詰崙嵅黄?,質(zhì)問道:“生死之理又如何?”莊子說道:“死和生并不是人力所能安排的,就像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樣,完全出于自然。有些事情人是不可能參與和干預(yù)的,這都是事物自身變化的實情。身軀非你所有,是天地寄托給你一個形體;生命非你所有,是天地寄托給你的氣;性命非你所有,是天地寄托給你順應(yīng)自然之屬性;子孫非你所有,是天地寄托給你繁衍子孫的能力。所以,生命是假借;假借它而成為生命的東西,不過是塵垢。死生猶如晝夜交替,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氣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樂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還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有生必有死,生與死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人的生死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樣平常無奇。對于死亡,明智的態(tài)度就是順其自然,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了解生命的本質(zhì)與永恒的真理的人無所畏懼,也不會為任何生離死別而哀傷悲泣。看透了生死的本質(zhì),即使面對死亡,也不會悲觀,順其自然,處之泰然。看淡生死才能更好地瀟灑人生,享受人生。每個人的一生要經(jīng)歷很多,一顆清凈心是不變,喜怒哀樂是隨緣,只要把握住了這顆不變的清凈心,很多事情都沒有那么困惑復(fù)雜。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物,如此;人,如是;理,亦然。啟示萬事皆有緣,人生當(dāng)隨緣。隨緣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憂,不躁進(jìn),不強求。以佛心保持平和,能處變不驚,并能體會到生活之樂之美。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