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品梁實秋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中國物資出版社  作者:王國華  頁數(shù):21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分為四輯:一、梁實秋的交游。分別寫梁實秋與胡適、徐志摩、聞一多、郁達夫、周作人等人的交往,通過交往敘述彼此對人生、國家、文化認識的差異;二、梁實秋的痛與愛。從細微的角度切入,寫梁實秋的人生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三、梁實秋作品一瞥。對其翻譯的《莎士比亞全集》以及享譽一時的《雅舍小語》等作品做全面解讀和分析。四.梁實秋的兩次婚姻,寫他與妻子程季淑以及與續(xù)弦韓菁清的愛情故事?!吨仄妨簩嵡铩酚赏鯂A所著。

作者簡介

  王國華,筆名易水寒,書評人、專欄作家,1974年生,現(xiàn)供職于深圳報業(yè)集團。中國作協(xié)會員,吉林省雜文學會副會長。已出版《五毛錢吵半天》《微笑是一種力量》《推開虛掩的門》《你不知道的歷史細節(jié)》《等待是另一種形式的行走》《學林碎話》《中年奴》等作品。在《南方周末》《深圳商報》《羊城晚報》《齊魯晚報》等十余家報刊開有專欄。是國內目前較活躍的青年作家。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梁實秋的交游
 但恨不見替人——梁實秋和胡適
 尊崇與提攜
 傾慕人格
 “自由主義”同道
 追懷
 當年曾是同路人——梁實秋和聞一多
 志趣相投的詩友
 珂泉的“同居密友”
 組織大江會
 青島的浪漫時光
 天各一方
 鄭振鐸感激梁實秋的批評
 直言挑錯
 引為益友
 朋友的是非——梁實秋和周作人
 關于詩歌的爭論
 淡淡的情誼
 分明的是非
 梁實秋和冰心互寫祭文
 青春初識
 “實秋最像一朵花”
 互祭
 梁實秋和老舍說相聲
 同赴后方
 記憶中的老舍
 珠聯(lián)璧合的京味兒相聲
 欷歔
 擦肩而過——梁實秋與沈從文
 回憶中的沈從文舊事
 不多的交往
 在徐志摩和郁達夫之間
 折服紳士徐志摩
 與放縱與頹廢劃清界限
 梁實秋的態(tài)度與風格
 江青向梁實秋借錢
 江青青島往事
 借錢不還
 梁實秋的“紅顏知己”
 龔業(yè)雅
 方令孺
 俞珊
第二章 梁實秋的痛與愛
 畢生只信白璧德
 白璧德的主張
 梁實秋的文藝觀
 作為“新月派”成員的梁實秋
 新月的成立
 梁實秋的“成人禮”
 為人權而戰(zhàn)
 新月的成績和解散
 抗戰(zhàn)無關論:身披“民族大義”外衣的群毆
 緣起
 激烈論戰(zhàn)
 最后的事實
 余波
 翻案
 只談政治不做官
 喜談政治
 梁實秋的官場友人
 知識分子的清高
 “梁實秋被捕”前后
 以訛傳訛
 梁實秋和狗
 看家狗之可厭
 有其人必有其狗
 對野狗的同情
 梁實秋和貓
 貓的親子之愛
 “白貓王子”的幸福生活
 梁實秋遭劫
 劫匪入室
 驚弓之鳥
 梁實秋的家教
 與孩子做朋友
 含蓄的性教育
 慈父的暴力
 梁實秋的穿
 舒適原則
 晚年的趣味
 人生自古誰無病
 多病人生
 病中感悟
 享受病癥
 梁實秋的末世情結
 托女立傳
 感傷零落
 來日苦短
 梁實秋之死和死后的官司
 給我更多的氧氣
 死后的官司
第三章 梁實秋作品一瞥
 “清光”副刊那些事
 投稿事宜
 梁實秋的相聲小段
 梁實秋關注英兵“睡覺”事件
 與張競生罵戰(zhàn)
 那個時代的風俗
 為誰讓座
 舶來品
 樂戶捐
 梁實秋與《莎士比亞全集》
 胡適的推動
 為了父親和妻子
 忠于人性,忠于原著
 梁實秋的雅舍小品
 梁實秋的“雅舍”
 雅舍之“雅”
 逼出來的《雅舍小品》
 最是那一抹咽不盡的鄉(xiāng)愁
 生動的文本
 《雅舍談吃》的三個特點
 無盡的思鄉(xiāng)情
 梁實秋和信
 盼信的滋味
 講求書信的個人情趣
 一天一封情書
 藏信有癖“三不收”
 梁實秋談窮
 窮與酸
 乞丐無傷大雅
 “窮是進步的大害”
第四章 梁實秋的兩次婚姻
 傾城之戀
 悲苦的童年
 媒妁之言,自由戀愛
 跟隨丈夫走天涯
 少年夫妻老來伴
 程季淑之死
 黃昏戀,很燦爛
 一見鐘情
 甜蜜的戀情
 遭遇“圍追堵截”
 他們結婚了
 真愛永流傳

章節(jié)摘錄

但恨不見替人    ——梁實秋和胡適    尊崇與提攜    如果說梁實秋這一輩子只崇拜過一個人,那么,這個人一定是胡適;如果說梁實秋只對一個人感恩,那么,這個人也一定是胡適。1891年出生的胡適,比梁實秋整整大了11歲。但梁實秋認為自己和胡適的差距不僅僅是11歲。胡適早年寫有一部《留學日記》,后來改名為《藏暉室日記》,內容很大一部分是他的讀書札記,以及一些評論。梁實秋讀完以后,經(jīng)過比較,認為自己在胡適那個年齡,還不知道讀書的重要,而思想也尚未成熟。所以,梁實秋認為,“如果我當年也寫過一部留學日記,其內容的貧乏與幼稚是可以想見的。所以,以學識的豐儉,見解的深淺而論,胡先生不只是長我十一歲,可以說長我二十一歲,三十一歲,以至四十一歲”。    民國年間,文壇、政界的頭面人物們都以說一句“我的朋友胡適之”為榮時,梁實秋從沒這樣自詡過,雖然兩人不乏往來,可他一直對胡適執(zhí)弟子禮,畢生尊崇。    梁實秋和胡適的交往應該是1927年在上海共同參加“新月月刊”期間。胡適是“新月”的精神領袖,梁實秋是里面最年輕的參與者之一?!靶略隆弊鲽B獸散后,在梁實秋和胡適之間發(fā)生的兩件事情,對梁實秋的命運改變很大,甚至成就了他的一生。    1934年,因為學潮的關系,梁實秋在青島大學已經(jīng)十分被動,他迫切需要換一個環(huán)境。也就是在這時,身為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的胡適向他伸出了援手。經(jīng)過胡適斡旋,梁實秋于同年9月被聘為北大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北大除了教授名義之外,還有所謂名譽教授與研究教授的名義,名譽教授是對某些資深教授的禮遇,而所謂“研究教授”,則是胡適的創(chuàng)意,他想借此資助吸收一些比較年輕的人到北大,作為生力軍和新鮮血液?!把芯拷淌凇贝霰纫话憬淌诟叱?/4,授課時數(shù)卻更為減少。這說明胡適對梁實秋的期望值很高。胡適的做法使他自己遭到了一些人的敵視。梁實秋回憶,有一年共閱入學試卷的時候,一位年齡與梁實秋相若的先生故意當眾高聲說:“我這個教授是既不名譽亦不研究!”大有憤憤不平之意。    另外一件事是,在胡適的建議和推定下,梁實秋開始翻譯莎士比亞的作品,并以此為終生事業(yè),歷經(jīng)近40年的苦熬,終于完成了這一成就梁實秋其人的鴻篇巨制??梢韵胂?,沒有《莎士比亞全集》,梁實秋僅憑那些雅舍小品如何能領到“大師”的頭銜?    傾慕人格    胡適是安徽徽州績溪縣人,而梁實秋的妻子程季淑老家也在績溪,因為這層關系,胡適在飯桌上經(jīng)常如此介紹梁實秋:“這是梁某某,我們績溪的女婿,半個徽州人?!贝送?,他還喜歡對梁實秋念叨自己家鄉(xiāng)的情形?;罩菔莻€閉塞的地方,四面皆山,地瘠民貧,山地多種茶。每逢收茶季節(jié),茶商經(jīng)由水路從金華到杭州到上海求售,所以上海的徽州人特多,號稱徽幫,其勢一度不在寧幫之下。有一天,胡適請羅隆基、潘光旦和梁實秋到一家徽州館吃午飯。他們剛進門,老板一眼望到胡適,便從柜臺后面站起來笑臉相迎,滿口的徽州話,梁實秋等人一點也聽不懂。等他們扶著欄桿上樓的時候,老板對著后面廚房大吼一聲。他們落座之后,胡適問他們是否聽懂了方才那一聲大吼的意義。他們當然不懂,胡適說:“他是在喊,‘績溪老倌,多加油??!’”原來績溪是個窮地方,難得吃油大,多加油即是特別優(yōu)待老鄉(xiāng)之意。果然,那一餐的油不少。有兩個菜給梁實秋的印象特別深,一個是劃水魚,即紅燒青魚尾,鮮嫩無比,一個是生炒蝴蝶面,即什錦炒生面片,非常別致。缺點是味太咸,油太大。    胡適對梁實秋的關照和提攜并非特例。受過胡適幫助的年輕人簡直數(shù)不勝數(shù)?!八≡诿准Z庫的那段期間,每逢星期日‘家庭開放’,來者不拒,經(jīng)常是高朋滿座,包括許多慕名而來的后生。這表示他不僅好客,而且于舊雨今雨之外還隱隱然要接納一般后起之秀。有人喜歡寫長篇大論的信給他,向他請益,果有一長可取,他必認真作答,所以現(xiàn)在有很多人藏有他的書札。    P3-5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一個人應該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中,男人只有梁實秋最像一朵花?!  ?/pre>

編輯推薦

一個作家的人生,往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存狀態(tài)的縮影。作者王國華利用數(shù)年時間研讀梁實秋作品,梳理和打量梁實秋,對這位曾經(jīng)毀譽不一的著名作家有獨特的理解和視角。    《重品梁實秋》是一部普及性學術作品,分別從梁實秋的作品、交游、個人生活、情感生活等方面來剖析和歸納這位曾經(jīng)轟動一時的民國學者。    該書的部分章節(jié)已經(jīng)在《良友》、《讀者》、《羊城晚報》、《文史春秋》、《歷史家茶座》等報刊發(fā)表過,讀者反響良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重品梁實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不認真讀,不仔細思考是不行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