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學的路上

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中國物資出版社  作者:牟鐘鑒  頁數(shù):31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在國學的路上》分談儒、問道、說佛、探教、會通、論爭、代后記七部分,主要內容包括:儒學是什么樣的學問;讓孔子的形象回歸真實;儒家仁學的演變與重建等。

作者簡介

牟鐘鑒,山東煙臺人,1939年5月生。1957年由煙臺二中畢業(yè)后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62年本科畢業(yè)考入本系中國哲學史專業(yè)方向研究生,師從馮友蘭、任繼愈、朱伯崑等先生。1965年研究生畢業(yè),1966年4月進入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后升格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從事中國哲學與宗教研究。1987年底調入中央民族大學哲學系(現(xiàn)改稱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從事相關教學與科研工作?,F(xiàn)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學?!?85二期工程”(2006年至2009年)當代重大民族宗教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社會兼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組專家、中國宗教學會顧問、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顧問、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佛學與宗教學理論基地學術委員、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學術顧問、香港青松觀全真道研究中心學術顧問、山東泗水尼山圣源書院院長。主要著作:《(呂氏春秋)與(淮南子)思想研究》《中國宗教與文化》《中國道教》《儒學價值的新探索》《走近中國精神》《宗教·文藝·民俗》《探索宗教》《老子新說》《中國宗教通史》(與張踐合寫)《概說中國宗教與傳統(tǒng)文化》(與呂大吉合寫)《道教通論》(主編)《民族宗教學導論》(主編)《全真七子與齊魯文化》(合寫)等。發(fā)表論文約350篇。獲獎情況: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寶鋼教育獎優(yōu)秀教師、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稱號?!吨袊诮掏ㄊ贰帆@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宗教學一等獎,《宗教·文藝·民俗》等四冊一套的《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獲第五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全真七子與齊魯文化》獲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書籍目錄

談儒——
儒學是什么樣的學問
讓孔子的形象回歸真實
儒家仁學的演變與重建
孔子的中和之道與當代溫和主義
儒學在近現(xiàn)代面臨的挑戰(zhàn)與復興之路
說“良心”
儒家倫理觀與當代的取舍
問道——
論道
老子學說的魅力
道家學說與流派述要
道家、道教與中國文化
道教精神略論
《紅樓夢》與道家、道教
從金融危機看《道德經》的價值
說佛——
鳩摩羅什與姚興
禪的真精神與平民性
從趙樸老的若干詩詞看人間佛教的真精神
開拓佛教文化的研究——讀《中國佛教與傳統(tǒng)文化》
兩方凈土 三位彌勒
佛學研究的鴻篇巨制——初讀《中國佛教哲學要義》
從佛儒關系看韓愈、柳宗元與李翱
探教——
中國宗法性傳統(tǒng)宗教試探
宗教文化論
中國宗教學三十年
民族宗教學的創(chuàng)立
對中國民間宗教要有一個新的認識
從宗教學與哲學看中國神話——讀《中國神話》增訂本
會通——
論儒道互補
儒、佛、道三教的結構與互補
宗教文化生態(tài)的中國模式
儒學在中華文明多元通和模式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文化反思——與安樂哲對話錄
論爭——
當審判官,還是做探索者?
對于《宗教學通論》異議投訴的澄清與說明
要人性,不要狼性——《狼圖騰》質疑
質疑《“國學”質疑》
代后記
在探索中反思——我的學術之路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8.存心養(yǎng)性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笨艘阎缚朔接?。孟子接著說:“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又說:“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彼J為天人相通,人性受于天而顯于心,故盡心知性可以知天,存心養(yǎng)性所以事天,他首次提出修養(yǎng)心性的問題。存心養(yǎng)性的功夫是保持和擴充心性中之善端,使之健康發(fā)育。養(yǎng)性還必須養(yǎng)浩然之氣,配義與道,使它至大至剛,塞于天地之間,形成操守不移的大丈夫氣概。在修養(yǎng)的態(tài)度上,孟子主張不可疏懶,亦不可急躁,“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從容不迫地去做。 以上道德修養(yǎng)方法都是早期儒學提出來的。唐宋以后,儒家的修身論由于吸收佛道和自身的爭論而得到豐富發(fā)展。李翱受佛教影響強調“去情復性”,周敦頤受道家和道教影響而“主靜”,二程則本于孔子而“主敬”??鬃诱f:“修己以敬?!本淳褪乔f重嚴肅,不茍且馬虎。程顥主張“識得仁理”、“以誠敬存之”,程頤也說:“涵養(yǎng)須用敬;進學在致知?!薄兑讉鳌酚小案F理盡性以至于命”的話,成為宋明道學家道德修養(yǎng)的共同目標,而在修養(yǎng)方法上各有所偏。理學強調從窮理人手,心學強調從盡性人手,爭執(zhí)不休。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一派偏重“道問學”,強調人手處是“即物而窮其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這是由漸到頓,故重視學問的講論。陸象山、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偏重“尊德性”,主張直接從誠意正心人手。陸象山強調先立乎其大者,“若能盡我之心,便與天同,為學只是理會此”,“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萬物皆備于我,有何欠闕?”他自認為是“簡易功夫”,批評朱熹的格物窮理是“支離事業(yè)”。王陽明的修養(yǎng)方法就是“致良知”,他從“心即理”的前提出發(fā),說明“格物致知”不是即物窮理,而是恢復本心,去惡念復善念,故云:“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主張“知行合一”,真知的過程也就是踐行的過程,所以強調道德修養(yǎng)要“從靜處體會,在事上磨煉”。 儒家的道德修養(yǎng)方法具有一般方法論意義,大部分可以繼承下來,轉換其時代內容之后,使其發(fā)揮新的作用。凡愿意培煉德性的人,不能不借用儒家兩干多年積累起來的使人性臻于完美的經驗和方法,若把這一切都拋棄,中國人的文明程度肯定要倒退,我們只應比前人做得更好,而不是做得更差。當代社會是一個缺乏德性的社會。

編輯推薦

《在國學的路上》由中國物質出版社出版。具有大哲之風,素樸真摯,一位兢兢業(yè)業(yè)、腳踏實地的學者,憑著對傳統(tǒng)文化的摯愛,致力于國學研究近半個世紀。知識、體驗、領悟并重,凝成這樣一本平易生動、充滿真誠的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在國學的路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終于收到牟老師的書,還記得老師當年微笑的樣子,和善而敦厚,長者之風讓人如沐春風,師者氣象大抵如此,老師文如其人,平實但拳拳之情溢于字里行間,讓人感動。這是本好人寫的好書,推薦給大家!
  •   牟老師的作品集,儒釋道融會貫通,深入淺出,對想對國學有較深入了解的人很有幫助。
  •   對于一個初讀國學圖書的人來說,牟老師的這書可以讓大家真實感受到國學的魅力。這本書文字很精美,但在論及國學內容時,總能給人很多啟發(fā),特別適合對國學有了解,但又想繼續(xù)深入研究的朋友。
  •   牟老師又一力作,讀完此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對國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現(xiàn)在能踏踏實實地著書立說的人越來越少,牟先生是其中之一。當你面對成千上萬種圖書無從選擇的時候,就選牟先生這個認真做學問的人的書吧。
  •   作者是中國哲學專業(yè)的,因此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研究很深入。這本書的角度很好,既有學術書籍的嚴謹、可信,又有通俗科普書籍的生動、全面。無論是對國學有興趣,還是專業(yè)人士,都可以拿來一翻,在生活上有所啟迪,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
  •   這本書真是精彩耐讀啊,既將儒釋道等傳統(tǒng)文化說得清清楚楚、條分縷析,又結合了當代人們關心的時代問題,娓娓道來。大家就是大家,能把那么復雜深刻的知識說得那么簡明生動,又不失厚重與文采。這絕對是我見過的大師級的國學讀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