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的博弈分析

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中國物資出版社  作者:禇曉琳  頁數(shù):161  

前言

  2008年4月,北京物資學院產業(yè)經濟學科獲批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標志著我校的學科建設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平臺。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高校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這種競爭已經集中體現(xiàn)在學科的競爭上,學科建設的水平基本上代表了一個學校的整體水平和科研實力。與此同時,在當前日益強調高校辦學特色的大環(huán)境下,學科建設其實也是最能體現(xiàn)特色并承載特色的一個載體?! ”本┪镔Y學院早在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了對流通問題的深入系統(tǒng)研究,是最早開始對流通(物流)問題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院校之一。在長期的研究中不僅取得了較豐富的科研成果,也在服務首都經濟方面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在流通領域的研究中形成了一定的優(yōu)勢,凝練了學科特色,形成了反映學科融合和發(fā)展的研究方向,即流通經濟(產業(yè))研究。立足流通領域已成為我校辦學特色,也成為我校產業(yè)經濟重點建設學科的研究定位和特色所在。而經濟學專業(yè)獲批國家級(第三批)和北京市特色專業(yè)建設點(2008年),經濟學教學團隊獲批北京市優(yōu)秀教學團隊(2009年),流通經濟研究所重組恢復(2009年),現(xiàn)代流通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市級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獲批建設(2010年),更形成了對學科建設的有力支撐。

作者簡介

  褚曉琳,女,1976年生,經濟學博士。北京物資學院經濟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數(shù)量經濟、流通經濟、公司金融。先后參與多項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發(fā)表論文多篇,代表性成果有《對外開放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分析——以唐山市為例》《股權融資大股東控制權收益的博弈分析》《基于內部人控制的股權融資偏好和股權激勵效應的博弈分析》等。

書籍目錄

1 引言  1.1 背景及意義  1.2 文獻綜述  1.3 結構安排及創(chuàng)新之處2 現(xiàn)狀分析與理論方法  2.1  中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的現(xiàn)狀  2.2 融資理論基本概念  2.3 融資結構理論  2.4 博弈論3 基于大股東控制視角的股權融資偏好博弈分析  3.1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非流通股股東收益  3.2 股權增值收益的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模型  3.3 大股東控制權收益的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模型4 基于內部人控制的股權融資偏好博弈分析  4.1  “內部人控制”的概念  4.2 經理層私人收益的不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模型 ……

章節(jié)摘錄

  2.中國股權結構產生的問題  首先,中國上市公司股本結構股權集中使得股東間約束難以形成,中小股東對國有大股東不能實行有效的制約,對管理層的監(jiān)督和制約也比較困難,這樣就為大股東對中小股東利益侵害提供了機會。而且很多中小股東由于所占股權比例太小,沒有動力參加公司治理。其次,國有股“所有者虛位”產生代理問題,致使國有資本沒有增值動力,對管理層缺少有效的監(jiān)督和激勵機制,造成嚴重的“內部人控制”現(xiàn)象和道德風險,管理層利益與股東利益難以保持一致,公司治理中缺乏制衡機制,難以發(fā)揮公司治理效率。于是大股東就可利用關聯(lián)交易、擔保、投資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甚至掏空上市公司的利潤。再次,公司股權集中與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分割,使得公司管理層不用擔心通過二級市場上的收購和兼并喪失對公司的控制權,進而無須擔心更換管理層的壓力。這樣管理層所作的各種決策主要考慮自身利益,忽視股東利益,并經常損害中小股東權益?! ?.1.3非流通股股東收益分析  中國特有的股權結構即二元化格局使得非流通股股東在股權融資中具有雙重收益函數(shù)。一重是其所擁有的非流通股的股權增值收益,另外是在保持對上市公司控股權中所享有的控制權收益。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的博弈分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