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有緣人

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中國物資出版社  作者:王宇 主編  頁數:290  
Tag標簽:無  

前言

  何為佛?  幾千年前,釋迦牟尼佛誕生于中印度。出家,修行,在菩提迦葉耶成佛。成佛后,四十五年間,行走于恒河兩岸,為大眾說法,從此,佛法才得以在人世間流傳?! ∮腥藛柗穑簽楹尾毁n予我與別人一樣閉月羞花的容顏?你真不公平!  佛日:你怎么不知?那些只是曇花一現的東西,是用來蒙蔽世俗眼睛的障礙物,沒有什么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偏偏有人對它不屑一顧!  于是,人叉問:世間為何有那樣多的遺憾?  佛日:這原本就是一個娑婆世界。娑婆即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體會不到

內容概要

有人問佛:為何不賜予我與別人一樣閉月羞花的容顏?你真不公平!
佛曰:你怎么不知?那些只是曇花一現的東西,是用來蒙蔽世俗眼睛的障礙物,沒有什么美可以抵過一顆純靜仁愛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偏偏有人對它不屑一顧!
于是,又問:世間為何有那樣多的遺憾?
佛曰:這原本就是一個娑婆世界,娑婆即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體會不到快樂!
再問: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害怕不能把握時,應該怎么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還是劫!
此人大驚,乞求道:如何才能如您一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我也曾如你般單純天真。
人們以為:佛陀來自天堂。但是,事實并非如此。
他與普通人一樣,來自人間,經歷過結婚生子的世俗生活。后來,他放棄王位、出家求道,最終,在菩提樹下修身成佛。
他以自身修行的經驗告訴人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zhí)著而不證得?!币簿褪钦f,眾生都具備佛陀所具備的一切品質,只是隱沒不見,雖有若無。因此,為妄想、生死所縛,非但不能決定生死大事,甚至連自身心靈的起落也無法掌控。

書籍目錄

人之第一智 心中有佛,與佛結緣
 1. 用禪心化解生活中的煩惱
 2. 笑對人生,知足常樂
 3. 不要接受別人給予的痛苦
 4. 安靜——人生的美好境界
 5. 沒有永恒的快樂與痛苦
 6. 萬物自有定數,故遇事不可強求而行
 7. 只有適當的舍棄,才會享受到財富
 8. 不要拿別人的思想來左右自己的生活
 9. 少嫉妒,少羨慕
 10. 既要有勇氣拿得起,更要有肚量放得下
 11. 敢于放下,坦蕩生活
人之第二智 慈悲待人,爾即成佛
 1. 愛心是生命的源泉
 2. 因為慈悲,人生路更寬
 3. 人生最善良的行為是奉獻
 4. 要善于與人和諧相處
 5. 報復,等于往怨恨的烈火上澆油
 6.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7. 把好的東西與別人分享,才會得到更多
 8. 用善心裝點人生
 9. 以德報怨,修心是福
人之第三智 心正成佛,心邪成魔
人之第四智 珍視親情,感受幸福
人之第五智 持之以恒,登峰造極
人之第六智 知恩重義,活出真諦
人之第七智 以德立身,寬容致福
人之第八智 踏實做人,謙虛做事
人之第九智 減去欲望,減去負擔
人之第十智 放棄自我,回歸真我

章節(jié)摘錄

  1. 用禪心化解生活中的煩惱  海濤法師有一句名言:“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它是用來愉快地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煩惱,就需要有一分禪心來解救。”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完美的生活,但往往事與愿違,快樂不起來,幸福不到來,美好的事情擦肩而過,心中的愛受到傷害。是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碰到一些煩惱和不盡如人意的事情。這些事情如果用感覺去應對它,不是真的美好;但用禪心去體會它,或許就是真的美好?! 》鸺抑v緣,有些東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但有些東西不是你的,你再煩惱也沒有用。拋卻這些對身

編輯推薦

  《佛度有緣人》以故事的方式講解了眾生與佛緣之間的關系及怎樣結佛緣,內容淺顯易懂,用最簡單的語言闡述佛學中的一些知識和理念。  心中有佛是佛緣,放棄非分的欲望是佛緣,平和地面對生活是佛緣,對己對事負責是佛緣,擁有美好的信念是佛緣,行智慧之事是佛緣,善于忍耐是佛緣,寬容待人是佛緣,懂得愛與感恩是佛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佛度有緣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4條)

 
 

  •   好書!愿我們心中有佛,奉獻我們的受心,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   佛度有緣人,這本書很值得大家看
  •   內容通俗易懂,受益匪淺,學做人做事,佛度有緣人
  •   勵志,以佛心看待和處理所遇
  •   不錯!心中向往的佛語,很深奧的人生。
  •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   我是要的是前言"佛說"的內容,可收到書后一看,不是的。不知道那到底是哪本書,找了好久。不過,既然買了就看看唄!多看書也沒壞處。
  •   內容令人頓悟很多獲益匪淺的道理,以故事的形式,抓住人愿意讀下去的興趣。并不枯燥的一本佛書。
  •   讓人回歸自然的一本書。買了很多本送給朋友,希望他們與我一起分享這份感悟與快樂。如果生活中的不如意讓你煩躁、失落、或絕望,不如看看這本書。。。。。
  •   在浮躁的社會中一點清新,能夠讓你靜下心來,聆聽世界的書籍
  •   可以讓人的心平靜下來的一本好書
  •   這是非常好的一本書,富有哲理的一本書,凈化心靈,看過之后能讓人把身心都放下,想通很多問題.心情愉悅.
  •   初讀這本書,我就十分喜歡這本書,書中有好多的名言警句,還有好多的好詞好句。
    書中以通俗的道理全是人生,以易懂的語言讓你的心態(tài)由動轉靜,是一個值得多讀幾遍的的好書,我很喜歡著本書
  •   很有價值的一本書,可以拭讀一下
  •   好書,好故事。很有智慧的一本書。小故事耐人尋味。
  •   書很不錯,讓我受益匪淺。。心情不好時看一看可以平靜一下心態(tài)。。。
  •   生活太匆忙,內心需平靜
  •   不錯的書,有煩惱的時候讀一下,可以平靜下來.
  •   讀了讓人平靜,心胸寬厚
  •   之前看過這本書,很不錯!這次買了幾本送人的!
  •   質量不錯,非常喜歡,物超所值!
  •   這本書對我?guī)椭艽?,從中看透了很多東西,是本修心養(yǎng)性的好書,收藏了,并終身受益!
  •   聽了一半的廣播決定買
  •   還沒開始讀,應該是經典。
  •   經同事推薦,買了這本書,放在枕邊,每天睡覺的時候看看,感覺一些看不慣的事豁然開朗了。是一本不錯的書。
  •   大愛這本書。以前就聽過有聲小說,感覺受益匪淺!感覺必須珍藏!
  •   很適合安靜獨處時慢慢品讀!
  •   這次物流很慢!
  •   很有深義的一本書,值得一看
  •   看上去很新不錯。。。
  •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很多的人生哲理
  •   非常不錯的書 推薦!
  •   一片一片小故事,很耐人尋味,自己看完之后給媽媽看了,她說看了之后很靜心!
  •   值得看看,由其在當今社會
  •   精心細讀,一定大有收獲。
  •   有意思,不過空
  •   非常喜歡,細細讀來,非常有道理
  •   超級喜歡?。。?!看到書心里非常舒服?。?!書很好??!快遞很快?。》諔B(tài)度一等的好?。。?!
  •   讀后有啟發(fā),推薦給了朋友
  •   之前借來看過,受益匪淺,百看不厭,值得珍藏的一本讀物。
  •   開卷有益的一本好書.
  •   這本書還是很值得買
  •   可以一讀,對煩躁的心情有所平息,但內容和原理來說不怎么好。難明或根本就系錯誤的。反正買了,對得起那個錢。要辯證地去看。別全信。
  •   讀此書如醍醐灌頂,甘之如飴
  •   真是本靜心的好書。受益匪淺!好好好!
  •   雖然還沒有把書看完,但還是被書的內容所吸引。很好的一本書
  •   很好,很值得看的一本書,是值得收藏的書!
  •   早放下一些東西,會早日祝你成功!
  •   很舒服很舒服,特別是當你迷妄的時候,讓自己走出來吧!
  •   指拭你的心靈,讓它在喧囂中回歸純凈,回歸本位、自然。   傾聽佛語的教導,汲取人文的滋養(yǎng),感悟智慧的啟迪。   以佛度日,以佛療心??墒剐撵`得以平靜,思想得以升華,智慧得以寬廣,人格得以美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受名利之外的寧靜、淡然、幸福、怡然自得、清幽淡雅……
  •   還行吧。用通俗易懂的話闡述佛理。
  •   平易近人,有佛陀胸懷,無絲毫分別心,正己、化人、渡心
  •   你我相識皆有緣,面帶笑容結人緣。這本書可以講解很多人生的許多道理,人做事,天在看,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事,就會有善果的。
  •   書我大概了瀏覽的下,還不錯,發(fā)貨速度也行,就是書破了,給我右下角撕壞了幾張,上次我買的那本臨水照花人也是這樣,有沒有搞錯,每次都這么巧,發(fā)的破書給我?
  •   讀后有一定啟發(fā),使思想沉甸
  •   晚上睡覺前,看上幾個故事應該不錯
  •   引用然后說明 但是不算很好看 還行吧
  •   挺滿意,慢慢看
  •   蠻喜歡,有時間就會看看~
  •   不錯,買了兩本,其中一本送朋友。
  •   內容通俗易懂,用平實的語言詮釋佛學真諦,值得一看!
  •   不錯的,可以受到教育。
  •   悲催得不能再悲催了,書拿到手了,可是老婆大人卻遙控命令我我不打開,要等她老人家14號后回來自己親手拆開,拿到書不能看,這也是種折磨。
  •   我感覺 以我的佛教基礎 這本書寫得不是很如法 或者說 很多只是如世間法 不能算入出世間法
  •   寫的比較有深意,可以給人以啟示和思考,但談不上有深度,如果你曾經讀過一些哲學書和佛學書,那就沒有必要買這本書了。
  •   沒什么意思呀
  •   太多符合當今實時的教條。沒有真正從佛教的教義出發(fā),給人以深層次的啟迪。
  •   這本書很差,我選摘一點給大家看看:43頁《無私的奉獻才是真奉獻》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應該是誠心誠意的,佛說積德行善是不求回報的,只有無私的奉獻才是真奉獻,否則就會玷污了這份善念。印度人認為,世界上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愛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我們應該用母愛一樣的無私奉獻對待每一個人,這樣的話世界就會變得美妙無比。如果我們在幫人的時候總是抱著一定的目的,那么,這一點點私心都會使我們的奉獻失去原本的意義和價值。大智禪師在明山寺弘法時,每次講經,聽者都多的將他圍得水泄不通,于是就有人提議再建一座寬敞一些的講堂。在接下來募捐的時候,有一位信徒送來了100兩黃金給大智禪師。大智禪師收下錢以后,就忙別的事去了,信徒對大智禪師的態(tài)度非常不滿—要知道,100兩黃金不是一筆小數目,而大智禪師拿到這筆錢后竟連一個“謝”字也不說。于是信徒就跟在大智禪師的身后,提醒道:“師父!我那袋子里裝的可是100兩黃金啊?!贝笾嵌U師漫不經心地應道:“你已經說過了,我也已經知道了?!笨吹酱笾嵌U師這樣說,信徒更生氣了,不由大聲喊道:“喂!師父!我捐的可是100兩黃金,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你為什么連個謝字都不肯對我說呢?”這時,大智禪師便停下來,對那位信徒說:“你怎么這么嘮叨呢?你捐錢給佛祖,為什么要我給你說謝謝呢?你決定布施是你的功德,如果你要將這功德當成一種買賣,我就替佛祖“謝謝”你,請你把這聲“謝謝”帶回去吧,從此佛祖也不欠你的了。”所謂奉獻就是不求回報的付出。黑暗中的一盞明燈,不但能照亮別人,更能照亮自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多奉獻別人,就是奉獻自己。對別人的奉獻打了折扣,自己的收獲也將大打折扣??吹竭@,我無語,這都什么比喻啊。再接著看,讓我瞠目結舌:44頁《奉獻越多,得到越多》佛說:“奉獻越多,生命就會得到越多?!薄敖o予越多,人生就越豐富;奉獻越多,生命才更有意義?!敝藶闃窂膩矶际侵腥A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甘于奉獻是我們每個人的共榮職責。奉獻是一種處世哲學,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優(yōu)秀品質,真正行菩薩道就意味著徹底的奉獻。人活著,就需要奉獻,奉獻的越多,你將會得到越多。心靈真誠的付出得到的是自身心靈純凈的回報。在這個世界上,你奉獻的越多,你會感覺你存在的價值越大,你無愧于這個世界,并且你會活的非常的充實,過的會非常的快樂。有一對新婚佛教信徒,在度蜜月之前,女主人去參加了一個聚會。再去參加聚會的途中,看到有人在募捐,當她看見功德箱時就把丈夫給她戴上的鉆石戒指和新買的金表摘下來,放入了功德箱。當時他們是去外地度蜜月的。但當他們回家鄉(xiāng)時,卻發(fā)現身上已經沒錢了,因為全部被他們奉獻或施舍用去了。于是夫妻兩人變賣身上值錢的東西,才回到自己家鄉(xiāng)。到了家才發(fā)現,身上的錢已經不足一元了。但他們還是很感謝佛祖保佑,因為一路上他們都沒有伸手向別人乞討。在不信佛的人看來這個女主人實在是瘋了—連價值很高的結婚紀念物都不要了;但在佛祖眼中,卻是及其寶貴的舉動—因為這正是“奉獻”—把自己看為寶貴的東西獻給佛祖。佛祖當然不稀罕我們的錢財,他看重的是我們奉獻的心志。我們有時以為,無論奉獻多少,都沒有人知道。但佛祖卻是了解我們的,他總是讓那些樂于奉獻的人處處逢源,路越走越寬。佛家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這個道理。看到這,這本書,你還會買嗎?
  •   看書名買下來。但看后感覺這本書通篇教條,流于說教,不夠深刻,看它還不如直接看《小學生守則》這類東東。說理止于表面,沒能深入分析人性苦樂,對佛學理論斷章取義,避重就輕??戳藥醉摼涂床幌氯チ?。且價格貴得嚇人。
  •   書名很好,沒理由不買。
  •   替人買的,內容不清楚
  •   佛度有緣這本書我很愛看.信佛的人都來看吧
  •   佛度有緣人
  •   好書人人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