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江曉美 頁數(shù):78
內(nèi)容概要
“中國金融故事”系列叢書,以圖說的形式,介紹了中國金融史上的大人物與大事件。其中包括:管仲與呂不韋;霍光與王莽;王安石與賈似道;李鴻章與袁世凱;諸葛亮與關云長;五代十國貨幣戰(zhàn)爭;南北朝的惡斗;新中國金融第一戰(zhàn)役;古代熱兵器衰敗等。
這本《史海遺案:突然衰敗的古代熱兵器》為該系列叢書之一,中國自古就有一個龐大的軍工集團,熱兵器直到明朝還比西方先進。這些規(guī)模宏大的兵工廠、實驗室以及著名的軍事科學家一夜之間突然衰敗全部消失了……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二、炎黃國有兵工體制 (一)綜述 在炎黃體制建立之后,一個名字無法考證的古代王朝中興了??紤]到冶煉技術的發(fā)展和中國鐵礦的品質不足,中國冷兵器鑄造的冶煉技術要求一下子就步入了合金時代。因為如果鐵礦的品質好,只要溫度足夠,就能熔煉出好的兵器。可是中國鐵礦的品質低,雜質多,容易冶煉的青銅又不容易鋒利堅韌。在溫度、提煉、去雜質等問題無法解決的條件下,青銅合金就成了好兵器的唯一選擇。 由于冶煉難度大,批量生產(chǎn)受到限制。軍隊的組織、訓練就更加重要了。梭鏢、牛車或馬車、糧食的地位比武器更重要,糧食往往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戰(zhàn)略物資,而不是一般的商品——這就是糧食的雙重屬性。炎黃以前的兵工體制并非國有,也不與民用生產(chǎn)能力緊密相連。這個社會分工的特點,是冷兵器時代兩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非金屬兵器時代。 非金屬兵器時代的特征:基于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尤其是冶煉工業(yè)不足以支撐大規(guī)模軍事應用的特定歷史條件,這個時期的木匠、石匠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冶煉工人的軍工責任。這個時期的兵工體系,長期控制在行會和大奴隸主手中。中國的奴隸社會,更類似于歐洲的封建社會。因為我國有一個獨特的宗法社會歷史階段。所謂的“中國封建社會”,并不具備歐洲封建社會的“封疆建制”的社會特征,而是大一統(tǒng)的宗法世俗社會。 圖片故事:軍工金融戰(zhàn)役的總特征(四)“做大做強”的秘密(1)假象這就是搞垮中國古代國有兵工企業(yè)的第一步:“做大做強”和集團化。圖為江南制造局120毫米速射炮制造車間——“炮房”。此時,舊中國的國有軍工水平比同期的日本要高,清代雖與西方有差距,但沒有代差,也不是“民國”的“一片空白”。這個時期的糧食體系就是兵工體系。從廣義來說,國家就是暴力機構,一切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資料、生活資料都是從屬于這個暴力機器的物質元素,殺人的方法有勸說、鼓勵、逼死和餓死、渴死、病死,不一定用槍械。 (二)炎黃體制發(fā)展而來的先秦兵工科技 1.兵工體系主導權的變化對公孫王朝的決定性影響 (1)分散的手工業(yè)時代 在歐洲古典共濟會形成前幾千年,甚至有可能是上萬年,乃至更久之前,中國就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從師傅帶徒弟開始“工匠秘密行會”。 尤其特指石匠、木匠、青銅匠師?,F(xiàn)代社會的人,大多不理解古代工匠師徒的秘密幫會性質、嚴格的內(nèi)部人身依附和保密制度,新中國成立前學徒的老工匠、老師父,對此記憶猶新。 中國早在十幾萬年前,就已經(jīng)形成了國家,正史記錄的統(tǒng)一王朝是公孫王朝,正史記錄的黃帝中興是公元前2700年前后。中國正史即二十四史《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于軒轅之丘?!睕]有記錄這個帝國的開始時間,根據(jù)記載是一個分封諸侯的奴隸制國家,“黃帝時萬諸侯”(注1)。 正史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注2),這說明黃帝時期國防工業(yè)已經(jīng)國有化了。工匠行會的影響力依然很大,軍工產(chǎn)業(yè)處于一個從分散手工業(yè)向國有手工業(yè)過渡的歷史階段。
編輯推薦
《中國金融故事?史海遺案:突然衰敗的古代熱兵器》圖說世界財經(jīng),金融普及讀物!中國自古就有一個龐大的軍工集團,熱兵器直到明朝還比西方先進。這些規(guī)模宏大的兵工廠、實驗室以及著名的軍事科學家一夜之間突然衰敗全部消失了。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