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相人術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中國商業(yè)出版社  作者:常峰瑞  頁數(shù):314  

前言

  曾國藩相人術:為國家儲備人才、選拔人才 相人術的變遷 相人術始于《左傳》(《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相術,自《左傳》 已載?!保?,本意是為國家甄別人才、選拔賢能。 《左傳》記錄了十余條相人事跡,其中四條完整說明了前因后果。第一 條發(fā)生于公元前622年(距今已經(jīng)2633年),相人者是周王朝的內史,專為 周王冊命諸侯大夫,相人結果是魯國會有人才——“必有后于魯國”。第二 條,令尹(楚國宰相)子上認為楚成王的兒子商臣“蜂目而豺聲”,是一個 內心陰沉、隱忍不發(fā)的人,不宜立為太子。楚成王不聽,結果被商臣逼死。 第三條,楚國子文認為子良的兒子越椒“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是狼子野 心,應該殺了,否則會毀滅他們若敖氏家族。子文、子良死后,越椒的哥哥 當了令尹,越椒把他殺了,自己當了令尹。不久,越椒又召集家兵攻打楚莊 王,戰(zhàn)敗,滅族。第四條,晉國大臣司馬寅看吳王夫差臉上冒黑氣,判斷吳 國不是國內被敵人打敗,就是死了太子,果不其然——越王勾踐趁吳王夫差 北上爭霸、國內空虛之際,帶兵攻入?yún)菄?。夫差怕走漏風聲,影響自己與晉 國爭霸,競把報告消息的七個人都殺了。 上面四條相人事跡只看人物的心性才能,完全是為了國家社稷,跟個人 命運沒有絲毫關系。相人者的身份也很特殊,都是國家高級官員,不靠相術 吃飯,更不靠相術騙人。江湖市井相術則不同,多關注個人的吉兇禍福、榮 華富貴、貧賤壽夭、功名利祿。相人者的身份常常是相工或江湖術士,為了 賺錢糊口,不得已而為之。 到了戰(zhàn)國后期,《荀子·非相篇》開始批判相人術。荀子先說相人術在 古代是沒有的,學者也不說這事,然后說“相形不如論心”,列舉堯、舜、 文王、周公、孔子等十六位大圣人,說他們天生一副怪相,卻成就了偉大事 業(yè)。又舉夏桀、商紂為反證,雖然長得高大俊美,卻是暴君,身死國滅。荀 子所批判的相人術與后來的江湖市井相術其實還有很多不同,沒有使用“命 運”、“富貴”、“封侯”等詞語j同時也透露出一個變化:相人術已經(jīng)偏 離《左傳》為國家選拔人才的方向,往“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兇妖祥” 發(fā)展了。 再到兩漢,相人術發(fā)生了顯著變化,重點不再是考察人物的心性才能, 而是看一個人的命好不好,能不能當官,能不能封侯,能不能做皇帝,會有 什么樣的富貴與結局。西漢司馬遷《史記》記錄了十六條相人事跡,六條是 春秋戰(zhàn)國的,十條是秦漢的。春秋戰(zhàn)國的六條,五條考察人物的心性才能, 只有一條涉及個人的功名富貴壽夭。秦漢的十條,全部指向個人的功名利祿 。東漢王充《論衡》一書則明確列有《骨相篇》一文,將骨相與命運緊緊綁 在一起——“富貴之骨,不遇貧賤之苦;貧賤之相,不遭富貴之樂”——明 確肯定骨相與命運之間的關系。再經(jīng)唐、宋、明、清的變化,相人術的迷信 色彩越來越濃,本來含有的少許合理成分淹沒在逐漸疊加的愚昧無知之中, 最后變成了一種良莠不齊、真假難分的江湖騙術。 最初是為國家甄別人才、選賢拔能,最后卻成了愚昧無知的江湖騙術, 怎么會這樣呢?原因大概有兩個。 相人術起源于巫術。什么樣的人最適合當巫師,巫師應該具有怎樣的外 形特征——原始先民在挑選巫師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了相關的經(jīng)驗。巫術與權 力合流以后,權力要證明自己是天的旨意,必須找一個人來溝通上天——這 個人是誰?應該具有怎樣的外形特征?于是相人術就這樣慢慢產(chǎn)生了,而且 是為了給氏族、部落挑選某種有用之才。盡管也包含有某種欺騙,但不是為 了賺錢謀生,大概只在氏族、部落上層流傳,下層人民基本接觸不到。夏、 商、西周三代,中國仍然是以部落聯(lián)盟為基礎的王權制,以文字為代表的文 化成果基本上只在社會上層傳習,貴族與賤民有嚴格的等級區(qū)分,上下不能 相通。進入戰(zhàn)國以后,諸侯紛爭加劇,國家急需人才,社會等級逐漸被打破 ,有本事的賤民可以當官,沒本事的貴族則淪為平民,于是相人術(包括文 字等文明成果)也跟著流入民間,漸漸散布于江湖市井之中。懂得相人術的 人越來越多,但他們的悟性各不相同,水平也參差不齊,有的為了謀生開始 收費,于是相人術開始偏離“選拔人才”這個主題。 兩漢盛行讖緯術,直接影響了相人術的價值取向。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鼓吹“天人感應”之后,緯書大批出現(xiàn),產(chǎn)生了很多有關朝代興亡的虛妄 而荒謬的預言。相人術不可避免地受到“天人感應”的影響,也開始考察個 人的命運。有些相工發(fā)現(xiàn),越是巧妙地利用人們關注個人命運的心理,越容 易賺到銀子和銅板。當這個利潤秘密在相工中間公開化以后,相人術就開始 淪為三教九流之術了——有的作為謀生的手段,有的用來攀附權貴,有的則 變成騙子伎倆。雖然也有不少高人對相人術做了一些唯物論的注解和說明, 但無法改變相人術是偽科學的基本定性——它完全靠經(jīng)驗,無法建立一套固 定不變、簡單易行的標準。 荀子是第一個站出來公開批駁相人術的學者。唐代杜牧也反對相人術, 還寫了一篇《相論》來支持荀子,稱贊他是一個真正的“大儒”。曹植、李 德裕、韓信、文天祥等歷史人物也寫有關于相人術的或信或否的詩文。他們 的意見都不統(tǒng)一,普通百姓更搞不懂了。 曾國藩相人術 曾國藩精通相人術,是為國家儲備人才、選拔人才,與《左傳》相人術 的價值取向一致。 曾國藩自幼熟讀四書五經(jīng),顯然知道《左傳》相人術與市井相術的區(qū)別 。他二十七歲開始當官,最后還當了清朝最大的官(兩江總督、直隸總督、 武英殿大學士、一等毅勇侯),而且是一個不肯拍皇帝馬屁的官,所以他既 不會靠相人術吃飯,也不會靠相人術升官。 咸豐皇帝繼位才二十幾天,曾國藩就給他寫奏稿,大談人才之道,擔心 “將來一有艱巨,國家必有乏才之患”。他還跟咸豐皇帝說“臣自愧無知人 之明,無儲才之素”,既是他自謙之詞,也反證他確實有為國家儲備人才的 心愿。再看看他給胡林翼寫的信:“默觀天下大局萬難挽回,侍與公之力所 能勉者,引用一般正人,培養(yǎng)幾個好官,以為種子。”看天下大局已壞,他 能做的,就是與胡林翼一起,勉力為國家培養(yǎng)幾個好官,儲備一點種子。他 把“側身修行,拼命報國”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自然也增加了他對人才的 重視程度。而且明確希望朋友幫忙尋找人才:“蜀中良吏當不乏人,儲為棟 梁之選者幾何?” 目前能查閱到的有關曾國藩相人術的資料,幾乎都在講他如何判斷一個 人的心性才能。比如他親筆記錄的八十五條相人術,沒有一個字與功名富貴 有關。他識別江忠源和劉銘傳的故事流傳甚廣,二人也確實成為國家棟梁之 材;劉銘傳還為保衛(wèi)臺灣島、建設臺灣島做出過歷史貢獻。曾國藩相恭親王 奕訴“晃蕩而不能自立”,一點沒有端莊厚重相,但是恭親王一生富貴雙全 ,活了六十七歲,原因就在于曾國藩相人術是看一個人的心性才能,而不是 看富貴貧賤。他把兩宮太后、恭親王、文祥、寶鏨、倭仁等清廷首腦人物放 在一起評價,看的就是他們的才干,而不是富貴。再如劉松山,曾國藩初見 他時,只說他“挺拔明白”,而不知他會成為湘軍后期最重要的名將,而且 也不知他會在三十八歲、大功未就時戰(zhàn)死。但是,他仍然說了一些關于功名 富貴的話,“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 物是富相”,就是最典型的證據(jù)。這與《左傳》相人術是不同的,又該做何 解釋?唐大將李勛說過的一句話,似乎可以作為答案。據(jù)古書《談賓錄》記 載,李劫每臨陣選將,必選有福祿之相的人。有人問他為什么,他說:“薄 命之人,不足與成功名?!彼麄兛聪?,重點在于人才與功業(yè),不是單純的富 貴榮華。而且他們無法脫離當時的科學知識背景來處理這個問題。 當然曾國藩在判斷人物的心性才能時,也不是單純依靠相人術,而是雜 糅了很多現(xiàn)實可依的辦法,比如預知僧格林沁不善終,在安慶的時候看部下 的字跡,通過吃飯看出老鄉(xiāng)見異思遷等。他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甚至有時靠 臆測(比如看曾國荃小便時間長測其長壽,相崇綺為人有真意就判斷他會成 為國家棟梁之材),這就是相人術反科學的一面。 曾國藩自己也說:“人不易知,知人不易?!倍掖_實也有看錯人的時 候。有人曾經(jīng)問他:“何以知道塔、羅、李、彭、楊、鮑(塔齊布、羅澤南 、李續(xù)賓、彭玉麟、楊載福、鮑超)諸公能成大功?”曾國藩說:“此皆幸 而遇之。當時與他們共事,只知道他們忠勇樸實,所以安排任用,靠運氣天 威,而稍有成就,別人就說我善于知人。其實知人很難,我也不敢有自信。 ”事實的確如此。初用塔齊布時,曾國藩懷疑過他敢不敢戰(zhàn);初選水師營官 時,楊載福、彭玉麟二人僅為五副營營官。 他又為缺乏人才而痛聲呼告:“無兵不足深慮,無餉不足痛哭,獨舉目 今世,求一攘利不先,赴義恐后,忠憤耿耿者,不可立得。”每到一個地方 ,他都在延攬人才,可謂終身在為國家儲備人才。他心中的國家,可能是清 政府,也可能是他的儒家理想,而不得不寄軀殼于滿清朝廷。 曾國藩與《冰鑒》的關系 有人說曾國藩寫了一部《冰鑒》,但道光九年刻印的《冰鑒》一書末尾 則明確指出,《冰鑒》作者已不知其為何人,證實《冰鑒》不是曾國藩寫的 ??瘫居≈朴诘拦饧撼髿q(公元1829年)仲春,當時曾國藩才十七周歲(生 于公元1811年冬十月)?!对鴩啡畠詢扇f兩千四百余頁,也沒有 一個字提到《冰鑒》。為何世人要說《冰鑒》是曾國藩寫的呢? 一是跟他善于相人有關。 與他同時代的人對他的相人本領做了很多評價。左宗棠說:“知人之明 ,自愧不如元甫(曾國藩)?!崩铠櫿抡f:“知人之鑒,并世無倫?!笔_ 開也說:“雖不以善戰(zhàn)名,而能識拔賢將,規(guī)畫精嚴……實起事以來所未覯 (音構,遇見)也?!边@里就不一一羅列了?!肚迨犯濉穼λ脑u價似乎很 精當:“國藩為人威重,美須髯,目三角有棱。每對客,注視移時不語,見 者悚然。退則記其優(yōu)劣,無或爽者。” 事實上,曾國藩在相人術上確實花了不少功夫。且不說他用心總結的那 些相人口訣,只看三件事。一是他和胡林翼切磋相人術。其中明確談到李鴻 章的前程未來。二是曾國荃為了獨占大功,率二萬二千人進駐雨花臺,冒險 圍困金陵。金陵城周長九十六里,區(qū)區(qū)二萬二千人,顯然不夠。很多人,包 括曾國藩在內,都擔心他像李續(xù)賓那樣全軍覆沒,紛紛要求他撤兵,但曾國 荃不聽。李秀成率大軍援救金陵,與曾國荃部大戰(zhàn)四十六日,無功而去(大 戰(zhàn)結束后,曾國藩描述湘軍將士是:“個個面無肉色?!保T鴩謱懶?叫老弟趕緊撤,曾國荃還是不聽。曾國藩無奈,決定去前線看看情況再說。 曾國藩到了曾國荃營中,仔細考察了各個營壘,覺得老弟營盤穩(wěn)固,軍心整 齊,士氣旺盛,才打消撤兵的想法。兩兄弟見面十二天,其中一個晚上就談 到“觀人之法”。三是他讓好友兼幕僚郭昆燾幫他抄寫《心相篇》,并熟讀 了好幾遍。這些事情表明,他一直在琢磨相人術、鉆研相人術。大家說他看 人很準,似乎跟他的勤奮成一個正相關關系:因為用功勤,所以效果好。 二是后人的推崇與捏造。 《蔣氏王朝興衰史》一書說:“凡有重要人事安排,他(蔣介石)必先 招榜上有名者,觀察其相貌氣色,然后再做選用與否的決定。其相人之法得 自曾國藩學說之處甚多。曾國藩著有《冰鑒》一書,是談氣觀相的一代宗師 。據(jù)說蔣緯國在擔任三軍大學校長期間,《冰鑒》一書曾被指定為學生重要 參考書籍?!?南懷瑾在一本書中說:“有人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十三套學問,流 傳下來的只有一套,那就是《曾國藩家書》。其實傳下來的有兩套,另一套 是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鑒》這一部書?!?但是,早在1934~1937年之間,已經(jīng)有人寫文章說:“《冰鑒》托名曾 國藩著……文正衡人,頗有特長,然間亦有以臆測者,不盡吻合。近人乃有 以古相書《冰鑒》,傅以文正名,號為遺著,不知此書道光間吳荷屋已為鋟 板?!薄暗拦忾g吳荷屋”,就是道光九年刻本《冰鑒》末尾提到的吳榮光, 字伯榮,號荷屋,廣東南海人,嘉慶進士,累官至湖南巡撫、署湖廣總督, 家里藏書非常豐富。 從以上信息似乎可以推斷,說《冰鑒》是曾國藩寫的,跟蔣介石身邊的 人大有關系,最后以訛傳訛,至于今日。 誠如吳榮光所言,《冰鑒》“固切于用,非同泛書”,與市井相術確實 有些不同。一是《冰鑒》部分篇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全書七篇二十四講, 其中七講頗有實用價值:“神骨篇”第一、第二、第三講,“剛柔篇”第三 講,“情態(tài)篇”第一、第二、第三講。這七講內容有比較深厚的現(xiàn)實基礎, 也具有唯物論傾向。二是《冰鑒》不從眼、耳、口、鼻、須、眉的具體形狀 來鑒別人。市井相術用動物或物體的形狀來類比人的眼睛、鼻子、眉毛、耳 朵,作為判斷人的吉兇禍福的依據(jù),不僅機械,而且荒謬。 曾國藩相劉銘傳,不是看他的五官、骨相,而是看他威武挺拔的神態(tài), 方法與《冰鑒·情態(tài)篇》相類。而三教九流中的相人者,大半是為了混口飯 吃,學到一點皮毛,就賺錢去了,最多看個半真半假,受害的是普通大眾。 搞清楚《左傳》相人術與市井相術之間的區(qū)別,可以為研究中國古代相 術是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提供一些幫助。江湖市井相術毫無疑問應該被打入 封建迷信范疇。即使是為國家選拔人才,也必須慎之又慎: 一、相人術缺乏充分的科學實驗依據(jù),本身在方法論上就站不住腳,就 連曾國藩都有看走眼的時候,更何況一般庸庸者; 二、經(jīng)驗值得尊重,但不能唯經(jīng)驗論。經(jīng)驗主義是非常危險的(生活中 很多人都是經(jīng)驗主義者,不講邏輯,不講科學,只憑經(jīng)驗和感覺,而且非常 頑固——早在明代,已經(jīng)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了); 三、警惕市井相術的迷信流毒卷土重來,貽害大眾。 關于本書 關于曾國藩的相人術,材料非常少,曾國藩也沒有對他總結的相人口訣 做任何解釋。為方便讀者理解,鄙人不顧才疏學淺,戰(zhàn)戰(zhàn)兢兢來對那些相人 口訣做注解,并在原意之上做了適當發(fā)揚,用歷史人物故事來做說明。 比如“端莊厚重是貴相”,曾國藩沒對口訣做任何說明,本書擅自將它 拆解為“端莊”與“厚重”兩層意思,又把“敢于擔當”、“敢于任事”的 成事精神并入“厚重”之中,還援用了孫嘉淦及東漢楊震的故事來做說明。 “謙卑含容是貴相”也拆解為“謙卑”與“含容”兩層意思,又舉年羹堯及 東漢竇氏、梁氏的盛衰來說明“謙卑”,唐代郭子儀的故事來說明“含容” 。也許按曾國藩的本意, “端莊厚重”與“謙卑含容”是一種互文現(xiàn)義, 必須充分結合起來才是“貴相”,簡單的“謙卑含容”未必能“貴”。何況 曾國藩的本意也不是要看一個人有沒有富貴相,而是由此來判斷他是不是人 才。 又如“富貴看精神”,本書把曾國藩奉行的“打掉牙,和血吞”的好漢 精神、湖南鄉(xiāng)間那種不服輸?shù)男U子性情,也視做“神有余”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并 詳細敘述了曾國藩一生六次被人唾罵的經(jīng)過,最后都靠咬牙挺立、堅忍維持 而成功。曾國藩也經(jīng)常講這種話:“好漢打掉牙,和血吞?!薄澳袃鹤粤?, 須有一種倔強之氣?!薄耙耘橙鯚o剛為大恥。”這種發(fā)揚未必符合曾國藩的 本意,如有不妥,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而對“真假看嘴唇”、“主意看指抓,風波看腳跟”兩句口訣,鄙人水 平有限,不能領會曾國藩的真實意思,如果有什么錯誤,還要懇請各位讀者 多多包涵。 至于人物故事太多,甚至冗長,早有編輯對此提出批評。思之再三,考 慮到兩點,一是曾國藩只留下為數(shù)不多的幾句口訣,又沒做任何解釋;二是 讀者多看人物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曾國藩的口訣,也恰恰符合曾國藩相人 術的唯物論傾向——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判斷心性才能,而不是市井相術那 套形貌定人富貴。因此,人物故事最終保留沒刪,懇請讀者理解。 此外,本書在數(shù)字的用法上,除了某些場合,如清代銀兩合今日多少錢 及公元紀年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達之外,一般情況都使用漢字表達,以適當體現(xiàn) 古文的特點。另有“謀畫”“規(guī)畫”“策畫”等詞,一律用“畫”,而不用 “劃”,也是為了體現(xiàn)古文特點。其次,考慮到現(xiàn)在侵權現(xiàn)象日益嚴重,除 了部分非常重要、非標明出處不可的原文,一般情況沒有標明出處,以備將 來維權之用。 小結:學之不精,不如不學 相人術無法用科學實驗的手段來論證,無法建立簡單易行的標準,完全 靠經(jīng)驗,因此末尾有一句話要告誡讀者——學之不精。不如不學。還原《左 傳》相人術的目的,為國家儲備人才、選拔人才,才是閱讀本書的正確態(tài)度 。

內容概要

  《曾國藩相人術》把曾國藩奉行的“打掉牙,和血吞”的好漢精神、湖南鄉(xiāng)間那種不服輸?shù)男U子性情,也視做“神有余”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曾國藩相人術》并詳細敘述了曾國藩一生六次被人唾罵的經(jīng)過,最后都靠咬牙挺立、堅忍維持而成功。曾國藩也經(jīng)常講這種話:“好漢打掉牙,和血吞?!薄澳袃鹤粤?,須有一種倔強之氣?!薄耙耘橙鯚o剛為大恥?!?/pre>

書籍目錄

曾國藩相人術:為國家儲備人才、選拔人才(代序)相人術的變遷曾國藩相人術曾國藩與《冰鑒》的關系關于本書小結:學之不精,不如不學上篇 理論總結一 端莊厚重是貴相二 謙卑含容是貴相三 事有歸著是富相四 心存濟物是富相五 六美六惡六 賢才相七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八 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九 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跟十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十一 讀書可以變換骨相十二 研習《心相篇》下篇 相人實踐十三 相慈禧太后十四 相恭親王奕訴十五 相大學士(宰相)倭仁十六 相軍機大臣文祥十七 相軍機大臣寶鏨十八 相李鴻章十九 相曾國荃能長壽二十 相江忠源二十一 相劉長佑二十二 相蕭浮泗二十三 相廣東提督劉松山二十四 相劉銘傳二十五 相崇綺二十六 相陳蘭彬、劉錫鴻二十七 相王閭運二十八 相某哨官不馴二十九 相已氏才薄福薄三十 相老鄉(xiāng)三十一 曾國藩看走眼三十二 曾國藩親筆記錄的八十五條相人術附 錄一 《左傳》相人術二 《史記》相人術三 荀子·非相篇四 王充·骨相篇五 杜牧·相論

章節(jié)摘錄

  一端莊厚重是貴相曾國藩總結的相人術口訣,最早見于《曾國藩日記·咸豐八年三月至四月》。那篇日記開頭就寫道: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那時曾國藩四十七歲,先做了十四年京官,又在地方待了七年,京城的高官王侯大概都見過,地方督撫、一二品高官也見過不少,有非常豐富的相人經(jīng)驗。下面分四節(jié)來介紹這四句口訣。這里介紹第一句:端莊厚重是貴相。端莊,指一個人言談舉止端正莊敬,做事不偏不倚(不偏激,也不頹廢),以中庸為標準。相反的情形就是坐立行走沒有定勢,左右搖擺,晃來晃去;或者不分場合、不論對象,張口亂說;或者處理事情易走極端,經(jīng)常得罪人。舉止言行端正莊嚴,容易獲得別人信任,也難被小人抓住把柄造謠攻擊。身在官場,上司、下屬都信任你,對你有好感,連小人都不來中傷你陷害你,仕途就充滿了希望。否則就步履維艱了,別說升官,不丟官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還談什么“貴相”?咸豐十一年三月二十四日,曾國藩參劾工部郎中余祖述,其中一個理由就是他“言動躁妄,非穩(wěn)練可靠之員”,顯然是不合“端莊相”的。當然主要原因是余祖述奉旨回安徽婺源辦團練,私刻公章,挪用各種經(jīng)費3450兩(合73.8萬元人民幣)。朝廷于五月初二日下文,撤去余祖述的辦團差事,暫行革職,并勒令“將所支銀兩迅速繳還”。曾國藩是從國家利益和人才角度出發(fā)參劾余祖述,奸賊小人則會從個人私利角度出發(fā),抓住你不夠“端莊”的缺點誣陷你。身在官場,你不能不注意自己的“端莊”形象?!昂裰亍?,指坐立行走厚重穩(wěn)健,立得定,走得穩(wěn)。曾國藩盛贊湘軍名將李續(xù)賓“厚重少文”。李續(xù)賓是羅澤南的弟子,初為營中幫辦。平常很安靜,仿佛一無所知的樣子,從不說自己很能干之類的話,大家也不知道他有什么真本事。岳州大戰(zhàn),塔齊布稱贊湘勇只有白旗一營無敵,正是李續(xù)賓統(tǒng)帶的右營。他轉戰(zhàn)數(shù)省,過州縣不見一客,人多時也不發(fā)一言。各將領都慷慨陳詞,歃血共誓,獨李續(xù)賓默然靜坐,不說激烈自許的話,但忠勇果決之色,見于眉間。曾國藩訂立的湘勇軍制沿用數(shù)年,各營多有變更,只有李續(xù)賓守法五年,始終不變。李續(xù)賓死后,曾國藩稱他“端凝敦篤”,又說他“厚重少文,百戰(zhàn)無挫,可躋身中興福將之列”。行為端莊,步態(tài)厚重,站得穩(wěn),能擔當,還可引申出一個含意:敢于任事,敢于承擔責任。咸豐皇帝信任肅順,原因之一就是他敢于任事。清朝一直都限制漢人掌握實權,怕他們有了權力就造反。正是因為肅順敢于擔當,才積極地向咸豐皇帝舉薦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漢人。敢于任事與流于偏激,二者之間還不完全相同。以曾國藩自己為例,咸豐皇帝上臺才二十幾天,就下令征言,要各大臣針對時政,據(jù)實直陳,封章密奏。曾國藩一口氣給小皇帝寫了五封奏章,只獲得一點贊許,不見任何動靜,曾國藩失望了。一個半月之后,他又給小皇帝上了一封奏章。先說咸豐皇帝儀態(tài)“肅雍”,“跬步必謹”(每一步都很謹慎),顯然是在拍他的馬屁,稱贊他行為舉止端莊嚴謹。但是話鋒一轉,就說有一個大臣因為小步跑的姿勢不規(guī)范而被言官彈劾,有兩個大臣因為在道邊叩頭的姿勢不合禮儀,也被言官參劾,還有兩個大臣也是因為行止不合禮儀而獲罪,咸豐皇帝連這種小事也管,是“謹于小而忽于大”。又說自從征言以來,大臣的奏章不下百余封,都以“毋庸議”了之;選拔人才時,只看毛筆字寫得漂不漂亮,而不看思想文才;但是對廣西亂匪(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這種大事,竟然連一張地圖也不掛出來研究??傊谀欠鈨汕Я僮值淖喔謇?,曾國藩嚴厲批評年僅十九歲的咸豐皇帝有“瑣碎”、“文飾”、“驕矜”三種毛病。這封奏章言辭激烈,批評直切,稍微歪曲一下,就能變成一篇詆毀文章,把咸豐皇帝說成是一個思想浮淺、流于形式的驕矜之人。咸豐帝看了,勃然大怒,當場扔到地上,要治他的罪。幸好咸豐帝的老師在場,苦苦勸說,才熄滅怒火。替他說情的兩個人,一個是皇帝的老師,叫祁寓藻,跟穆彰阿政見不和,官至大學士,正一品,曾國藩還寫過二百六十個一寸見方的大字送給他;另一個人叫季芝昌,官至閩浙總督,從一品,是曾國藩中進士的主考官,兩人是師生關系。也許真的是曾國藩運氣好,不僅免于獲罪,還兼署了刑部左侍郎。于是曾國藩又寫了一封奏稿,感謝咸豐皇帝“圣量優(yōu)容”,檢討自己是“無朱云之廉正,徒學其狂;乏汲黯之忠誠,但師其憨”,而且只有短短二百五十個字。從那以后,曾國藩再也沒有寫過那種言辭激烈的奏章。那五個大臣卻沒有那么幸運,因為一點小毛病,不夠“端莊厚重”,結果就落職獲罪。在沒有是非標準的古代官場,惟有處處端莊厚重、小心謹慎,才有可能避免突然飛來的橫禍。曾國藩熟知古代歷史,從歷史和現(xiàn)實中總結出了“端莊厚重是貴相”這個結論。可見“端莊厚重是貴相”與古代政治環(huán)境之間有某種深刻的聯(lián)系。自西周以來,“禮”在中國官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現(xiàn)在看來,這個“禮”至少有三重含義:一、禮是國家的政治、軍事制度;二、禮在很多時候又可以當作法律條令;三、個人的行為禮儀規(guī)范。如果你的行為舉止不合禮儀,不夠“端莊厚重”,不單純是缺乏個人修養(yǎng)的問題,還要承擔政治風險和法律責任,自然會顯著影響你的官職地位,甚至人生結局。  ……

編輯推薦

  《曾國藩相人術》在數(shù)字的用法上,除了某些場合,如清代銀兩合今日多少錢及公元紀年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達之外,一般情況都使用漢字表達,以適當體現(xiàn)古文的特點。另有“謀畫”“規(guī)畫”“策畫”等詞,一律用“畫”,而不用“劃”,也是為了體現(xiàn)古文特點。其次,考慮到現(xiàn)在侵權現(xiàn)象日益嚴重,除了部分非常重要、非標明出處不可的原文,一般情況沒有標明出處,以備將來維權之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曾國藩相人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