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中國商業(yè)出版社 作者:張小會 頁數(shù):277 字數(shù):180000
內(nèi)容概要
本書講述:管理是一門真正的科學,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一名出色的管理者除了要有嚴謹務實的心態(tài),還要具備多方面的職業(yè)素質(zhì)。既要有做事的力度,又要保持對員工的敏感;既要能把握大局,又要能關注細節(jié);既要決策果斷,又要行事審慎。
本書將眾多管理法則一一分類列舉,供管理者們參考,以實現(xiàn)管理觀念上的深刻轉(zhuǎn)變。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管理必須知道的12項原則
行政組織定理:法定權力是行政組織體系的基礎
奧卡姆剃刀法則:萬事萬物應該盡量簡單,而不是更簡單
錢德勒法則:戰(zhàn)略制勝
布里斯定理: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開始
公平法則:公平、合理的工資分配
刺猬法則:疏者密之,密者疏之
金魚缸法則:為管理營造透明空間
墨菲定律:危機無處不在
手表定律:標準應該是惟一的
適者生存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零和游戲原理:改變有輸有贏的游戲規(guī)則
鰷魚效應:組織需要變革
第二章 管理必須用到的12種手段
格雷欣法則:建立有效的薪酬制度
彼得原理:晉升激勵,適得其反
蘑菇管理法則: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
韋爾奇原則:最合適人選,即是最佳人選、
全員決策法則:善用員工智慧
洛克定律:跳一跳,夠得著
危機管理思想: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奧新頓法則:真正抓住顧客的心
加斯佩里定理:信任的下一步是成功
帕金森定律:官僚機構會自我繁殖和膨脹
牛、羊、猴、驢理論:管理需要差異化
背上的猴子理論:問題管理
第三章 管理必須具備的12條素養(yǎng)
皮爾斯定理:意識到無知,是有知的開始
從眾效應:要走在別人的前面
馬蠅效應:強化人的追求,形成心理壓力
領導者成長規(guī)律:人人都可以成為領導
杜根定律:勝利屬于有信心的人
木桶定律:要注意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菲米尼論斷:退卻也能取勝
貝爾效應:想著成功,成功的景象就會在內(nèi)心形成
詹姆斯定律:管理者的欣賞是員工進步的最大動力
霍桑效應:讓人盡情宣泄抱怨
達維多夫定律:敢為天下先
漢可克定理:人緣大于才干
第四章 管理必須懂得的12個模型
馬斯洛需求層次:滿足員工的心理追求
酒和污水定理:不要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棕熊法則:績效管理的訣竅
華盛頓合作定律:合作的負效應
二八法則:重要的多數(shù)和煩瑣的少數(shù)
不值得定律:態(tài)度決定一切
z理論:信任決定生產(chǎn)率
水壩式法則:未雨綢繆
熱爐法則: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路徑依賴理論:慣性可以是動力也可以是束縛
達維多定律:只有先進技術才能搶占先機
奧美360度理念:全方位品牌傳播
第五章 管理必須達到的12個目標
喬治定理:只有每一小步都受到鼓勵,人們才敢嘗試邁出更大的步子
本尼斯法則:構造有機一適應型組織
團體力學法則:團體成員相互影響
苛希納定律:確定責任人的最佳人數(shù)
數(shù)一數(shù)二法則:趕超最優(yōu)
南風法則:以人為本
橫山法則:培養(yǎng)員工自我控制
沃森原則:杰出的公司都有強有力的企業(yè)文化
凡勃倫效應:消費者情感帶來的商機
項鏈定律:堅持一百年不動搖——持續(xù)的傳播
堆土效應:注重品牌積累
蟻群智能:組織協(xié)作
第六章 管理必須學會的12種方法
跳蚤效應:管理需要正面的、積極的激勵
期望激勵定律:激勵要講求實效
皮格馬利翁效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不成熟一成熟定律:協(xié)調(diào)組織與員工之間的矛盾
馬太效應: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目標置換效應:讓員工牢記目標
鯰魚效應:只有競爭才能發(fā)展
層遞效應:一步難于上青天
曼狄諾定律:微笑可以換取黃金
鸕鶿定律:安定內(nèi)部,才能一致對外
獵狗與兔子理論:對員工的職業(yè)生涯管理
白鼠壓力試驗:壓力管理
第七章 管理必須注意的12個細節(jié)
蝴蝶效應: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首因效應:重視第一印象
五常法則:細節(jié)決定成敗
強化法則:獎罰有度
經(jīng)理角色法則:提高經(jīng)理的工作效率
霍布森選擇效應:給予更多的選擇權
玻璃式法則:開放、公開的經(jīng)營機制
狄倫多定律:把握契機,消解無形
多米諾效應:把隱患消滅在萌芽中
破窗理論:不要因小失大
暈輪效應:切勿愛屋及烏
巴殊爾法則:要關注長遠利益
章節(jié)摘錄
比爾翁科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理論——背上的猴子。 背猴子理論中的猴子指的是問題的下一步行動方案。身為管理者,難免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經(jīng)常有下屬找到你,說自己有一個問題想和你談一談。如果你答應了他,他就會花上半個、一個小時的時間把他的問題敘述一遍,這既耽擱了原先你要做的事,而你所得到的信息只夠讓自己決定要介入此事,并不能做出任何決定。這時你就會讓你的下屬給自己一段時間考慮,回頭再和他討論?! ∵@樣,原本背在下屬背上的猴子,在你聽他述說時,猴子的一只爪子就已伸了過來,當你決定替他考慮時,猴子便不知不覺中移到了你的背上。你承擔了下屬的角色,而下屬則成了監(jiān)督者,他會隔三差五地跑來問你,那件事辦得如何了?如果你的解決方式他不滿意,他會強迫你去做原本是他該做的事?! ‘敼芾碚咭坏╅_始接受下屬所養(yǎng)的猴子,他們就會以為是你自己要這些猴子的,因此,你收的愈多,給的就愈多。于是,管理者每天就會背著猴子,永遠為它們所困擾,以至于沒有時間去照看自己的猴子,工作效率自然就會大打折扣?! ?ldquo;背猴子”理論志在提醒那些管理者們,應該將時間放在最重要的問題上面,而不是幫下屬們照看本應該他們負責照看的猴子。身為管理者,必須有辦法讓員工們能夠自己照看自己的猴子,讓他們自己真正地管理自己的工作,解決屬于自己職責范圍內(nèi)的問題。這樣,管理者才能有足夠的時間去做規(guī)劃、協(xié)調(diào)、創(chuàng)新等重要工作,讓整個團隊持續(xù)高效的運轉(zhuǎn)?! ?hellip;…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