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中國商業(yè)出版社 作者:徳伯拉·薩茲 頁數(shù):239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是當代美國學者德伯拉·薩茨的社會政治學新著,2010年由牛津大學出版公司出版,被收入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的“牛津政治哲學”叢書。 薩茨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社會倫理學教授和哲學教授,其研究領域包括:市場的道德底線、合理選擇理論、民主理論、女權主義理論、教育平等問題以及國際正義理論。她曾在《倫理學》、《哲學與公共事務》《哲學雜志》和《世界銀行經(jīng)濟評論》等刊物上發(fā)表許多文章,并曾獲得斯坦福大學的“沃爾特·J·戈爾斯最佳教學獎”。 本書提出的市場道德理論是薩茨十年思考的成果。她明確地說:“本書是一本政治哲學著作,不是經(jīng)濟學著作?!彼姓J“市場是復雜的經(jīng)濟體中組織生產(chǎn)和分配的最有效方式”,再從社會正義論和民主道德論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市場的不同性質(zhì),提出了關于“有害市場”的理論。這是本書最具獨創(chuàng)性的特點,集中反映在第四章里。她指出: “評價市場時,效率顯然不是惟一的標準:我們必須考慮市場對社會正義的影響,考慮我們是誰,考慮我們?nèi)绾伪舜嘶?,考慮我們能造就何種社會?!绻覀冎粡呢浳锓峙涞慕嵌瓤创袌?,而不從生產(chǎn)、交換這些貨物的人們之間的關系的角度看待市場,我們的判斷框架中就會缺少一些關鍵性的評價尺度。評估市場時,我們不但必須考慮貨物的生產(chǎn)與分配,而且必須考慮各種市場維系和支持的社會、政治關系,包括它們對富人和窮人、男人和女人、強勢者和弱勢者的影響。” 在書中,薩茨始終強調(diào):必須區(qū)分市場的不同性質(zhì),必須禁止各種違背道德的有害市場,必須采取有效的社會政策,消除造就有害市場的環(huán)境和契機。她認為:市場有助于建立一個平等的社會,其中“不再有卑躬屈節(jié);不再有阿諛逢迎;不再有畏懼的顫栗;不再有大人權貴;不再有主人,不再有奴隸”,“但要如此,就必須限制市場,必須保證把一些貨物提供給每一個人”。 薩茨還評述了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當代福利經(jīng)濟學、平等主義者、自由主義者的市場理論。在此基礎上,她提出了自己的“有害市場”理論,使第四章成了本書最有分量、最精彩的部分。分析某些市場的危害時,作者尤其重視社會的弱勢群體(例如婦女、兒童和窮人)在市場經(jīng)濟中的不利地位,著重分析了弱勢群體在勞動、就業(yè)、醫(yī)療、教育、政治權利等方面的現(xiàn)實困境,強調(diào)國家必須干預、限制、甚至禁止有害的市場,以保障社會平等和公民的民主權利。這是對“市場萬能”迷信的批判,也是對有害市場造成的社會不公的譴責。 本書第三部分深入剖析了幾種有害的市場,顯示了作者運用其理論的實際成果。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有害市場(例如合同代孕、賣淫、童工、抵押勞動和人體器官交易)絕不是美國所獨有,而是遍及世界的社會問題。本書第三部分所做的剖析,自然會使人聯(lián)想到當今我國市場經(jīng)濟中的弱勢群體,聯(lián)想到一些丑惡的社會現(xiàn)實,例如賣淫、農(nóng)民工討薪、血汗工廠、基層賄選,以及價格高昂的住房、教育和醫(yī)療。這些有害市場的起源和性質(zhì),與薩茨指出的諸多要素并無不同。應當說,作者剖析的有害市場,無不源自社會財富和收入的分配不公、貧富懸殊和弱勢群體受到的社會歧視。因此,作者的剖析使人警醒,使人對作者的灼見與膽識心生贊同。古哲老子早就譴責過“損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也憧憬過“損有余以補不足”的“天之道”。社會平等、全體社會成員共享經(jīng)濟發(fā)展成果的社會,才是真正的公正社會?!_茨的這本書告訴我們:私有制、分配不公、損人利己、以及不守道德底線的自由市場,不但會給個人、而且會給社會造成極度的損害,因此必須引起人們的關注,必須加以制衡。 通過本書,讀者可以了解當代西方政治經(jīng)濟學的前沿學術成果,可以梳理西方政治經(jīng)濟學市場觀的歷史沿革,可以糾正當今對市場性質(zhì)的某些片面認識,可以從社會正義的角度重新思考市場改革的政策選擇,從而啟迪思想,蕩滌心靈,認清方向。作者雖然沒有提出具體的對策,但其理論已經(jīng)足以使我們憧憬限制有害市場、建立公正社會的美好前景。 肖聿 2011年6月識于北京
內(nèi)容概要
市場是組織生產(chǎn)和分配的最有效方式,是治愈官僚主義和政府控制的萬能之策。但是,對于那些我們認為有害的市場應該如何對待呢?違背道德的賣淫和。腎臟買賣的市場是什么情況?武器或者產(chǎn)生公害的市場與大豆或者汽車市場有什么不同?禁止有害市場的法律和社會政策一定是應對這些市場的最好對策嗎?
德伯拉·薩茲認為之前由哲學家和經(jīng)濟學家使用的商品分類不足以用于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他們將市場看作一樣的。她從社會正義論和民主道德論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市場的不同性質(zhì),提出了“有害市場”的理論。在分析某些“有害市場”時,作者尤其重視社會的弱勢群體(例如婦女、兒童和窮人)在市場經(jīng)濟中的不利地位,著重分析了弱勢群體在勞動、就業(yè)、醫(yī)療、教育、政治權利等方面的現(xiàn)實困境,強調(diào)國家必須干預、限制、甚至禁止有害的市場,以保障社會平等和公民的民主權利。這是對“市場萬能”迷信的批判,也是對有害市場造成的社會不公的譴責。
《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能買賣的》深入淺出,可供哲學家、政治學家、經(jīng)濟學家、法律學者、公共政策專家閱讀?!犊傆幸恍〇|西是不能買賣的》對目前關于市場在民主社會中的地位的討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作者簡介
德伯拉·薩茲
斯坦福大學倫理學和哲學教授。她與羅勃·瑞克合作編輯了《走向人道主義公正:蘇珊·莫勒·奧金的政治哲學》(牛津,2008),并且為《哲學和公共事務》,《道德》,《哲學雜志》和《世界銀行經(jīng)濟評論》撰寫文章。
書籍目錄
作者序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市場是做什么的?
市場的優(yōu)點
效率
將市場與效率和自由聯(lián)系起來的背景條件
市場失靈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經(jīng)濟學視野的變化
亞當?斯密的市場觀
異質(zhì)的市場
亞當?斯密與帕累托主義
關于市場價格與價值的(簡要)討論
報酬遞減與地租理論
馬克思關于勞動市場的觀點
邊際革命和非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的興起
第三章 市場在當代平等主義政治
理論中的地位和范圍
從道德角度看市場與平等主義的概念聯(lián)系
一般平等主義
特殊平等主義
泰坦尼克式案例
第四章 有害的市場
抽象的市場與有害的市場
有害的市場:基本的要素
民主社會中的平等地位
規(guī)范市場,禁止市場
案例:泰坦尼克號和有毒廢物
第三部分
第五章 婦女生育勞動市場
生育勞動的特殊性
母性的特殊聯(lián)結
合同懷孕給兒童造成的后果
生育勞動與平等
第六章 婦女性勞動市場
妓女是什么人?
賣淫之過
賣淫應被合法化么?
第七章 從道德角度看童工
什么是兒童?
童工造成的道德問題
政策的推論
第八章 自愿奴役與市場底線
自由主義
帕累托福利經(jīng)濟學
抵押勞動何以有害
勞動奴役為何如此特殊?
結論和推論
第九章 人體腎臟供需的道德問題
背景簡述:腎臟供應制度的現(xiàn)狀
對禁止市場的思考
脆弱性
人體的完整性
政策
第十章 結論
章節(jié)摘錄
效率 市場交易將眾多的貿(mào)易鏈條連接起來,涉及遍布全球的合作行為。舉例來說,一些我從未見過的印度工人組裝了我的手機,而手機使用的材料是從非洲進口的,供貨商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下了手機的訂單,手機又是通過跨國遞送公司的雇員送到我手中的。通過運用價格,市場發(fā)出了信號,指出了賣方、買方、中間方認為數(shù)百萬種貨品中哪些有價值,而那些人從未彼此見面。為了如此,他們力求有效地分配資源,指導賣家怎樣生產(chǎn)、生產(chǎn)多少,指導消費者付出什么價格,指導投資者在何處投入資本。只有能夠有所收益,有理性的個體才會彼此交易,因此,(理想的)市場會清除那些不大符合需要的貨品,促使交易各方處于各自最愿意處在的位置,給各方提供資源。供需的不斷調(diào)整(反映在變動的價格上)使市場能夠“售罄”生產(chǎn)的貨品。存貨一旦售罄,便不再有多余的需求或多余的供給:在一定的價格上,供給與需求相等。 一套值得注意的法則明確了市場與效率的聯(lián)系。首先是所謂福利經(jīng)濟學的基本法則,按照這個法則,完全競爭條件下一切市場平衡的結果都是“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只有一種社會狀態(tài)被描述為“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任何人地位的提高(以其對選擇的滿足度為衡量標準)都不會降低其他人的地位。這個法則背后的直覺觀念是:人們?nèi)膮⑴c互惠的交易,并持續(xù)下去,直到進一步的交易已不能提高其地位為止。如果一切交易都停止了,那是因為已經(jīng)達到了理想的配置。一旦這個配置點出現(xiàn)了任何偏離,那就至少會使一個人的境況惡化。 第二個表面結果證明了相反的命題:每一種帕累托最優(yōu)社會狀態(tài),都是一些資源初次分配的完全的競爭性平衡。有一點值得我們牢記:任何經(jīng)濟中通常都存在不止一種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此外,初次分配不同,市場競爭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果。這個法則告訴我們:我們總是會發(fā)現(xiàn),某些資源的初次分配(以及對市場的利用)支持了某一種既定的帕累托最優(yōu)(效率)的社會狀態(tài)。 這兩個結果包含著直覺的道德吸引力。就第一條法則而言,有一點似乎很明顯:使人們富裕乃是良策;如果這兩種前景之一對這個人比對那個人更好,至少比對其他每個人都更好,那就更好。不過,雖然這些效率結果在某些方面很有力,但其實它們對標準的(道德)觀點的意義卻很有限。帕累托所說的效率,既沒有為我們提供使用市場的最重要理由,也沒有為我們提供反對干預市場的最重要理由。正如阿瑪?shù)賮啞ど裕骸凹词挂恍┤说纳顦O度悲慘,另一些人的生活極度奢侈,一個國家仍會處于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只要那些受苦者不必減少富人的奢侈也能過得不錯?!? 評估市場時,我們完全有理由注意帕累托效率之外的東西。例如,我們有理由注意資源在社會中的初次分配應當公平。的確,如果你認為個體本來就應享有某些產(chǎn)權——這是出于對公平的考慮——那么,某種不同的產(chǎn)權分配的社會形態(tài)很有效率,這個事實對你就不會具有任何道德壓力。因此,反對奴隸制的觀點如果認為一種奴隸制度符合帕累托效率(只要分配份額的任何改變都會使奴隸主的境況惡化),那就沒有摧毀萬。 第二條法則似乎在這里很有幫助,因為它允許從公正的角度反對分配。如果一個批評者不喜歡某種帕累托平衡狀態(tài),他(她)總是能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分配原始資源——例如,取締奴隸所有制——然后允許競爭市場產(chǎn)生出另一種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的結果。當然,重新分配采取的措施是另外一個問題。 在實踐中,很難找到不會使至少一個人境況惡化的政策干預。不妨想想促進建設公路、醫(yī)院、橋梁和學校的政策。一些人幾乎總是希望這些任務不會成為負擔;例如,新的高速公路使某些公司受益,卻損害了住在老公路旁邊的其他人。不過,還是很有理由修建新公路。正因如此,許多經(jīng)濟學家都選擇顧及效率,認為某些人為修路付出的成本會從其他人的額外收益中得到補償。我們可以將一種社會狀態(tài)R界定為對另一種社會狀態(tài)S的潛在的帕累托改進,其條件是:R中的受益者能補償R中的受損者,并在他們在S中擁有的東西之外還有剩余。這種效率觀有時被稱作“卡爾多一??怂剐省保@其實是一種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告訴我們: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應當采取能獲得最大凈收益的政策(例如是否修建公路)。但我們應當記住一點:在現(xiàn)實中,能獲得最大凈收益的政策也會沒有做到把收益分配給受損者,因此這種效率形式(與帕累托效率不同)會促使一些政策得到批準,而那些政策其實會使某些人的境況惡化! 對評估經(jīng)濟政策來說,“卡爾多一??怂剐省钡母拍畋取芭晾弁行省备杏?,因為眾多的交易產(chǎn)生了受益者,也產(chǎn)生了受損者,不過,從道德上說,這兩個概念卻仍然是評估經(jīng)濟成就的狹隘方式。它們使用的標準都忽略了一些要素,例如什么才是公平的分配結果。事實上,有一種愿望部分地推動了這些效率觀的發(fā)展,那就是:把對被經(jīng)濟學家視為無可爭辯的經(jīng)濟進步的研究,與更有爭議的道德問題和分配公平問題分開。 我認為,其實不可能將這兩者截然分開。例如,將帕累托標準當作衡量經(jīng)濟進步的工具,建立在一個道德假定的基礎上:應當在個人選擇的空間內(nèi)去衡量經(jīng)濟進步。換句話說,從道德角度去看效率,只有人們自己的(一致)選擇得到了滿足,才應被看作境況良好。此外,制定這個標準還是為了回避人與人之間的比較,即比較不同個人的選擇滿足度,這種比較被看作毫無意義,因為“沒有可以用于進行這種比較的工具”。P5-8
媒體關注與評論
為什么不把一切都拿去出售——鞋子和性、汽車和腎臟、黑莓手機和嬰兒? 《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能買賣的》從歷史學、哲學、經(jīng)濟學和社會學等角度對這一問題做出了明確的回答,薩茲認為:如果我們讓一切東西都進入市場,我們就別奢望擁有一個民主的社會。薩茲的觀點細致、豐富又復雜,但最終,她為我們提供的選擇就是這么簡單。 ——約書亞·科恩(美國斯坦福大學政治學、法學、哲學教授) 我們不應當進行某些交易,對這種直覺反應尚未進行多少經(jīng)濟學分析。薩茲基本澄清了這些問題,明確了市場的社會功能,既包括市場自身的運作,也包括市場所造成的結果。她對市場的社會功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指出:市場有時能產(chǎn)生一些更廣泛的社會價值,能使人們更好地互動,但有時也會加劇惡劣的后果。這本書應當受到重視,應當?shù)玫揭磺嘘P心市場作用、將市場與其他社會機制作比較的人的高度關注。 ——肯尼斯·J·阿羅(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 市場對我們的生活十分重要,我們出售自己的勞動,購買需要的貨物和服務。市場能產(chǎn)生其他方式達不到的高效率和巨大的經(jīng)濟成果,但也存在著種種局限。我們反對童工、人體器官、選舉和奴役勞動等市場,不是因為這種市場沒有效率,而是這種市場會影響“我們是誰、我們的人際關系,以及我們能造就什么樣的社會”。 這本強有力的著作是作者多年思考的頂點,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一種極具獨創(chuàng)性的思想框架,幫助我們思考什么是有益的市場、什么是她所說的“有害的市場”。 ——喬納森·伍爾夫(倫敦大學學院哲學教授)
編輯推薦
為什么不把一切都拿去出售——鞋子和性、汽車和腎臟、黑莓手機和嬰兒? 《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能買賣的》從歷史學、哲學、經(jīng)濟學和社會學等角度對這一問題做出了明確的回答,作者德伯拉·薩茲認為:如果我們讓一切東西都進入市場,我們就別奢望擁有一個民主的社會。德伯拉·薩茲的觀點細致、豐富又復雜,但最終,她為我們提供的選擇就是這么簡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