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拾趣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作者:王一舸,彭著東,孟琢 著  頁數(shù):323  字數(shù):173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就有著追尋前代文化傳統(tǒng)的習俗。從孟子提倡的“知人論世”到清末“整理國故”的提出,再到現(xiàn)代人“國學熱”的不斷升溫,無一不在說明國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度渴求。    國學是一種知識可以講授,是一門學問可以研究,是一種禮儀可以復制,更是一種文化需要了解和品味。國學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和表現(xiàn),從來不是遙遠和僵死的。幾千年來它始終鮮活地流淌在我們的生活中,默默地連接著古代人和現(xiàn)代人。    因此,本書遵循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精選100個詞條,用生活化的語言進行敘述.每個詞條之外,還有“相關鏈接”來輔助,讓讀者在最生動活潑的日常生活中,品讀文化的來龍去脈,品味貫穿古今、綿延不絕的國學風情。

內(nèi)容概要

王一舸、彭著東、孟琢編著的《傳統(tǒng)文化拾趣》跨過歷史的長河,歷經(jīng)千年的演變,詞匯帶來的不僅僅是一種趣味,更是一門學問可以研究,是一種禮儀可以復制,也是一種文化需要了解和品味。讀懂這些詞匯,就是在讀懂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根基與靈魂讓你在最生動活潑的日常生活中,口陰讀文化的來龍去脈,品味那貫穿古今、綿延不絕的國學風情;
《傳統(tǒng)文化拾趣》是一本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的介紹。

書籍目錄

古人謚號知多少
相關鏈接:大名鼎鼎的“文公武公”們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故事
相關鏈接:古代人成仙的道路淺說
中醫(yī)的代名詞“杏林”從何說起
相關鏈接:桃,杏,李在中國人眼中的位置
形容美人都用什么詞兒
相關鏈接:“羞花閉月,沉魚落雁”和四大美女
古人到底怎么“坐”
相關鏈接:最不禮貌的坐姿——箕踞
“重陽節(jié)”為什么要登高
相關鏈接:“重陽節(jié)”在日本
為何有“婚”禮之名
相關鏈接:結婚的禮俗
難以醫(yī)治的“病入膏育”
相關鏈接:中國先秦時期的醫(yī)術
“刻舟求劍”的寓言哲理
相關鏈接:中國古代的劍
“馬路”是馬走的路嗎
相關鏈接:傳統(tǒng)中國之“道”
媒人為何又稱“月老”
相關鏈接:牽線搭橋
“同仇”的力量
相關鏈接:古代的戰(zhàn)友情誼“袍澤之誼”
“大義滅親”傷了誰的“大義”
相關鏈接:古代的任親與匿親
今非昔比的“流氓”
相關鏈接:浪子和浪人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本意
相關鏈接:《莊子》的處事之道
元、角、分的來歷
相關鏈接:古代的貨幣
沒有本事的“濫竽充數(shù)”
相關鏈接:“濫竽充數(shù)”和“魚目混珠”
“清明寒食”和祭奠亡人
相關鏈接:中國古代的鬼節(jié)
戲曲之神“老郎神”到底是誰
相關鏈接:“梨園”的由來
為什么“不見黃河心不死“
相關鏈接:“望洋興嘆”的故事
害己、害人的“尤物”究竟指什么 “
相關鏈接:唐代的婚姻觀
“心有靈犀”的“靈犀”是什么
相關鏈接:“犀角”的作用
“烏龜馱碑”(鼴夙)的故事
相關鏈接:龍的九個兒子
“敲竹杠”的來歷
相關鏈接:商人的來歷
顏回拾塵——顏回偷吃了嗎
相關鏈接:君子的窮與通
捉鬼的“鐘馗”是何許人也一
相關鏈接:鐘馗和判官
“覆水難收”背后的故事
相關鏈接:古代男人的功利和女人的勢利
“泰山石敢當”的傳說
相關鏈接:古代的石人武士
為什么下定決心叫“破釜沉舟”
相關鏈接:“破釜沉舟”的同義詞“背水一戰(zhàn)”
孔子做陪襯的“招搖過市”
相關鏈接:孔子其人
鼻子上發(fā)生的故事—運斤成風
相關鏈接:為什么倒霉的總是鼻子
“滄?!敝兊降鬃兂闪耸裁礃幼?
相關鏈接:古代的“穿越故事”
“雷同”為何與雷有關
相關鏈接:中國古代的神的概念
“翻白眼”和瞧不起人
相關鏈接:竹林七賢
“馬首是瞻”的慘敗
相關鏈接: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馬戰(zhàn)
“井底之蛙”的典故出處
相關鏈接:“井底之蛙”的視角和“管窺”
中國古代的招財獸——貔貅
相關鏈接:中國的貔貅和日本的“招財貓”
“一言九鼎”的真正分量
相關鏈接:古代的列鼎制度
為什么臘月要喝“臘八粥”
相關鏈接:臘月和新年
“孔明燈”是孔明發(fā)明的燈嗎
相關鏈接:中國的天燈和水燈
建筑的延伸——鉤心斗角
相關鏈接:中國古代的宮殿建筑
“太上老君”是“老子”么
相關鏈接:中國古人的煉丹
“漁翁得利”最后得利的為什么是漁夫
相關鏈接:中國古代的垂釣
自食其果的“請君入甕”
相關鏈接:酷吏來俊臣
最早的“風箏”是怎么來的
相關鏈接:穿越時光的編鐘
“三生有幸”為什么一定是三生呢
相關鏈接:什么是“三世佛”
“雞鳴狗盜”是怎么回事
相關鏈接:中國人用人原則的嬗變
“夸父逐日”中的巨人“夸父”
相關鏈接:東西方傳說中的“逐日”悲劇
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
相關鏈接:端午節(jié)的其他習俗
“嘔心瀝血”的詩句——古代的“鬼才”
相關鏈接:中國古代的名諱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相關鏈接:古代的死刑有哪些
古人有“名”有“字”,現(xiàn)代人只有“名字”
相關鏈接:古人“名”和“字”之間的對應關系
“筆仙”在古代是干什么的
相關鏈接:“畫筆仙”和心理暗示
“磨穿鐵硯”的故事
相關鏈接:努力和道德的關系
“捉刀代筆”背后的權謀
相關鏈接:古代的刀和筆
“脫穎而出”的故事
相關鏈接:古代的袋子和筐子
為什么有人死后去“黃泉”
相關鏈接:黃泉路上的風景
“垂簾聽政”是從慈禧開始的嗎
相關鏈接:呂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鐵腕”太后
什么是“應聲蟲”
相關鏈接:中醫(yī)與養(yǎng)生
“東施效顰”的由來
相關鏈接:古代不好看的才女
“施焰口”和佛家故事里的孝道
相關鏈接:七月十五盂蘭盆節(jié)的風俗
“洗盡鉛華”中的“鉛華”是指什么
相關鏈接:古代女子的化妝
“知音”——有共同語言的朋友
相關鏈接:中國的古琴
“百步穿楊”的神箭手
相關鏈接:“飛將軍”是誰
為何作風正派為“坐懷不亂”
相關鏈接:中國人眼中的“君子”
為何贊美女性用“傾國傾城”
相關鏈接:漢武帝身邊的女人
《釵頭鳳>背后凄婉的愛情故事
相關鏈接:陸游與沈園
“彈指一揮間”倒底是多少時間
相關鏈接:“劫”:佛經(jīng)中最長的時間單位
“當仁不讓”“不讓的是誰
相關鏈接:子路“殺身成仁”的故事
“分一杯羹”分的是什么
相關鏈接:宋嫂魚羹的由來
“破鏡重圓”的故事
相關鏈接:鏡子的由來
四知的來源
相關鏈接:為何古人稱絕交為“割席斷義”
“優(yōu)孟衣冠”是怎么回事
相關鏈接:中國古代的“粉墨登場”
古代的“使節(jié)”
相關鏈接:中國古代外交人員的氣節(jié)
關羽的“財神爺”之路一
相關鏈接:古代的諸多財神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來歷
相關鏈接:顧炎武與山西票號
“粘桿處”是個什么地方”
相關鏈接:“特務”的歷史淵源
“中山狼”的典故
相關鏈接:漢族人眼中的狼
“東床快婿”的由來
相關鏈接:“乘龍快婿”又是什么意思
“紙上談兵”的殘酷歷史
相關鏈接:戰(zhàn)國四大名將
為什么賠罪叫做“負荊請罪”
相關鏈接:“和氏璧”的傳說
“不孝”和“不肖”是什么關系
相關鏈接:中國古代的肖像畫
為什么科考得中叫做“蟾宮折桂”
相關鏈接:月亮上那點事
為何勤奮精進叫做“聞雞起舞”
相關鏈接:中國古人的劍舞
“綠帽子”是怎么戴上的
相關鏈接:古人眼中的鴨子和烏龜
相如賦為何“千金難買”
相關鏈接: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信口雌黃”與“清談誤國”
相關鏈接:為什么管錢叫做“阿堵物”
“膽大”與“膽”有沒有關系
相關鏈接:“樂不思蜀”的由來
“塞翁失馬”背后的哲理故事
相關鏈接:古代哲學之“塞翁失馬”與“亡羊補牢”
“紅娘”的來歷
相關鏈接: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不倒翁”的由來
相關鏈接:中國古代的玩具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奪魁”的意義 “奪魁”現(xiàn)在也是奪得第一的意思。它的由來也與考試有關。“魁”是古代一個星宿的名字,也叫“奎”,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組成“斗”的前四顆星。它們在古代是主文運、文章的星宿。在東漢就有“奎主文章”的說法。后世把它擬人化成為一個神,建魁星閣,雕塑神像,祭祀崇拜,將其視為主管文運興衰的神。對于重視科舉考試的古代社會來說,科舉在文運中尤其重要,因此“奎”也就成了科舉中主管考試的神了。而在科舉考試中,取得高中稱之為“魁”。因為這個“魁”和“鐘馗”的“馗”同音,都有“首”(即第一)的意思,所以通用。 明清科舉考試,主要考所謂“五經(jīng)”,每一經(jīng)都有一堆人考,誰要是考中第一,就是這部經(jīng)考試里的“經(jīng)魁”(第一)。在鄉(xiāng)試(科舉初級選拔考試)里,每科的前五名必須分別是其中一經(jīng)的第一名,即“經(jīng)魁”,所以也叫“五經(jīng)魁”或者“五經(jīng)魁首”。劃拳里頭的“五魁首”就是從這個典故上出的。 那位魁神長得什么樣呢?或許人們會以為像文昌帝君一般,是一位白面修髯的文士。但只要到“魁星樓”或者“魁星閣”上一看就明白了。魁星的造型是一位面目猙獰,青面金身,赤發(fā)如火,怒睛圓睜,腦袋上還生出兩只角——簡直就是一個鬼的造型。中國人傳統(tǒng)的鬼神一般長得都比較古怪猙獰,看看唐朝的《二十八星宿圖》就能知道其大概造型。 而更有意思的是,這是一位基于“魁”這個漢字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個人物形象。這位魁星神,右手握著一桿朱筆,表示用它來給人金榜題名,左手端著一只墨斗。右腳金雞獨立,腳下踏著“鰲”的腦袋,表示“獨占鰲頭”,左腳后揚起踢,模仿“魁”這個字右下的那個大彎鉤,腳上還有北斗七星。這就很明顯是因“宇”造型(一個鬼和一個斗,還要有魁字的那個造型)的一個例子。 就這樣,這個科舉考試中表示奪取第一的神和獸算是合體了,于是創(chuàng)造了“魁星點斗,獨占鰲頭”這一招式。直到現(xiàn)在,“一舉奪魁”、“獨占鰲頭”等這類成語俗語仍被人們廣泛應用。

編輯推薦

《讀懂中國:傳統(tǒng)文化拾趣》詞匯中融合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流淌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默默地連接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透過這一個個鮮活的詞匯,我們能窺見的是那傳統(tǒng)文化中的無上妙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傳統(tǒng)文化拾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很有趣的一本書,每天看看挺好的
  •   內(nèi)容與其他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差不多,看看還可以。印刷紙張質(zhì)量差。
  •   閑暇時翻著,掃盲夠用了
  •   這本書是這套書里最次的,可能是為了湊數(shù),都是基本知識,內(nèi)容都是網(wǎng)上或者早知道的,拉低了整套書的專業(yè)性,其它打3分,這本1分都多。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