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作者: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頁數(shù):159 譯者:白開元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詩人在《渡口集》中施展神奇想象,以與大神對話的形式,抒寫對人生和自然的熱愛,闡述對有形與無形、自由與束縛、貧困與富有、歡樂與痛苦的真知灼見,表達了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宣揚博愛、平等、民主和愛國精神。詩作閃耀人道主義的光芒,富于哲理,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作家、藝術(shù)家、社會活動家、哲學(xué)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生于印度加爾各答市一個有著深厚文化教養(yǎng)的婆羅門種姓的家庭。泰戈爾童年時代即嶄露才華,13歲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14歲發(fā)表第一首長詩《野花》和愛國詩篇《獻給印度教徒廟會》,15歲時出版詩集《原野之花》。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有五十多部詩集,被譽為“詩圣”;他還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以及一百多部短篇小說、二十多部劇本和大量文學(xué)、哲學(xué)、政論,并創(chuàng)作了千余幅繪畫作品和眾多歌曲。1913年,泰戈爾因《吉檀迦利》榮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進而蜚聲世界文壇。泰戈爾了解諸多不同文化及其之間的區(qū)別,對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描述迄今仍是此類描述中最為細膩者之一。泰戈爾的作品早在1915年時即介紹到中國;1924年,他曾訪問過中國,對當時的中國文壇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六十余年的藝術(shù)生涯里,泰戈爾繼承了古典與民間文學(xu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吸收了歐洲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的豐富營養(yǎng),在創(chuàng)作上爐火純青,取得了輝煌成就,成為一代文化巨匠。
章節(jié)摘錄
孟加拉語原作,系《獻祭集》的第39首。是由女抒情主人公講述的一首具有小說結(jié)構(gòu)的愛情詩。一位英俊青年“捧著花束,吹著笛子”坦率地對她傾吐愛意,使她“心湖中愛情的紅蓮便輕輕搖曳”。在印度文學(xué)作品中,紅蓮是愛情的象征,“紅蓮搖曳”,是情女春情蕩漾的生動形象。兩人“一起步入人生的奧秘之宮”,表明兩人已墜入愛河。然而受“步入青春之門,就得出家修行”這條印度古訓(xùn)的束縛,她的心愛之人出家修行去了。在一個“天空布滿烏云”的日子,他突然臉如死灰,手執(zhí)鐵禪杖出現(xiàn)在她家門口,把她叫出去。兩人一起進入的“死亡的奧秘之宮”,是無從理喻的愛情的墳?zāi)?。所幸的是,她的纖手一觸到他的手,他心中凍僵的愛情立刻復(fù)活了,他“眼眸里閃爍著光亮”中,顯映詩人反對遠離紅塵以苦修以獲得解脫,主張在世俗愛情中完美人生的宗教觀點。 ……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他在遣詞造句方面,表現(xiàn)出質(zhì)樸而高尚的趣味,他的詩歌具有獨創(chuàng)性作品的特點。 他向我們展現(xiàn)那種在蒼茫、寧靜和圣潔的印度森林中達到完美的文化:首先尋求靈魂的平靜,永遠與自然生活協(xié)調(diào)一致?! 鸬渲Z貝爾委員會主席 哈拉爾德雅奈 心靈的清澈、風(fēng)格的優(yōu)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種完整、深刻、罕見的精神美?! ?916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 梅登斯坦 從這本詩里,我游歷了他的美麗富饒的國土,認識了他的堅韌溫柔的婦女,接觸了他的天真活潑的兒歌。我徹底承認泰戈爾是屬于印度人民的?! 摹 ∷G棘叢中的地球上,為我們建筑了一座宏麗而靜謐的詩的樂園?! 嵳耔I
編輯推薦
英文版《渡口集》1918年出版。全書共有78首詩,分別譯自孟加拉語的《獻歌集》(8首)、《渡口集》(5首)、《妙曲集》(5首)、《歌之花環(huán)集》(3首)、《祭品集》(8首)、《獻祭集》(6首)、《鴻雁集》(4首)、《瞬息集》(1首)、《幻想集》(1首)等詩集。有3首譯自劇本《堅固堡壘》(2首)和《懺悔》(1首),12首譯自《歌曲大全》,其余16首是用英語創(chuàng)作的。泰戈爾的《渡口集》抒寫了赤熱的愛國之情。 《渡口集:泰戈爾抒情詩賞析》是從泰戈爾英文作品第一卷翻譯的。筆者參閱印度西孟加拉邦著名泰戈爾研究專家烏奔德拉那特·帕塔賈爾查的專著《泰戈爾詩論》,對照原作,逐首作了簡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