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2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 作者:李靜 頁數:184
前言
“黎巴嫩文壇驕子”紀伯倫在他的著作《先知》中談到家庭時,寫下了這樣幾段話: 你的兒女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自身渴望所產生的兒女。 他們經由你出生,但不是從你而來,雖然在你身邊,卻不屬于你?! ∧憧梢越o他們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幼o他們的身體,而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你夢中也無法企及的明天?! ∧阋蛩麄儗W習,而不是使他們像你。因為生命不會后退,也不會在昨日流連?! ∧闶枪?,兒女是從你發(fā)射而出的活生生的箭?! 」滞篮阒飞系募?,他會施全力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老驳卦诠种星桑∫驗樗麗埏w翔的箭,也愛穩(wěn)定的弓。 他的看法是精辟而深刻的,他闡釋了家庭教育中親子關系的真相。孩子也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他雖然是父母生命的延續(xù),但他有自己的個性、思想、靈魂和生活。他需要自由,需要不斷奔跑,需要夢想,更需要理解和愛。 但是現實生活中,父母卻常常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東西,而把一些他并不需要的塞給他。
內容概要
本書旨在告訴父母教育中的心理常識,并如何活用這些心理常識,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有心無痕。
書籍目錄
上篇 第一章 給孩子一面“自我認知”的鏡子 健康成長,從自我接納開始 ◎接納心理:喜歡自己的孩子最快樂 ◎自我認知心理:孩子,你會贏,但也會輸給很多人 正確的導向:心態(tài)與價值 ◎手表定律:爸爸、媽媽,我是否可以有兩個價值觀 ◎厚臉皮效應:只有給足孩子面子,他才會自信 ◎狀態(tài)依賴回憶心理:快樂的人愈快樂 父母導演孩子的改變 ◎皮格馬利翁效應:媽媽的謊言也能成“真” ◎配套心理:調皮鬼沒有一直調皮下去 ◎挑戰(zhàn)自我心理:失敗了也要發(fā)“失敗獎” ◎自我實現預言:每個合理的夢想都能成真 第二章 健全人格,孩子身心發(fā)育的關鍵一環(huán) 打量孩子的人格 ◎杜根定律:自信的孩子從不受傷害 ◎自我寬恕心理:為自己的錯誤埋單 ◎說謊心理:找到謊言的“源頭” 聰明父母“雕塑”孩子有技巧 ◎自適應心理:放手,讓孩子去失敗 ◎霍布森選擇效應:或許替孩子選擇,使孩子沒有選擇余地 ◎延遲滿足:所有的愿望都要通過努力來實現 ◎競爭心理:孩子,你永遠要坐前排 ◎厭惡心理:不做壞事的最好方法是“厭惡壞事” 第三章 好父母是孩子的情緒管理專家 能控制情緒的孩子才能成大事 ◎杜利奧定律:只有開心的父母,才有快樂的孩子 ◎情感宣泄:壞情緒,不“疏導”,就“決堤” ◎習得性無助心理:愛可以使孩子獲得情感上的重生 ◎恐懼心理:害怕其實更來自過去的經歷 ◎嫉妒心理:她也沒有什么了不起 如何幫孩子減壓才有效 ◎酸葡萄甜檸檬心理:改變不了事實,就改變“想法” ◎心理疲勞:孩子和父母一樣,有時也會“心累” ◎跨欄定理:挫折越多,成長越快 ◎動機適度原則:給角色壓力一個出口 第四章 學習原本可以很愜意 是什么影響了孩子的學習 ◎興趣心理:沒有比興趣更好的老師 ◎詹森效應:一旦陷入迷途,找出路可就難了 ◎厭學心理:孩子有問題,父母先反省 ◎光環(huán)效應:走出光環(huán),讀讀那些“沒用”的書 學習中的心理妙招 ◎心理卵化期:解決問題的藝術 ◎系列位置心理:每次都只記得開頭和結尾 ◎警惕感覺剝奪:堅決不寫“暴力作業(yè)” ◎艾濱浩斯遺忘曲線:不忘拾起那些“舊知識” ◎高原現象:學習不要太“刻苦” ◎突破心理定勢:河流可以是粉色的中篇下篇
章節(jié)摘錄
上篇 第一章 給孩子一面“自我認知”的鏡子 健康成長,從自我接納開始 ◎接納心理:喜歡自己的孩子最快樂 案例點擊 喜兒媽媽的教育 韓國18歲少女喜兒彈奏的鋼琴曲非常動聽,吸引了不少聽眾。 喜兒的雙腿比正常人短,而且每只手上只有兩根手指頭,她并不聰明,只有7歲小孩的智力。但這個少女似乎對自己的命運很滿意,她絲毫沒有察覺自己的缺陷,還經常面帶微笑和別人交流,而且非??炭嗟鼐毩晱椬噤撉?。在她看來,正是因為自己只有斜艮手指頭,所以很多人才喜歡聽她演奏,她覺得幸福極了。 她喜歡自己,接納自己,絲毫不在意旁人怪異的目光。這種健康心態(tài)取決于她有一位懂得教育的媽媽?! ≡浻杏浾卟稍L喜兒的媽媽:“當您看到孩子的手指時,您是什么感受?” 媽媽說:“我覺得我們家喜兒的很漂亮,當她晃動兩根手指時,就像綻放的花朵一樣美麗,我經常對喜兒說,‘寶貝,你的手指真漂亮,咱們換手指,好嗎?’” 喜兒的媽媽絲毫不在意別人對喜兒的評價,她總是不停地告訴喜兒:“你的手指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手指?!币虼讼矁航z毫沒有被身上的缺陷所傷害,她總是快快樂樂的。
編輯推薦
這樣說,孩子才會聽,這樣聽,孩子才會說,從根本上解決親子之間的溝通問題,讓愛更有力量!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