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作者:克里斯蒂安·麥茨 頁數(shù):303 譯者:王志敏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由四部分組成,是世界著名電影理論家克里斯蒂安·麥茨的理論集,他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學原理和模式為依據(jù),結合電影符號學,全面解釋了電影機制主體觀看過程和主體創(chuàng)作過程的心理學,是第二符號學誕生的標志,也是精神分析學電影理論的代表作。他的電影符號學已被公認達到了世界電影理論的顛峰。
作者簡介
克里斯蒂安·麥茨,1931年生于法國,1953年獲德國文學文學士,從1966年開始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任教,1971年獲語言學博士學位。羅蘭·巴特的學生。在巴黎大學講授過克拉考爾的電影理論。后來為巴黎三大影視研究所教授。麥茨是充滿理想主義和理性主義的迄今為止最深刻的
書籍目錄
英文版著者前言翻譯說明中譯版序言:麥茨論 一、想象的能指 1.電影和電影理論中的想象界和“好的對象” 2.研究者的想象界 3.認同、鏡子 4.感知的熱情 5.否認、戀物癖 二、故事與話語:兩種窺淫癖 三、虛構影片及其觀眾:一種元心理學研究 1.電影與夢:關于主體的知識 2.電影和夢:知覺與幻覺 3.電影和夢:二次化程度 4.電影和幻想 5.電影的意向 四、隱喻與想象界的參照物 1.“原發(fā)”辭格、“二次”辭格 2.“小規(guī)?!钡霓o格、“大規(guī)?!钡霓o格 3.修辭學和語言學:雅可布遜的貢獻 4.參照的與推論的 5.隱喻/換喻:非對稱的對稱性 6.修辭格與替換 7.力量與意義 8.凝縮 9.凝縮 10.從“夢的工作”到“原發(fā)過程” 11.“審查”:阻隔或偏離 12.移置 13.影片中的交織和交叉:作為一種修辭手段的疊化 14.能指的凝縮和移置 15.關于治療本文的聚合與組合 全書詞語索引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想象的能指》一書標志著第二電影符號學的誕生。麥茨的電影符號學已被公認達到了世界電影理論的巔峰?! ‰娪疤菀桌斫饬?,因此它也太難于分析了。一部影片太難解釋了,因為它太容易懂了。 ——克里斯蒂安·麥茨 在電影符號學理論中,麥茨的論著是最完整和最有影響的?! 峥恕げ祭?/pre>編輯推薦
本書由四部分組成,是世界著名電影理論家克里斯蒂安·麥茨的理論集,他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學原理和模式為依據(jù),結合電影符號學,全面解釋了電影機制主體觀看過程和主體創(chuàng)作過程的心理學,是第二符號學誕生的標志,也是精神分析學電影理論的代表作。他的電影符號學已被公認達到了世界電影理論的顛峰。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