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1-5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作者:單萬里 頁數(shù):884 字數(shù):110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文獻是迄今為止國內(nèi)公開出版的第一部大型紀錄電影文集,輯錄文章70余篇,約110萬字,其中三分之一左右篇幅屬國內(nèi)首次發(fā)表或首次公開發(fā)表。本文獻涉及的內(nèi)容廣泛,包括紀錄片的起源與歷史、導演與作品、方法與技巧、理論與美學、電視與紀錄、現(xiàn)狀與未來等方面,具有如下幾個特點:中外兼收,譯介居多;影視兼顧,以影為主;古今兼談,史論并重。另外,書后附有百余種紀錄電影參考資料索引。 紀錄片是高深的藝術門類。正如首次在英語世界使用紀錄片一詞的約翰·格里爾遜所說的那樣,雖然我們把一切攝自自然素材的影片都歸入紀錄片的范疇,但紀錄片這個稱謂只應留給高層次的影片使用。紀錄片具有強大的認知功能,是富有啟發(fā)性的藝術,具有其他片種無法取代的獨特魅力。就當今的電視臺而言,制作或播放的紀錄片的水平高低已成為衡量其節(jié)目水準的重要標志。 紀錄片是重要的傳播手段。站在世紀之交的門檻,重提紀錄片的重要性,對于中國影視工作者尤其具有現(xiàn)實意義。中國新聞紀錄電影具有光榮的歷史傳統(tǒng),近年來的影視紀錄片又經(jīng)歷了很大發(fā)展。相比之下,有關的理論研究卻顯得十分薄弱,編輯出版這本《紀錄電影文獻》,正是為了滿足廣大業(yè)內(nèi)人士及影視愛好者了解國內(nèi)外紀錄片的渴望,并期望引起理論工作者研究紀錄片的興趣。
書籍目錄
主編前言 單萬里紀錄與虛構(代序) 單萬里第一部分:起源與歷史 紀錄電影的起源及演變 (法)拉法艾爾·巴桑、達尼埃爾·索維吉 電影與探險 (法)安德烈·巴贊 格里爾遜與英國紀錄電影運動 (英)福西斯·哈迪 英國自由電影 (英)阿蘭·勞維爾 法國新浪潮中的真理電影 胡瀕 美國真實電影的早期階段 (美)羅伯特·C·艾倫 德國紀錄電影的雙重困境 (德)克勞斯·凱馬埃爾 戰(zhàn)后日本紀錄片的變化與發(fā)展 (日)渡部實 中國新聞紀錄電影 高維進 香港新聞紀錄電影發(fā)展史話 余慕云 六十年代以來的臺灣紀錄片 李道明 中國紀錄片創(chuàng)作前瞻 司徒兆敦第二部分:導演與作品 先驅(qū)者的足跡——紀念早期的紀錄電影大師 單萬里 一個電影制作者的探索——羅伯特·弗拉哈迪的故事 (美)弗朗茜絲·H·弗拉哈迪 紀錄片大師的經(jīng)典紀錄片 (美)戴維·鮑德維爾等作 故事片大師的紀錄片杰作 (美)馬·金德等作 魯什與《夏日紀事》 (美)威廉·羅特曼 拍攝文化大革命——評《愚公移山》兼談伊文思的創(chuàng)作道路 (加)托馬斯·吳沃 伊文思與新中國的紀錄電影 單萬里 馬賽爾·奧菲爾斯的紀錄片 (美)伊安·布魯馬 紀錄電影的獨特角色 (波)克里什多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Quatsi就是生活——評《失去平衡的生活》 (美)邁克爾·戴普塞 一種紀錄精神的紀念——記日本紀錄片制作人小川紳介 吳文光 從邊緣到中心——韓國女性紀錄電影導演卞英珠 (韓)樸彥珍第三部分:方法與技巧 紀錄電影創(chuàng)作導論鐘大年 我怎樣拍攝《北方的納努克》 (美)羅伯特·弗拉哈迪 故事片中的紀錄技巧 (美)帕·泰勒 故事影片紀錄化——新的表現(xiàn)手段 (蘇)瑪伊婭·圖洛夫斯卡婭 學談新聞紀錄電影 陳光忠 非虛構影片的寫作 (美)W·米勒 談紀錄片攝影師的素質(zhì) 李則翔 紀錄片的低光調(diào)與親切感 (美)M·鮑格 是接近,而不是巴結(jié)——關于在紀錄片中采用小心謹慎方法的談話 (德)漢斯-迪特·格拉伯 天外來客——論《時間簡史》中的科學幻想 (美)肖恩·羅森海姆 積累式的印象化主觀描述 (美)弗雷德里克·懷斯曼 寫在膠片上的歷史——談新中國文獻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 傅紅星第四部分:理論與美學 紀錄電影的首要原則 (英)約翰·格里爾遜 維爾托夫論紀錄電影 (蘇)吉加·維爾托夫……第五部分:電視與紀錄第六部分:現(xiàn)狀與未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