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悟教育研究

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張華龍  頁數(shù):215  

內(nèi)容概要

  體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本的認識路線,也是教育活動中固有的認識現(xiàn)象。理性教育學承認教育活動中悟性認識現(xiàn)象的存在,但無力把它納入研究對象的范疇。教育學超越理性認識論的視閾,意味著教育理論研究突破傳統(tǒng)方法論的局限,在體驗、感悟的過程中深入到悟性認識的領域。這條路是隱秘的,教育學能撩開其神秘的面紗,看到周遭的景象嗎?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導論第一節(jié) 認識路線的轉(zhuǎn)向與教育變革的使命第二節(jié) 體悟教育研究的旨趣第三節(jié) 體悟教育研究的脈絡與方法第二章 體悟教育研究的歷史考察第一節(jié) 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概況第二節(jié) 體悟教育研究的歷程及其關涉的主要內(nèi)容第三節(jié) 體悟教育研究的反思第三章 體悟理念及其相關學理的辨析第一節(jié) 體悟及其相關概念的辨析第二節(jié) 體悟的旨歸:意義與精神世界第三節(jié) 體悟在個體精神世界形成中的作用第四節(jié) 體悟的機理第四章 體悟教育的界說及其支持理論第一節(jié) 人類文化教育歷史上的體悟現(xiàn)象第二節(jié) 什么是體悟教育第三節(jié) 體悟教育的支持理論第五章 體悟教育的性質(zhì)、功能及其地位第一節(jié) 體悟教育的性質(zhì)第二節(jié) 體悟教育的功能第三節(jié) 體悟教育在教育學原理中的地位第六章 體悟教育的形態(tài)與機理第一節(jié) 體悟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二節(jié) 體悟教育的形態(tài)第三節(jié) 體悟教育的機理第七章 體悟教育的情境第一節(jié) 情境、教育情境、體悟教育情境第二節(jié) 體悟教育情境的創(chuàng)設第八章 體悟教育的實踐智慧第一節(jié) 內(nèi)蘊體悟理念的綜合教育實驗第二節(jié) 體驗教育的開展第三節(jié) 體悟教學的探索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體悟教育研究的歷史考察  第一節(jié) 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概況  一、國外相關研究概況  國外與體悟教育直接相關的研究主題主要有文化教育學和體驗教育(experientialeducation)。 ?。ㄒ唬┪幕逃龑W  20世紀初誕生于德國的文化教育學也稱為精神科學教育學,是狄爾泰(Dilthy,W.)、斯普朗格(Sprnger,E.)、利特(Litt)、福利特納(Flitner,W.)和博爾諾夫(Bollnow,O.F.)等人教育思想的集合。文化教育學源于狄爾泰的精神科學理論、文德爾班(Windelband,W.)的文化哲學、李卡爾特(Rickert,H.)的價值哲學、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等哲學理論。其中,文化教育學的先驅(qū)人物狄爾泰的精神科學的理論構架和方法論基礎,即“體驗一表達理解”奠定了文化教育學的基調(diào)。文化教育學大師斯普朗格從精神科學的解釋學——生的哲學出發(fā)揭示了人的精神的內(nèi)在結構:經(jīng)濟作用、認識作用、審美作用、宗教作用、權力作用和社會作用六種精神作用,分別與利、真、美、圣、權、愛的價值相對應。它們相互交錯,某一種作用占主導地位,相應地就出現(xiàn)某種“生的形式”。從文化哲學出發(fā),斯普朗格闡述了文化(客觀精神)和個體(主觀精神)的關系及其通達的問題:“文化”與“個人”是不可分隔的同一過程的“客觀方面”和“主觀方面”,兩者是一種“生動循環(huán)”的關系,其中,主觀精神是選擇、追求和實現(xiàn)價值的主體,具有體驗最高價值的本領?;谏厦鎯煞矫娴恼J識,斯普朗格提出教育是文化的過程,是對發(fā)展的援助,“內(nèi)在性的覺醒”則是教育面臨的最重大的新問題。這樣,斯普朗格就構建起了從人的精神結構、通達道路到教育過程的文化教育學的基本理論體系?!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體悟教育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