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徐潔 頁數:204 字數:214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教育,一個人…… 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事情。從事教育工作17年來,一天天,一點點,培養(yǎng)了我對教育工作真摯的熱愛?! ≡诮逃龑嵺`的沃土里,真切觸摸教育的脈搏,我從未停止過思索。本書中的很多文字是我在實際工作中產生的一點一滴的思考,有感而發(fā),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些文字首先是寫給我自己的,是“我手寫我心”,這是我真實的體驗與內心的絮語?! ∥伊η笥靡环蒽o處人間,看云卷云舒的從容眼光去審視教育,用眼去發(fā)現,用心去感悟,試圖把教育的溫情、教育的歡樂、教育的痛楚……都一點點呈現出來?! ∥乙幌驁?zhí)著地認為教育原本生動,而絕非一門枯燥的學問,并嘗試用我的筆去描述教育的靈動與鮮活?! ∥伊η笠哉婷婺繉θ?,追求真實與樸實。言切切,情殷殷,努力做到智慧靈動,讓思想的清泉不干涸于積習的荒漠?! ∥伊η笤趯懽髦凶非笳芾淼呢S富、結構的精致、文字的謹嚴與流暢,有時采用詩性的語言闡述自己對教育獨到的見解?! ∥乙恢倍荚谠噲D破譯教師職業(yè)的密碼,做幸福的教師并讓所有的教師都幸福,這是我天天都在想的事?! ∥以噲D與教師一起尋找精神故鄉(xiāng)的菩提樹,希望在心靈深處保留著寧靜恬淡的自然人格,作為人生的憑借,探尋一條抵達至美與至樂的幸福之路。 曹禺在劇本里說:“想想你忍不住要哭,想想你忍不住又要笑啊。”這就是教育生活,這些文字述寫了教育裸露的真實。 本書的內容是我日復一日對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沉思、對課堂真切的體驗以及對讀書的感悟和積累,既有教育哲思,也有對教育百態(tài)的叩問和對教育百味的咀嚼,還有對孩子們成長的深切關注?! ∵@是一本細細寫來的書,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我把零碎的思想、斷續(xù)的思考留下來,集腋成裘,讓歲月沉淀出綴滿美麗和神韻的記憶。默默的文字里,蘊藏著無盡的生命熱情與蓬勃生機?! ∵@是我唱給教育最深情的歌,是一個熱愛教育的人對教育深沉的愛、對教育痼疾深切的痛、對教育未來堅定的期待?! ”緯拇蠖鄶灯乱言凇督逃恼軋蟆贰督虒W與管理》《中小學管理》《中國教師》《教育參考》《明日教育論壇》《教育時報》《當代教育科學》《江西教育科研》《教育文匯》《福建教育》《江蘇教育》《山東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青年教師》等報刊發(fā)表,書中不再注明原發(fā)報刊。在此,向這些報刊的編輯們致以真誠的敬意和謝意?! ∵@些慢慢地、用心寫就的文字,傳遞著一個教師心靈的溫度。若能帶給您一點點感動、一點點心動、一點點行動,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欣慰。
內容概要
本書的內容是作者日復一日對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沉思、對課堂真切的體驗以及對讀書的感悟和積累,既有教育哲思,也有對教育百態(tài)的叩問和對教育百味的咀嚼,還有對孩子們成長的深切關注。 這是一本細細寫來的書,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作者把零碎的思想、斷續(xù)的思考留下來,集腋成裘,讓歲月沉淀出綴滿美麗和神韻的記憶。默默的文字里,蘊藏著無盡的生命熱情與蓬勃生機。 這是作者唱給教育最深情的歌,是一個熱愛教育的人對教育深沉的愛、對教育痼疾深切的痛、對教育未來堅定的期待。
書籍目錄
第一輯 在教育的麥田里守望 思想如清泉 教育:點化生命的美麗 教育田野里的守望者 教師:留點寧靜給自己 遙遠的掌聲 做教師必上的第一課 教育是水的載歌載舞 買海綿的故事 一輩子學做教師 為己之學第二輯 閑“品”教育 教育應關注什么樣的細節(jié) 教育怪現象一瞥 不妨學學趙本山 拒絕公開課發(fā)獎品的八條理由 榜樣雜談 那一刻我竟被震撼了 不會在書架上找書的高中生 “分數情結”根深蒂固 何止是文風問題 哪一個專業(yè)都行的背后 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內疚感” “神童”并非“童話” 有感于“普京網上開學堂” 不知道班里誰學習最好 沒有聞到蘋果的香味 從“簡單問題難倒學生”說開去…… 考試何以跳不出講義的磁場 評價教師只需一把尺 學習兒童 遠離“習得性無助” 新教師的難題 一位教師的困惑 無用之用 《心里話》對教育說了什么 月光下的鳳尾竹 空空的大院 教育“教育”了誰 “教育敘事”為誰而寫 由“小梁現象”想到的 忙而不亂“六反思” 更新教育觀念咋這么難第三輯 閱讀的幸福 做一個有文化品位的教師 書是心靈的滋養(yǎng)與慰藉 教育需要真正愛讀書的人 閱讀改變行走 讀開生氣蓬勃的葛藤花 青燈黃卷夜讀書 何必“坐擁書城” 四季處處好讀書 文字是跳動的音符 地攤淘書樂 有字書和無字書 讀不懂的“杜大爺” 紅泥小火爐——讀王永彬的《圍爐夜話》 一簾幽夢剪剪風——讀《小窗幽記》有感第四輯 課堂應有的“溫度” 讓課堂生活充滿詩意 真的需要“再大聲點”嗎 懷念板書 留點寂靜給課堂 預設不足精彩何在 課件起了多大的作用 還“啟發(fā)式”教學以本來面目 課堂上如何引發(fā)學生思考 抓住無法預約的精彩——記課堂生成的一個細節(jié) 讓錯誤美麗起來 教學應顯現游戲特性 學生的提問是對教師的贊賞 品讀黛玉教詩之道第五輯 迷戀孩子們的成長 怎樣有個好心情——與中學生朋友的書信交流(之一) 這個客該不該請——與中學生朋友的書信交流(之二) 走過去,前面是個天——與中學生朋友的書信交流(之三) 樹立信心,設計未來——與中學生朋友的書信交流(之四) 用真情換取友誼——與中學生朋友的書信交流(之五) 對朋友要采取寬容態(tài)度——與中學生朋友的書信交流(之六) 暑假怎樣過——與家長朋友的書信交流(之一) 孩子,讓我們傾心交談——與家長朋友的書信交流(之二) 引導孩子走進書的殿堂——與家長朋友的書信交流(之三) 親見的社會實踐活動 寫謊話不舒服 我的小狗眼睛是閉著的 兒子的秘密 兒子為什么沒哭 趕文化大集 兒子做吉他 兒子參加演講的故事
章節(jié)摘錄
第一輯 在教育的麥田里守望 思想如清泉 一部中外教育史就是一部思想史。從孔子到陶行知,從柏拉圖到蘇霍姆林斯基、杜威,哪一位名垂青史的教育家不閃爍著思想的光輝?思想如清泉,流淌在教育史的長河里,憑借著自身特有的魅力,在教育者的心底不息地涌動。有時是無聲的,悄然氤氳著;有時是有聲的,激蕩著沉寂已久的心,讓胸臆間飄揚起泉響水聲。 深邃的思想催生了多少偉大的教育作品:《帕夫雷什中學》《教育漫話》《大教學論》《愛彌兒》……“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計”(陶行知),“孩子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上”(蘇霍姆林斯基)……這點點思想的火花成為教育史上寶貴的財富。 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決定著教師必須具有思想。 讓思想成為一脈活水,時常在心頭涌動。金錢、地位、名望、榮譽都可以沒有,卻不能沒有思想?,嵭?、繁忙可以絆住教師的身體與雙腳,卻不能絆住思想之泉的流淌。思想之泉抽刀不斷,把平淡的生活變得幸福而多彩,思想使教師能做自己生活的大師?! ∷枷胫兄鴪匀滩话蔚牧α?,“一個能思想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巴爾扎克)。教師不應再去用“師道尊嚴”的神威去震懾學生。讓學生在教師思想的浪花里留戀吧,唯有思想能讓渴求真理的學生體驗到中流擊水般的震撼! 思想源頭的活水,可以使教師樸素的形象閃爍出光輝,可以使教師平凡的身影變得高大,這便是征服學生最可貴的人格魅力?! 凼墙逃恼嬷B,但“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爾基)。我們應重新審視教師是“園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說法。因為學生并不是無知無想的植物,園丁的“呵護”與“前刀”能使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脫穎而出嗎?工程師是工業(yè)大生產中制作“標準”的高手,學生的靈魂難道也要用機械化的程序去鍛造嗎? 托爾斯泰說:“思想,就是推動自己和全人類的生活的力量。”曾經被認為是正確的、優(yōu)秀的東西,也許現在已經是錯誤與落后的了。思想之泉不斷奔涌出新意。教師曾經自豪于“三尺”講臺寫春秋,而今“不設講臺”已成為一種新的嘗試。長期以來,一線教師都在充當教材實施的執(zhí)行者的角色,新課程改革春風浩蕩,其體系呈現形式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其背景則是反映著社會的需要和學科的思想,更重要的還反映了教師的思想。因此,教師更應該是課程改革的參與者?! ∮兴枷氲慕處熓怯兄饕姷娜?、善于動腦的人,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紛繁世界中,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當前,學生的自主性已經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認識高度,所有的新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再創(chuàng)造”,并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才可能成為有效的知識。有思想的教師能培養(yǎng)出有思想的學生,而有思想的人才是自由獨立的人?! ∷枷胫谋加浚粩嗟匾?guī)范著教師的行動,教師不僅應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者,教師更應該是學習知識的引路人、發(fā)現問題的啟發(fā)人、解決“創(chuàng)業(yè)”問題的參與人?! 児糯嬖诘纳?,涌動著不息的思想。有過思想的日子才是充實耐嚼的日子,留下思想痕跡的日子方能叫人回顧留戀。思想的清泉,穿越了歲月,依然是那么晶瑩,那么有價值、有活力。唯有有思想的教師才會體味教育世界的豐富,在無數個寂靜的深夜感受泉水流動的聲音,那由遠而近的逐漸清晰的叮咚聲,仿佛是新生之水漸漸地滲入、滲入…… 善于釀造自己思想的清泉的教師,能夠不斷地超越自我,能夠在教育教學改革中處于排頭兵、領頭雁的地位。啜飲思想的甘泉吧,這會使自己振奮,使自己年輕,使自己與時俱進!不斷被思想的清泉滋潤的教師隊伍,不僅提升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一代代人、一個民族?! 〗逃狐c化生命的美麗 一位在北非街頭游蕩的阿拉伯少年,雖衣衫襤褸,卻聰穎可愛,你相信嗎,那可能是被埋沒的莫扎特。一個相貌平平,在草叢里捧著露珠、欣喜萬分的孩子,你相信嗎,那可能是未來的泰戈爾。 我相信盧梭的愛彌兒會變成音樂家、天文學家或物理學家,我相信海倫·凱勒超人的聰慧就是源于安妮·薩利文老師的一聲聲愛的呼喚。 我相信教育,它雖沒有萬能的神力,卻使無數人美夢成真?! ∥蚁嘈琶恳粋€人的體內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它可以沉睡,也可以被喚醒。 教育的美妙就在于能夠把可能變成現實,失學兒童的最大遺憾就是失去了生命中的許多可能變成現實的機會?! ≌l是那個幸福潛能的挖掘者?是可敬的教師。 教師是點燃火把的種子,哪怕是一星光亮,也會照徹心靈的夜空?! 〗處煈獪厝岫托牡氐却⒆拥某墒臁7稿e誤是孩子的權利,犯錯誤的過程就是經驗積累的過程。教師應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指點迷津的睿智、包羅萬象的氣魄去接納、理解、寬容、化解學生各式各樣的錯誤。同時,教育并不拒絕批評。 每一個學生都是有希望的,他們的希望表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不僅僅在于一個好的分數、一所好的學校和一份好的職業(yè)?! ∈裁词巧拿利??答案是多樣的。在我看來,對于女孩子,能夠成長為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對于男孩子,可以成長為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他們又都是好公民、好職工。教育肩負著樹立學生最基本的生命價值觀的重任。 點化生命的美麗,在于讓學生學會欣賞美麗人生中的細微事物。人生的美麗通常是由許多要素構成的,散落在生活的分分秒秒、點點滴滴之中。調整對于生命的態(tài)度和體驗,快樂的薩克斯就會輕柔悠揚地奏響?! ↑c化生命的美麗,在于點燃學生愛的火焰并使之永不熄滅。在一個美好的世界里,自然的法則就是愛。一個美好的人,最自然的本性就是懂得愛,并去愛。 點化生命的美麗,在于讓學生學會追求真正的幸福,讓學生在體驗中領悟關于幸福的辯證思維:送人鮮花時,自己會首先聞到花香;向別人撒煤灰時,首先弄臟的是自己的手。 點化生命的美麗,在于讓學生嘗試去最大限度地釋放自身的能量。生命之寶貴,在于它只有一次。生命之火,要么熄滅,要么燃燒。 點化生命的美麗,在于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并沉醉于思維的快樂之中。一個人只要能學習、善思考、有智慧,他的生命力就是旺盛的、強大的?! ↑c化生命的美麗,在于使學生懷有生活的情趣。會讀書,會娛樂,會欣賞,會關懷,會熱愛。讓學生的生活變得更率真些、更快樂些、更清澈些?! ↑c化生命的美麗,在于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尊重別人并認識自我,自尊自愛,有個性,享受有尊嚴的生活?! ↑c化生命的美麗,在于給學生不斷的精神關懷。當精神的力量不斷增強時,人才不會成為物質的犧牲品?! ↑c化生命的美麗,在于教育評價制度的不斷完善。評價應使學生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成熟。 教育應發(fā)揮最好的作用,不一定要培養(yǎng)太多的莫扎特、泰戈爾和海倫·凱勒,而要造就自信的、能干的、快樂的和幸福的人?! 〗逃镆袄锏氖赝摺 ∫凰懊!敝猿擅谋举|特征是什么?一位“名師”之所以被人敬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個學生最終成長為人才的重要支撐是什么?問題的答案或許是多元的。然而,拂去表層的含義,以上三者共同的特。點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精神! 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精神的缺失存在于社會的各個角落。早在七十多年前,哲學大師雅斯貝爾斯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在群眾秩序的生活中,大多數人的教化傾向于迎合普通人的需要。精神因其彌散于群眾之中而消亡……精神生活都必須服從于轉瞬即逝的快樂?! ∥覀儫o法否認在學校仍然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學生遭受考試的重壓,教師困惑于分數的圍剿,校長奔忙于經濟的困境……現代社會,人類的聰慧創(chuàng)造了太多始料不及的生活方式,物質的繁榮,生活的舒適,在遮蔽、消解和吞噬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外界的束縛、功利的短視、暫時的享樂使人們忘記了追尋幸福的真意。分數與升學率等的量化以及量化背后深刻的意義與影響,已經成為重重地打擊精神的力量?! ≡诮逃l(fā)展之路上,惟其艱難,教育田野里的守望者堅守人類精神家園的責任愈是巨大。我們從來沒有忘記學校應該是干什么的地方——尋求精神華殿的圣地。學校應該是人類文明的聚集地,應該以精神世界充實為典型特征,從而體現其自身特有的價值。教師的價值,則以傳遞人類精神的火把而表現出來。在教育的田野里,總有一批虔誠的守望者,執(zhí)著地守護著心靈的一方精神園地,珍藏著人類的精神財富。“他們守的是人類安身立命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類超凡脫俗的精神之天?!保ㄖ車剑 【袷菬o法度量的,屹立在教育田野里的守望者,讓人肅然起敬。他們始終與書籍為伍,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追尋歷代先哲為人類設計的航燈路標,領略文人墨客營造的詩化樂土,欣賞藝術大師的精品佳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