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武爾夫 頁數:207 譯者:張志坤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以導論式的架構為我們呈現(xiàn)了當前西方教育人類學的前沿進展。第一部分主要論述了人的可塑性問題,涉及人類的教育夢想、個體的完善等;第二部分論述了教育、文化與人類學中的模仿,主要是模仿的意義與形式;第三部分論述了教育全球化與跨文化教育,主要論題有青少年犯罪、他者以及教育的全球化;第四部分展望了教育人類學作為教育的新視角其潛在的發(fā)展前景。 本書是闡述“教育人類學”這一重要學科的歷史、基本概念、原理和最新研究趨勢的經典讀物,可供人類學研究人員、教育理論研究人員、教育學及文化研究專業(yè)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等參考使用。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部分 人的可塑性 第一章 教育的夢想 第二章 個體的完善——威廉·馮·洪堡的教育人類學 第三章 工作作為動作語和儀式第二部分 教育、文化和人類學中的模仿 第四章 模仿作為人類學的一個概念 第五章 教育中的模仿 第六章 作為模仿產物的動作語和儀式 第七章 想象和關于圖像的模仿 第三部分 教育全球化和跨文化教育 第八章 青少年暴力 第九章 他者 第十章 教育全球化展望 教育人類學:教育的新視角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分 人的可塑性 縱觀整個現(xiàn)代史,有關教養(yǎng)和教育的觀點一直與人的發(fā)展理論緊密相連?,F(xiàn)代教育活動正在挑戰(zhàn)人類可完善程度的極限,夸美紐斯如此形容: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授給一切人的所有藝術”。教育的夢想將戰(zhàn)勝那些無法改進或不能教育的方面:人類性格中難以改變的頑固性。教育夢想中的烏托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有時甚至會葬送兒童和年輕人絢麗的生活,為了這些理想的實現(xiàn),多少青少年飽受痛苦,美夢變成了噩夢?,F(xiàn)代教育的實施活動與教育的觀點緊密相關,它們的目的在于改進和完善個體。對于人類應該是什么樣子,教育的夢想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了表述。我們應該將每個受教育者的個性作為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核心內容,這種觀點逐漸成為了教育的觀點和論說的一部分。除了教育以外,工作成為可以對人類進行完善的次要策略,它的目的在于改進個體和群體的周圍環(huán)境。就像教育一樣,我們關于工作的認識植根于對人類進行完善的夢想和對改進我們生活條件的期望之中。當今社會的失業(yè)狀況所引發(fā)的嚴重后果進一步突出了工作對于生活的重要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