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外國文學史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劉舸 主編  頁數(shù):403  

內(nèi)容概要

目前外國文學教材雖然數(shù)量不少,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注重作品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忽視藝術分析;厚古薄今,對20世紀文學涉及較少;即使有所涉及,也是厚現(xiàn)實主義,薄現(xiàn)代主義;內(nèi)容取舍比例不當,或只講歐美文學,不講亞非文學。因此,在編寫的內(nèi)容和體例上,在對中外學術觀念的梳理和闡釋上,都有所創(chuàng)新。首先在編寫體系上,我們把過去的歐美文學和亞非文學兩大板塊改為歐關文學、俄蘇文學、亞非文學三大板塊,同時加強了現(xiàn)當代部分的分量,摒棄了按國別講授文學史的模式,以思潮、流派統(tǒng)觀作家群,做到了重點作家作品、文學發(fā)展脈絡、文學發(fā)展概況的合理布局和有機結合。其次,我們打破了重思想、輕藝術的傾向,把文學的藝術表現(xiàn)和審美特征的研究提到了重要地位。無論是對文學的整體把握,還是對不同時期或不同民族文學的論析,或是針對具體作家作品的研究,審美特征和藝術表現(xiàn)始終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再次,我們運用了系統(tǒng)論思維,把文學作為文化予系統(tǒng)來理解,注重文化與文學的深層聯(lián)系,并且試圖從更廣闊的視野來審視世界文學,加強了本書各大板塊之間的橫向比較和影響研究。    本教材的執(zhí)筆人大部分為各高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師,作為站在一線講臺上的授課教師,不僅有各自的研究領域,而且熟悉教學規(guī)律。在編寫過程中,我們一方面吸收了國內(nèi)同行的相關教研成果,另一方面也融入了自己教學、研究的體會與經(jīng)驗。盡管如此,由于世界民族眾多、語種復雜、資料相對匱乏,而編寫者的水平也有限,因此,書中的疏漏甚至謬誤在所難免,希望廣大讀者、前輩和同行能不吝賜教,我們將感激不盡。

書籍目錄

上編:歐美文學 第一章 古代歐洲文學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荷馬史詩  第三節(jié) 古希臘戲劇 第二章 中世紀歐洲文學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但丁與《神曲》 第三章 文藝復興時期文學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  第三節(jié) 莎士比亞與《哈姆雷特》 第四章 17世紀歐洲文學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莫里哀與《偽君子》 第五章 18世紀歐洲文學  第六章 19世紀歐美文學 第七章 20世紀歐美文學中編:俄蘇文學  第八章 俄蘇文學 下編:東方文學 第九章 上古東方文學  第十章 中古東方文學 第十一章 近代東方文學 第十二章 現(xiàn)代東方文學 第十三章 當代東方文學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古代歐洲文學第一節(jié) 概述希臘神話的起源——十二主神——神人“同形同性”——英雄傳說——抒情詩——《伊索寓言》——古典時期的文藝理論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希臘化”時期——古羅馬時期三大著名詩人:維吉爾、賀拉斯和奧維德古代歐洲文學專指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學,是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這一歷史時期。古希臘和古羅馬是歐洲文化的發(fā)祥地。在歐洲,古希臘、古羅馬最早踏人文明的門檻,并相繼經(jīng)歷了從原始氏族社會到奴隸社會的幾個歷史階段。在奴隸社會的基礎上,古希臘、古羅馬建立了高度發(fā)達的文化,其中文學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一、古希臘文學古希臘是歐洲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古希臘位于地中海東北部愛琴海周圍。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新編外國文學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內(nèi)容一般,簡略,適合外行閱讀
  •   質(zhì)量好像不怎么過關。。。。。。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