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張斌賢 主編,王晨 副主編 頁數:514 字數:62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由教育部批準立項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編寫一部外國教育史教材,是我多年的愿望。這并不是說此前的教材不適合教學之用或存在種種問題,而是因為,在我看來,盡管作為教育學科的基礎學科,外國教育史所包含的史料、史實是相對靜態(tài)的,但講授這些史料和史實的人在變,學習這些知識的人在變,更主要的是看待這些知識的思想觀念和認識方式在變,因此,就有必要不斷重新編寫教材,把最近的知識發(fā)展成果反映到教材中,使學生始終能站在當代的立場上認識歷史,從而不斷更新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這樣,歷史才永遠是“鮮活的”、“當代的”。 本書通過對教育起源、學校的出現、希臘城邦教育制度的變遷、羅馬共和教育制度的蛻變和中世紀宗教教育的興衰過程的梳理,探尋人類教育早期階段的基本形態(tài)。而后追溯了現代教育特性的歷史來源和形成過程。在現代教育的變遷一編中,重點關注了20世紀以來各種反映現代教育特性的運動、各國現代教育制度的演變以及現代教育思想流派的多元發(fā)展。 通過本書的閱讀,能使讀者站在當代的立場上認識歷史,從而不斷更新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
作者簡介
張斌賢,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王晨,北京師范大學大學教育學院,講師。
張斌賢,男,1961年5月8日出生,漢族。中共黨員。
1983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1986年7月在北京師范大學獲得教育系外國教育專業(yè)碩士學位,1988年7月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任教(講師),1995年7月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1998年6月在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任副主任,從1998年7月至現在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1月至2001年3月任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2001年3月至現在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主要專業(yè)特長是:西方教育思想史、教育政治學、現代西方大學學術體制、學術職業(yè)研究。自1986年以來,先后擔任本科教學課程:外國教育史、西方教育思想、現代西方教育流派、外國教育管理史、教育政治學,等;擔任研究生課程:教育史專題研究、教育史研究方法,等。
自1986年以來,先后參與了“八五”、“九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的研究:主持的科研項目有: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學生政治認識的發(fā)展與學校政治教育的科學化”、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美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研究:、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項目“現代教育觀念的起源與結構”、美國杜威基金會資助的項目“杜威教育哲學研究?!?br />主要成果有:《西方教育思想史》,(1994);《教育政治學》(1993);《現代國家教育管理體制》,(1995);《西方教育思想史》(1997);《外國教育管理史》(1996);《社會轉型與教育變革》(1997);《中外教育比較史綱》(1997);《高屋建瓴--現代教育的新觀念》(1997)以及發(fā)表的多篇論文呢。
曾于1995年成為北京市“百人工程”培養(yǎng)人選。2000年9月被列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yǎng)計劃。2000年11月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書籍目錄
第一編 古代文明與教育 第一章 教育的起源與史前教育 第一節(jié) 教育的起源 第二節(jié) 史前教育的社會基礎 第三節(jié) 史前社會的教育 第四節(jié) 史前社會的“成年禮” 第二章 學校的肇端 第一節(jié) 文明進程與學校的興起 第二節(jié) 古代東方國家的世俗學校教育 第三節(jié) 古代東方國家的宗教學校教育 第四節(jié) 學校教育與社會教化 第三章 城邦教育制度的興衰 第一節(jié) 荷馬時代的教育 第二節(jié) 古風時代的教育 第三節(jié) 古典時代的教育 第四節(jié) 希臘化時期的教育 第四章 共和教育制度的蛻變 第一節(jié) 羅馬共和時期的文明與教育 第二節(jié) 羅馬帝國時期的文明與教育 第五章 宗教教育的興盛 第一節(jié) 中世紀文明的基礎 第二節(jié) 宗教教育 第三節(jié) 世俗教育第二編 現代教育的歷史基礎 第六章 人文主義教育的興起 第一節(jié) 文藝復興時期的“全人”理論 第二節(jié) 人文主義教育的發(fā)展歷程 第三節(jié) 文藝復興時期大學的變革 第七章 國民教育的濫觴 第一節(jié) 宗教改革與國民教育思想的興起 第二節(jié) 國民教育體制在新教國家的建立 第三節(jié) 宗教改革中各教派的教育改革 第四節(jié) 宗教改革時期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第八章 科學教育的源流 第一節(jié) 近代科學革命的興起及其影響 第二節(jié) 近代科學教育的萌芽 第三節(jié) 實在論教育學說 第九章 啟蒙時代教育的演進 第一節(jié) 啟蒙運動 第二節(jié) “新教育”的構想 第三節(jié) 教育世俗化與國家教育體制的起源 第四節(jié) 中等教育的革新 第五節(jié) 高等教育的演變 第十章 工業(yè)時代教育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工業(yè)革命及其影響 第二節(jié) 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第三節(jié) 國家教育管理體制的建立 第四節(jié) 城市化與教育變遷 第五節(jié) 教育心理學化運動 第六節(jié) 教育科學化運動 第七節(jié) 現代大學制度的確立第三編 現代教育的變遷 第十一章 現代教育的起源 第一節(jié) 新教育運動 第二節(jié) 進步主義教育運動 第三節(jié) 新傳統(tǒng)教育思潮 第四節(jié) 兒童研究運動 第五節(jié) 綜合中學運動 第六節(jié) 蘇聯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確立 第十二章 現代教育發(fā)展中的“逆流” 第一節(jié) 德國納粹教育 第二節(jié) 意大利法西斯教育 第三節(jié) 日本軍國主義教育 第十三章 戰(zhàn)后教育的重建 第一節(jié) 戰(zhàn)后教育重建概述 第二節(jié) 亞非拉國家的教育重建 第三節(jié) 西方世界的教育重建 第十四章 冷戰(zhàn)時期教育的演變 第一節(jié) 冷戰(zhàn)及其影響 第二節(jié) 冷戰(zhàn)背景下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第三節(jié) “人造衛(wèi)星事件”與西方世界的教育改革 第四節(jié) 蘇聯、東歐國家的教育變革 第十五章 當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興 第一節(jié) 現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 第二節(jié) 人力資本理論 第三節(jié) 終身教育思潮 第四節(jié) 激進主義教育思潮 第五節(jié) 環(huán)境教育思潮附錄 外國教育史大事記年表
編輯推薦
通過《外國教育史》的閱讀,能使讀者站在當代的立場上認識歷史,從而不斷更新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