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李文利 頁數(shù):32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從我國實際出發(fā),采用教育學和經濟學中規(guī)范分析、實證分析以及國際比較的方法,對高等教育發(fā)展進程中的經費供求、受教育機會供求及與之相關聯(lián)的公平和效率問題作出了全面、系統(tǒng)和深入的回答,包括: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趨勢;經費供求測量的方法和估算;高等教育的辦學效率;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擔和補償;高等教育的入學需求、規(guī)模需求和供給;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和資源分配的公平陸;家庭對高等教育的經濟貢獻和資助需求;高等教育的社會和個人經濟收益,等等?! ”緯罁?jù)國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多個抽樣調查資料,運用經濟計量和統(tǒng)計分析方法,在事實的基礎上給出了有價值的政策建議,對于教育投資決策、高等教育規(guī)劃及管理等領域均有借鑒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李文利,1970年出生于山東省單縣。1988年入讀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2年入讀北京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獲教育學碩士學位;1995年留校任教。1997-2000年在職學習,獲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yè)管理學博士學位。曾先后赴香港中文大學(1996)、美國哥倫比亞大學(2001)、美國東西方研究中心(2005)和美國斯坦福大學(2006-2007)進修或從事合作研究?,F(xiàn)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助理,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經濟學、教育財政學、國際比較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發(fā)表論文40余篇,主持并參與多項教育研究課題,曾獲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二等獎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書籍目錄
緒論第一章 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趨勢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張的機遇、挑戰(zhàn)和國際比較第二節(jié) 高等教育的分類發(fā)展和質量提升第三節(jié) 地球共同體與高等教育國際化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經費需求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經費需求總量的估算和預測第二節(jié) 高等學校的成本結構第三節(jié) 基于成本結構的經費需求分析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經費供給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經費的國際比較和中國的努力第二節(jié) 高等教育經費來源渠道的國際比較第三節(jié) 中國普通高校的經費來源分析第四節(jié) 非營利性和營利性民辦高等教育淺析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辦學效率第一節(jié)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辦學效率第二節(jié) 辦學效率的計量分析方法第三節(jié) 高等學校的成本效率第四節(jié) 高等學校的產出效率第五節(jié) 學習效率第五章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和成本補償?shù)谝还?jié)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第二節(jié) 高等教育成本補償?shù)谌?jié) 高等教育付費能力分析第四節(jié) 研究生教育成本補償及其配套政策第六章 成本補償條件下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供給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需求的有關理論和計量模型第二節(jié) 成本和收益對高等教育入學需求的影響第三節(jié) 高等教育規(guī)模需求和供給與學費的關系第四節(jié) 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基于城鎮(zhèn)居民抽樣調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第五節(jié) 農村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期望第六節(jié) 本章主要結論和政策含義第七章 高等教育財政政策與入學機會和資源分配的公平性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財政改革和發(fā)展趨勢第二節(jié) 高等教育成本補償與社會公平第三節(jié) 不同社會經濟背景學生的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第四節(jié) 不同學術聲望高校就讀機會的影響因素分析第五節(jié) 公共高等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性第六節(jié) 本章主要結論和政策含義第八章 家庭對高等教育的經濟貢獻和資助需求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的私人支出與家庭經濟貢獻能力第二節(jié) 高等教育的學生資助需求分析第三節(jié) 學生貸款的公平和效率分析第四節(jié) 本章主要結論和政策含義第九章 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研究第一節(jié) 中國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變遷第二節(jié) 中國高等教育學生貸款政策變遷第三節(jié) 高等教育學生資助和貸款的國別比較第四節(jié) 改進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有關建議第十章 學生貸款二級市場運行模式研究第一節(jié) 學生貸款的兩種運行模式比較第二節(jié) 學生貸款二級市場模式在中國的適用性探索第三節(jié) 學生貸款二級市場的備擇模式分析第四節(jié) 本章主要結論和政策含義第十一章 教育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貢獻第一節(jié) 教育、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第二節(jié) 教育、勞動生產率和收入第三節(jié) 教育收益和收益率第四節(jié) 高等教育的內部收益率第十二章 教育、工作流動和收入第一節(jié) 國內外已有的關于教育與工作流動關系的研究第二節(jié) 理論框架、變量、研究假設和分析模型第三節(jié) 數(shù)據(jù)、樣本和工作流動的描述統(tǒng)計第四節(jié) 工作流動的影響因素分析第五節(jié) 工作收入的影響因素分析第六節(jié) 本章主要結論附錄 中國高等教育經濟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張的機遇、挑戰(zhàn)和國際比較 國家經濟增長的同時往往伴隨著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張,這一趨勢在經濟發(fā)達的高收入國家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本研究選取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國家和世界教育指標(WEI)國家④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在OECD國家中,1995--2003年高等教育入學率的年均增長率與2000年之后人均GDP的年均增長率的相關系數(shù)為0.60(顯著性水平為0.01)②。高等教育規(guī)模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適度超前發(fā)展帶來了21世紀初期國家經濟規(guī)模的進一步擴大。然而,對WEl國家組群數(shù)據(jù)的分析,卻沒有發(fā)現(xiàn)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張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之間出現(xiàn)顯著的相關關系,兩者的相關系數(shù)僅為0.36。圖l.1顯示出不同收入層次國家組群之間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及其增長情況的差異。三個明顯的趨勢是:第一,高收入國家的高等教育規(guī)模一直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持續(xù)增長;第二,低收入國家的高等教育規(guī)??傮w上略有增加,但增長緩慢,在20世紀90年代甚至出現(xiàn)下降;第三,2000年之后,中高收入國家的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張速度超過高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也開始提高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張速度。 這說明,經過20世紀90年代的發(fā)展,中等收入國家逐步認識到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巨大推動作用,一些國家的高等教育規(guī)模進入快速擴張期。但由于經濟規(guī)模的限制,其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張不會持續(xù)高速,同時這一時期也面臨著高等教育質量下降的憂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