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與生活

出版時間:2005-12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楊九俊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套叢書針對當前兒童對立體手工的熱愛,配以大量兒童喜聞樂見的事物,以剪、折為主,以畫、貼、游戲為輔,還特別贈送了一把精美的兒童安全專用剪刀。    兒童在制作過程中,一方面運用了手、眼、腦,另一方面也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從而培養(yǎng)了兒童對知識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小朋友們,還等什么?讓我們現在就動手吧!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教材開發(fā):忠實執(zhí)行的文本還是有待激活的資源  問題一:教材中的圖例使用就是看圖說話嗎?    問題二:教材中的留白是為了記錄正確答案嗎?  問題三:教材中的生活事件是全部內容還是資源提示?  問題四:教材中的活動呈現順序與教學流程一致嗎?  問題五:怎樣借助教參與編者對話?  問題六:能不能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開發(fā)教材?第二章  教學設計:著眼教學任務完成還是基于學生發(fā)展  問題一:教學目標怎樣呈現在具體教學過程中?  問題二:生成可以預設嗎?  問題三:重心是備課件還是備學生?  問題四:走進了生活就是走進了學生嗎?  問題五:活動中的感官愉悅是否就是經驗增長?  問題六:從單元人手還是從一節(jié)課人手?第三章  價值導向:兒童生活的描摹還是超越現實的引領  問題一:回歸生活就是回歸生活的原生態(tài)嗎?  問題二:教學中的價值引導就是用成人的價值去規(guī)范兒童嗎?  問題三:同伴交往是實現價值引導的有效方式嗎?    問題四:貼近現實生活是否意味著拋棄道德理想?    問題五:怎樣引導學生過有道德的生活?  第四章  課堂生活:教師的一元獨白還是主體的多元對話  問題一:課堂生活本身有道德問題嗎?    問題二:課堂問答是不是對話?    問題三:如何營造對話氛圍?    問題四:對話內容如何關照個體經驗?    問題五:如何成為學生好的對話伙伴?    問題六:對話評價如何張揚學生的個性?  第五章  教學策略:被動的知識接受還是主動的活動體驗  問題一:真實的道德認知從哪里來?    問題二:活動都有主動的體驗嗎?    問題三:如何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問題四:角色體驗就是游戲嗎?    問題五:有效的合作學習就是小組討論嗎?    問題六:如何有效組織實踐活動?  第六章  教育時空:封閉的課堂情境還是完整的學生生活  問題一:在課堂情境中能學會生活的一切嗎?    問題二:能將教學內容融入其他課程實施嗎?    問題三:社會生活是課堂還是課堂的延伸?    問題四:怎樣使家庭生活成為有效的課程?    問題五:如何引導學生過有道德的網絡生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小學品德與生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適合大一點的孩子自己動手做小一點的孩子需要父母幫忙
  •   紙樣設計得不錯的。附送的小剪子也很好用。本來想再買本送人的,但是半個月后,小剪子就壞了,大概因為過于小巧了:)對2歲多點的寶寶還太難。準備買本更初級的。
  •   買過其它剪紙的書籍,覺得這本非常適合4-6歲的孩子。孩子喜歡的、所以我喜歡!非常不錯!
  •   我兒子快2.5歲了,很喜歡這個剪刀,薄的、厚點的都可以剪。當然是他剪,我?guī)退煤眉垺<舻逗懿诲e,安全。
  •   東西已經開始使用了,感覺剪刀是個雞肋,但內容還不錯,我孩子3歲,還不能獨立剪,得要大人幫忙。
  •   很不錯的一本書,我家寶寶很喜歡,紙張雖然不些厚,小孩不太好剪,但做出來的效果很不錯落,就是小剪刀不太好用.
  •   書很好,就是剪刀不好用
  •   能幫到小朋友學會用剪刀,自己做玩具。內容形式豐富多樣,小孩很喜歡。贈送的剪刀不好使。
  •   這次當當送貨速度可以。只是我簽收時沒驗貨,回到家才發(fā)現贈送的剪刀是斷的,根本不能用,也許是在運輸的過程中被壓斷的吧。但我兒子不能自己動手剪了,真是很遺憾。
    最近在當當購物發(fā)現:每次送來的東西都很臟,都要自己稍微收拾下。
    書的內容基本全是剪紙,不過做出來還蠻好看的。對我兒子來說,自己用剪刀剪紙稍微有點早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