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壓力、應對與健康

出版時間:2006-4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梁寶勇  頁數:295  字數:28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應激和應對是同人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的現象。本書整合了關于應激的心理學、社會學和生物學觀點,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心理應激(精神壓力)這個當代人最為突出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論證了心理應激和應對策略同心身健康之間的關系及其心理生理機制,探討了心理應激條件下人的心理調適問題。

作者簡介

梁寶勇,臨床心理學家,1963年9月—1968年8月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心理學專業(yè)讀大學本科;1968年9月—1978年8月在吉林省輝南縣人民醫(yī)院醫(yī)師;1978年9月—1981年10月浙江(杭州)大學心理系讀研究生,師從陳立和朱祖祥,獲碩士學位。 1981年10月—1996年3月在白求恩醫(yī)科大學(現吉林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1987年任副教授,1992年晉升教授),曾擔任心理學教研室主任和精神衛(wèi)生教研室主任。 1996年4月—現在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任教授,期間曾擔任臨床心理所所長,應用心理學學科帶頭人,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務。因其嚴謹的治學和在應用心理學領域的杰出貢獻,在2009年7月被授予“醫(yī)學心理學教育終身成就獎”。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應激和心理應激的一般概念 第一節(jié) “應激”一詞的由來和詞義演化過程 第二節(jié) 應激的概念模型與評價 第三節(jié) 一體化的應激和心理應激概念第二章 應激源及其致應激作用的評估 第一節(jié) 應激源及其分類 第二節(jié) 應激源致應激作用的評估第三章 應激的心理反應及其中介和調節(jié)機制 第一節(jié) 應激的心理反應 第二節(jié) 心理反應的中介和調節(jié)機制 第三節(jié) 影響認知評價的心理社會因素 第四節(jié) 癥狀引發(fā)心理應激的過程和影響因素第四章 應激的生理反應及其調節(jié)和整合機制 第一節(jié) 應激的生理反應的幾個經典模型 第二節(jié) 生理應激反應的調節(jié)機制 第三節(jié) 中樞神經系統對應激反應的整合第五章 心理調適——自我防御和應對機制 第一節(jié) 心理調適的兩種概念模式 第二節(jié) 自我防御機制 第三節(jié) 應對機制 第四節(jié) 心理調適研究中的一些方法學問題及其解決辦法 第五節(jié) 心理應激的控制策略第六章 心理應激與健康 第一節(jié) 心理應激對健康的雙重影響 第二節(jié) 生活應激與健康 第三節(jié) 工作應激與健康 第四節(jié) 心理應激與心理生理疾病 第五節(jié) 不可控制的心理應激致病機制的研究第七章 心理應激、羞恥感與應對 第一節(jié) 羞恥和內疚差異的對比研究 第二節(jié) 羞恥易感性及對羞恥的應對第八章 下崗人員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健康 第一節(jié) 下崗人員的心理壓力、心理健康和影響因素的研究資料 第二節(jié) 下崗人員的心理壓力、應對和心理健康調查研究第九章 中小學師生的心理應激與心理健康 第一節(jié) 小學生生活壓力、學業(yè)成就與其適應行為的關系 第二節(jié)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與應對的研究第十章 抑郁癥患者的應激、認知偏差及其相關的電生理機制 第一節(jié) 抑郁癥患者的應激性生活事件、認知偏差和應對方式 第二節(jié) 社會支持和人格因素在抑郁癥患者病情轉歸中的作用 第三節(jié) 抑郁癥患者的ERPs特征的研究 第四節(jié) 抑郁癥的其他相關單因素研究 第五節(jié) 自動思維與歸因方式對抑郁癥的多因素分析結果第十一章 抑郁障礙患者的應激、應對和防御特點 第一節(jié) 抑郁障礙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的心理社會因素 第二節(jié) 抑郁障礙患者的歸因、應對和防御特點的研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精神壓力、應對與健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比較專業(yè)的內容,對科研思路拓展有點幫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