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文化-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作者:蔣廷瑜 等著  頁數:310  字數:240000  

前言

王文章    伴隨著新世紀的開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走過了十幾個年頭。短短的十幾年時間,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總體上呈現出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良好局面。    首先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初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會的廣泛參與下,在各級文化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制、機制從無到有,逐步建立起來,并已發(fā)展為比較健全的四級名錄保護體系和傳承人保護制度。在進行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的基礎上,國務院已公布了三批共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化部公布了三批1488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各省、市、自治區(qū)也公布了省級保護名錄項目8566項,代表性傳承人9564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已從十多年前的單個的項目性保護,走上了整體性保護、科學保護和依法保護階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價值和保護的意義越來越被人們所普遍認知和理解,人們越來越珍視優(yōu)秀傳統文化,全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關注程度、參與熱情越來越高,全社會已經逐步形成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自覺。    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頒布實施,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圍繞著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制建設、規(guī)章制度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F在,全國已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qū)出臺了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三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式方法和方針、原則逐步完善和確立。在總結保護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逐漸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具有的恒定性和活態(tài)流變性的基本衍變規(guī)律。并在此基礎上,認識到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既不是使它凝固不變,也不是人為地使之突變,而是要讓它按照自身的規(guī)律去自然衍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遵循其本體規(guī)律。近些年來,我們提出的搶救性保護、整體性保護、生產性保護等多種針對不同類型項日實施的保護原則與方法,在保護實踐中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在準確認識、總結和把握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質特征的基礎上,確立了保護工作的十六字方針:“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確立了保護工作的原則:“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guī)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保護方針和原則的確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健康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四是資金投入進一步加大,機構隊伍基本建立。截至2011年,不包括地方財政資金投入,僅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14.3876億元;2012年,中央財政轉移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增長至6.2298億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均成立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葉l心,16個省、市、自治區(qū)文化廳(局)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機構和隊伍基本建立。    五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豐富多彩。近十年來,北京和全圉各地陸續(xù)舉辦了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及保護成果展,對于社會公眾認知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的意義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近兩三年來,主要的展演活動如2009年文化部在北京農展館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2010年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巧奪天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名工藝美術大師技藝大展”,2011年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師徒同臺展演”,2012年年初文化部等部門在北京農展館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等都引起轟動,增強了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和參與意識。    六是國際合作和交流不斷加強。2004年,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我國第一批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我國在四川成都成功舉辦了三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jié)。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總數達36項,成為世界上人選項目最多的國家。2012年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培訓中心在中國(北京)正式成立,這表明了國際社會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充分肯定。    在充分肯定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績的同時,也必須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后繼乏人、生存瀕危的境況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仍存在傳承人年老體弱,人走歌息、人亡藝絕的現象;在保護工作中,重開發(fā)、輕保護、輕傳承的問題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過度開發(fā)、盲目開發(f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現象仍有發(fā)生;一些地方對保護工作認識不到位,保護工作不落實的情況依然存在。因此,我們應該頭腦清醒,思想明確,進一步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認真研究解決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真抓實干,從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持續(xù)、扎實、深入的開展。    最近,文化部主要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規(guī)劃的實施及保護措施落實情況,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情況,以及保護專項資金使用情況三個方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督促檢查,以便找準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調整。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把各項保護措施落到實處,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就會越做越好。    在概要回顧總結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基本情況和經驗的同時,我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保護工作的基礎,或者說我們科學把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規(guī)律,不斷取得保護工作成績的基礎是什么,我想,首要的就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科學認知。今天,我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全面整體性保護的情況下,更需要繼續(xù)對具有代表性的項目進行認真、科學的梳理和分析,進一步探究它的文化淵源,揭示它的價值,總結它的存在形態(tài)和演變歷程,以及研究如何在把握本質規(guī)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科學保護。這樣的調查、分析和梳理,可以充分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粹性及其杰出的文化、藝術、歷史和科學價值,由此引導人們正確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逐步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化自覺,關注、重視或主動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來。正是基于此,我們組織專家學者或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踐者編撰出版了這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200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也曾邀我主持編撰一套“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迄今已出版二十多本。這次經作者重新修訂后納入現在這套叢書,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其項(書)目的選擇,則是根據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確定,每個項目獨立成書,分批出版。第一輯收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項,內容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曲、傳統工藝、傳統技藝等多個領域。它們形式各異,但都以其厚重的歷史、鮮明的特征在中華文明的深厚積淀中留下了鮮明的烙印,并長久地影響著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質乃至生活方式;如同一朵朵奇葩,千姿百態(tài)、絢麗斑斕,與其他文化遺產共同構成中華文化的悠久博大、輝煌壯麗。    這套叢書的作者來自全國各地,都是該項目研究的專家學者或項目的傳承人,其中不少作者是項目相關領域的權威學者。他們根據自己多年的實地調查和深入研究,本著嚴謹的態(tài)度和專業(yè)精神,詳盡梳理每一個項目的歷史淵源和沿革流變、分布區(qū)域和存續(xù)狀況,細致描述它們的呈現形態(tài),包括風格流派、技藝特征及其代表性傳承人和代表性作品,并對其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價值進行深入的闡發(fā)。這套叢書力圖以學術的權威性、敘述的準確性和可讀性成為廣大讀者全面了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yōu)秀讀物,它的出版不僅有助于中國瀆者認識和了解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也為世界人民認識和了解中國文化打開一扇窗口。    是為序。    2012年5月6日

內容概要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銅鼓文化》第一輯收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項,內容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曲、傳統工藝、傳統技藝等多個領域。它們形式各異,但都以其厚重的歷史、鮮明的特征在中華文明的深厚積淀中留下了鮮明的烙印,并躍久地影響著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質乃至生活方式;如同一朵朵奇葩,千姿百態(tài)、絢麗斑斕,與其他文化遺產共同構成巾華文化的悠久博大、輝煌壯麗?!  吨袊俏镔|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銅鼓文化》的作者來自全國各地,都是該項目研究的專家學者或項目的傳承人,其中不少作者是項目相關領域的權威學者。他們根據自己多年的實地調查和深入研究,本著嚴謹的態(tài)度和專業(yè)精神,詳盡梳理每一個項目的歷史淵源和沿革流變、分布區(qū)域和存續(xù)狀況,細致描述它們的呈現形態(tài),包括風格流派、技藝特征及其代表性傳承人和代表性作品,并對其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價值進行深入的闡發(f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銅鼓文化》力圖以學術的權威性、敘述的準確性和可讀性成為廣大讀者全面了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yōu)秀讀物。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千古之謎:銅鼓文化的起源
第一節(jié) 歷史記載
第二節(jié) 民間傳說
第三節(jié) 考古發(fā)掘和研究
第二章 巧奪天工:銅鼓的主要類型與鑄造工藝
第一節(jié) 銅鼓的主要類型
第二節(jié) 銅鼓的鑄造工藝
第三章 歷史印痕:銅鼓文化的傳播與分布
第一節(jié) 銅鼓文化的傳播
第二節(jié) 銅鼓文化的分布
第三節(jié) 使用銅鼓的族
第四章 迷人魅力
第一節(jié) 銅鼓造型藝術
第二節(jié) 銅鼓紋飾藝術
第三節(jié) 銅鼓雕塑藝術
第四節(jié) 銅鼓音樂藝術
第五節(jié) 銅鼓舞蹈藝術
第五章 娛神娛人:銅鼓文化的社會功能
第一節(jié) 作為樂器的銅鼓
第二節(jié) 作為神器的銅鼓
第三節(jié) 作為重器的銅鼓
第六章 兩種生產:銅鼓文化的主要內涵
第一節(jié) 銅鼓文化與生殖崇拜
第二節(jié) 銅鼓文化與豐饒崇拜
第七章 薪火相傳:銅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第一節(jié) 銅鼓文化與人類文化多樣性
第二節(jié) 銅鼓文化的保護
第三節(jié) 銅鼓文化的傳承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銅鼓最初是作為流散文物來研究的。研究者看到的銅鼓脫離了原生環(huán)境,在博物館里或私人收藏家手中,甚至只見于書本上的記載。因此,很長時間內,這種研究只能歸在古器物學的范疇。 中國金石學到宋代已經成熟,開始出現各種古器物圖集,但對銅鼓還相當冷漠,其原因是,銅鼓是南方少數民族的用器,是“化外之物”,不是正統“禮器”。金石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整經證史,銅鼓擔當不了此任。盡管當時皇宮秘閣已有銅鼓收藏,金石學家卻沒有把它們放在眼里。有的文人學士甚至鄙視銅鼓,如詩人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說:“初非古物,實不足辱秘府之藏。”他認為銅鼓不應該存放在收藏珍寶的皇宮秘閣。所以在宋代人編著的銅器圖錄里看不到銅鼓的蹤影。直到金石學發(fā)展到鼎盛時期的清代,才在御纂的《西清古鑒》及其續(xù)鑒甲乙編中將銅鼓圖像著錄,并在第一鼓后作按語說: 此器今世多謂之諸葛鼓,蓋武侯渡瀘后所鑄。然考馬伏波平交趾亦鑄銅為鼓,則先諸葛有之矣!今嶺南一道,廉州有銅鼓塘,欽州有銅鼓村,博白有銅鼓潭,則用以為地名矣!大抵兩川所出為諸葛遺制,而流傳于百粵群峒者則皆伏波為之 今未能差別,統名為漢銅鼓。 由此可以看到當時的金石學家對銅鼓的認識,一是年代只斷到漢代,從馬援(馬伏波)到諸葛亮,因而“統名為漢銅鼓”;二是將銅鼓區(qū)分為“諸葛遺制”和“伏波為之”,即如明代人露在《赤雅》一書中所分出的“諸葛鼓”和“伏波鼓”。但對這些銅鼓來自何方、何人使用,卻一無所知。 近代考古學是18世紀產生的,它是根據實物史料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的學科。也恰在這時,西方學者接觸到了銅鼓,并對銅鼓產生了研究興趣。他們把銅鼓作為東方古老文化的一部分,開始由收藏鑒賞到資料匯集,以至分類研究,已引入近代考古學中的器物類型學,將銅鼓科學地分類,較之中國金石學家籠統地把它們分為伏波鼓和諸葛鼓來,已進步得多了。然而,真正將考古學運用于銅鼓研究是現代考古學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qū)開展以后,特別是考古學家在銅鼓分布地區(qū)開展考古發(fā)掘之后才出現的。直接發(fā)掘銅鼓和利用考古發(fā)掘資料來研究銅鼓,追溯銅鼓的來龍去脈,才使銅鼓研究獲得飛速發(fā)展。

后記

千百年來,銅鼓文化在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qū)世代傳承,長盛不衰。由于工作的需要,銅鼓文化經常成為我們考察與研究的對象,從出土銅鼓到活態(tài)銅鼓文化,從漢族地區(qū)到少數民族村寨,從中國南方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我們都經常進行相關考察與研究?;陂L期考察研究的積累,我們編撰了《銅鼓文化》一書,并有幸收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    《銅鼓文化》出版后,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肯定,認為《銅鼓文化》較好地把握住了銅鼓文化的主要特點和變遷脈絡,并注意到了銅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后來,在主持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試點項目“廣西紅水河流域銅鼓藝術”、主持“壯族銅鼓習俗”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以及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銅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基礎上,我們又受地方政府委托主持“田林瑤族銅鼓舞”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并同樣獲得成功,也一同開展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珠江流域少數民族銅鼓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考察研究,并負責主持“銅鼓習俗”申報“聯合國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相關工作。其間,對于銅鼓文化,我們又多了幾分感性的認識和理性的認知,深深感受到銅鼓文化在人類文化史上的重要意義以及銅鼓文化傳承發(fā)展的緊迫性。    于今,文化藝術出版社有意把《銅鼓文化》一書修訂再版,我們備感興奮。因為,這意味著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銅鼓文化,意味著銅鼓文化將可以獲得更好的生存空間。    我們的愿望,依然是希望這本小書能夠引領讀者諸君在銅鼓文化的歷史長河遨游,能夠使讀者諸君更多關注銅鼓文化,進而能夠為銅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最后,感謝文化藝術出版社給予《銅鼓文化》再次出版的機會,也非常感謝責任編輯為本書的順利再版所付出的辛勤勞動。    蔣廷瑜  廖明君    2011年冬于南寧

編輯推薦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銅鼓文化》不僅有助于讀者認識與接近這些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而且必將激勵當代人通過對這些民族文化遺產的認識與保護,將中國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與現代社會緊密連接起來,開創(chuàng)中華民族更為燦爛的未來前景。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銅鼓文化-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