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文化藝術(shù) 作者:張均 頁數(shù):40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一個女作家,未必就生得美,像所有遭受“始亂終棄”命運的女子一樣,張愛玲也經(jīng)受過內(nèi)心的劇烈痛楚,但人們一定要想盡辦法從那段沉痛舊事上創(chuàng)造出傾國傾城的絕世浪漫。我更愿意將張愛玲看成一個以文字為生的普通人——經(jīng)受著一份與別人并無大舜的命運,卻能以驚人心力將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將自己對世界的經(jīng)驗與感受,轉(zhuǎn)化為一篇篇璀璨至美的文字。在一片熱鬧喧囂之下,潛伏著人世深永的哀愁,這在張愛玲的文字中得到了精確呈現(xiàn):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作為中國的虛無主義者,張愛玲寫作時如同《紅樓夢》《金瓶梅》一樣,很講求現(xiàn)世細節(jié)的鋪敘……耽溺于物質(zhì)的虛無,可能最接近張愛玲內(nèi)在魂靈與傷痛。
書籍目錄
序辭
家族、記憶與現(xiàn)實
第一講 高門巨族的“遺產(chǎn)”
第二講 “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
第三講 亂世、政治與文人
敘事的哲學與形態(tài)
第四講 臨著虛無的深淵
第五講 可疑的“殺父書寫”
第六講 女性,虛無,以及“虛無的勝利”
第七講 “僭纓望族”的幽暗風景
第八講 上海:“華美的但是悲哀的城”
虛無主義者的物質(zhì)主義
第十二講 月亮、鏡子及其他
第十三講 “張腔”語言:“纏枝蓮花”之美
文學史與經(jīng)典化
第十四講 從《紅樓夢》、京戲……到張愛玲
第十五講 張愛玲的四重“面孔”
【附錄】張愛玲研究著述匯編
章節(jié)摘錄
這是寫什么的問題,還有一個怎么寫的問題。作為一部重視學術(shù)史與論證邏輯的學術(shù)著作,我還希望寫得不那么面目“可憎”,能夠讓熟悉張愛玲的朋友愿意閱讀,甚至喜愛,所以,我在語言與文體規(guī)范上有意回避了學術(shù)著作例必會有的“八股”文風,盡量減少注解,如對張愛玲的小說原文,以及胡蘭成、張子靜等人的回憶文字,就僅在文中標明,而未采取嚴格的含作者、出版版次、頁碼等信息在內(nèi)的學術(shù)注解。同時,也使用了較為散文化的語言。這或許會引致同行的訾議,但于我自己,倒是心甘情愿的。倘若張迷朋友對書中的一二論述產(chǎn)生反對或認可的意見,那自會感到莫大歡喜?!耙患舜蠛!钡募拍?,在張愛玲的話題上,不啻是一種失敗。在寫法上,我另外避免的一點是傳奇化。張愛玲曾經(jīng)感嘆說:“中國觀眾最難應(yīng)付的一點并不是低級趣味或是理解力差,而是他們太習慣于傳奇。”(《(太太萬歲)題記》)何謂“傳奇”?是指我們因著自己對生活中缺少的事物的過分向往,而往往無意識地強調(diào)、夸大甚至虛構(gòu)對象的某一部分事實,而從中獲取某種想象性的替代性的滿足,因而對對象的另外一部分不那么合“口味”的事實加以忽略、遺忘,甚至改造。舊的中國大眾文學都是這么敘事的,張愛玲熟悉并且警惕,然而她又怎能抵擋生前身后人們對她自己的傳奇化敘事呢。譬如,中國自宋以后即無“貴族”,但后人多習以“最后的貴族”來談?wù)搹垚哿幔黄┤?,一個女作家,未必就生得美,但人們樂于從各方面夸大張愛玲的“驚艷”;譬如,像所有遭受“始亂終棄”命運的女子一樣,張愛玲也經(jīng)受過內(nèi)心的劇烈痛楚,但人們一定要想盡辦法從那段沉痛舊事上翻出、“創(chuàng)造”出傾國又傾城的絕世浪漫;又譬如,張愛玲天分極高,但人們動輒就把“天才”之類的冠冕加到她的頭上,甚至不允許有才華更甚于她者,尤其是同時代女作家。幾年前,我為廣州的一家報紙寫了一篇談張愛玲的稿子,文中有一句大意是說蕭紅在表達人世的荒涼上比張愛玲更透徹,發(fā)表出來后這句給刪了。我推測編輯的顧慮在于可能有太多讀者不能接受這種觀點。畢竟,有許多看書的人對蕭紅已不甚了了?! ?/pre>編輯推薦
資深研究專家張均,深度細說張愛玲,引領(lǐng)“張迷”,全方位追蹤傳奇背后的真實人生,探究張愛玲身世中無可逃避之哀剖析張愛玲愛情中不能承受之痛,品味張愛玲文字里華麗燦爛之美。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