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盆景賞石

出版時間:2012-12  出版社:中國盆景藝術(shù)家協(xié)會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2012-12出版)  作者:中國盆景藝術(shù)家協(xié)會 編  頁數(shù):128  

內(nèi)容概要

  《中國盆景賞石(2012.12)》封面故事:“奇峰疊影”六角榕Ficusrr icrocarpa。古渡口岸邊一棵大樹,根部泥土被大小不一的石頭圍繞著,石頭墻外的泥土,早已被水流沖走,臨水的一面露出嶙峋的石紋,那是水流長期浸蝕所留下的痕跡。自古以來,石頭就護(hù)著樹下這塊泥土免受水流沖走。身臨其境,融入其中,恍惚聽到石頭邊的嘩嘩流水聲。一幅聲色俱全的動感場景油然而生。作者用簡單的土和石頭巧思布局,用簡潔又明快的手法,寥寥數(shù)筆就描繪出渡口大樹石頭護(hù)土流水嘩嘩的有時空概念、動靜兼?zhèn)?、有聲又有動感的三維立體景致。這一手法高超妙絕,活龍活現(xiàn),事半功倍。這就是現(xiàn)代盆景的藝術(shù)語言可以精煉傳達(dá)的信息!

書籍目錄

封面攝影:蘇放 封面:“奇峰疊影”六角榕Ficus microcarpa蕭庚武藏品蘇放攝影 封四:“龜背”龜背石長25cm寬27cm高8cm魏積泉藏品 點評 “奇峰疊影”六角榕Ficus microcarpa文:李奕祺 卷首語 卷首語:盆景照耀中國——寫在《中國盆景賞石》一周歲之際文:蘇放 海外現(xiàn)場 乾坤盡在一掌中——韓國金錫柱的盆景創(chuàng)作表演撰文:徐昊制作:【韓國】金錫柱 中國現(xiàn)場 臺灣真柏“隨意”的改作實踐文:陳友貴 工作室 實用型瓔珞柏景觀樹的造型撰文/制作:陳志祥 話題 中山展及嶺南盆景淺談文:李奕祺 論壇中國 中國盆景走向世界的創(chuàng)新之路訪談及圖文整理:CP 專題 盆景造型與藝術(shù)意象文:池澤森 養(yǎng)護(hù)與管理 側(cè)柏盆景垂枝式造型的探討文:陳繼仁 映山紅的造型文:張志剛 盆景中國 2012中國風(fēng)之旅(3)——2012中國盆景精品展(中山古鎮(zhèn))后廣東周邊中外嘉 賓參觀團(tuán)訪問系列——海昌盆景園篇訪談及圖文整理:CP 2012中國風(fēng)之旅(4)——2012中國盆景精品展(中山古鎮(zhèn))后廣東周邊中外 嘉賓參觀團(tuán)訪問系列——蟲二居篇訪談及圖文整理:CP 2012中國風(fēng)之旅(5)——2012中國盆景精品展(中山古鎮(zhèn))后廣東周邊中外 嘉賓參觀團(tuán)訪問系列——陳村篇訪談及圖文整理:CP 獲獎作品專欄 2012中國盆景精品展(中山古鎮(zhèn))暨廣東省盆景協(xié)會成立25周年會員盆景精品展銅獎作品選攝影:蘇放 2012中國盆景精品展(中山古鎮(zhèn))暨廣東省盆景協(xié)會成立25周年會員盆景精品展超大型榮譽獎作品選攝影:蘇放 古盆中國 紫砂古盆銘器鑒賞文:申洪良 賞石中國 “山川”大化彩玉石長23cm寬25cm高19cm李正銀藏品 賞石文化的淵流傳承與內(nèi)涵(連載七)文:文甡 奇石成長的五階段文:方偉 可曾閑來倚青藤文:張素榮 且把風(fēng)浪住——長島球石文:姜鴻 “神女峰”賞析文:楊俊斌 珍品典藏文:武林虎 雅石共賞“悲鴻畫意”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二)文房賞石 清代文房賞石,仍沿襲明人精巧的風(fēng)格但因資源的涸竭,新石種時有補(bǔ)充,賞玩方法多樣,傳承石更加珍貴。清代徐珂《清稗類鈔》記載“皖之靈璧山產(chǎn)石,色黑黝如墨,扣之,泠然有聲,可作樂器,或雕琢雙魚狀,懸以紫檀架,置案頭,足與端硯、唐碑同供清玩。海內(nèi)士夫家每搜之,然佳料不多觀,大率不逾尺也?!膘`璧石玩賞方法出新?!肚灏揞愨n》記:“顏介子所見之英德硯山則上有白脈,作‘高山月小’四字,炳然分明。其脈直透石背,尚依稀似字之反面,但模糊散漫,不具點畫波磔耳。諦視之,非雕非嵌,亦非漬染,真天成也。”這是罕見的英德文字石。清吳綺說:“英石出韶州府英德縣,峰紋聳秀,扣之有金玉聲為佳,而其要有三,日皺漏瘦,皺謂紋理波折,漏謂洞壑玲瓏,瘦謂峰巒秀峭,備此三者,方見硯山全德矣?!眰鹘y(tǒng)賞石影響?yīng)q存。 清代謝望《金玉瑣碎》說:“在長沙劉子厚家有五座筆山,分五色,黃色者卡什楞也,青色者青精石也,黑色者黑晶也,紅色者瑪瑙也,白色者羊脂玉也。彩色斑斕,亦堪雅玩。”清代玩石的色彩豐富起來。 清代廣東屈大均《廣東新語》記“嶺南產(chǎn)臘石,從化、清遠(yuǎn)、永安、恩平諸溪間多有之。予嘗朔增江而上,直至龍門,一路水清沙白,乍淺乍深。所生臘石,大小方圓,裸砈多在水底,色大黃嫩者如琥珀。其玲瓏穿穴者,小莒蒲喜待根其中。以其色黃屬土,而肌體脂凝多生氣,比英石瘦削嶄巖多殺氣者有間也。予嘗得大小數(shù)枚為幾席之玩?!薄督鹩瘳嵥椤分杏涊d“余在廣東見臘石,價與玉等及。”清代臘石為新品種,賞玩和鑒評方法與現(xiàn)在相似,價值不菲。 清代的賞石著作 清代雖然沒有《云林石譜》、《素園石譜》那樣的宏篇鉅作,卻不乏新穎別致、真知灼見的賞石新篇,賞石理念更加豐富多彩。 (一)梁久圖的《談石》 梁九圖為清早期文人,生于廣東,鐘情臘石。他在《談石》中說:“凡藏石之家,多喜太湖石、英德石,余則最喜臘石。臘揖遜太湖、英德之鉅,而盛以磁盤,位諸琴案,覺風(fēng)亭水榭,為之改觀?!D石最貴者色,色重純黃,否則無當(dāng)也。”梁九圖收藏的12枚臘石各具形態(tài),峰巒、瀑布、峭壁、溪澗、懸?guī)r、陂塘等山水景觀俱全,欣賞時湖光山色盡在眼前,是人生最大樂趣,其他世俗之事不足道也。 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講:臘石一要“色大黃嫩”;二要“玲瓏穿穴”;三要“肌體脂膩”。又說:“臘石以黃潤如玉而有巖穴峰巒者為貴。”與梁九圖說法如出一轍。可見清代鑒石,因石而異,對黃臘石的形、質(zhì)、色要求很高。

編輯推薦

《中國盆景賞石(2012.12)》由中國林業(yè)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盆景賞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