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學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周旺生  頁數(shù):52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作者周旺生教授在國內首開立法學研究,是中國立法學學科體系的奠基人。本教材作為國內為數(shù)不多的立法學專著性教科書之一,代表著立法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先進水平。    本次新版,是作者對既往研究和新近成果的全面總結和精心提煉。作者以“立法原理一立法制度一立法技術”立論,注重構建立法學完整知識體系,闡釋立法學基本范疇和基本理論。同時,作者亦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對一系列中國立法理論與實踐中丞待解決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本書文字曉暢、邏輯嚴謹、立意深遠,富于理論深度和知識廣度,又彰顯實踐精神和國情意識。既可為立法學研習者提供準確豐富的教益,亦可為立法機構和立法人員提供積極有效的指導。

作者簡介

周旺生,北京大學教授,國家重點學科法學理論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立法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理學會副會長,多家省市人大常委會和政府的法制或立法顧問,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在國內率先創(chuàng)建立法學學科并取得成功。獲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獎、國家教委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獎、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作為學科的立法學 第二節(jié) 立法學的價值和地位 第三節(jié) 立法學的產生和發(fā)展 第四節(jié) 立法學的研究方法第一編 立法原理 第二章 立法原理總論  第一節(jié) 何謂立法原理  第二節(jié) 立法的基本范疇  第三節(jié) 立法的物質基礎  第四節(jié) 立法與利益、治國和秩序 第三章 立法的概念  第一節(jié) 立法概念釋義  第二節(jié) 立法的外延、內涵和定義  第三節(jié) 立法和法的創(chuàng)制、制定、制訂、擬訂 第四章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jié) 中國立法的指導思想  第三節(jié) 中國立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章 立法與國情  第一節(jié) 立法與國情的一般理論  第二節(jié) 立法對國情的依賴性  第三節(jié) 國情因素對立法的作用  第四節(jié) 中國立法與中國國情 第六章 立法的歷史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立法法與其歷史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立法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立法的產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  第四節(jié) 立法的歷史類型第二編 立法制度 第七章 立法制度總論  第一節(jié) 何謂立法制度  第二節(jié) 立法制度與立法體制  第三節(jié) 中國現(xiàn)行立法體制  第四節(jié) 中國立法體制的改革  第五節(jié) 立法活動過程 第八章 立法主體   第一節(jié) 立法主體概述   第二節(jié) 立法機關:主要的立法主體   第三節(jié) 立法機關的三大主體-   第四節(jié) 國家元首、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   第五節(jié) 立法者和立法工作人員 第九章 立法權限  第一節(jié) 立法權概述  第二節(jié) 立法權和國家權力體系  第三節(jié) 立法權的歸屬和范圍  第四節(jié) 明示立法權和默示立法權  第五節(jié) 國家立法權、地方立法權和政府立法權  第六節(jié) 立法權之間的關系 第十章 立法程序   第一節(jié) 立法程序概述   第二節(jié) 提出法案   第三節(jié) 審議法案   第四節(jié) 表決和通過法案   第五節(jié) 公布法 第十一章 中央立法  第一節(jié) 中央立法概述  第二節(jié)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  第三節(jié)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  第四節(jié) 國務院立法  第五節(jié) 國務院部門立法 第十二章 地方立法  第一節(jié) 地方立法概述 ……第三編 立法技術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立法原理總論第一節(jié) 何謂立法原理一、立法原理界說一定的立法原理是一定的立法和立法學的直接的理論基礎。它是關于立法的帶有普遍性和基本規(guī)律性的事物的理論表現(xiàn),同時它又是立法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立法原理的主要特征在于:(1)立法原理是立法的理論表現(xiàn)形態(tài)。它不像立法制度那樣以實在的準則形式表現(xiàn)出來,也不像立法技術那樣既有實在的準則形式,又有觀念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每一種立法,都有一種相應的精神品格與其相伴隨,這種精神品格較嚴整的觀念形態(tài)即為立法原理。立法原理是立法實踐、立法制度和其他種種立法現(xiàn)象外化的觀念形態(tài)。(2)立法原理是立法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不像立法制度和立法技術那樣,雖然是立法學的重要研究對象,研究立法制度和立法技術的成果也是構成立法學體系的基本要素,但立法制度和立法技術本身并不屬于立法學體系的組成部分。立法學體系是由原理加上研究立法制度和立法技術的成果構成的。在這個體系中,立法原理相對于立法制度和立法技術等方面的立法理論而言,更具理論色彩。(3)立法原理是立法和立法學的基礎理論。立法和立法學的理論表現(xiàn)形式是豐富多彩的。立法現(xiàn)象,無論宏觀的和微觀的、歷史的和現(xiàn)實的、實體的和程序的,制度的和技術的,都可以由人們創(chuàng)造出與其相適應的理論表現(xiàn)形式。在這種種理論表現(xiàn)形式中,有一些是更基本的,它們是關于立法的帶有普遍性和基本規(guī)律性的事物的理論表現(xiàn),是關于立法和立法學的最一般的理論,是作為立法和立法學的理論基礎存在和反映出來的。這種理論就是立法原理。立法原理不等于立法理論。立法理論是所有立法現(xiàn)象、立法問題的觀念表現(xiàn)形式的總稱,其范圍大于立法原理。立法原理是立法理論的主要的、基礎的部分。

編輯推薦

《立法學(第2版)》編輯推薦: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系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立法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條)

 
 

  •   比一般的立法學教材詳細周全
  •   立法學必看,受益匪淺!
  •   理論性強,對于立法行為有借鑒意義。
  •   本書優(yōu)點在于內容豐富,但缺點在于內容過多,使用起來比較吃力
  •   很好的說~~書的版本很適合本科生閱讀。而且內容很新。賣家發(fā)貨速度很快。贊一個
  •   服務很好,很好
  •   商品不錯 很喜歡 到達及時
  •   著名法學家的力作,觀點權威,內容詳實。
  •   理論性有些強了,應該在立法技術那一部分多一些論述和實際案例。周老師上的課要比他寫的書有趣
  •   總體還好,只是章節(jié)分類跟我個人的想法不同,有點不習慣。其實這本買了沒啥用,我們老師都不用的,純。純粹用來拓展知識
  •   買的用作教材
  •   還未閱讀,書評稍候
  •   自己閱讀用
  •   實踐性一般
  •   中國立法學中的開山之作。
  •   書的質量沒什么問題,很滿意
  •   質量不錯,和同學買的一樣的,東西很全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