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nèi)嗣?/h1>
出版時間:2009-08-25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美)阿克曼  頁數(shù):579  譯者:孫文愷  
Tag標簽:無  

前言

200多年前,對美國歷史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的幾十位政治精英聚首費城,以其超人的勇氣、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政治斗爭技巧,提出并動員人們批準了費城制憲會議制定的那部與當時尚行之有效的《邦聯(lián)條例》之字面和精神皆相背離的1787年憲法。這部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憲法開門見山地指出,“我們美利堅合眾國人民,為建立更完善的聯(lián)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nèi)安寧……制定本憲法”。20世紀末期,美國人布魯斯·阿克曼在其著作《我們?nèi)嗣瘢簯椃ǖ淖兏铩芬粫兄赋?,“我們美利堅合眾國人民”是憲法變革的動力之源。那么,布魯斯·阿克曼為什么要提出這個問題?他又是以什么方法來論證其觀點的?他提出這樣的觀點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這些問題要求我們說明以下幾對概念,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幾對概念也是貫穿全書的主脈。

內(nèi)容概要

  眾所周知,“我們?nèi)嗣瘛笔敲绹鴳椃ǖ那叭齻€字——在美國憲法的原文本中,這三個字還用特殊的哥特體大寫出來。職是之故,“我們?nèi)嗣瘛痹谀撤N意義上已經(jīng)成了美國憲法的專有名詞。布魯斯·阿克曼在這個層面上運用“我們?nèi)嗣瘛钡暮x,體現(xiàn)在本系列叢書的第一卷《我們?nèi)嗣瘢簯椃ǖ母芬粫摹爸局x”部分。在談及福里斯特·麥克唐納德(Forrest McDonald)教授的上乘之作《我們?nèi)嗣瘢簯椃ǖ慕?jīng)濟起源》(We the People:The Economic Origins of the Constitution)(1959年)時,阿克曼捫心自問:對另一本不同的書冠以相同的書名是否會引起不當?shù)幕靵y?阿克曼得出的結論是:“這個書名是獨特的;之于不同時代的不同作者而言,運用不同的副標題就足夠了”。由此出發(fā),本書的書名實際上就是《憲法的變革》:其內(nèi)容在于闡釋二元民主作為憲法變革的動力,是怎樣推動憲法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同理,本系列叢書的第一卷《我們?nèi)嗣瘢簯椃ǖ母?,也不意味著“我們?nèi)嗣瘛笔菓椃ǖ母?;相反,《憲法的根基》一書的主旨在于探討美國憲法的基石是“二元民主”?! 〈舜涡抻啺嫘抻啺鎸⒊醢嬷泻芏啾蛔g為“制憲會議”的地方還原為“會議”。無論采取“會議”還是“制憲會議”的譯法,它們指向的都是英文中的“convention”。由于我們將“費城會議”通稱為“費城制憲會議”的緣故,“制憲會議”的譯法或許更符合漢語世界的思維習慣。然而,“convention”一詞在以英語為母語的憲法研究人員那里專指有“法律瑕疵的議會”,它最早用來指稱英國“光榮革命”后召開的那次有法律瑕疵的議會。依此而論,“費城會議”和美國南北重建時期排除了南部各州代表的“國會”一樣,都因其法律上的瑕疵而應被稱為“會議”。修訂版體現(xiàn)了對“convention”的這種理解。

作者簡介

布魯斯·阿克曼(Bruce Ackerman) 1964年獲哈佛大學文學學士學位(B.A);1967年獲得耶魯大學法學學士學位(LL.B.);現(xiàn)為耶魯大學法學與政治學教授。作為一位多產(chǎn)的作家,阿克曼迄今為止出版的十五部著作在政治哲學、憲法學、公共政策領域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其代表作包括《自由國家中的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 in the Liberal State)以及闡釋憲法史的多卷本著作《我們?nèi)嗣瘛罚╓e the People)。阿克曼是美國法學會和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會員,是美國哲學協(xié)會亨利·菲利普法學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

書籍目錄

致謝譯者序修訂版譯者序第一部分 建國時期 第一章 高級立法  先知的預言  《我們?nèi)嗣瘢簯椃ǖ母芬粫 》陕殬I(yè)者的描述:關于重建和新政的主流法律理論  超越憲法第5條  重建開創(chuàng)的憲法改革模式  從重建到新政  從羅斯福到里根及其后  超越形式主義 第二章 建國時期憲法的重構  “會議”蘊涵的智慧  問題之所在  花車效應  發(fā)出憲法改革的信號問題  費城制憲會議提案及決定該提案命運的憲法批準程序  憲法的批準:各州中的制度花車  憲法的鞏固  從實踐到理論 第三章 作為憲法改革先例的1787年憲法  方法論問題  憲法第5條的含義  制憲會議的含義  重讀憲法文本:憲法改革實踐合法化的動力之源  建國時期憲法的缺陷  這是法律嗎?第二部分 重建時期 第四章 法律形式主義者的兩難處境  一個尚未提出的問題  1865年12月  南部各州喪失重返國會之資格的根據(jù)  南部各州法律地位的恢復及其自相矛盾的根據(jù)  兩難之二:憲法第14修正案的批準  斬斷戈爾迪之結  戰(zhàn)爭造就了憲法第13、14修正案?  沉寂之聲 第五章 總統(tǒng)領導權  從建國時期憲法到重建時期憲法 ……第三部分 現(xiàn)代時期索引譯后記修訂版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分 建國時期第一章 高級立法先知的預言美國同胞們,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布滿了荊棘。我們居無定所,四處漂泊。政治領袖們的奮斗精神正在消退,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消磨殆盡了。他們忘記了政府的基本目標。我們早就應該牢牢地將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每一個人在生活中對這個國家索取的太多了?,F(xiàn)在,當這個偉大國度江河日下的時候,我們能熟視無睹,保持沉默嗎?不!我們必須在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運動中緊密團結起來,盡管這意味著自我犧牲。在政府獲悉我們的呼聲之前,我們不會停止這種努力。人民必須重新掌握對政府的控制權。我們將為推動法律兌現(xiàn)其對美國人民的承諾而奮斗。自從第一個英國人在北美殖民以來,這個聲音一直回響在這塊大陸上。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從未如此長時間地沒能聽到人們?yōu)檫@個國家的衰落而開出各種藥方,因此我們應該重新提起這一話題。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產(chǎn)生沉寂下來的念頭——我們絕對沒有理由宣稱自己來到了一塊福地。美國人已經(jīng)變得過于散漫、自由,以至于很多人無法想象——只要共和國存在一天,為爭取其國家身份而進行的斗爭就不應停止。如果這種狀況不加以改變,我們所許下的為公民權斗爭的諾言會自覺地向良性轉化嗎?

后記

1999年5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使我在法律出版社見到了阿克曼教授的這部著作“WethePeople:Transformations”。同樣因為偶然的機會,我成了這部書的譯者。當初本打算以半年的時間完成這部譯著,但是當我開始著手這項工作的時候,發(fā)現(xiàn)問題遠沒有如此簡單。艱難而又松散地譯了十多個月后,博士學位論文的寫作開始提上了議事日程——譯事被迫擱淺。2001年7月,我來到了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工作。本想利用暑假兩個月的時間完成此書,但這兩個月卻被我用來適應“火爐”的悶熱。因此,這部書后幾章的翻譯和全書的二校、三校都是在此后的課余時間做完的。感謝我的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呂世倫教授,他對整本書的翻譯工作一直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如果沒有他的鼓勵和督促,我也不知道這部書何時會面世;感謝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朱景文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的蘇力教授和南京大學法學院的張千帆教授,在譯事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曾不止一次地在他們那里尋求技術上的指導和幫助。

媒體關注與評論

這是一部關于我們?nèi)嗣裨鯓油苿恿藨椃ㄗ兏锏纳铣酥鳎辉摃l(fā)人深省、引人入生。阿克曼在這部將歷史、政治和憲法學知識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著作中討論了如下問題:內(nèi)戰(zhàn)和新政促成了大規(guī)模的憲法變革。  ——凱斯·桑斯坦(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本書涉及的內(nèi)容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克曼對美國憲法史進行了一次從1787年憲法的制定到當代的全面考察。雖說對憲法發(fā)展的某些時期還可以做更為詳盡的論述,但阿克曼的工作還是從知識學的角度對憲法發(fā)展的全部歷史進行了一番梳理。據(jù)我所知,沒有哪部著作試圖實現(xiàn)這一宏偉藍圖,并且把工作做得如此之好。本書的出版對于文學領域也是一個不小的貢獻??赡芸隙?,它將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和持久的爭論?!  栁摹P墨利恩斯基(南卡羅來納大學法學研究中心)

編輯推薦

《我們?nèi)嗣?憲法的變革(修訂版)》編輯推薦:博觀譯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我們?nèi)嗣?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這是作者《我們?nèi)嗣瘛啡肀局?。作者阿克曼首屈一指的法學家和政治思想家,美國法學會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哲學協(xié)會法哲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可以說是法哲學界的翹楚。本書的內(nèi)容是論述美國憲政發(fā)展過程的政治學。眾所周知,美國憲法的主體沒有多大改變,但其實還有很多修正案。這就是說,美國的憲政也是處在不斷的演進之中,這其中各種政治力量的影響依然重要。法律形式主義強調(diào)憲法本身的持久影響力,而法律現(xiàn)實主義則強調(diào)政治因素對于憲政的影響。本書將憲政政治與日常政治區(qū)分開來,并通過詳細論述美國三次重大憲政政治的過程,對法律形式主義和法律現(xiàn)實主義之爭進行了總結,揭示了美國憲政發(fā)展過程既尊重憲法規(guī)則又與時俱進的奧秘。這本書既是法學巨作,同時也是歷史社會學的巨作。
  •   我們?nèi)嗣?,不僅僅是一句法律條文,更是法律的根基
  •   very good very good very good very good very good very good very good very good very good
  •   我們?nèi)嗣?,人民是什么,臧克家上世紀四十年代寫得真好。
  •   09年的書,還算價廉物美吧!只是封面無塑貼,這個很麻煩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