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老還童

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美] 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頁數(shù):121  字數(shù):30000  譯者:賈菲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返老還童》由F.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921年創(chuàng)作,最初發(fā)表于1922年5月27日的《科里爾周刊》(Collier's Weekly)。1922年晚些時候出版的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說集《爵士時代的故事》(Tales of the Jazz Age),將《返老還童》收錄其中。菲茨杰拉德坦言,這篇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源自馬克•吐溫的那番感慨:生命總是開端于最美好的狀態(tài),而在最糟糕的時候結(jié)束。完成作品后,過了幾周,菲茨杰拉德在塞繆爾•巴特勒(Samuel Butler)早已出版的《筆記》(The Note-Books)一書中,發(fā)現(xiàn)了與《返老還童》幾乎一模一樣的情節(jié)。菲茨杰拉德驚訝之余,在《爵士時代的故事》篇首專門予以說明。

作者簡介

F.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美國小說家。1925年《了不起的蓋茨比》問世,奠定了他在現(xiàn)代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成為20世紀20年代“爵士時代”的文壇代言人之一,與海明威等人同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

章節(jié)摘錄

  1920年,羅斯科·巴頓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慶典上,沒人想起還有這么一碼事:那個滿屋子玩鉛制士兵和縮微玩偶、看起來10歲左右、渾身臟兮兮的男孩,其實就是新生兒的親祖父?! 〈蠹叶枷矚g這個小男孩。他的臉蛋清秀可愛,還隱隱蘊含著一絲悲傷。然而,這個男孩在場,對于羅斯科·巴頓而言,就是一種折磨。用他們那一代人的說法,羅斯科認為這件事“不算數(shù)”。在他看來,他的父親,根本沒個60歲的樣子,舉手投足完全不像“雄赳赳的成熟男人”——羅斯科最喜歡這么說——整個事情奇怪而反常。確實,想半個小時這件事就能把他推到崩潰邊緣。羅斯科也推崇應該“生機勃勃”,保持活力,但是青春無敵成這個樣子是……是……是不算數(shù)的。羅斯科不愿再多想下去了?! ?年后,羅斯科的小家伙已經(jīng)長大到可以與小本杰明在同一個保姆的看護下玩些小孩子的游戲。羅斯科在同一天把他們帶到幼兒園。本杰明發(fā)覺,耍弄彩色的小紙條,編在一起、串成鏈條或者其他奇怪而有趣的玩意兒,是世上最有趣的游戲。有一次,他不聽話,被罰站到墻角——后來他哭了——不過,大多數(shù)時候,熱鬧的房間里充滿歡樂,陽光從窗戶透進來,白麗小姐親切的手會時不時地摸摸他亂蓬蓬的頭發(fā)?! ∮诌^了一年,羅斯科的兒子升上一年級了,本杰明仍留在幼兒園。他很高興。有時,當別的小孩說到長大后要做些什么時,一陣陰影就會掠過他的小臉蛋;這是種天真無邪的反應,他懵懂地感覺到,自己沒法像伙伴們那樣去等候這些事情了?! ∪兆悠狡降惶煊忠惶斓剡^去。他回到幼兒園第三年了,但是,他太小,根本不懂那些鮮艷閃亮的紙條有什么用。他愛哭,因為別的男孩都比他大,讓他害怕。老師對他說話,盡管他想要去理解,可是,他根本聽不懂?! ∷粠С隽擞變簣@。他的保姆,穿著古板棉布衣服的娜娜,成為他那個小小世界的中心。天氣好的時候,他們在公園中散步;娜娜會指著一個龐大的灰色怪物說:“大象。”本杰明會跟著她說。到了晚上,脫衣服睡覺時。他會大聲地一遍又一遍對她說:“大象,大象,大象。”有時候,娜娜讓他在床上蹦來蹦去,這很有趣。因為如果非常準確地坐下去,會被彈得又站起來;如果蹦的時候一直喊“啊……”,聲音就會忽然中斷,好玩極了。

編輯推薦

  同名英文原版書火熱銷售中: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And Two Other Stories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返老還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5條)

 
 

  •   首先是看了皮特和布蘭切特主演的同名電影《返老還童》,才知道有這本小書。小說給我?guī)淼恼鸷呈蔷薮蟮?,一個人的生長歷程和常人恰恰相反,才有可能洞悉人生歷程中的荒謬與無常。書很好,字數(shù)不多,很多就能讀完,而且另一面是英文,可以提升英語水平:)
  •   作為小說還是非常好的一本小說。因為村上春樹的推崇、因為好友對于這個小說改編的電影的講述。我買了這本(這個版本)。應該說比電影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有更多悲涼和無奈。我想電影如果真排成那樣就是純粹的文藝片而不能是一個流行的電影了。那種感覺讓人覺得不爽。但我想也會讓這樣的小說而不朽。

    為了把這么短的小說印得厚一點而成書,就編輯而言真是煞費苦心。首先所有的頁只有一面文字。正反兩個方向分別是中英文版本。如果想拿這本書學習英文的朋友你們有福了。如果不是,就浪費了一點空間。為了防止我這樣的人有這樣的想法。編輯有另一個設計就是每一頁文字的另一面是一副畫面是貫穿中英文版本。一個從中文到英文順序的大墨水點漸變成一個小墨水點和主題相匹配??赡芟茸x英文的朋友不太介意它從小變大。

    總的來說還是本好書。就版本而言可能有的人會喜歡。我則一般。覺得太占地了。這么薄的小說印這么厚有點不厚道
  •   只是一個短篇,竟然偽裝成長篇的樣子!中英也就算了,大片大片的空白,看得人一臉血?。?!
  •   書不錯,居然是雙語的,驚喜
  •   比起好萊塢的美麗故事,這個更接近人性的本質(zhì)吧:殘酷,健忘,勢利而又令人悲憫的人世間.
  •   菲次杰拉德非常優(yōu)秀的小說,唯一可以和澳大利亞媲美的文藝電影
  •   非常有想象力
  •   本杰明巴頓的奇幻一生,和電影有很大的差別
  •   封面很美···里面的版本看上去很舒服·····很浪漫的感覺··
  •   幸運的巴頓.可憐的巴頓.他的一生都在逆著時光行走
  •   這本《返老還童》挺好的,做工很精致,小本的,正翻是中文的,倒過來翻是英文的。就是字數(shù)有點少,全書只有十萬字。而且感覺和電影毫不相干,這只是個很簡單的描述性的文字,而電影是充實了血和肉的完整的人。不過,要是用了收藏的話,還是挺好的。
  •   因為很喜歡電影版所以決定單獨買下這被書,而不是爵士時代,100多頁放這本書邊做成了中英雙語而且一面是墨點的動態(tài)圖,難免讓人有點想吐槽。
  •   不錯啊,但是還不知道是不是中英文對照?????
  •   是看了電影之后喜歡這個故事才買了這本書。說句實話,這個先后順序我有些顛倒了,看了書之后有些小失望。書只是講述個故事,就像流水帳一樣。中英譯本,以及書的包裝設計上來說是本值得珍藏的書。
  •   單面印刷還是雙語,可以學英語,感覺稍微有點貴了
  •   電影很早就看過,看書沒有看電影沖擊那么大
  •   本以為是很有“深度”的書,結(jié)果卻是一本很“浪費紙”書。策劃能將短篇賣出二十多塊的價錢,著實費了一番腦筋。唉,學習英文倒是可以利用空白處---足夠多的空白---記筆記。
  •   感覺這其實不是一本書,就是很短的一篇文章。一本小小的書有中、英文兩個版本,且還是單面印刷。
  •   空白頁太多,文字太少了
  •   內(nèi)容不錯,但有掉頁!
  •   I prefer the film than this book.
  •      返老還童這樣的一個概念,就好像時間旅行一樣,并不能勾起我特別的閱讀或觀影欲望。
      
       對布拉德皮特也無感,所以電影出來很久也懶得看。直到某天看到改編影片的特效制作過程,懷著對特效人員的崇敬,才把電影翻出來瞅了一眼。
      
      一萬字的小說,改成了近3小時的電影??上攵?,添油加醋是無論如何免不了的。
      
      看完以后被導演的拿腔拿調(diào)和臺詞奇怪的韻律感抓住,這才把書翻出來,在地鐵上看了一半,床上看了一半。
      
      可以說,電影徹底美化了返老還童這個概念,而原作由始自終保持著一種嘲諷的口氣。
      
      原作的idea是這樣的,本杰明雖然生下來賣相老,但是除了智商略高于一般小孩以外,沒有經(jīng)驗類的社會知識,屬于有心智沒心眼。其后心智不變,心眼見長。
      
      而電影的idea是本杰明生下來老,心智見長,心眼不變,一直是特別老年化與世無爭天生圣人,美女月光下脫衣亂舞仍然坐懷不亂,一個吻都不肯施舍型的原裝柳下惠一枚。其后對待老去的妻子,仍然癡心不改,對女兒也是采取了愛你我就離開你讓你和繼父好好一起老去的消極父愛。
      
      可是原作中,本杰明就是一個人。一個雖然表面看來逆生長,但是和正生長的人類也沒有差別的人。只不過他年輕的時候由于長得老,受了點歧視,吃了點虧。但沒想到二十歲實際年齡with五十歲容顏的時候桃花開,被一個愛大叔的蘿莉看上,抱得美人歸。
      
      和天下所有的女人一樣,蘿莉慢慢變成了大媽。本杰明卻突破自然規(guī)律,逆生長成為高富帥。一個追求刺激的高富帥,如何忍受乏味的中年大媽?本杰明于是參軍去了,在戰(zhàn)場上揮灑他的崢嶸歲月,釋放遲來的腎上腺素。
      
      看到這里其實已經(jīng)知道結(jié)局了。和大多數(shù)老人一樣,本杰明退伍后越長越小,住在兒子家卻不受待見,最后連郁郁而終的權力都沒有,因為他成了嬰兒,木有意識了。。。
      
      本書特別適合給我爸的經(jīng)典論調(diào)做論據(jù),那就是:人?。∈裁茨昙o就做什么年紀的事情!這樣才叫人生?。?br />   
      本書也特別適合給打蘿莉牌的適婚少女們敲響警鐘,如果不是天性蘿莉,還是不要隨便找大叔,免得婚后原形畢露,大叔沒法參軍只好去brothels。。。
      
      摘錄蘿莉的經(jīng)典語錄如下:
      “You are just the romantic age, fifty. Twenty-five is too wordly-wise; thirty is apt to be pale from overwork; forty is the age of long stories that take a whole cigar to tell; sixty is------Oh, sixty is too near seventy, but fifty is the mellow age. I love fifty.”
      
      聯(lián)想到最近少女嫁57歲大叔的心情。。。我突然好像懂了什么。。。
      這不就是一種典型的“我只愿在我最美好的時候,碰上最美好的你”么。。。
      
      人生不是一晚不落的明月,人生是一個從無到有再到無的過程,好像正態(tài)分布曲線一樣,只要在中間那一堅挺的一段好好把握了,正生長逆生長都一樣。黃金時代會過去,緩慢被錘也必須接受。
      
      寄語:
      
      別老玩蘿莉了,遲早會露餡的。也別老裝老成,你著急什么呀。
      
      
  •      感《本杰明巴頓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伴著縹緲的音響,一個全然無物的空鏡頭首先被推出。黑色深沉是畫面是影片的底色,空明澄澈的背景外音是影片是基調(diào)。
      
       緩慢的鏡頭切換猶如一個奄奄一息的人在作最后的掙扎,撐開薄薄一層鉛一樣沉重的眼皮。然后,一聲微弱渾濁的呻吟聲中是一個老婦人的臉部特寫,她顯然已經(jīng)垂危。鏡頭慢慢向后拉,情形雜亂,人生噪雜的醫(yī)院一角展現(xiàn)了故事的開始。
      
       女兒卡洛琳守在床邊,陪伴著母親生命的最后一刻。母親吃力地講述了1918年倒轉(zhuǎn)的大鐘的故事。虛弱的母親讓女兒翻出一本黑色的破舊的日記本,說:“我想聽你的聲音?!?于是,女兒開始了日記的朗讀。
      
      “怪物”的出生
      
       那是一個叫本杰明·巴頓的人寫的日記。1918年一戰(zhàn)結(jié)束的那天他出生了。別人說再沒有比出生在這一天更好的了。但他卻并不幸運,因為他一出生便是老人是身體,同時深愛他的母親難產(chǎn)而死。對親對他充滿憎恨和恐懼,立刻把他抱起來遺棄在了福利院的門口。
      
      等待死亡
      
       大家都人物他很快就會死去,但他卻一天一天活了下來。而且還從輪椅中站了起來。他雖然并不知道自己是個孩子,但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和別的孩子一樣的好奇,向往門外的世界。
      
      一生難忘的初見
      
       1930年的感恩節(jié),雞皮鶴發(fā)的他見到了黛西,她俏麗活潑旋轉(zhuǎn)的身影,湛藍的眼睛都在他一生的扉頁上留下了烙印。他或許不知道七歲的黛西一眼就看出了他的與眾不同。
      
      孤獨的旅行
      
       黛西一天天長大,他也在不斷地“成長”,只是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十七歲的時候,他帶著六十多歲的身體獨自出去闖蕩了。在他隨著熱愛紋身藝術的邁克船長出海。他每到一個地方就給黛西寄明信片,他沒有一天不想著黛西。他在船上一天天“長大”,連麥克船長都驚奇地說:“本杰明我是不是喝多了,你難道在長個?”本杰明笑了笑沒有回答,他心里清楚自己的“成長”是怎么回事。
      
      父子相別
      
       他的父親其實一直的暗中注意他。到他航行回來,老巴頓先生已經(jīng)處于生命的最后日子了。本杰明背著向他坦白了一切的老巴頓到小時候看日出的海邊,當太陽升起時,老巴頓安詳?shù)赝V沽撕粑?br />   
      悲劇的發(fā)生
      
       本杰明處理完父親的喪失后去找黛西。沉浸在狂歡般的日子中的黛西沒能察覺到本杰明刻骨的愛。本杰明黯然離去,回到平靜的養(yǎng)老院幫奎寧打點工作,但內(nèi)心卻是洶涌的等待的狂潮。一天巴黎來的電報把本杰明帶到了被車禍裝斷腿的黛西的病床邊。此時,本杰明的年輕英俊讓黛西震驚。出于羞愧和自尊,黛西拒絕了本杰明,但她悄然離開時早已深深愛上了本杰明。
      
      有情人終成眷屬
      
       黛西失蹤十幾年后終于回到了本杰明的身邊。兩人的相見沒有嫌棄驚奇的波瀾,仿佛他們從來都沒有分開過,他們再自然不過地生活在一起了。經(jīng)過黛西的勸慰本杰明答應了,所以49歲的本杰明和43歲的黛西的生命終于相遇了,并有了愛的結(jié)晶,一個漂亮健康的女孩卡洛琳。
      
      還是離開
      
       幸福令本杰明越來越不安,夜里他盯著黛西和孩子難以入眠。他對黛西說:“孩子需要的是父親而不是玩伴,你需要的是丈夫而不是另一而孩子。”終于,他留下所以的財產(chǎn)給黛西,一個人默默離開了。
      
      匆匆一聚
      
       卡洛琳十二歲時,本杰明像一只迷路的小鳥撞進了家門。黛西早已改嫁,給了卡洛琳一個正常完整的家庭。黛西仍然美麗但卻無法拒絕自然的侵蝕,皺紋爬上了她的臉,本杰明卻更加年輕了。黛西抑制著內(nèi)心翻騰的感情對孩子般的本杰明說:“你說的對,我確實無法‘撫養(yǎng)’兩個孩子?!?br />   
      再次歸來,卻忘記了一生
      
       最后,本杰明完成了自己一生獨特的“成長”過程,他成了初生的嬰孩,安靜地在黛西的懷中永遠睡去了。
      
      影片在一些無法組合的支離破碎的意象中乘著恍如隔世的音樂漸行漸遠,像是一個無法觸及的夢。
      
      
  •     之前真的不知道作者竟是F. SCOTT FITZGERALD,為什么看后這么吃驚,因為我本人買書不多,但他的書倒是有本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在看完電影之后,真的,有很多引起內(nèi)心深處共鳴的地方,其實,正常的aging才是真正的人生必經(jīng)之路,假若真的越變越年輕,你會感覺其實這才是最恐怖最難以接受的
  •     很短的小說,情節(jié)也非常簡單緊湊。買書之前,本來是看了電影的開頭,即奧斯卡獲獎的那部影片。但一個小時過去,還沒有看到好看的point,所以毅然放棄,轉(zhuǎn)而買書來看。發(fā)現(xiàn)書中的情節(jié)與電影情節(jié)完全不一樣,只能說共同點只有“返老還童”吧。相比之下,我覺得書好看很多,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小故事,就像兒時臨睡前的小故事,帶一點新奇且語言風趣可愛。
  •     推薦:四星    我喜歡的男人不多,布拉德皮特算一個,看著他一步步努力擺脫花瓶做實力派,其實他做花瓶也蠻好的。覺得他最帥的時候就是拍《大河戀River Runs Through It》的時候。這也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記憶很深刻?! ‘斎晃蚁胝f的是《返老還童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這是一部皮特演的電影,似乎還獲了不少提名。這是張弛借的書,由于篇幅很短,我便順手看了。電影我沒有看過,鑒于情愛篇幅太大我認為和書應該迥異?! ≡谖铱磥磉@是一部黑色幽默的小說,是不按理出牌是不能用現(xiàn)實來衡量的小說。當過了幾個月后我想到這本書,浮現(xiàn)的確是悲哀的感覺。作者菲茨杰拉德坦言,這篇作品的創(chuàng)作靈感源自馬克?吐溫的那番感慨:生命總是開端于最美好的狀態(tài),而在最糟糕的時候結(jié)束?! 冏詈玫钠鋵嵵挥心菐啄?。忽然想到了父母,我當父母老的時候,其實跟小孩子的時候是一樣的。  這是一本很平淡卻可以讓你深思的書,他沒有說多少,主要是你打算想多少?! 〖僭O讓你的生活倒著來,想想會怎樣?  內(nèi)容簡介:  《返老還童》由f.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921年創(chuàng)作,最初發(fā)表于1922年5月27日的《科里爾周刊》(collier's weekly)。1922年晚些時候出版的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說集《爵士時代的故事》(tales of the jazz age),將《返老還童》收錄其中?!   ⊥瓿勺髌泛?,過了幾周,菲茨杰拉德在塞繆爾?巴特勒(samuel butler)早已出版的《筆記》(the note-books)一書中,發(fā)現(xiàn)了與《返老還童》幾乎一模一樣的情節(jié)。菲茨杰拉德驚訝之余,在《爵士時代的故事》篇首專門予以說明。
  •     本杰明巴頓的奇事,原著跟電影相差太大,
      幾乎整個中心故事線都改了,剛看完小說沒任何感覺。
      覺得還不如電影精彩,因為那個驚人的、不可思議的、帶著無可挽救的哀傷的愛情。。。
      
      后來慢慢有不一樣的想法,因為沒有太多愛情的干擾,
      原著更專注在本杰明自身的人性上,他奇幻卻帶來很多困擾和痛苦的倒置人生,給他帶來的感受、觀察、細微的改變。
      好萊塢電影,倒反而又有點落套套了。
      
      可惜原著太短了,本該做個長篇的,也許就更有感覺。
      就像導讀中所寫,每一個短篇,都好像是一個長篇的預演和草稿。
      
      倒是第二篇《一顆像里茨飯店那么大的鉆石》,把我震了一下。
      據(jù)說是菲茨杰拉德最華麗的短篇,描寫是很眼花繚亂,想想在那個年代呢。。。
      最撼到的是其中一段,看到人性在金錢面前那么可怕和理所當然,甚至麻木到天真的無知。
      著實shock到了。。。
      
  •     某個久違的假日 終于有閑暇跟小美女抱怨日日被瑣碎生活快要被生活淹死的生活 回來的地鐵上卻看到某人的人生比我還悲慘 那就是我家菲茨杰拉德的寫的返老還童的主人公
      
      他的不幸在于他的人生每一步都在錯位 人生最不幸的不在于處于不幸之境 而在于不甘于此 鐵馬冰河入夢 卻只能僵臥孤村
      
      他的一生 最不幸的不是出生時就有八十歲
      那時 作為有判斷力的成人 他可以有耐心扮可愛 扮成為別人希望的那樣子 雖然少年時被耶魯踢出校園是很慘 但他知道自己這輩子還有充足的時間去讓耶魯后悔 有資本撂狠話的都是年輕人
      
      他一生最幸福的時候莫過于四十歲娶了個二十歲的美女 這是不是所有男人的夢想?
      
      等到他重返大學 哈弗 他的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巔峰的大一過去后 其實我覺得作為一名少年的身軀 也無大礙 可也許強壯過的人不甘就這樣吧
      
      等到回到兒童的身軀時 是最悲哀的
      與正常人年老多病相比 兒童也沒什么 關鍵是他的同伴們都有未來 有種種人生的可能 可他清楚 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對了 還有婚姻的悲劇 這無關他的奇特身體 在于他的老婆 一個正常的女人 從二十歲到五十歲 難道必定是要從活潑可愛走向乏味無聊?
      
      還有職業(yè)生涯的悲劇
      當職業(yè)與人生抱負相關聯(lián) 悲劇也就來得愈慘烈
      
      他的人生悲劇 在于他錯位的年齡與身軀 錯位的需要與被需要
      當他希望自己能有成年人的理智時 他被當作兒童喂養(yǎng)
      當他希望自己能入大學時 他被迫去工作
      當他希望自己有所抱負時 他被指責冒充
      當他變成幼兒時 他并沒有幼兒的未來
  •     前些天去書店看到了返老還童的原版小說,就買下了細讀了一下,其實原著和電影的內(nèi)容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原著是中短篇小說,人們對于本杰明“倒長”并沒有投出很多奇異的眼光,出生時也沒有被父親拋棄,而且出生時就會說話,而且懂得一些東西。至于他和黛西的愛情也不是電影中的那么理想化,隨著本杰明慢慢變年輕,他也逐漸嫌棄人老珠黃的黛西,而且戴安也不滿本杰明的年輕面容,最后戴西遠居意大利。故事的后段主要寫他的兒子對他的“冷態(tài)度”,且沒有給予一個兒子對父親的關懷,他和自己的孫子同上幼兒園,一起玩耍。最后的結(jié)尾跟電影里的差不多,本杰明變成了一個剛剛出生的孩子。小說和電影之間要我選擇我會選擇電影,因為導演用暖手筆描繪的本杰明的傳奇人生,并揭示了許多道理。電影的改編是建立在原著小說上的,因此我也并不能否定小說的內(nèi)容,只是它更難讓讀者和觀眾理解和接受。
      
  •      看到菲茨杰拉德這個名字著實又讓我震撼了一下,然后毫不猶豫地直沖書店......這本書的大小和裝幀是沒得說的,至少很和我心;至于內(nèi)容,更喜歡它的后一篇 一顆像里茨飯店那么大的鉆石。返老還童雖然有著一種試探人生的議題在里面,但看上去更像是一處鬧劇。就是馬克吐溫的一句話讓菲茨杰拉德想寫寫這個來做作實驗過過隱,馬克吐溫本人也許能將這個故事發(fā)揮得更具表現(xiàn)力。爵士時代,那種奢華、頹廢、淡淡的憂傷只有在后一篇才能看到,至少體現(xiàn)得更充分......非常喜歡那一篇的描寫......
       返老還童這一篇還沒有在我腦中留下什么影子,可能還得再看看......要的是那種淡淡的影子,那種印痕是能捕捉到的書的生命力的表征
      
      
      
  •     這本也是先看了電影才看書的,今年的另一部“奧斯卡書”。
      
      菲茨杰拉德一直是我所喜歡的一位作家,從當年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以及《夜色溫柔》,菲的文字所營造的奇異世界,是讓人想要嘗試著去里面活一陣子的世界……包括這一篇《返老還童》。(我讀的一版上海譯文在本屆奧斯卡以后出的精裝本,實話說不是很喜歡這個譯本,似乎缺少一點菲的味道)
      
      再來說說電影,如果與《生死朗讀》相比,這部電影的改編是非?!俺晒Α钡?,或者說,那是另外的一次“創(chuàng)作”更準確,菲只是提供了這樣一個故事的輪廓,以及本杰明巴頓這個名字而已。在大衛(wèi)林奇與埃里克羅斯的聯(lián)手下,“返老還童”被賦予了另外的意義,如果說小說中更多關注的是生命的過程,電影則把這一過程的焦點對準了“愛”。
      
      讀小說的感覺,是一種如水流過般的淡淡的,可那是人生的逆流,在那些文字下面,波濤暗涌;
      看電影的感覺,卻很“熱鬧”,那是一只時鐘的倒轉(zhuǎn),本杰明在倒轉(zhuǎn)的時鐘中經(jīng)歷著愛與愛的變遷。
      
      PS:看到另外的一篇書評,標題是《美好本來就不是人生的真相》,這句話很讓人感慨,卻難免有一點年少輕狂,我想,平淡也好,熱鬧也好,都不過,只是人生。如題。
  •     
      羅豫/文
      
      比起直呈于觀眾面前的電影影像,《返老還童》的原著小說《本杰明·巴頓奇事》帶來的文字震撼力,恐怕不在于愛情故事的令人心碎,也不在于幻想和結(jié)構(gòu)的獨出心裁,而是熟稔的菲式反諷與調(diào)侃中,充滿了世事滄桑人生如夢的輕輕慨嘆?!叭松淮蠛妒率瞧涫家仓辽?,一日不如一日,至其終則壞無可壞”——小說與其說是對馬克·吐溫這句話靈機一動的腳注,不如讓人覺得更能見出克爾凱廓爾式的嗟嘆:母腹中的十個月足以使我成為老人。一部不起眼的短篇作品,被想象力不知是太豐富還是太貧乏的好萊塢電影人,演繹成一個賺人眼淚的愛情故事,幸耶不幸,都很難說。
      
      但是這本中英雙語對照的精裝小書,即便不在乎“81屆奧斯卡強片原著小說”的粗體字,單就“爵士時代文體巨匠的夢幻小品”這組詞,也會被它的密集信息量和背后編輯的良苦用心所打動。美國歷史上的“爵士時代”,橫跨一戰(zhàn)結(jié)束(1918)到經(jīng)濟大蕭條(1929)。這是個迷?;靵y的年代,又是個浮華享樂的年代:私酒販賣PK禁酒令,爵士樂VS默片電影,短發(fā)平胸的美女、福特汽車、三K黨風行一時。《本杰明·巴頓奇事》的作者F.S.菲茨杰拉德一言以蔽之:“這是美國歷史上最會縱樂、最絢麗的時代,關于這個時代將大有可寫?!彼P下的蓋茨比便是爵士時代悲劇的主角,“進入我頭腦的故事都包含著某種災禍,在我的長篇小說里,可愛的青年走向毀滅。”
      
      除了大名鼎鼎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菲茨杰拉德一生還創(chuàng)作了160部左右的短篇小說,《本杰明·巴頓奇事》和《一顆像里茨飯店那么大的鉆石》都收入了《爵士時代故事集》,二者雖都屬于闡釋人生如夢的“幻想故事類”,但從內(nèi)容風格上看,這卻是一個“最不菲茨杰拉德”的故事和一個“最菲茨杰拉德”的故事的奇妙組合,很有意思吧。
      
      而在《一顆像里茨飯店那么大的鉆石》(下文簡稱《鉆石》)中,“富有”和“為富不仁”這兩個菲茨杰拉德偏愛的主題被發(fā)揮到了想象的極致。在《了不起的蓋茨比》里,富人們還都只是“粗心大意的人——他們砸碎了東西,毀滅了人,然后就退縮到自己的金錢或者麻木不仁或者不管什么使他們留在一起的東西之中,讓別人去收拾他們的爛攤子……”到了《鉆石》里,那些在菲茨杰拉德其它小說中至少能活得體體面面的中產(chǎn)階級,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家庭眼中,只是一次性的娛樂用品,使用完畢后都不必親自動手,專門負責“清掃”的仆人會殷勤體貼地把他們處理掉,甚至都不需要主人屈尊耗費一丁點注意力。
      
      如果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自我奮斗的美國夢破碎的“醒世恒言”,那么《鉆石》中破碎的,是一個更具“普適性”的夢想——攀附權貴。當剛開始接觸上流社會、習得一雙“勢利眼”的大學生約翰接到富有而神秘的同學珀西的邀請,去他家度暑假時,一次踏上“黃金國”的夢幻之旅開始了。
      
      說到對富人生活的想象,大部分人窮人給出的回答大概也不比民間笑話里一個壞脾氣的老頭好多少。據(jù)說這位大爺每天早晨都起床去村里的土路上拾牛糞,有一天起晚了,一個牛糞也沒拾著,對老伴發(fā)脾氣說:等老子哪天當了皇帝,全村的牛糞都是我的,誰也甭跟我搶!按說,窮人對富人生活的幼稚想象是受到社會鼓勵的,它是階級矛盾的緩沖劑。菲茨杰拉德在小說《闊少爺》中說它是那種“窮人所說的有關富人的和富人所說的有關他們自己的一切謊話——他們已經(jīng)建立起這樣一種荒謬的結(jié)構(gòu),使我們每揀起一本談到富人的書,都會有一種直覺來預先告訴我們,看到的會是不真實的東西。即使是明智地和冷靜地報道生活的人也已經(jīng)把這個富人的國家寫得像虛幻的仙境一般?!?br />   
      《鉆石》反其道而行之。菲茨杰拉德通過塑造一個“虛幻的仙境一般”的富人國,恰恰敘述了一個明智而冷靜的寓言故事。當約翰帶領讀者在珀西家享受最奢華待遇而忘乎所以時,一股隱隱的不安已經(jīng)顯露出來。世故些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約翰已經(jīng)深陷危境,不過我們可以耐著性子追隨約翰抵達志得意滿的高峰,然后像坐過山車一樣體驗情節(jié)的急轉(zhuǎn)直下。故事最后,出現(xiàn)了驚人的一幕——蓋茨比也只不過相信有錢可以讓他重溫愛情的舊夢,而珀西的老爸,走投無路時竟然搬出稀世珍寶向上帝行賄!
      
      藝術上講,《鉆石》是一部比《本杰明·巴頓奇事》更值得拍成電影的小說,其中奢華的場景,也正是好萊塢展示其財大氣粗的好機會。只不過在這個人的心情指數(shù)和經(jīng)濟發(fā)展指數(shù)同步波動的年代,這樣的故事顯得不合時宜。雖說把所有文化都看成同一個坐標軸上前后相繼的點顯得草率或者別有用心,但生在當代中國而讀菲茨杰拉德的小說,的確時常有一種可怕的親近感。他筆下那些野心勃勃想要發(fā)跡的小伙子,那些把嫁一個有錢人視為一生最重要事情的姑娘們,仿佛正化身黃皮膚黑眼睛,在中國城市的街巷里漫游著尋找機會。即便沒有剛剛上映的電影《返老還童》,菲茨杰拉德的夢幻爵士曲,也來得正是時候。
      
      
  •     剛看完這部書翻拍的電影,大家都渴望返老還童,但真正遇到這段人生奇旅時,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大自然的定律原本就規(guī)定好了,誰去逆流它,就會被生活所遺棄。其實,隨著歲數(shù)的增加,人生當中每一段經(jīng)歷都值得回味與享受。不是嗎?
  •     電影較之擴展了不少內(nèi)容??赡芨矚g電影的劇情,原著顯得更為世俗與無情些,尤其將女主角寫的毫無美感,里面的所有人物也不那么可愛了。
      相較之下更愛后一篇,天馬行空的想象,可能沒有期望,無所謂失望。
  •     在我們這個浮躁功利、什么都盛行注水的年代,連以前被人視為神圣的文學也難逃此劫。君不見如今每年公開出版的幾百部長篇小說中,有幾部是貨真價實的?其中的不少作品,明明是短篇小說的材料,卻硬要注水拉展成長篇,虛腫低劣無須多言。然而,文學史上有一類天才的作家,他不經(jīng)意間寫出的一個短篇,可能就是長篇小說的骨架,給后人的二度創(chuàng)造提供了多種可能。美國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返老還童》(直譯《本杰明?巴頓奇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2008年,好萊塢斥資1.8億,由著名導演大衛(wèi)?芬奇執(zhí)導,著名影星布拉德?皮特與凱特?布蘭切特聯(lián)袂搭檔,將《返老還童》搬上了銀幕,讓人們重新認識了菲茨杰拉德這部短篇小說的價值。不過,電影《返老還童》更多地只是借用了原作和主人公本杰明?巴頓的名字,許多人物和情節(jié)是重新設計的,頗有“借殼上市”的味道。因此,想領略菲茨杰拉德原作的風采,還得去讀小說。上海譯文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返老還童》(雙語版),滿足了人們的這一愿望。
      《返老還童》用奇幻的手法講了一個在現(xiàn)實中不可能發(fā)生的故事:出生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年代的本杰明?巴頓,呱呱墜地時就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于是,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情開始發(fā)生并貫穿了他“年代誤植式”的一生。本杰明打小就對撥浪鼓之類的兒童玩具有一種本能的抵觸,卻與祖父成了好朋友,在一起一坐就是幾小時,兩人可以翻來復去地議論當天發(fā)生的沉悶事件。到了上大學的年齡,卻因他的老年人長相被耶魯大學毫不留情地拒絕了。這成了耶魯有史以來犯的最大的錯誤。若干年后,當事業(yè)有成的本杰明人到中年,由于變成一副年輕人的模樣又被哈佛大學順利錄取。在哈佛與耶魯?shù)拈蠙烨虮荣愔?,本杰明出奇地勇猛,甚至粗野,導致對方?1名選手受傷倒地,不省人事,而出了當年被耶魯羞辱的一口惡氣。他因參加美西戰(zhàn)爭立下戰(zhàn)功,而被作為后備軍官召回部隊,并被授予陸軍準將軍銜。當他興致沖沖地前去報到,不料又因一副孩童的外形被拒之門外,讓他惱羞成怒。
      《返老還童》也許暗合了人類渴望年輕、排斥老化的普遍心理狀態(tài),菲茨杰拉德的高明之處,是將這一時光倒錯的奇幻故事置于特定的時代背景之下。本杰明出生時正值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而他告別人世時,大約是在1930年,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經(jīng)濟大蕭條爆發(fā)的前夜。之前被認為是資本主義黃金歲月的“爵士時代”(這部短篇最初就被作家收入他的《爵士時代故事集》中),作家以他的奇思妙想,為生命易逝、夢幻破碎、青春不再的“爵士時代”唱了一曲不無憂傷的華麗挽歌。他的文筆如行云流水般明快透徹,狀物寫人常有令人贊嘆的神來之筆。比如,本杰明與父親去參加舞會,兒子與希爾迪加小姐一見鐘情之后,身為五金批發(fā)商的羅杰問兒子今后什么東西最值得關注,本杰明脫口而出“愛情”。父親狐疑地問:“吊耳?我已經(jīng)談過吊耳了。”本杰明是說Love(愛),而他父親卻聽成了Lug(吊耳)。于是,接下來有一段十分傳神的描寫:“本杰明茫然地望著他。東方的天空突然露出一縷曙光,一只黃酈在枝葉繁茂的樹叢中刺耳地打了一個呵欠。”如此給人以會心一笑的閱讀審美體驗,從電影中實在是無法獲取的。
      如果說《返老還童》表現(xiàn)了荒誕的美麗,那么,本書中的另一個短篇《一顆像里瓷飯店那么大的鉆石》,則表現(xiàn)了美麗的荒誕?!兑活w像里瓷飯店那么大的鉆石》也曾收在《爵士時代故事集》中,它講述的故事很奇特,但并不奇幻。約翰?T?昂格爾應同學珀西?華盛頓之邀去他家度暑假,卻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了一個富麗堂皇的夢幻世界,原來華盛頓家族有一座誤打誤撞得來的鉆石山,富可敵國。約翰從床上到浴池不用走路,連愛情都如童話般不期而至,但他不久就發(fā)現(xiàn)這貌似甜美的愛情后面暗藏殺機。原來,華盛頓家擔心露富惹出麻煩,對外人只許進不許出。假如不是一逃跑的意大利飛行員帶來轟炸機隊將鉆石山炸毀,讓約翰乘亂逃之夭夭,他恐怕也要在這里被悄悄地蒸發(fā)了。
      表面上看,菲茨杰拉德講述了一個天外橫財招致殺身之禍的老套故事,實際上,他是借助這一主題,表達了自己對財富愛恨交加的矛盾心態(tài)。菲茨杰拉德1920年以長篇小說《人間天堂》一舉成名,并與他一直傾慕的吉爾達結(jié)婚?;楹蠹木影屠瑁Y(jié)識了安德遜、海明威等多位美國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蓋茨比》問世,奠定了他在美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楹螅拼慕芾鹿P耕不輟,但妻子講究排場,后來又精神失常,揮霍無度,使他陷入極大的痛苦之中。他經(jīng)濟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萊塢寫劇本掙錢維持生計。據(jù)說菲茨杰拉德開始構(gòu)思這一故事時純粹出于自娛,進入寫作狀態(tài)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和小說主人公處于相同的心態(tài)下,即對奢華生活的渴望。而隨著情節(jié)的進展,最終的結(jié)局可能是作家自己也預料不到的,“那是一場夢,”約翰逃出絕境后對女友感嘆道,“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一場夢,一種化學的發(fā)瘋形式。”其中有嘆息,也有尖刻的嘲諷。這是菲茨杰拉德對自己說的,也是留給世人的一貼清涼劑——關于對青春、對財富狂熱過后的冷靜反思。
      
      
  •     電影《返老還童》我很是喜歡,一直認為他會是奧斯卡金像獎的大贏家,這樣一個把虛構(gòu)的的自然現(xiàn)象以哲學的方式展現(xiàn),并把它上升到人生終極的角度探討,在境界上,應該無人能及,最后只獲奧斯卡最佳化妝獎,差強人意,有點不平,
      
      想想也釋然了,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大家心里都很恐慌,人們可能還是需要《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種勵志型強的影片,給心靈一些慰藉,看到希望。
      
      要怪就怪,《返老還童》生不逢時吧。
      
      在書店閑逛發(fā)現(xiàn)原著終于出了,欣喜,買之。
      這個書腰寫的可真夠狗血的,什么“爵士時代文體巨匠的夢幻小說”
      “81屆奧斯卡強片的原著小說”。
      
      你看,出版社也不敢寫上“奧斯卡最佳化妝獎的原著小說”,一個“強”字帶過去了,可能也覺得不好意思吧。
      
      看完發(fā)現(xiàn),原著和電影完全是兩個風格的,各有千秋,也許是先入為主的印象作怪,我喜歡電影多些。菲茨杰拉德的這篇小說非常短,僅僅一萬多字,大衛(wèi)芬奇構(gòu)想出了更多的細節(jié),讓故事情節(jié)更為完整流暢,關于愛情,關于人生,關于時間,大衛(wèi)芬奇給故事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導讀里面說,菲茨杰拉德看不起電影,認為電影不過是好萊塢的生意,或者是俄國空想家販賣陳腐觀念的工具,電影讓文字臣服于影像,把作者的風格湮滅在她的協(xié)作生產(chǎn)方式里,而且電影圈的生活混亂的像地獄。
      
      關於這點,我百分百不能認同。
      
      我想一部電影作品,導演總是想在里面禪明自己的人生哲學。與其說電影讓文字臣服于影像,不如說電影把文字活生生的展現(xiàn)且賦予新的內(nèi)涵。電影在二十世紀被廣稱為『第八藝術』,是由於在電影里包含了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繪畫、建筑、雕塑等七大藝術類別,它的內(nèi)涵是非常廣泛的。
      
      忠于原著,忠于原著那種精氣神,忠于原著的風格,能拍出這樣的影片固然好,可是要是能夠超越原著,賦予更廣,更獨特的內(nèi)涵豈不是更好?
      
      原著,文字的東西畢竟是死的,而讀者,觀眾是活的。
      菲茨杰拉德瑰麗的想象力我很佩服,我想好的作品與好的思想一樣,正如牛頓所言,“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都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nèi)松鷷r間不過幾十年,要從優(yōu)秀的人那里獲得知識,點燃我們自己頭腦中的火焰,這樣無可厚非,沒必要瞧不起。
      
      作者自己也說,自己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自馬克吐溫的那句話,人生的一大憾事是其始也至善,一日不如一日,至其終則壞無可壞。
      
      這部原著也是導火索,點燃了大衛(wèi)芬奇導演頭腦中的火焰,碰撞出了火花。
      
      他能點燃你頭腦的的火焰,首先要你頭腦中有值得被點燃的彈藥才行,大衛(wèi)芬奇本身也是個“彈藥庫”。
      
      至于電影圈的生活混亂得像地獄,呵,我想寫作圈的的生活也不純潔的如天堂吧。
      
      哎,發(fā)點小牢騷而已,順便向大衛(wèi)芬奇導演致敬。
      
      
      
      
      
      
      ps:
      
      作者簡介
        F.S.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美國小說家。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蘇達州圣保羅市。父親是家具商。他年輕時試寫過劇本。讀完高中后考入普林斯頓大學。在校時曾自組劇團,并為校內(nèi)文學刊物寫稿。后因身體欠佳,中途輟學。1917年入伍,終日忙于軍訓,未曾出國打仗。退伍后堅持業(yè)余寫作。1920年出版了長篇小說《人間天堂》,從此出了名,小說出版后他與吉姍爾達結(jié)婚?;楹髷y妻寄居巴黎,結(jié)識了安德遜、海明威等多位美國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蓋茨比》問世,奠定了他在現(xiàn)代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時代”的發(fā)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菲茲杰拉德成名后繼續(xù)勤奮筆耕,但婚后妻子講究排場,后來又精神失常,揮霍無度,給他帶來極大痛苦。他經(jīng)濟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萊塢寫劇本掙錢維持生計。1936年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幾乎無法創(chuàng)作,精神瀕于崩潰,終日酗酒。1940年12月21日迸發(fā)心臟病,死于洛杉磯,年僅44歲。菲茲杰拉德不僅寫長篇小說,矩篇小說也頻有特色。除上述兩部作品外,主要作品還有《夜色溫柔》(1934)和《最后一個巨商》(1941)。他的小說生動地反映了20年代“美國夢”的破滅,展示了大蕭條時朗美國上層社會“荒原時代”的精神面貌。
      
      
      
      
      
      
      
      
      
      
      
      
  •      第一次看電影時就有一種拜讀原著的沖動,首先,這是個吸引人的故事,它的架構(gòu)人物都足夠吸引我。逆行愛情的設置也在一眾愛情文藝片中脫穎而出。。終于,在西西弗周年慶的時候,被我買到了原著。驚訝于它竟是一部短篇小說,我原以為它是一部中篇抑或長篇小說,有足夠的空間來為我們講述這樣一個動人的奇幻故事。
       但是當我一口氣讀完以后,一種失望卻蔓延開來,相較于電影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原著對本杰明一生的平淡描述顯得黯然失色。??催^書上的作者簡介,知曉作者是游走于商業(yè)邊緣卻憎惡商業(yè)的文人,而電影卻由這世界最商業(yè)的好萊塢拍出。即可知曉二者差異之大的原因。。
       作者的初衷只是由于馬克吐溫的一句話:“人生一大憾事是其善始也至善,一日不如一日,致其終則壞無可壞?!睆亩x予了本杰明“only one man”于正常世界的角色屬性。。加之當時的時代背景。。人們樂于閱讀新奇短小的故事。。才有了這么一部讓我半帯遺憾的短篇小說。。說遺憾。主要是基于原著情節(jié)上的平淡,僅止于向我們敘述本杰明的一生,由老至幼。。除了他的倒行生活。無半點抓人的情節(jié)。。而反觀電影。出于票房和沖奧的雙目標。。片商確實在劇本的改編上下足了功夫。。既有用來滿足一般觀眾的令人神傷的愛情。親情。也有瞄準評論者下手的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從而使整部電影無論在情節(jié)還是深度上都有了質(zhì)的提升。。。但是也大大改變了原著的風格和味道。。不過。在我們觀眾看來。。也實屬可以原諒。。。畢竟一部好電影就像是對原著的一次美麗擴寫。。
  •     電影《本杰明·巴頓奇事》中,當本杰明把自己越來越年輕的秘密有些得意地告訴幫他剪發(fā)的老婦人時,她卻告訴本杰明為他感到難過,因為“你要經(jīng)歷所有愛你的人都比你先死去,這還真是一個不小的責任”。本杰明愣住了,因為他從來沒有用這種方式考慮過生與死的問題。老婦人看著變得有些沉重的本杰明,又告訴他說要坦然面對人生中的生與死,“我們注定要失去我們所愛的人,要不然我們怎么會知道他們對我們多么的重要?”這只是其中打動的我的一個細節(jié)。其他的還有很多:開始逆時針行走的時鐘,被閃電擊中七次的老人,黛西一系列的偶然發(fā)生的所引發(fā)的必然的車禍,憂傷無比的愛情……導演大衛(wèi)·芬奇在影片中,細膩鋪陳的多個細節(jié),讓這個本來改變自美國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說《返老還童》的故事具有了多重意義上的異樣神采。相比而言,原著小說要平淡和單薄很多。盡管菲茨杰拉德生前很看不起電影這種媒介形式,但如果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我想很難會注意到他眾多作品中的這一個小短篇。
      
      我對菲茨杰拉德的本人的興趣遠遠大于對這篇小說的興趣。上海譯文出版社剛出版的《返老還童》一書中,除了收錄了這篇同名小說外,還收錄了一篇名為《一顆像里茨飯店那么大的鉆石》(以下稱《鉆石》)的短篇。菲茨杰拉德一生創(chuàng)作了一百六十多部的短篇小說,此次書中收錄的這兩篇都寫于1922年,屬于奇幻色彩小說,是他的小說狂想曲中的一部分。菲茨杰拉德是因為1920年春的小說《塵世樂園》一夜而紅的,隨后他就迎娶了美麗而瘋狂的新娘澤爾達。菲茨杰拉德出名后如此賣力的寫作,與他這位貌美狂野的新娘估計有很大關系,因為之前她就曾嫌棄他“錢途”黯淡而解除過婚約。1922年到1923年間,他正在構(gòu)思長篇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但為了維持日益奢華的社交和生活,他寫了很多短篇小說給商業(yè)雜志,其中就包括《返老還童》還有《鉆石》。1923年,他曾寫道:“去年冬天我不要命地工作,但寫出來的都是垃圾,這不僅損害了我的鋼鐵般的體格,還幾乎讓我心碎?!?937年,在另一篇回憶年輕時期的文章中,他又寫道:“涌入我腦海的所有故事都帶上了悲慘的色彩——我小說中的那些可愛的年輕人遭到了毀滅,我的短篇小說中的鉆石山被炸毀,我的百萬富翁像托馬斯·哈代的農(nóng)民一樣美麗而悲慘?!碧岬竭@些早期作品的評價,我的意思并非說這些給商業(yè)雜志的小說寫的很爛,對于一個能寫出《了不起的蓋茨比》和《夜色溫柔》這樣的傳世之作的天才作家來說,他的任何作品都具有我們不可忽視的特質(zhì)。對這些掩蓋在巨大榮耀下的作品,對這些為生活所迫的迅疾狀態(tài)下寫出的作品,也許,閱讀時有一顆理解的平常心會好很多。
      
      《返老還童》這篇小說的創(chuàng)意是足夠新奇,至少發(fā)表時能足夠吸引大眾獵奇的眼球。但創(chuàng)意的過于新奇和故事之間的平淡無奇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落差,反而容易讓讀者失望。本杰明從出生時的老人,到結(jié)尾時無意識的嬰兒,與其他人的生活經(jīng)歷都是一樣的,娶妻生子,戰(zhàn)爭,讀書……他的不同只在于逆時間經(jīng)歷這一切。讀這篇小說時,我一直再想如果是博爾赫斯處理這樣的題材的短篇一定會有所不同。而相比而言,《鉆石》要精彩很多。小說中的主人公昂格爾算是富家子弟,假期受邀去同學珀西家做客,至此進入了一個夢幻般的世界。珀西家住在一個神秘的從不為人所知的鉆石山中,昂格爾在那里見識領略到了什么是有錢人,因為他曾坦言說一個人越是有錢他越是喜歡。不過,具有黑色幽默的是,昂格爾沒意識到,從此他再也不能走出鉆石山了,除非被殺死,因為鉆石山的消息不能被外界所知。菲茨杰拉德的幽默和諷刺的語言風格,以及對敘事出色的掌控能力,讓這篇小說具有了一種之前不具備的從容和坦率。我很驚訝他在書中對富人生活以及金錢的那種有些病態(tài)的癡迷的描述,但正如美國文學批評家迪克斯坦所言,菲茨杰拉德雖然著迷于富人的習慣和風尚,并為金錢所帶來的自由所吸引,他心里卻熱切地希望成為一名嚴肅作家,希望自己的作品五十年后仍然能夠打動讀者,“在富人中間他從未忘記自己是個局外人,但他同時是個洞幽燭微而富有同情的觀察者。他留意到金錢能為富人購買的東西如此之多,但同時又如此之少——正如他后來發(fā)現(xiàn)的那樣,金錢為他們提供了自由和時尚,卻無法為他們消除失望和失落”。
      
      是不是正因為這種失望的落差才讓菲茨杰拉德的這些奇幻和狂想故事的結(jié)尾都具有了一種悲劇性的內(nèi)核?本杰明·巴頓悄無聲息地從世界的記憶中上消失了,“就好像從未發(fā)生過”。昂格爾從鉆石山中逃了出來,仿佛一場夢?,F(xiàn)在夢醒了,繁華落幕,夜涼如水,沒有鉆石的光芒閃爍,只有黑夜依然照亮著黑夜。
      
      思郁
      
      2009-3-17書
      
      
      
      返老還童,【美】菲茨杰拉德著,張力慧 湯永寬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定價:25.00元
      
      
  •     轉(zhuǎn)貼:張秋《生命的淡出》
      
      《返老還童》的奧斯卡13項提名為什么最后只落實了3項,而且還是技術類獎項?本杰明·巴頓為什么沒能成為阿甘,盡管這兩部影片出自同一個編劇的手筆?除了其最大的競爭對手《貧民富翁》剛好迎合了危機關頭人們的勵志需求,很大一部分答案可以從電影與原著的對比中找到。
      菲茨杰拉德的這部短篇,一萬來字就寫盡了本杰明的七十歲人生,只消半口氣就能讀完,而且無論是文字還是故事,都給人以閱讀的快感,聯(lián)想到《生死朗讀》中的漢娜,這部奇幻而詩意的小說絕對適合推薦給她作為上佳讀本,而且我可以斷定,按照她調(diào)整后的順序:先讀書,后做愛,她的身體將被大大地激活。將小說搬上銀幕,意味著要替菲茨杰拉德書寫出一部“隱匿的長篇”,難度可想而知。電影最為關鍵的遺憾,還不在于調(diào)子的沉郁與灰暗(這是大衛(wèi)·芬奇的長項),而是將立意的重心落在了愛情上頭,這跟大衛(wèi)·芬奇對原著的把握有關——譯文出版社趁熱推出的中英雙語插圖本《返老還童》,封底上便錄了他的一句話,他說原著之所以打動他,是因為偉大的愛情總是以死亡的方式來度量的,他喜歡愛與死的這種冷酷糾纏——這句話倒正好可以作為證據(jù)。我承認,電影中的這幾個愛情場景都很煽人:黛西在夜色中為本杰明一個人跳的那段芭蕾,以及少年版本杰明與母親級黛西的“一夜情”,直至結(jié)尾嬰兒版本杰明躺在祖母級黛西的懷抱……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電影對愛情的放大,實際上是對原著內(nèi)涵的縮減,這也是它無法和《阿甘正傳》相提并論的主要原因。
      年紀輕輕就參透人生的菲茨杰拉德,在《返老還童》中書寫的是時光與生命,他通過一個“反生長”的奇特個例,讓我們體驗到生命的要義不在于過程的正反,因為生命需要經(jīng)歷與承受的輕與重、甘與苦、好與壞,無論順序怎樣,它們的總量與比例,包括生命本身的長短都是相等的,令你無法逃避。小說的靈感出處乃是馬克·吐溫的一句話:“如果我們能夠出生時80歲,然后逐漸接近18歲,人生一定會更美好”,菲茨杰拉德一只手接住了馬克·吐溫的想象,另一只手承繼了他的幽默與諷刺(他的另一句相關名言是:“在我們生下來的時候,我們因為來到這個全是傻瓜的廣大舞臺上,因此禁不住哭了”)——人生到底會不會因此更美好,請看“本杰明·巴頓奇事”。菲茨杰拉德當然不會直接表態(tài),而是讓你自己去體會,這是小說的妙處,但電影就不是這樣,它讓你悲從中來,那種只可意會的譏誚的東西沒有了。大衛(wèi)·芬奇一方面在愛情上太用力,另一方面又把愛情寫得太美好,這與原著大異其趣。小說中的本杰明初見“美得能叫人犯罪”的希爾迪加,也是臉紅心跳,但在兩人婚后,隨著年齡的落差,妻子對他失去了吸引力,他的不滿、他尋歡作樂的欲望越來越強烈,關于這個“不愉快的話題”,作者并沒有如其所說的“一筆帶過”,但是電影卻直接將其完全抹去了,在我看來,這是最為致命的修改,往大里面說,這代表了電影與小說兩位作者不同的境界:大衛(wèi)·芬奇依然拘泥、執(zhí)著,因此跳不出沉重,而菲茨杰拉德卻已經(jīng)看透,美好本來就不是人生的真相,這反而令他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顯得淡然與超脫,所以他在小說的結(jié)尾沒有留給我們傷感,而是讓影像和記憶一起從本杰明腦海里淡出,相比之下,我還是喜歡這樣的淡,而不喜歡電影結(jié)尾的濃。
      
  •     “于是我們奮力向前劃,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進入過去?!薄ダ饰魉埂に靖魈亍し破澖芾碌拿鳌读瞬黄鸬纳w茲比》的最后一句話,用來描述他的短篇小說《本杰明·巴頓奇事》再合適不過了。
      
      這個返老還童的故事緣起于馬克·吐溫的一席話,他說人生最美好的部分出現(xiàn)在生命之始,而最糟糕的部分在晚年,是為憾事。于是菲茲杰拉德決定“在完全日常的世界里,在一個男人身上嘗試該項試驗,剛好對此想法進行一次公正的評判。”剛出生時,本杰明·巴頓就擁有一張七十歲的臉,甚至“眼中深藏著疑慮”??謶帧⒒恼Q、惶恐是人們對這位異類的最初反應。由此出發(fā),故事以本杰明·巴頓在不同年齡段與世界之間的關系為線索展開:被耶魯大學退學、與希爾迪加墮入情網(wǎng)、愈發(fā)年輕后又對她失去興趣、入讀哈佛大學成為橄欖球隊主力、后來卻變成“臉上掛著一絲憂傷的小男孩”……如同一個“反成長”故事不斷逆流而上,在故事結(jié)尾,“所有這些都像虛幻的夢一樣從他心中消失了,好像這些事從來就沒有發(fā)生過。(……)然后是一片漆黑”。
      
      《本杰明·巴頓奇事》最初收錄于《爵士年代故事集》中的“幻想”(Fantasies)類下,照菲茲杰拉德的說法,是以“第二種風格”(second manner)寫的——一種比較隨興肆意、天馬行空的方式?!兑活w像里茨飯店那么大的鉆石》同屬此類,菲茲杰拉德稱寫作此文“純屬自娛自樂。”
      
      假如說《本杰明·巴頓奇事》玩的是時間和身份的魔法,《一顆像里茨飯店那么大的鉆石》關注的是財富,是人們對于財富那近乎宗教般的膜拜:“在海地斯城流行的那種純樸的虔敬,是以對財富的真誠崇拜和尊敬為第一信條的。”當約翰受同學珀西之邀,來到那個地圖上沒有的夢想世界后,他才逐漸了解財富背后的秘密:謀殺、欺騙、奴役、監(jiān)禁……童話逐漸嬗變?yōu)橐粓鲶@心動魄的歷險故事,一如“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一場夢,一種化學的發(fā)瘋形式?!?br />   
      “爵士年代”是菲茲杰拉德創(chuàng)造的詞,約指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到大蕭條開始前的那段歲月。在那段時光中,人們熱愛財富,崇尚享樂,渴望奇跡和幻想。閱讀這兩個幻想曲般的短篇,就如同面對菲茲杰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茲比》中描述的新大陸:“在那曇花一現(xiàn)的神妙瞬間,人們面對這個新大陸一定會屏息驚異,不由自主地陷入他既不理解也不企求的美學沉思中……”
      
      http://btr.blogbus.com/logs/36687741.html
      
      
  •     看了一本書《時間旅行者的妻子》,一部電影《返老還童》,都是略帶一些傷感的非典型愛情故事,兩個故事的男主角一個可以在自己人生的各個時間段穿梭,遇到不同時期的自己,遇到不同時期的妻子,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故事;一個是從出生之后,逐漸由老年變?yōu)閶雰?,于是和自己的戀人上演了一出逐漸變?yōu)槔掀奚俜虻谋瘹g離合。
      
      
      
      這兩個故事都沒有什么驚心動魄的地方,就是男主角天生帶來的奇幻色彩吸引了我的眼球:亨利是一個時空穿梭者,他的穿梭讓他在自己貫穿出現(xiàn)在自己妻子的不同年齡段,早就將自己的妻子預定了下來;本杰明早早就戀上了自己“過去”的老婆,卻因為自己太老而無法與對方相戀,兩人終于在雙方合適的年齡的相親相愛,最終卻因為本杰明即將變?yōu)橐粋€少年而只好絕望的分離。
      
      
      
      兩個故事所描述的愛情的那種氛圍,兩個女子對自己不同尋??偸菐砺闊┑哪腥说膼蹜僮屛艺业揭环N溫馨的感覺。我一直在猜測那兩個女人有什么力量在支撐著她們可以如此深愛著自己那個不正常的男人,他們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沒有傲人的成就,就因為那一種與眾不同的能力讓她們深深地陷入愛情的漩渦不能自拔。她們一個是畫家,一個是舞蹈家,自由職業(yè)的特征讓她們有了一種異于常人的愛情態(tài)度,自己愛人所擁有的特殊能力成為她們獵奇的獵物——雖然這也為她們帶來了無數(shù)困擾——女人總是一只好奇心的貓!
      
      
      
      每個城市中總有一些女子站在城市人群的頂端俯視著蕓蕓眾生,然而她們又有多少能守著一份真正的感情——或許所有人都不能。每次看到一些女孩子為了事業(yè)奮力打拼,財富與地位的誘惑也許對她們來說比愛情更重要,或者就是有了愛情,也是那種帶有目的性的愛情,也就是“費洛蒙”—— 費洛蒙的真正含義應該是除愛情以外的東西,但是卻要以愛的名義出現(xiàn)。比如,有人看財富比愛甚,于是財富就是他的費洛蒙;有人看地位比愛甚,于是地位就是他的費洛蒙;有人看美貌比愛甚,于是美貌就是他的費洛蒙。它是無形無味,又無所不在的化學分子。 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味道,飄散在空氣中, 彼此都尋找著同類, 一旦撞擊就傳達了彼此的信息。
      
      
      
      或許這兩個故事里的女人都是這樣的,她們也曾經(jīng)在擁有男主角后出軌過,但是她們最終還是堅守住了自己的費洛蒙——異能或是上帝賜予男主角的奇跡。當上帝收走了這些愛情的附贈物之后,她們只能在孤單之中品味著曾經(jīng)那么與眾不同的愛情,那是一束穿越她們生命的愛情繁光,讓她們擁有了別的女人一生難以企及的經(jīng)歷。
      
      
      
      愛情也許很平淡,也許很轟轟烈烈。幸福的家庭,幸福都是相似的。愛情基于身處其中者的心路歷程其實也都是一樣的,那么多的言情小說到最后都成了千篇一律,籠罩在愛情之上的身份、地位、財富褪下了原本吸引讀者的眼球,那就只剩下超越這個世界規(guī)則的愛情才能讓讀者感到驚心動魄。好吧,我承認,我就這樣被穿越時間和空間的“奇技淫巧”的愛情故事給打動了,我還是那么無敵的清純少男啊!
      
      
      
      注:《返老還童》沒有獲得本屆奧斯卡獎,我很遺憾,奧斯卡的評委肯定被小沈陽的《不差錢》把個人的欣賞品位提高了!
      
      
  •     剛剛看了電影版,劇情突破常規(guī)的設計,看似做作,卻滿滿流露一種質(zhì)樸和一種自然,用平靜的方式,用逆向的方式,探討著有關愛情有關歲月。相比《百萬富翁》,我更覺得這片應拿奧斯卡,評委是不是進水多了
  •   電影很煽情,小說更寫實
  •   在舊書攤上淘到他一本很老的集子 才3快錢~~非常開心
  •   樓主可否解釋下你對“人生一大憾事是其始也至善,一日不如一日,至其終則壞無可壞”的理解呢。
  •   樓主顯然對菲氏認識很深刻,本人淺薄了
  •   我們雖然會老去,所幸記憶尚存,所幸那些我們最值得珍惜的人和事還在,如果有一天時光真如我們所期盼的那樣倒流,或許,連記憶也不曾剩下,返老還童是最無奈的滄桑百味。
  •   評論的是返老還童 不是鉆石 不是蓋茨比 不是菲茨杰拉德 不是似是而非的哲學。
  •   喜歡 很好的影評!
  •   謝謝!
    這算影評嗎?呵呵。
  •   嚴重同意你的說法,我們怎么感覺受騙了,唉!
  •   雖然是半價也沒買……謝謝LZ~
  •   電影的表現(xiàn)形式和現(xiàn)代商業(yè)運作的形式很好的升華了原作。
  •   我也是買了就后悔。。。
  •   也是看了電影 想讀小說。
  •   ok 為了《鉆石》買一本
  •   “讀這篇小說時,我一直再想如果是博爾赫斯處理這樣的題材的短篇一定會有所不同?!被艋簟矣X得要是博爾赫斯的話,結(jié)尾一定處理的要么更加干凈利落,要么就會因無限而令人著迷:)
  •   以前讀過像里茨酒店一樣大的鉆石,比較震撼的是PERCY的老爸向上帝膜拜那一幕。
    剛看了返老還童的小說,情節(jié)沒有電影劇本那樣吸引人,反而都是一些人生中的瑣事,只不過是發(fā)生在一個生長順序倒錯的人身上??吹阶詈笠徽?,覺得很有些傷感——一個有過如此精彩的一生的人,此刻卻已是一個嬰兒,蜷曲在搖籃里,以往的回憶漸漸模糊,直至所有的聽覺,嗅覺,視覺慢慢的離開了他的身體。
  •   fitzgerald人比書更讓人感興趣。
  •   個人覺得大衛(wèi)·芬奇對小說的改動還是很大的,里面很多東西與小說本身是不一樣的,甚至是價值觀都有不一樣之處
  •   借了一下菲茨杰拉德的殼。
  •   前天晚上睡不著,突然再次想到菲茲杰拉德真是個天才,像村上感嘆那樣29歲便能寫出《了不起的蓋茲比》
    粗心大意的人匆匆地、不留情地打碎細致
  •   海子的《南方》也寫了個返老還童的故事
  •   好吧,我承認,我就這樣被穿越時間和空間的“奇技淫巧”的愛情故事給打動了,我還是那么無敵的清純少男??!
    ------------------------------------
    好吧,那么我也是純情少女~~
  •   愛情- -已經(jīng)輸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