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與法律

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周紅陽、 鄧正來 法律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周紅陽  頁數(shù):191  

內(nèi)容概要

  《預期與法律:朝向哈耶克的時間域》主要內(nèi)容:從一種貼近解釋策略而來,預期與法律問題能推到《法律、立法與自由》的基本道路上:重構(gòu)發(fā)現(xiàn)法律一脈,并試圖批判、教導立法一支,也就是在時間所綻放出的不確定性中,預期與法律竟要如何的相互聯(lián)系,以生出含有確定性的秩序。沿著預期與法律的路向,法律帶入真正的個人主體性,具備一種作為的力量,也離棄封閉和靜態(tài)之事。

書籍目錄

導論第一章 時間、預期與法律的文脈第一節(jié) 問題的準備第二節(jié) 基本道路的澄清第二章 時間問題的厘清第一節(jié) 為什么是時間第二節(jié) “時間性”的召喚第三節(jié) “時間與秩序”問題的興起第三章 預期來到法律第一節(jié) 預期的心智秩序第二節(jié) 法律的打開第四章 法律通向預期第一節(jié) 法律引導預期第二節(jié) 引導之路的局限第五章 法律根據(jù)預期第一節(jié) 法律人的作用:擺渡與界分第二節(jié) 作為根據(jù)的預期結(jié)語跋:有條路就好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時間、預期與法律的文脈第一節(jié) 問題的準備在《法律、立法與自由》一書的導論中,哈耶克說“就本書主要關注的這些問題而言,可以說自大衛(wèi)?休謨和伊曼紐爾?康德以降,有關思想似無進展,因而從諸多方面來看,我們還必須在休謨和康德停下來的地方重新展開我們的分析”,為什么哈耶克要作如此之說呢?從大衛(wèi)?休謨和伊曼紐爾?康德到哈耶克自身之問相隔了很長一段學術(shù)史,哈耶克架空這段思想歷程,認為其間的思想發(fā)展幾無推進,只是停靠在“休謨和康德停下來的地方”,那就不僅意味著這一過程大體上處在因襲的路徑上或是同一條思想脈絡的,也是告示著哈耶克試圖在此之外拓展或接續(xù)出另__條來。這就需要暫時把哈耶克寫作中辯難的具體問題懸擱起來,直接去觀看其“思”及的基本道路。如所周知,哈耶克的思考意圖影響自身所處的時代。綜其一生的學術(shù)研究,哈耶克似乎都是不停地與對手論戰(zhàn)。正是這一語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哈耶克的寫作技藝,即論辯式的寫作。其實《法律、立法與自由》的書名就標出了牽連到自由的“法律”與“立法”兩條道路的辯難;書內(nèi)的寫法也是明確地要試圖教導唯理主義者,如目錄單就表現(xiàn)了這種風格:理性與進化、內(nèi)部秩序與外部秩序、內(nèi)部規(guī)則與外部規(guī)則之類。緊密相連于這一寫作術(shù),哈耶克思入的基本問題的文脈,就被切斷到每一章節(jié)之中。在圍繞對手開展的眾多辯難之中,哈耶克的寫作術(shù)斷斷續(xù)續(xù)地浮現(xiàn)或隱瞞了自身的根本道路,它干擾了哈耶克作品的讀者的“集中意識”,把欣賞者留在了基本道路之外。

編輯推薦

《預期與法律:朝向哈耶克的時間域》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預期與法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